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建设扶贫车间带动脱贫攻坚

2018年国庆节期间,在曹庄镇新建的扶贫大棚举办了第五届临沭柳编文化产业博览会,共接待游客4万多人,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涝枝社区扶贫车间依托第一书记招商引资进行来料加工,实现村民年增收500多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朱村柳编扶贫车间年上缴承包费4万元,带动120户贫困户发家致富……这只是临沭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贫困群众摆脱只能依靠一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耕种维持生计的现状,彻底转变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村集体收入低、贫困群众生活困难的境况,临沭县聚焦聚力长效常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受益,走出了一条以扶贫车间建设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贫困户收入的致富路、幸福路。该县扶贫车间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选项精准化、模式多样化、机制长效化”的原则,构建出扶贫车间建设运营的长效机制体系。

本着宜工宜商、宜农则农的原则,临沭县从当地优势产业筛选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便于群众发家致富的项目建设扶贫车间。先后建成手工加工类、农产品深加工、劳保用品、鞋帽服装等工业品来料加工车间68家,覆盖了全县省级重点贫困村和贫困偏远地区,年产值过千万元。扶贫车间建设,选址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意愿和需求,把车间建在家门口、学校旁和企业内。朱村身残志坚的张田英告诉笔者:“俺一天编十几个小筐,收入40元左右,能够满足我们母子的基本生活所需,现在扶贫政策好,生活比以前强多了,我也有信心了。”

临沭县注重扶贫车间管理经营与大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相结合,走“嫁接管理经营、逐步扩大规模、放大品类级别”的路子。同时,在长远规划上注重与当地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逐步膨胀车间生产加工影响力、加快培育产业工人,提升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从贫困村整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和乡村旅游规划上布局未来走向和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走出一条依托车间生产发展村集体中小微企业的新路子。

临沭县扶贫车间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选项精准化、模式多样化、机制长效化”标准进行建设,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企业+订单+贫困户”“第一书记+企业+贫困户”“生产线+车间+贫困户”“承包人+车间+贫困户”五种模式进行生产,实现“陪读”学生家长就近就业、易地搬迁群众门口就业,确保搬得出、住得下、易就业,稳得住、自动手、常致富。在华裕服装厂的扶贫车间里,依托“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40多名残疾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着,锁边、钉扣、裁版……这让聋哑青年樊星实现了“脱贫”又“脱单”,他用手语向笔者比划:“我在就业脱贫中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挺好挺知足。”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确保长效收益、长效发展,临沭县扶贫车间在建设伊始就提前考虑长效帮扶与长效收益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稳固扶贫车间收益上聚力聚智。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扶贫车间43个,已产生帮扶收益98.9万元,已发放收益93万元,其中,为村集体增收10.6万元,为3649名贫困人口发放82.4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目前,临沭县脱贫攻坚进程实现量的突破、质的飞跃;全县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一步一个台阶,“三不愁两保障”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逐步提升,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