岳飛北伐被叫停的經濟原因

岳飛北伐被叫停的經濟原因

岳飛北伐叫停,是以趙構為首、秦檜主抓的國家戰略決策。至於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又有軍事上的原因,還有經濟上的原因,是趙構、秦檜綜合考量制定的國家政策,而決不會是拍腦袋決策。岳飛作為前線指揮官,應該明白,軍事是政治而服務的。岳飛不聽中央指揮乃至中央連下十二道金牌才調回京,本身就是與中央為敵,說他冤枉,其實從“抗旨不遵”這一條看,他有什麼可冤枉的呢?

打仗是要燒錢的,這個岳飛肯定也懂。岳飛北伐,軍費開支已經佔到南宋財政開支的七成以上。軍糧如果供應不上,再有謀略的將軍,這仗也是沒法打的。南宋初期,因為連年戰事,通貨膨脹很厲害,南宋的國土相對北宋而言,大幅縮水,又加上連年戰爭,能朝廷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不得不說,這也是趙構決策以戰促和的原因之一。南宋是沒有能力吞滅金國的,這是鐵板事實。

岳飛死後,岳雲與張憲也相繼被斬。岳家軍其他將領,調走的調走,自盡的自盡,或者另有任命。岳家軍本來就是朝廷的軍隊,不是岳飛的私人軍隊,所以朝廷自會派其他將領收編,仍然為朝廷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