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

什麼是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第一次中日戰爭。大清和日本在朝鮮半島、遼東、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進行的一場戰爭。同時也是十九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的紀法,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PS: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曆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

歷史背景

朝鮮方面

李昪 (朝鮮哲宗)

中日甲午戰爭

(1831年7月25日——1864年1月16日),朝鮮王朝第25代國王,死後廟號哲宗

李熙 (朝鮮高宗)

中日甲午戰爭

(1852年9月8日——1919年1月21日),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死後廟號高宗,因此又稱朝鮮高宗。

李昰應

中日甲午戰爭

(1821年1月24日——1898年2月22日),他是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李熙的生父。他是朝鮮王朝唯一生前獲得“大院君”爵位的人。

(大院君:是朝鮮王朝的一種爵位,是入繼其他國王大統而即位的國王給自己生父的封爵)

明成皇后

中日甲午戰爭

(1851年11月17日——1895年10月8日),朝鮮高宗李熙的王妃,驪興閔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19世紀末朝鮮的實際統治者。

朝鮮半島局勢

1864年初,朝鮮哲宗逝世後,神貞王后立宗室興宣君李昰應之子李命福即位,改名李熙,是為高宗。當時高宗還年幼,奉生父李昰應為興宣大院君,開始攝政。

1864年至1873年期間,李昰應儼然攝政,權傾朝野,對內實行改革,強化了中央集權,對外厲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1873年,朝鮮王閔妃以“國王親政”為由發動宮廷政變,原先執政的興宣大院君李昰應被迫引退下野。

壬午兵變

1882年7月23日,朝鮮發生了一起武裝暴動。朝鮮王朝京軍武衛營和壯御營的士兵因為一年多未領到軍餉以及對日本人的反感,聚眾譁變。大量漢城市民加入了起義隊伍。起義士兵和市民焚燬日本公使館,殺死幾個民憤極大的大臣和一些日本人,並且攻入王宮,推翻了閔妃外戚集團的統治,推戴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臺執政。這次兵變引發了中國和日本同時出兵干涉,並且很快被中國的軍隊鎮壓。

日本方面

1868年至1877年,明治天皇通過戰爭,消滅了幕府殘餘勢力,統一了日本全境的同時,通過明治維新,日本開始了改革,大力學習的西方文明,走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

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明治天皇為了緩解國內矛盾,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第一站就是朝鮮半島。

“徵韓論”

日本針對朝鮮的一種對外擴張的論調。

江戶時代末期不少日本的有志之士便提出了這一主張,代表人物就是吉田松陰。

1868年12月,木戶孝允向朝臣巖倉具視提出這一觀點,隨後因為日本的內部戰亂不斷,徵韓論被暫時擱置。戰後明治維新開始,武士階級統治被廢除造成國內社會危機,徵韓論被以西鄉隆盛為首的士族守舊派再次提出。

1873年,出訪歐美岩倉使節團歸國,認為日本遠落後於世界,徵韓為時尚早,並發動“徵韓論政變”驅逐中央政府的徵韓派,繼續推動維新。

1875年,日本軍艦停泊在朝鮮江華島沿海附近號稱進行海域測量,卻在傍晚以補充淡水為由,未經向朝鮮政府申請,也未提前通知朝鮮守軍,企圖靠岸上陸。江華島炮臺守軍發炮攻擊。日艦全力反擊,摧毀江華島炮臺並攻陷永宗城。

1876年2月26日,日本與朝鮮在江華島簽訂不平等的《江華條約》(又稱《丙子修好條約》、《日朝修好條約》),朝鮮給與日本貿易特權並互相承認為自主獨立的國家。

1887年,日本參謀部制定《征討清國策》,計劃武力攻佔北京和長江中下游,將山東半島到臺灣的沿海地區及島嶼劃歸日本版圖,肢解中國其他地方為幾個小國,附屬於日本,提出“以五年為期作為準備,抓住時機,準備進攻”,對中國進行一場“國運相賭”的戰爭。

1890年,日本內閣首相山縣有朋在國會施政演說中,稱朝鮮、中國東北和臺灣是日本的“利益線”,是與日本“安危密切相關的地區”,宣稱保衛利益線上“國家獨立自衛之道”。

1890年、1892年日本舉行兩次大規模海陸軍聯合演習,並派遣間諜潛入朝鮮和中國。

1892年後,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開始的10年擴軍計劃,建立了一支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近代陸軍和海軍。

朝鮮半島的戰爭一觸即發。

大清朝

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主要是軍事技術)向歐美列強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了所謂“同治中興”的景象。

洋務運動主要指導思想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八個字。

辛酉政變

1861年,咸豐帝病死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輔弼皇太子載淳為帝,總攝朝政。

1861年1月11日,恭親王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

中日甲午戰爭

1865年5月,南京,由李鴻章創辦,金陵機器製造局正式成立。

中日甲午戰爭

1865年9月20日,上海,由李鴻章創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正式成立。

中日甲午戰爭

1866年,福州,由閩浙總督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正式成立。

中日甲午戰爭

1867年,天津,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創辦,天津機器局正式成立。後由李鴻章接辦,易名“天津機器製造局”。

中日甲午戰爭

李鴻章在1879年10月27日的奏摺中說:“中國即不為窮兵海外計,但期戰守可恃,藩籬可固,亦必有鐵甲船數只遊弋大洋,始足以遮護南北各口。”

1888年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

1891年戶部尚書翁同龢奏準暫停南北海軍購買外洋槍炮船隻3年。

清朝的發展速度不慢,可惜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打斷了滿清的改革進程。

東學黨起義

1894年在朝鮮境內爆發的由東學道領袖全琫準領導的反對朝鮮王朝統治的農民起義。由於這次起義是打著東學道的旗號,並以東學道徒為核心,而統治階級多稱呼其為“東學黨”,因而歷史上又稱之為東學黨起義

全琫準

中日甲午戰爭

(1854年—1895年),鄉村教師,朝鮮王朝後期農民起義的領袖。

東學黨起義讓朝鮮高宗恐慌,向北京告急。

4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馳赴朝鮮,清軍登陸駐屯於牙山,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東學黨亂兵聞中日軍隊已至,不戰而潰。

5月,袁世凱以東學黨潰散、叛亂已平,要求日本同時從朝鮮撤兵。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為清廷所拒。

7月23日,日軍突然衝入王宮,囚禁高宗,命大院君李昰應主國事。而大院君寫信要求東學黨徒北上與平壤清軍匯合一起驅逐日軍但被日軍發現。

《中日天津條約》

中日甲午戰爭

1885年4月18日,中國政府代表李鴻章與日本明治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中國天津簽訂的條約,該條約是為解決上年朝鮮甲申政變所引發的中日衝突的遺留問題而締結的。

甲申政變

中日甲午戰爭

1884年12月4日,朝鮮發生的一次流血政變。這次政變由以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主導,並有日本協助。政變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脫離中國獨立,二是改革朝鮮內政。

金玉均

中日甲午戰爭

(1851年2月23日——1894年3月28日),朝鮮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朝鮮開化黨的領袖。

1882年至1884年間三度赴日本考察,意圖推翻朝鮮王朝,效仿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

1884年,金玉均在日本的支持下,其領導的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很快就失敗了,隨後整個人逃亡日本,後又流亡至中國。

1894年3月28日,被朝鮮刺客暗殺於中國上海。

(PS:朝鮮半島的人天生就是適合當刺客。)

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戰爭爆發

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對開戰的要求更加迫切。時任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次帝國議會的“施政演說”中拋出了所謂“主權線”和“利益線”的理論,將日本本土作為主權線,中國和朝鮮半島視為日本的“利益線”,聲稱日本“人口不足”,必須武力“保衛”利益線,加緊擴軍備戰。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藉口中國出兵的緣故,立刻出兵入侵朝鮮半島。

1884年6月16日,大島義昌少將率領混成旅團第一批部隊在仁川登陸,到6月28日混成旅團第二批部隊登陸,侵朝日軍達到8000餘人。

大島義昌

中日甲午戰爭

(1850年9月20日——1926年04月10日),明治時期的陸軍大將,甲午戰爭率一個混成旅在牙山首先挑起戰爭,日俄戰爭時的第三師團長,戰後首任關東都督府都督。

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作出開戰決定。7月20日,日本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為海軍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進攻。

1894年7月23日,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臺。

豐島海戰

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海軍在朝鮮牙山灣口豐島西南海域襲擊中國海軍艦船的一次海戰 。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戰役,也是甲午戰爭第一戰,並因此清朝與日本正式宣戰。

1894年7月23日,濟遠和廣乙兩艦抵達牙山,掩護運送清軍的運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

7月25日拂曉,兩艦離牙山返航。早晨7時20分,在朝鮮豐島海面,遭遇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等三艦。

日軍不宣而戰,率先偷襲北洋水師。

經過一番激烈炮戰纏鬥後,廣乙企圖逼近日艦發射魚雷,但在秋津洲、浪速壓倒性的火力打擊下受重創,船身傾斜,人員傷亡慘重,無力再戰。廣乙於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戰鬥,最後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縱火自沉。濟遠則懸掛白旗,然後更掛上日本軍旗,向西棄二艦而走,日艦吉野在後追擊,濟遠最後成功逃脫。

1894年8月1日,大清對日本宣戰。同一天,日本明治天皇發佈宣戰詔書。雙方正式宣戰。

牙山戰役

1894年6月6日,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2400人進入朝鮮,駐紮忠清道牙山縣。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艦隊在海上率先偷襲北洋水師的同一天,日軍少將大島義昌指揮日本陸軍混成旅團向駐守牙山的清軍進犯。

26日,日軍抵達成歡前沿陣地,做好了進攻準備。

27日,日軍乘黑夜重點進攻清軍右翼。清軍右翼火力薄弱,很快就被日軍攻佔了。日軍隨後傾全部火力攻擊清軍左翼陣地,清軍左翼被日軍攻佔。清軍主陣地遭到圍攻,四面受敵,清軍不得已率眾撤退,成歡遂被日軍攻佔。

28日,聶在率部退奔公州的途中,路遇北撤的葉志超部。葉認為成歡失陷,公州亦不可守,遂決定牙山清軍北奔平壤。為避免與日軍相遇,葉、聶率軍繞經漢城東部,於七月下旬與左寶貴和衛汝貴等駐守平壤的清軍主力會合。

牙山之戰是中日陸軍的第一次交戰,意義重大。

中日甲午戰爭

平壤之戰

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9月初,日軍開始向平壤推進,參戰部隊共16000餘人,清軍防禦部隊約為13000人,清政府雖從各處抽調兵馬前往平壤,然除總兵呂本元率馬隊兩營於9月13日抵義州外,餘皆遲緩而未入朝鮮國境。

1894年9月15日,日軍完成了部署,隨即展開進攻,經過 激烈的戰鬥,日軍則攻下平壤北邊的戰略要地玄武門和牡丹臺。入夜,清軍拋棄輜重倉惶撤退,撤退途中屢遭日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

左寶貴

中日甲午戰爭

(1837——1894年),山東費縣地方集(今屬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人,回族。

1894年7月,日本發動侵朝戰爭,向中國軍隊挑釁。左寶貴在平壤率部拼死抗敵,壯烈犧牲。入祀昭忠祠,贈太子少保銜,諡號“忠壯”。

平壤戰役,清軍彈盡糧絕,海上被日本艦隊騷擾無法運送補給,是導致清軍失敗的原因之一。

黃海海戰

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大鹿島附近海域進行的決戰。

1894月12日,北洋水師主力艦12艘由威海出發,赴鴨綠江口的大東溝,護送陸軍登陸。

1894年9月15日,北洋艦隊的主力,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凌晨,銘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到第二日,軍隊已經全都登陸。

1894年9月17日,運兵船卸載完畢後,北洋水師定遠號旗艦上掛出龍旗開始返航。就在北洋水師返航途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發現北洋艦隊,日本開始進攻北洋水師。

黃海海戰歷時5個多小時,北洋水師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以及觸礁後被毀的廣甲5艘軍艦,來遠受重傷,死傷官兵六百餘人。日本艦隊松島、比睿、赤城、西京丸4艦受重傷,死傷官兵300餘人。

黃海海戰以後,李鴻章下令北洋水師退回旅順、威海,“避戰保船”也即採取了“存在艦隊”策略,不再出戰,日本海軍掌握了黃海制海權。

中日甲午戰爭

黃海海戰雙方佈陣圖

海陸兩戰的失利,讓李鴻章在朝廷內部飽受抨擊,日本也開始大舉進攻中國。

九連城之戰

1894年9月17日——11月22日,這段時期,日軍陸軍開始從遼東半島登錄,全面進攻中國。

1894年10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日軍攻陷虎山。山縣有朋即將第一軍司令部移於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旅順口之戰

26日,日軍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莊河花園口登陸,11月9日,攻佔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11月21日旅順陷落,日軍執行旅順大屠殺,對城內進行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姦,大批平民死亡。

旅順大約有將近兩萬多的軍民慘遭日軍屠殺。

中日甲午戰爭

清軍陸戰只要碰到日軍的進攻,幾乎就是一觸而潰。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的主和派已佔上風,準備跟日本議和。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的門戶洞開,北洋艦隊在威海衛港內,戰局更是急轉直下。

威海衛之戰

1894年12月24日,鎮遠退入威海衛時觸礁,經搶修才不至下沉,但已不可再出深海作戰,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

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登陸。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岸炮臺。營官周家恩陣亡,炮臺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攻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隨後劉步蟾生吞鴉片自殺。12日,丁汝昌自殺。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在英國籍海軍軍事顧問建議下,由最年輕管帶、日後民國第一任海軍總長薩鎮冰向伊東中將獻降,濟遠,廣丙,鎮中,鎮東等10艦為日軍所俘。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本的最後一戰。結果日本獲得決定性勝利,北洋水師在此戰中全軍覆沒,京畿地區頓時門戶大開,位於旅順的日軍也展開進攻,連破鳳凰、營口、海城、牛莊等地,清軍全線潰敗。

整個戰場中陸戰全線崩潰,北洋水師頑強抵抗,甚至還派出陸戰隊收復失地,可惜失敗了。

中日甲午戰爭

戰爭失利後,清廷被迫議和。

1894年10月,奕訢親自出面,請求英國聯合美國和俄國共同調停中日戰爭。由於美、德、俄三國各有各的打算,英國於10月6日提出的調停建議沒有獲得任何結果。

1895年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談的要求。日方指定要李鴻章充當全權代表,並向清政府提出,必須以割地、賠款為 “議和”條件,否則無需派代表前往日本。

(日本當時已經快撐不住了,他根本就沒有大量的資源去入侵中國。)

馬關條約

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3月,滿清政府派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以美國前任國務卿科士達為顧問,前往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進行談判。

1895年3月20日,雙方在春帆樓會見,正式開啟了和談。

1895年3月21日,雙方開始進行停戰談判。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在乘坐轎子前往春帆樓途中,被刺客小山六之助開槍擊中左臉,血染官服,當場昏倒。

1895年3月28日,伊藤博文擔心國際輿論指責,同時唯恐李鴻章就此回國、中日和談凍結,招致歐美列強進行強行調解或干涉,立馬告知李鴻章日方願意停戰,隨即進行談判並且完成停戰談判。

1895年3月30日,中日雙方簽訂停戰協議。

1895年4月1日,雙方開始進行議和談判,日方在議和談判第一輪中提出《日清媾和條約》。中方拒絕。議和談判期間,雙方經歷數次會面談判及書面協調後,日方降低要求,將賠款縮減為庫平銀二億兩白銀。

(老李捱了這一槍減少了一億兩白銀。)

1895年4月17日,中日兩國全權代表在春帆樓二樓簽署了《馬關條約》。

條約內容如下。

第一條:中國確認朝鮮國為獨立自主國家,朝鮮停止對中國進行朝貢。

第二條: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並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

1.下開劃界以內之奉天省南邊地方。從鴨綠江口溯該江抵安平河口,又從該河口劃至鳳凰城、海城及營口而止,畫成折線以南地方;所有前開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劃界線內。該線抵營口之遼河後,即順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為分界。遼東灣東岸及黃海北岸在奉天所屬諸島嶼,亦一併在所讓界內。

2.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

3.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

第三條:兩國各選派官員依據粘附本約之地圖,共同踏勘並確定遼東半島之劃界。

第四條:中國支付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約3億日圓)。

第五條:割讓土地內居民能任聽其遷移界外與變賣資產,唯條約批准2年後該地的居民酌宜視為日本臣民。

第六條:中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口岸,及認可日本最惠國待遇。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

第七條:日本在3個月以內撤回中國領土內之日軍。

第八條:中國承認日本佔領山東省威海衛三年,待中國還清賠款後才交還,如果費用支付不全,日軍不撤回,日軍軍費由中國負擔。

第九條:中國對日本人俘虜,不可虐待處刑,也不可對協助日軍的中國人士處刑。

第十條:條約批准日開始,停止交戰。

第十一條:條約由中日兩國批准,日本明治28年(1895年)5月8日,清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生效。

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釋放日軍戰俘、釋放漢奸、兩國正式停戰。

中日甲午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