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擺脫地產依賴 重構產業體系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近日發佈的海南省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房屋銷售面積同比大幅下降,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同比提高。

一降一升,凸顯海南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穩健。去年以來,肩負打造中國改革開放新標杆重要使命的海南,努力擺脫房地產路徑依賴,加快重構現代產業體系,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海南實踐”。

海南擺脫地產依賴 重構產業體系

重構產業:抑揚之間彰顯決心

一閃支付、一閃過閘、一閃識別……在海南生態軟件園,閃易科技應用場景展示現場近來參觀者眾多。該公司研發的可見光交互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有望成為物聯網、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基礎技術。

今年1月,閃易科技公司總部落戶海南,並與軟件園聯合發佈總規模100億元的可見光交互產業基金。“海南是我們開闢‘一帶一路’市場的根據地,前景巨大。”閃易優客科技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徐光鵬說。

海南生態軟件園是互聯網產業的聚集地,匯聚了3600多家互聯網企業,稅收達20多億元。日本東京新聞記者中澤穰在園區採訪後很驚訝:“我原以為海南只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熱帶島嶼,軟件園完全改變了我的印象,這裡是投資的熱土。”

這是海南謀求擺脫房地產路徑依賴,重構產業體系的生動案例。房地產業在海南經濟結構中曾長期“一業獨大”,佔據GDP和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去年以來,海南出臺“全域限購”等空前嚴格的調控政策,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

海南擺脫地產依賴 重構產業體系

一手主動抑制房地產擴張衝動,一手積極培育經濟新動能。海南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發展重點,為新的產業體系“強筋健骨”,轉型升級提檔加速。

海南加快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佈局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產業。去年海南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2家,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其中互聯網產業收入突破600億元,增長40%。

海南還在構建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等“五大平臺”。

海南擺脫地產依賴 重構產業體系

擦亮名片: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是高質量發展要求在海南的具體體現。

海南加快旅遊消費領域對外開放,去年實施59國人員入境旅遊免籤政策至今,已有30餘萬名外國人免籤赴海南旅遊,同比增長12.9%;加密直達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國際航線,去年國際航線拓展到74條;開通14條國際郵輪航線。海南在全國率先實施境外遊艇入境關稅保證保險制度以及率先開展對境外遊艇臨時開放水域審批試點。2018年海南省出入境郵輪遊艇141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6.8萬人次。

旅遊消費發展空間積極拓展。通過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免稅政策,海南去年免稅購物人數同比增長20%,銷售額同比增長26%。

在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先行區”的三亞市,旅遊與文體等產業融合,培育了眾多旅遊消費新業態新熱點。

“海棠灣的酒店經常一房難求。”三亞市海棠區區長孫耿說,陸續在海棠灣舉辦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三亞國際音樂節、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等大型活動,釋放了強大的消費動力。如第二屆三亞國際音樂節,就拉動消費6億至10億元。

海南擺脫地產依賴 重構產業體系

闖關破障:釋放“制度供給”紅利

一個地區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制度環境。從放寬市場準入到深化審批改革,海南不斷優化制度供給,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前不久,海南出臺關於改善會計審計服務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取消全省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資格備選庫,確保會計審計服務市場的公開公平競爭。

“如果不是海南及時取消了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資格備選庫,我們在這裡很難開展業務。”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海南分所所長黃寅說。目前,安永在海南已開展多項業務,助力海南高質量發展。

海南優化政府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基於大數據的政務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共享取得突破,“不見面審批”改革先後四次升級,全省四級政務服務審批“一張網”基本實現全覆蓋。

商事制度改革在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中持續發力,推出“海南e登記”,實現企業註冊全島通辦、一次不用跑。

海南還設立國際經濟發展局、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分別採取社團法人、事業單位法人、企業法人三種登記形式。通過專業化、企業化運作,讓市場機制在公共管理和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自然環境一流的海南,高質量發展對生態要求更嚴。海南繼續深化“多規合一”改革,提出“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把全島作為一個大城市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在科學發展佈局中嚴守生態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