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賺錢,不如錢賺錢!兩位大商人的一個小故事,激活你的富人思維

人賺錢,不如錢賺錢!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一個很大不同就是窮人只知道一味地積蓄財富、靠人賺錢,而富人卻能夠借用手中的錢,讓財富快速增值,也就是所謂的錢賺錢。以下分享兩位大商人的一個小故事,激活你的富人思維。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商聖范蠡”,他被視為中國商人的始祖,如何靠“錢賺錢”來發財?看完“商聖范蠡”的這個故事,恍然大悟。

人賺錢,不如錢賺錢!兩位大商人的一個小故事,激活你的富人思維

范蠡像

來看這個故事:

春秋末期,范蠡輔助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復興了越國,並滅掉了吳國,成就了霸主之位。之後,范蠡棄政從商,靠著做生意成為當時最富有的人,被尊稱為“陶朱公”。

當時,有很多諸侯國都想請范蠡復出輔助自己,而更多的人則想跟著范蠡學習發財致富。在這些人之中,有一個叫猗頓的魯國人,他原是一個貧寒書生,在連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他聽說了范蠡迅速發財致富的消息,於是前往請教。

或許是相見投緣,或許是發現了猗頓的經商天賦,又或許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范蠡答應了猗頓的請求,告訴了他發財致富的技巧。簡單來說,范蠡告訴猗頓的發財致富的技巧共分兩步:第一步,就是先從賺來的錢中拿出一部分存起來;第二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用這些錢去賺錢,而不是再靠人賺錢。

人賺錢,不如錢賺錢!兩位大商人的一個小故事,激活你的富人思維

猗頓像

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後,當范蠡再見到猗頓的時候,猗頓表示他已經存夠了錢。范蠡問他:“那你是怎麼使用這些錢來賺錢的呢?”

猗頓說:“我把這些錢交給了一位泥瓦匠,他說要去遠方低價收購珍寶,然後再運回來高價賣出,賺到的錢我們平分。”

范蠡說:“你這實在是太蠢了,為什麼要輕信他人,尤其還是一個泥瓦匠的話呢?即便想做珠寶生意,也要跟珠寶商人合作,外行人怎麼能輕易相信呢,不失敗才算是怪事呢!”

果如范蠡所料,那個泥瓦匠進回來的都是些假珠寶,賠了個血本無歸,猗頓的錢自然也虧掉了。

不過,在范蠡的鼓勵下,猗頓並沒有灰心,在又存了大約一年的錢後,他繼續錢賺錢之路,把這些錢借給了一位鐵匠買青銅原料,鐵匠每三個月付一次利息給他。

人賺錢,不如錢賺錢!兩位大商人的一個小故事,激活你的富人思維

范蠡聽說這件事後,對猗頓這次的選擇表示認可,在見面時問道:“這次做的不錯,那你準備怎麼使用得來的利息?”

猗頓說:“我想改善生活,比如,買一間大點的宅子。”

范蠡說:“不,現在還不是享受的時候,你應該用這些利息繼續去賺錢。記住,只有當你足夠富有的時候,才能夠盡情享用。”

時光如梭,轉眼又過去了幾年時間。范蠡再次遇到猗頓時,問他是否已經發財了。

猗頓說:“沒有,還不算髮財致富,但也算有些起色了。我將之前賺到的利息存了一段時間後借貸給了一位牧羊人,他拿去買羊崽,賣掉後賺的錢分我一半。我再將這些錢繼續投到別的生意上,有了更多錢賺錢的方法。”

范蠡說:“非常好,那你現在應該不會再找泥瓦匠合作了吧?”

猗頓說:“除了要蓋房子外,我和他基本沒什麼溝通了。”

范蠡說:“很好,你現在已經完全掌握了發財致富的訣竅了。你學會了存錢,並善於向內行請教與合作,已經不再是靠人賺錢,而是靠錢賺錢了,相信你很快會發家的。

果然,在多年以後,猗頓也成為富可敵國的大商人,與范蠡齊名。

人賺錢,不如錢賺錢!兩位大商人的一個小故事,激活你的富人思維

通過上面范蠡與猗頓這兩位大商人的這個小故事,我們不難得出靠“錢賺錢”來發財的兩大富人思維:其一,錢賺錢的前提是先要存夠一定的資本,即每個月都從所賺到的錢中拿出一部分存起來,久而久之就能擁有一筆可觀的資本。這其中強調的是時間的作用,也就是說,堅持比貪圖暴利更可靠;其二,錢賺錢是有風險的,是需要懂得其中規律的,正如范蠡所強調,要虛心聽取專業人士意見,把錢賺錢的目光投向那些可靠、穩定的項目上,只有如此,才能源源不斷靠錢賺錢,這種發財模式也才是最穩妥。相反,如果不善於向專業人士討教,非但不能靠錢賺錢來發財,還容易掉進隱藏的陷阱,遭受慘重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