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阿莊鎮位於銅川市印臺區東北部,東北與白水縣雲臺鄉交界,西北與宜君縣雲夢鄉接壤,東南與廣陽為鄰,西南與紅土鎮相連。305省線公路支線從阿莊川穿過,正在修建的鳳合高速公路從北塬穿過。村村有柏油、水泥路,交通十分方便。鎮名因政府機關駐地阿莊村而得名。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一、歷史沿革和自然資源

阿莊自北宋以來,隸屬蒲城管轄。1959年設阿莊管區,1961年建阿莊公社,1980年由蒲城劃歸銅川郊區(今印臺區)管轄。1984年更名阿莊鄉,1997年撤鄉建鎮。阿莊鎮現轄10個村民委員會(2010年底),34個村民小組,32個自然村,總面積59.45平方千米,總人口1063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0人。

阿莊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抗日戰爭時期,同官農民抗日自衛軍和雁門游擊隊、白水游擊隊曾在此活動;解放戰爭時期,阿莊小莊村、杜家塬村曾是中共同官縣委、縣政府駐地,在小莊村成立了同官縣政府。雷煒、屈計君、許天潔等中共同官早期的領導人曾在此從事革命活動。

阿莊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較低。阿莊河發源於宜君雲夢山南麓,由西向東沿阿莊川橫穿境內,將全鎮分割成南北兩個塊狀殘塬。塬區平均海拔1200米,地勢較為平坦,光照十分充足。北部殘塬面積3萬餘畝,被阿莊河支流神溝小溪,麻壕溝小溪,長峪溝小溪切割成東西兩塊殘塬。東部殘塬面積較大,有小莊、湫窪、下莊和白水的姚莊、孟家村等。西部殘塬有杜家塬、西溝嶺和麻壕溝村,土壤以紅黃壚土為主。南塬面積較小,約2萬多畝,主要有南塬村、塬圪塔、羅雲和紅土鎮的馮家塬村,土壤以黃色壚土為主。

阿莊鎮的北部為山區,面積約2.7萬畝,海拔在1200米至1500米之間,土壤以沙石質山地為主,植被較好。川道是一個自西向東較為開闊的河谷地帶,長約8.5公里,平均寬約400米左右,海拔800—900米,多為黃綿土;有川地3000餘畝,土壤肥沃,利於灌溉,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和蔬菜等。阿莊河至河口處與紅土河相接匯,入白水河至林皋水庫。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阿莊境內山川溝壑縱橫,殘塬溝壑相間,山地溝坡土質較好,屬溫帶半溼潤氣候,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7—8月降水量最大,年平均氣溫10.6℃,7月份最高氣溫32℃,1月份最冷,最低溫度-18℃,晝夜溫差較大,四季分明。

阿莊河流域長約30多公里,且支流較多,水量豐沛,水質優良無汙染。良好的自然生態,使境內適宜北方多種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北部山丘藥材資源極為豐富,有柴胡、黃芩、連翹、山萸肉、川地龍等,各種野生藥材品質良好。蘋果、梨、桃、柿子、花椒、核桃等經濟林和自然林生長良好,是以蘋果為主的北方各類水果的最佳適生區。歷史上曾有南北塬的埝畔柿子,麻壕溝東坡梁的桃樹坡,南塬村西窯的杏樹坡,北坡杜家灣豐邑南山角下的梨園,長峪溝山長坡的柿子樹林,阿莊河流域各支毛溝叉的核桃樹林的記載。如今,南北兩塬以種植蘋果為主,品質上佳,毫不誇張的說,阿莊曾經是一個山清水秀、花園式的地方,如果復原歷史原貌,現在一定是個生態旅遊名鎮。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二、姓氏及來源

阿莊有人口10632人,主要姓氏有王、張、郭、杜、路等。其中以王姓最多,且集中在阿莊、湫窪、塬圪塔、豐邑、北坡、西坡、羅雲、北下莊等村。其中豐邑、北下莊的王氏,為王姓的另一支,約佔全鎮人口的40%以上。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阿莊王姓來源傳說有幾種:

其一,傳說為春秋戰國鬼谷子王禪老祖之後。阿莊河發源於宜君雲夢山南山腳下的篩子溝。由於阿莊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活動遺蹟,且有貓娃窯、西坡仰韶文化遺址出的土文物陶器為證。因此可以斷定王禪老祖後人沿阿莊河流域順流而下散落居住至今。鬼谷子名王禪,在宜君縣雲夢山創辦我國最早的軍事學校、教授弟子。著名的弟子有縱橫家蘇秦和張儀,軍事家龐涓,孫臏(又名孫子),弟子孫臏著有軍事鉅著《孫子兵法》。

其二,傳說為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王剪、王賁後代。秦朝大將王剪,富平美原十八社人。王剪驍勇善戰,足智多謀,戰功卓著,在秦大將中和白起齊名。王剪與兒子王賁在秦滅六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秦在一統六國中,大半江山是王翦父子倆打下的。因王剪居功至偉,他的封地為今富平與銅川交界的鐵龍山一帶(距同官老城西南50公里),現在鐵龍山有王剪將軍墓一座。相傳鐵龍山頂有柏樹一棵,狀如傘蓋,百里之外尚可看見。先秦時,北方列國常經子午嶺山脈南侵入關中腹地。為了防禦來自北方諸侯的入侵,王剪曾率部下在子午嶺山脈自西至東駐紮,以拱衛關中秦川。其後,王姓大多都散落在子午嶺山脈及同官、蒲城西北沿山一帶,阿莊王氏姓便是其中一支。

其三,傳說是山西蒲池王原王姓。據傳為明建文帝烈臣景清之後,始祖王丕顯,初任山東糧道,被誣後,戌同官、宜君、蒲城沿子午嶺山脈一帶,先駐西古村,後住王家河,部分王姓因王家河地域狹小,先後移民至紅土王家貶、阿莊一帶。另說,明初洪洞年間,全國大移民,耀縣王家砭王姓和阿莊一帶王姓先後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而來。現在的阿莊王氏全族約600多戶3000餘人,分居在阿莊、湫窪、塬圪塔、北坡、西坡、羅雲等村。

其四,傳說為元末明初,元宗室義王和尚之後。元明換代之際,明朝捕元宗室甚急。有義王(義王名和尚)因南下投靠宋軍,潛於同官、宜君和蒲城沿山午嶺山脈一帶,其子孫和宋將後裔為逃避追捕多改王姓。銅川王益村傳說是義王南逃後先落腳之處。查考《元史》記有“賽徹普化,世祖之孫,鎮南王脫歡之子也。元泰定三年,封威順王……其子名曰和尚,封義王,待從順帝左右,多著勞效,帝出,常與俱。二十八年,順帝將北奔,詔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而以和尚(義王)佐之,及京城將破,既光遁(逃出),不知所之。”(《元史》17卷2190—2911頁),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義王當時逃出了京城,不知去向。元京城將破,義王和尚逃出。為何逃往陝西子午嶺一帶(今銅川宜君子午嶺山脈區域),據《元史》記載,元定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順帝北逃,元朝亡。當時只有陝西有元守將李思齊、張良弼、脫列伯沿子午嶺山區一帶率兵自保,妄圖東山再起。義王和尚逃出京城後,北奔怕順帝問罪,故只有逃到元兵住守的陝西關中與陝北交界的子午嶺山脈一帶,據險而守。當時明捕元室甚急,義王和其守軍只能化作百姓,改姓為王氏,散居子午嶺山區一帶。銅川王益區的王益村和印臺區阿莊的豐邑村便成為義王及將士後裔隱居之地。王益村王氏拍走漏風聲,隱居王家河北杏林,後移北雷、南關、劉村、松林一帶。其後人存有義王(益王)皮影畫軸一幅,不視後人。因此,阿莊王姓多為義王和元未將士李思齊、張良弼和脫列伯之後代。

據考證,阿莊村名中的“阿”是通假字,念“e”。其名來源其一為地理置地形地貌為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背風向陽的地方;其二為少數民族和漢人雜居之地。現有豐邑城遺址同“豐義王”之意,城池長寬各80米左右,為元代土城。現在的豐邑村和北下莊村“王”姓多是元王室後裔。現有150多戶人家,800多人口。阿莊、湫窪、塬圪塔、西坡、北坡王姓可能是元末元王室後裔和陝西宋將李思齊、脫列伯改姓王氏後裔;漢寨村張姓和李家灣村李姓多為元將領張良弼、李思齊未王姓之後裔。為了區別漢人和元室後裔,隨把漢寨城堡稱為漢寨。現存遺址有漢寨城堡城牆和阿莊東西兩堡,城牆為元、明代城牆。漢寨出土的古墓出土的文物佩刀為蒙古刀,說明阿莊河流域沿子午嶺餘脈曾有元兵駐守。

阿莊北塬郭姓,大約240多戶,1000多口人。相傳元末紅巾軍起義首領郭子儀曾在北雪梁駐紮,其郭姓後裔大多落於此。據小莊老人講述:元末明初,有個高僧喇嘛過此,勘察郭姓駐地,聞北塬長年北風呼嘯,災害頗多,雖為“豬老婆穴(人丁旺盛)”,但由於自然條件氣候惡劣,郭姓人家多外逃,建議在北雪梁山頂修建鎮風寺,以鎮風妖,保一方黎民。於是,小莊郭姓人氏聯絡外逃郭氏後人,乃修造鎮風寺,以鎮千年風妖。郭姓乃隨之人口倍增,百業興旺。

阿莊北塬杜家塬杜姓來源。傳說是唐代長安杜如晦的後人遷居於此,並繁衍生息至今,包括豐邑杜家灣杜姓人氏共計120多戶,700多人。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三、 秋林鎮傳說

阿莊川道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阿莊河流域活動。

阿莊地理位置優越,北接宜君,東連白水,南接廣陽,西連同官,自古是四縣交界之地,且元末明初有軍隊駐紮,商貿往來極為活躍。傳說自元朝開始,各民族互相融合,共同勞動,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到明中葉,這裡建成了連接周邊四縣白水、宜君、同官、富平的商埠秋林鎮。據老人們講,豐邑王郭滿修造莊基地時,挖出秋林寺石碑(此碑已遺失)。石碑記載,明中葉秋林鎮最多時人口近萬人,因川道長滿大量楸樹而出名。楸樹是一種多年生上等木材,木板宜做傢俱,且不易變形,木色花紋十分典雅,易在木板上雕刻。過去用秋板做傢俱不油漆,僅用桐油一刷,就十分美觀。從李家灣村開始,沿川道北坡自西向東阿莊村、西城堡和東城堡、漢寨村城堡、豐邑城堡,幾個城堡用棧道自西向東連通,長達數十里,城堡除住民外,駐著守軍和家屬,拱衛著秋林鎮。每個城堡用片石斜插的石坡道與秋林鎮商業街道連通。這種坡道堅固防滑,雨水沖刷三百多年都沒有沖毀,一直保留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可見古人築城的智慧之高超。

秋林街道商鋪沿川道東西綿延近十里,據傳,最多時商鋪打近百家之多,傍晚時分,燈火通明,車水馬龍、商賈雲集、一派繁榮景象。常有蒙古商隊穿沙漠,經陝北到達秋林鎮,用草原蒙古族商品與陝西關中貨物進行貨物交易,秋林鎮成為直通蒙古,連接周邊四縣及關中的重要商埠。

明末農民起義,秋林鎮幾經災難,最終毀於戰火,後僅剩幾個城堡遺址,到清朝中後期,阿莊的東、西兩堡財東人家仍然家境殷實,儲糧錢無數。東城堡大財東除耕種近千畝良田外,在富平美原還有商鋪十幾家,每年收入頗豐,所蓋豪宅,三進莊子兩院,門房、庭房、火房、廂房十幾間,其簷用松木,用方磚鋪房頂,簷與簷間只能過個核桃,歷經二百多年風雨已保留至今。其建築造形古樸豪華有縮腔門樓,沖天象鼻,走馬門(騎馬可進門),門板為三寸厚榆木板,槍子穿不透,屋內雕樑畫棟,十分美觀。家有名貴的楠木屏風一寸(被後人遺失)。為了家族興旺,光宗耀祖,其掌櫃在清乾隆年間,出資捐官佈政史一職,有乾隆年間官府賜“士大夫第”門匾一幅。從東堡財東人家看,秋林鎮雖毀,但遺下的富戶家境十分殷實,富甲一方。

秋林鎮毀於何年?相傳有兩種說法:

一是明嘉靖三十年,華陰大地震,因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漆水河暴漲,死者不計其數(《同官縣誌》記載)。阿莊臨近同官,震感強烈,河水暴漲,秋林鎮沿街商鋪多被沖毀,死亡人數近千人,幸有東西四個城堡建在川道北半坡之上,城牆堅固未被毀,得以保留。

二是因明末農民起義,秋林鎮被毀於戰火。崇幀三年(公元1630年),李自成起義軍襲擊同官金鎖關,殺巡檢史王廉(《同官縣誌》23頁),白水王小順(又名二順)響應李自成,組織起義軍,從白水沿白水河川由西向東進攻同官、富平予以策應。王小二因作戰英勇,被李自成封為將軍。由於起義成功,李自成建立的政權,取名“順”,稱大順王朝。於是,兩股力量一起首先攻打秋林鎮。秋林鎮由四個城堡拱衛,城堡堅固,東西相連,相互支援,且堡內守軍大多元后裔,驍勇善戰,起義軍多次攻打,未克。後因李自成襲擊攻佔金鎖關後,向北退去,王小順逐退回白水,以圖再戰。崇禎六至七年(公元1633年—1634年),李自成、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軍在黃陵、宜君及同官一帶作戰,力圖奪取金鎖關,攻佔關中。金鎖關被攻佔,關城被起義軍焚燬,周邊城鎮大被焚燬。為策應李自成、張獻忠南下關中,王小順率白水農民起義軍再度東進,進攻秋林鎮。於是,張獻忠和王小順起義軍將秋林鎮阿莊東西兩堡,漢寨城堡,豐邑城堡等四大衛城團團包圍,圍困數月,致使堡內彈盡糧絕,守軍只好棄城向北山逃去。隨後,秋林鎮逐被農民起義軍攻佔。起義軍佔領秋林鎮後,大肆燒殺搶掠,放火燒燬了秋林鎮沿街店鋪,致使這座百年老鎮,四縣商埠毀於一旦。加之明末地震、水災、蝗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災民遍野,街道商鋪,居民大多逃走,十室九空,秋林鎮從此衰落,一蹶不振。

現在,豐邑城,豐邑廟,阿莊東、西兩城堡、漢寨城堡及山神廟遺址仍依昔可見。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農工商業發展較快,阿莊街道自西向東把阿莊、西坡、漢寨、杜家灣、豐邑村連為一體,糧店、信用社、醫院、鎮政府、中小學、幼兒園齊全,街道東西長約數十里,沿街商鋪40多家人,商賈雲集。每逢初五、初十集會,更有四縣的商人云集於此,商品交易繁忙,市場繁榮,成為印臺區東部重要商埠之一,穿越歷史時空當年秋林鎮的繁榮景象彷彿在眼前呈現。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四、 阿莊的神話傳說

1、阿莊河與雙乳峰

阿莊河自西向東將阿莊鎮橫切成南北兩塬,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這些都應歸功為於這條母親河,千百年來滋育了兩岸流域的萬物生靈。阿莊河發源於宜君雲夢山南,雲夢山是子午嶺山脈的餘脈,一直向東綿延至阿莊北部山區雪梁山(海拔1500米),站在雪梁山極目南望,沃野百里,遍地炊煙,花果飄香、一片田園景色。清空萬里時,從北塬、南塬向西北方向極目遠望,一座雙乳峰清晰可見。秋天多雨季節,向西北望去,美麗的雙乳峰時隱時現,好像披上一層薄薄的輕紗,美輪美奐。傳說阿莊河是從雲夢山雙乳峰發源的。雙乳峰(又名奶頭山)傳說是大地之母(地母)美麗的乳房,從乳房峰裡流出的乳汁像甘露一樣自西北向東南匯聚涓涓細流,形成阿莊河。正因為大地母親的乳汁才孕育這片沃土的千年文明。當年大地之子王禪老祖在雲夢山吮吸著大地母親的乳汁,研習教授兵法,談天論地,縱橫闔裨,教授出了名貫古今的縱橫家蘇秦、張儀和古代軍事家孫臏,孕育了《孫子兵法》軍屬鉅著,成為古今中外軍事教課的典籍範本。

今阿莊河流域山巒疊嶂,林木翠綠,河水清澈見底,魚翔淺底,蛙聲不斷,蟬鳴樹巔,雞鳴犬吠,可謂世外桃源。阿莊河河面平靜如鏡,水質優良,可洗漱,可供人畜飲用,是印臺區範圍內唯一無汙染的處女河,有好多自然景觀遺址尚待開發。

2、自然景觀磨盤山和羅雲山的傳說

為了讓阿莊河流域百姓安居樂業,大地之母派小兒子到阿莊川南山坐鎮,親自修造了巨型石磨和羅渠(舊時籮面的工具,長方形櫃子中,放著籮子籮面),開始在沿河流域教百姓開荒耕耘,磨製麵粉,滋養百姓。後來原形石磨變成了鎮南山的磨盤山,巨型羅渠變成鎮南邊的羅雲山。磨盤山年年運轉不停、源源不斷,磨出不計其數的麵粉,養育著阿莊河流域的百姓。磨盤山和羅雲山兩山隔杏溝相望,每逢秋雨時節,從磨盤山向西望去,羅雲山被白色的薄霧籠罩,時隱時現,白色的霧就像麵粉一樣順山飛流而下,時漂浮,時下瀉,妙不可言。從磨盤山向北遠望,葡萄、蘋果、柿子、花椒、桃、杏、梨飄香,成熟的玉米、蕎麥、穀子笑彎了腰,春花秋實,一片豐收景象。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3、山神廟遺址及傳說

為了顧念大地之母的恩德,阿莊河流域的百姓集資,從元中葉起,在南磨(圍)盤山東邊印章山(形狀象方形印章,山頂是長方形南北約80米,東西約100多米)頂取土築城牆,建廟一座,供奉山神,紀念地母小兒子在阿莊河流域教民農耕,養育一方百姓的功績。山神廟城牆西北角有北門,站在北門口西望磨盤山和羅雲山,北俯阿莊川阿莊河,眺望北塬,北山雪粱象一條巨龍橫臥連接白水、宜君兩縣,極目遠望 向南極目遠望蒲城、富平堯山一帶,雙乳峰清晰可見。北堯山。城內坐東向西有大殿五座。前殿為客房和鐘樓。客房專設接待香客,鐘樓房內懸掛元末明初鑄大鐘一口,口徑3.39米,鐘身高3.6米,意三六九向前走,九五至尊,六六大順之意。每逢暴雨之季,冰雹災害來臨,廟內和尚敲響大鐘,聲波傳到雲端,驅散雹雲,一場冰雹災害立馬變成一場甘霖,滋潤萬物。廟中有大殿一座,供奉山神爺幅雕塑一尊,山神爺塑像端坐向西,面帶微笑,神采慈祥。大殿左右兩側為偏殿供奉著秦瓊、敬德兩座門神,橫刀,揚鞭,甚是勇猛。後殿為和尚寢室和廚房。因元末明初,阿莊東西兩堡,漢寨、豐邑城堡有住兵,他們彪悍崇武,常結夥登山神廟,祭拜山神和關公,感謝他們恩澤,守護一方百姓,百姓也隨之進香,從此香火繚繞,鐘聲悠揚,響徹雲霄,傳遍四方(當時有鐘鳴傳四縣之說,即同、富、白、宜等縣)。解放前,有廟會,四面八方的百聚集於此,唱戲、耍社火,甚是熱鬧。上世紀六十年,“文革”開始,人們破“四舊”,抓階級鬥爭,從廟內山神塑像座下搜出手槍一把,抓走蘇姓和尚,經審是原國民黨連長潛伏於此。隨將廟拆掉,用其磚木修建阿莊小學。廟中的大鐘被毀賣了廢鐵,現存土城牆遺址依稀可見,廟內建築殘存的磚瓦隨手可拾。傳說拆廟後,人們在山神廟坡上樹林裡曾見過碗口粗的大蛇盤踞,眼如銅鈴,口如大盆,十分害怕,山腳下阿莊河裡有大小數不清的小蛇,人們互相傳告,說是山神顯靈,以表示對毀廟的不滿。

4、千年古剎鎮風寺

鎮風寺,位於印臺區小莊村北的雪樑上。平整的阿莊北塬雖有雪梁山作為屏障,但終年狂風怒吼,飛瓦走石,百姓們備受其苦,為了的消除狂風帶來的災害,祈求神靈保佑,善男信女修建了這座寺院取名“鎮風寺”。

“鎮風寺建於遠則北魏,近則隋唐,大抵千餘年古剎也“。《蒲城縣誌》記載。但從僅存的資料推斷,應屬明代建築,距今約四百多年曆史,和阿莊秋林鎮傳說相吻合。據傳明代初修建的鎮風寺,殿堂雄偉,氣勢宏大,僧人眾多,香客絡繹不斷,逢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據小莊村老人傳說元末明初,駐守陝西的義王和尚及將領後裔散居阿莊河流域,常有高僧喇嘛到此傳教。有一高僧到阿莊河流域勘探地形,聞北塬常年北風呼嘯,害災頗多,逐上北塬查看,見郭姓居民,為避風害多有棄家逃離。隨築壇做法,言道:該地本為“豬老婆穴”,居民多子,如鎮住風妖,後輩人丁興旺,財源茂盛。提議在雪梁最高峰修建鎮風寺以鎮風妖,保一方民眾安康,郭姓人家隨聯絡散落異地族人共同商議修建鎮風寺。鎮風寺建成後,北塬小莊一帶從此風調雨順,少有風災。從此郭姓人家人丁旺盛,六畜興旺,物產豐碩,至今已成為一千四百多人口的大村。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秋季,修鎮風寺石碑尚存可證,曰:“四方仁人,君子樂善好施,欣然解囊,以襄盛舉。”重修鎮風寺,整修粉飾佛像,創建了山門戲樓,禪堂道房,方圓圍牆。與第二年正月竣工,由“三社(高陽,大孔,小莊)郭姓族長輪流主持聚會三日,進行祭祀,唱大戲,走高蹺,舞獅子,跪走馬,搖旱船等社火表演”)。

解放後,破除迷信,鎮風寺廟會由此冷落停息,建築多在在“文革”中被毀,現僅存造像石窯,後人稱之為千佛洞。千佛洞深兩丈餘,寬數丈餘,洞中央石臺上有三尊原雕大佛金身彩飾,結跏跌坐,面容和善,表示佛光普照,普度眾生。三尊大佛像謂之過去、現在、未來佛。過去佛為迦葉諸佛,現在佛為釋迦尼佛,未來佛是彌勒佛(即大肚佛,人稱布袋和尚,是五代後梁的僧人)。《據宋高宗傳卷二十卷(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載)大肚彌勒佛名契比,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今浙江人),常以杖帶布袋入市,出無定語,隨處寢臥,行人瘋癲。千佛洞左右兩側面壁上,浮雕這千餘尊小佛像和佛教故事及護法瑞獸,千餘尊小佛像,千姿百態,雕工奇巧,栩栩如生。《蒲城縣誌》中描述的奇形異狀,無一相似,有喜者,哀者,樂者,笑者,哭者,俯立者,仰立者,屈伏者,側臥者,左顧者,右盼者,有捧珠披經者,有持缽拄錫杖者,有若菩薩低眉,有若金剛怒目,有形貌豔麗而美如冠玉者,有容裝古怪而面如削瓜者。這些佛像重修仍不失明代風格。千佛洞頂藻井平坦,彩畫龍鳳瑞祥,獸禽飛天,它填充了佛教文化這一時期我省的空白,堪稱我省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傳說鑿建千佛洞時,僅食鹽就吃了一石多(300多斤),可見當時工程之巨,耗時之長,用工之多。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5、北塬湫窪村“神湫”傳說

鎮風寺鎮住了“風妖”,阿莊北塬風災減少,平坦肥沃的塬區,成為人們的宜居之地。傳說大地的兒子山神廟山神向母親稟報說,阿莊川道秋林鎮人口稠密,需要向北塬移民建造村莊,但北塬缺水,便請地母不憫恩賜。地母懇請西天如來佛祖派高僧持金缽到阿莊北塬賜聖水。高僧來到北塬後,勘察地形,看到塬區東部有一低窪地帶,隨灑聖水到低窪地帶,逐形成湫水一池。湫水清澈見底,常年水位不升不降。神湫的出現養育了北塬百姓。於是,湫林鎮阿莊堡王姓隨之移民湫窪,建造房屋,墾荒種地,繁衍生息,形成了湫窪村,至今湫窪村已逾千餘人,成為阿莊北塬第二大村。

湫窪村原有王姓族譜及祖先影軸,且一直保留到解放前。解放前,移民耀縣石柱原京兆村的王姓族人,每逢年節,常回阿莊湫窪村祭祖拜年。長此以往,京兆王氏後人嫌其遠道奔波,來往不便,便乘過年到湫窪祭祖之際,哄其主家休息,由他們夜守祠堂,於是半夜將祖先影軸和族譜悄悄帶回京兆,從此後再不回鄉祭祖。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北塬湫窪神湫,水面如鏡,水滿不溢,遇旱水位不降,碧水盈盈,永不涸竭,千百年來養育了一方百姓。賜神水的僧人告訴後人:“此神湫為聖水,不可褻瀆,否則會幹凅。神湫何時乾涸無水?據老人講,神湫傳有神仙保護,不能見不潔之物,否則將悄然離去,望人們細心護之。”湫窪村人為此立了規矩,不準在神湫內洗不潔之物,大家共同尊之守之。大約在清朝後期或民國初年,有一外地女,嫁入湫窪,不知“神湫”之秘密,將內褲及經帶在湫內洗之。清洗之之時,忽見湫內薄霧籠罩,一位白鬍子老人從薄霧中飄來,且說:誰在我吾身上扎刀,痛死吾也!”然後,老人隨霧飄去。從此神湫乾涸,僅剩一窪肥沃的土地。現在湫窪一帶地勢低凹,背風向陽,天旱不幹,雨季不澇,土地肥沃,旱澇保收,成為祖上留下的一塊風水寶地。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6、貨郎擔山的傳說

從阿莊南北塬極目向東北眺望,雪梁東邊有一座山,山頂有正方形巨石兩塊,猶如一對貨箱,傳說元末明初的秋林鎮(今阿莊鎮),是五縣蒲城、白水、宜君、同官、富平與蒙古通商商埠。商鋪林立,商賈如雲,集市貿易旺盛。常有白水、富平、同官、宜君一帶的商人把從蒙古購換來的貨物從秋林鎮送到臨近五縣各鄉鎮村。貨郎走鄉串村,收集農產品、山貨等回鎮與蒙古商人交易,一派繁榮景象。明末地震、天旱、蝗災不斷,再加上農民起義,百姓流離失所,饑民遍地。有一白水貨郎(過去走鄉戶商人稱為貨郎)從貨郎山經過,遇見一群饑民,十分同情他們,就將自己的錢財物和所帶食品全部分給了災民,自己卻因飢渴走不動,倒在貨郎擔山,長眠於此。後來兩個貨箱變成了兩塊巨石,人們為了紀念貨郎救濟蒼生的義舉,稱此山為貨郎擔山。

7,“金頭”巡撫傳說

阿莊河上游李家灣、水溝村的李族人乃是元朝鎮守陝西子午嶺山脈將軍李思齊後代,其後人有一代忠烈清康熙時期四川巡撫李某某(姓名不詳)。清初李某某任四川按察使,支持康熙大帝“削三藩(西南王吳三桂、耿忠等)”主張,因時機未成熟,遭到朝廷舊勢力反對而暫時擱置,為了穩住局勢,安撫三番諸王,不使激變,反叛朝廷。康熙帝不得不忍心痛將愛臣李某某削官為縣令,留四川繼續蒐集情報、監視吳三桂等動向。康熙後期削藩條件成熟,即 擢升李某某為四川巡撫,助朝廷剿滅“三藩”叛軍,他身先士卒,衝殺在剿滅”三藩”叛軍一線,不幸被奸臣構陷,將他出賣給叛軍,被叛軍所殺。身首異處。只有無頭屍體運回埋葬。康熙帝念其忠烈,為褒獎他,追認為他為護國將軍加兵部尚書, 賜金頭一顆,與原屍體合葬。李氏後人怕盜墓賊盜其金頭,以假墓掩埋,真墓不立碑,無名無姓,無從考證,只有李氏後人傳說至今,今有李家灣村東邊山樑上尚書卯地名為印證。

按理說,李氏一門為一代忠烈之後,受祖先的蔭護,應興旺發達,但因當時埋葬金頭巡撫時,其後為彰顯先祖功德,從富平一代買回童男童女,給其灌下水銀陪葬,以至做下傷天害理之事,從此李氏一門人丁不旺,後輩多為無名之輩。

8、萬人巷的傳說

阿莊有個“萬人巷”,原名萬人巷。其面積不大,東西寬約20米,南北長約100米,兩邊有土崖,土崖下有幾空土窯。阿莊村東西兩堡隔巷相望。萬人巷不大,為何叫“萬人巷”,這個還要追溯到清光緒年間,據阿莊村老人傳說,清朝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西北五省大旱,三年六料無收,,逃荒要飯者不計其數,先是人食樹皮、草根,後到人食人,煮子而食,其慘狀目不忍睹。阿莊西城堡大財東王懷銀屬秋林鎮富商後裔,家境殷實,有良田千畝,所蓄良錢無數。現存有阿莊鎮西堡財東墓碑為證。碑樓高約4.4米,碑長1.48米,寬1.45米,鐫刻文為“大清處士王懷銀”,時間為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正是王家人才兩旺,鼎盛時期,故其後人立碑以”處士“之謂,明朝到清朝前期,處士一般指有學識、威望名士,不願做官,隱居深山,清後期,有錢人家,家境殷實,但無功名,其後輩為彰顯先輩德能功績,墓碑稱墓主為”處士“。說明西堡財東王懷銀家在光緒年前就很富裕。清光緒年西北五省大旱,顆粒無收,阿莊村西堡在王懷銀家後人,為救濟災民,在萬人卷搭棚,施捨飯,以賑災。一時間,萬人巷賑災傳遍四方,災民聞之,蜂擁而至,糧食加工麵粉供不應求(過去用石磨磨面,用人畜做動力)。財東家無計可施,管家獻計,用黃土參麵粉充賑災糧。因災民從遠處逃來,全為空腹,飢不擇食,吃了用黃土參的面、饃,腸道梗塞,死者甚多。村裡老人講,開始有青年人拉屍體掩埋,後因死人太多,再無人掩埋,常拉到巷邊土窯之中,任甚腐爛。因死亡災民不計其數,傳說逾萬人,於是後人便將”萬仁巷“改為”萬人巷“,以憶當年災民逃荒者的悲慘命運。西堡財東家搭棚賑濟災民,本是仁義之舉,但聽其管家奸計,投機取巧,用黃土充糧,致使災民死於非命,故傷其陰德,上蒼懲訓其缺德行為,使其管家、掌櫃、家人多抱病而亡,不得善終。家道隨之衰落,人財兩空,至清末民國初年,全淪為貧僱農。

五、自然生態及歷史遺址

1、阿莊東西兩堡遺址及千年古槐傳說

阿莊東西兩城堡隔萬人巷相望。西城堡大約建於元末明初,比東城堡稍晚一些。四面有城牆,南面城牆在用石塊壘起高埝上夯土而築,下面有南護城壕,北城牆在臺埝之上,用土夯築。東城牆沿萬人巷用土夯築。土城牆高約10米多,東西長約80多米,南北寬約60米。城堡東南角開有南門,門樓上有望樓,以防土匪入侵。南城門有斜插石片築成斜坡路,直通萬人巷,城門哨樓居高臨下,便於防守。西城門在城的西南角,面南而開,城門上有望哨樓。城內有兩排莊基,中間東西方向有巷長約80多米,寬約30米,城內住戶約20餘戶。現城牆基本已毀,只剩下城牆南門一角遺蹟。

東城堡大約建於元朝中期。城堡坐北向南,呈方形。在阿莊鎮街道北邊高崖之上,南面從東向西有自然形成高崖作為屏障,高崖下有護城壕溝東西約150米。城牆東西南北長約130多米,高約15米。南城牆靠近高崖畔用土夯牆而築,形成防禦的天然屏障。東城牆在長峪河谷西崖上,夯土而築。西城牆沿萬人巷高崖畔用土夯築而成,有城壕相護。北城牆用土石而築,有城壕護城。城堡東、南、西三面臨崖而建,居高臨下。俯視阿莊街。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城牆開有南門、東門、西門。東西兩門分別有兩條小路從北向南沿城牆腳下和阿莊街連接。南門開在城西南角,面向南邊建有城門及城門樓瞭望哨,從有城門向南用片石斜插的坡道與阿莊街連接,晴雨交通無阻。斜插石坡道幾百年未毀,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超建築技術和智慧,現存坡道因新農村建設修水泥路被毀,只留下坡道挖出斜片土,居民用來壘石牆,建豬舍。城牆殘存東城牆和西城牆一部分,其中西城牆高聳入雲,雄偉壯觀。東城堡內有坐北向南有三排建築,分為前巷、腰巷和後巷,中間自南向北有一條巷道把前、腰、後三巷相連,形成城中王國,是為紀念居住在城堡內的王姓後裔而建。現在城內腰巷建築全被拆除,修建了文化廣場,後巷財東清代建築尚存,已被保護。古建築門前原有老槐樹兩棵,現僅存一棵,枝葉繁茂,千年不朽,可謂奇觀。

據後巷老人相傳,兩棵老槐樹村為北宋朝廷閣老家祖墳的槐樹,由此推算距今大約有一千多年曆史。千年古槐是阿莊東城堡的保護神,它見證東城堡千年的歷史變遷。阿莊東城堡大財東是秋林鎮富商後裔。家財萬貫,良田千畝,錦衣玉食,一直延續到清末。

2、漢寨城堡遺蹟及歷史傳說

漢寨城堡建於元末清初。據傳漢寨張姓為元朝大將張良弼之後,因張良弼為漢人,寨子名曰漢寨。有漢寨出土的古墓為證,出土文物配刀為蒙古刀,當時元朝李思成和張良弼大將駐紮在阿莊東、西堡,漢寨堡,豐邑,從東向西,據寨而守,拱衛秋林鎮。

漢寨城堡建在阿莊街東1公里坐北向南半山腰,東西約100米,南北約140米,東、西兩面城牆臨溝而築,南城牆臨崖而築,城牆高約16米,氣勢雄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南城門和北城門兩個。南城門樓在城堡的西南方向,面南而開,俯視阿莊川道。門樓有三層,土石木結構,底層有城門洞,二樓為戲樓,三層為瞭望哨。有片石斜插石坡一直通到阿莊河邊,石坡下有清泉一眼,專供人畜飲用。北城門建在城堡的西北角,有道路直通阿莊北塬。城堡內有住戶30多戶,230多人,宅基東西相對成兩排,中間為石鋪的巷道,東西寬約30米,南北長約120多米。城內藥鋪,灑坊等商鋪。漢寨的富足繁榮一直延續到解放前,解放前漢寨的地主富農較多,所佔土地東至豐邑杜家灣門前,西到阿莊鎮街道。有漢寨燒鍋店(燒酒作坊)一直到解放初,大概是北方將士及後裔豪爽,喜飲酒的源故,所燒鍋才延續數代不衰。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3、豐邑城堡遺址及傳說

豐邑城堡遺址,位於阿莊川道阿莊河和紅土川道烏泥川河交匯兩的河口處。有豐邑城和秋林寺、豐邑廟、豐邑窯遺址。豐邑城、秋林寺、豐邑窯遺址從元末明初至今七八百年曆史。豐邑廟是在原秋林寺舊址上修建的,從明清至解放後“文革”期間被毀。

豐邑城堡傳說是元末明初,元皇族義王和尚南逃到陝西子午嶺一帶,投奔元末陝西守軍元王室宗親脫列伯將軍和將守張良弼、李思齊將軍以後所建。義王和尚逃到陝西子午嶺山脈之後,派高僧到沿雲夢山到阿莊河流域勘察地形,選中了兩河口為隱居之地。此地處四縣交界,土地肥沃,依山傍水,較為隱蔽,北有高山雪梁作為屏障,進退自如。其將士和王室後代取土築城堡,建秋林寺,開拓豐邑窯養馬場和練兵場。取城堡名曰:“封義”,其後輩隱姓埋名,改姓為王,有封義王之稱。明中葉到清代後取諧音改為豐邑城,故豐邑下莊村王姓和阿莊、湫窪、塬圪塔、北坡、西坡、羅雲村王姓不屬同宗。

王保學:阿莊的歷史與傳說


豐邑城(封義王城)長寬各80餘米,城牆高約13米,居秋林寺北坡之半山腰,有石板路沿坡直通秋林寺和秋林鎮街道。站在豐邑城堡俯瞰阿莊川,阿莊河和烏泥川河匯聚於白水河,兩河口處,水流湍急,激盪轟鳴,原有料石砌成的滾水橋一座,現在水勢已減,再也聽不到隆隆的水聲。豐邑城現有遺址城牆可見,殘磚片瓦俯身可拾。

豐邑廟(前身為秋林寺),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廟宇坐北向南,有三座大殿,前殿供奉送子娘娘,可求多子多福,中間大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面目慈祥,目視河川,保一方平安,兩面有八大金剛,神態各異。後殿為和尚、香客休息室。豐邑城秋林鎮的繁榮鼎盛和今昔變遷。因年代久遠無以考證,只有老人傳說出土的秋林寺碑可見證。

豐邑窯在豐邑城南山上的一塊平凹地上,大約有一百多米見方。傳說是當年義王和尚及將士養馬和練兵的場所,現在本村村民在此耕作,放養牲畜牛羊。

六、 自然生態遺蹟及傳說

1、麻壕溝東十里桃花坡傳說

麻壕溝溝深約6公里,溝內涓涓小溪從溝底自北向南匯入阿莊河。溝的東坡,坡度平緩,從北向南綿延數10裡,避風向陽,適宜栽種各類水果。經過麻壕村楊氏祖先輩幾代人開墾栽植,坡上長滿了桃樹,,每到春暖花開,漫坡的桃花十里芬芳,蜜蜂飛來飛去,穿梭與桃花之間,釀出香甜的桃花蜜,生機盎然美不勝收。現在村民搬遷後的留下的土窯,莊子殘牆還依然可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躍進桃樹被毀,只剩個別零星桃樹尚存,可見證桃花坡當年的景色。真可謂“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阿莊川南山角下十里梨園遺蹟及傳說

阿莊川南山角下從北坡開始一直到豐邑,綿延十多里,栽種滿了約萬餘棵梨樹,號稱“十里梨園花果飄香”。梨樹栽種年代無從考證,但農村生產責任制前北坡梨園的梨樹王,據老人說大約有二百多年樹齡,仍然枝葉繁茂,一棵可產梨三百多公斤。可惜生產責任制後,人們忙於毀園種糧,將“梨樹王”砍了做案板,十分可惜。阿莊川道十萬棵梨樹,因梨的品種齊全,有酥梨、雞腿梨、青香蕉、火梨、雪梨、罐罐梨,咬一口流出蜜汁。放在櫃裡、缸裡儲藏,到冬季滿屋飄香,現在年齡在六十歲左右的人回憶當時的情景,仍然覺得梨香沁人心脾,口流涎水。萬棵十里梨園不僅美化了環境,而且富足了一方百姓。遙想當時梨園繁茂景色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蜂蝶繞枝舞,留的芬芳飄萬家。

3、柿子樹樑遺蹟及傳說

阿莊村長峪溝南北縱深十多里。溝的東坡坡度平緩,土壤深厚,坡上地埝畔長滿了柿子樹,被人們稱為柿子樹樑。柿子樹向北一直伸延到北塬,向南一直延續到南塬、塬圪。傳說柿子樹樑大約有500年栽種歷史。大約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到秋天,火紅的柿象紅色的小燈籠掛滿了枝頭,一片豐收的景象。在那個“以糧為綱”的年代,人們為多打糧食,嫌柿子樹冠大,影響莊稼生長,逐漸將地埝畔的柿子樹砍掉,使自然生態遭到破壞。人常言千年古槐,百年柿子樹。由於生長年代長,柿子樹一般喜歡在背風向陽的山坡或地埝畔生長。阿莊村的柿子樹樑到南北塬各村地埝畔邊到處散落著柿子樹,其數大約一萬多棵,有的樹齡長達300多年,有幾懷抱粗,最大的一棵樹摘柿三四百斤,其品種有鏡面柿子、四盤柿、重胎柿子等。柿子可用水溫熟,去掉澀氣吃,可以放在用稻穀草玉米杆搭蓋的柿子棚上曬熟變軟吃,軟柿吃起來香甜可口,清火潤肺。可用線繩穿成串掛於房簷口,自然風軟,變得軟甜可口。可以去皮在太陽下晾曬,上面掛一層白色的糖霜製成上等柿餅能保存一年。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缺糧,農村一些心靈手巧的年輕媳婦,把黃豆、大麥、玉米、小麥炒熟,磨成面(叫炒麵),用軟柿子漿相伴,做成柿子炒麵吃起來香甜可口,是男人們出門常帶的乾糧。有的巧媳婦將軟柿子去皮做成醬和玉米麵合拌在一起,在鍋鰲裡烙成柿子餅,吃起來香甜酥軟,是上佳的食品。真是火紅的柿子,火紅的日子,厚重的鄉土,甜蜜的生活。現柿樹樑和南北兩塬的柿子樹仍然零星的分佈著,但不成規模,老百姓有勤快人每年秋天摘柿子,晾曬在棚上,自己食用,饋送親朋好友。

4、杏溝及杏樹坡的遺蹟

阿莊川南山溝溝岔岔長滿了杏樹。其中最有名的有杏溝的杏樹坡,杏溝在阿鎮南面磨盤和羅雲山之間,溝底有小溪自南向北流入阿莊河,溝底長滿了蘆葦(蘆圍)、兩邊山坡長滿了杏樹,其溝以盛產杏聞名。阿莊鎮街道東南面有個蘆葦溝,在南塬村西窯和廟坡(山神廟)之間,溝底有小溪由南向北流入阿莊河,溝底同樣佈滿了蘆葦。溝因長蘆葦而得名。溝的東西坡及廟山神廟南坡長了杏樹,稱為杏樹坡。杏溝和蘆葦溝,杏樹坡佈滿幾千顆杏樹,其品種有紅嫣紫杏、紅瑪瑙、黃金玉海棠等。每到春暖花開季節,杏花迎春競相開放,引來無數蜂蝶繞樹飛舞,杏花飄香。溝底蘆圍蕩,柳樹林中蛙唱鳥鳴,春意怏然。每到麥子收割季節,孩子們成群結隊到杏溝、杏坡摘杏吃,用杏核砸給自己積杏仁賣錢,用來補貼書本費用。那時看杏的村民忙於收麥,無暇去管偷吃杏孩子。只在家院中用鐵鏈拴個大狗來嚇唬孩子們。其實滿坡杏也吃不完,讓孩子們摘吃點也無妨,所以大人們也就任其自然。那時孩子用竿子打杏,用土布袋裝杏,狗在院子吠,雞在樹巔叫,真可謂雞鳴桑樹顛,狗吠深院中,孩童摘杏忙,大人忙碾場。一片豐收繁忙景象。

杏溝杏樹坡的杏樹毀掉,大概是改革開放後,人們只重視糧食生產,大量杏賣不出去,沒多大收入,人們把杏樹砍掉做木材賣了,實在是可惜。

5、核桃溝遺蹟

阿莊鎮川塬之間,溝壑縱橫,支毛溝內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核桃樹。大核桃樹,樹冠佔地半畝,大部分分佈於河溝內的地埝畔,崖畔。核桃樹屬多年生植物、樹冠大、主根粗壯,喜溼溫抗風。自古傳說“核桃不成林”。阿莊鎮川道與殘塬之間的溝壑,大多成南北方向,北有雪梁阻擋風沙,溝內支流小溪潺潺,背風向陽,適宜核桃、花椒等乾果生長。在先輩代代不懈努力下,大小河溝溝底佈滿了近萬棵核桃樹。特別有名的有西溝嶺村的神溝、麻壕溝、杜家塬、麻溝、長峪溝、莊子溝、過家溝、南塬南窯溝等。由於核桃屬多年生乾果樹,樹冠大,產量高,一般的成年樹,每棵產核桃一百到三百斤,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每到秋季,家家戶要打核桃,量曬核桃。解放前有的大戶的核桃乾果儲存達數十石,每石大約300斤。家家戶戶常年都有核桃吃。

由於核桃為多年生植物,樹幹生長達數十年,多則一二百年,樹幹木質細密。韌性好,是做木製傢俱和門窗的優質木材,生產責任後,分產到戶,老百姓嫌生長在埝畔的核桃樹影響糧食產量,大部被砍掉做了傢俱。再加上解放後,走人民公社化道路,沒收地主、富農財產分給貧困僱,使得一些大財主集中連片的核桃樹被分割成小戶經營,在那“以糧為綱”的年代,核桃溝集中連片的核桃大多被毀掉。現在境內的大小河溝還仍然分散著為數不多的核桃樹,數量和產量與解放前無法相比。

現在搞新農村建設,提倡在山區發展核桃產業,但大多栽植的是矮化核桃林,佔去大量良田。按古訓“核桃不成林”之說,矮化核桃產量低、不耐凍,很難形成經濟效益。要恢復生態,發展核桃等幹雜果,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充分利用溝壑縱橫、土層肥沃的自然優勢,大力提倡栽植橋化桃樹,真正使青山綠水變成花果飄香的金山銀山,以帶動鄉村旅遊業發展,致富一方百姓。

6、戲劇文化傳承

解放後,全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各行各業突飛猛進,文化產業達到快速發展,全國人民從心感謝他們翻身得解放,當家做主,他們用戲曲歌聲歌頌黨的恩情,謳歌社會主義祖國。

阿莊鎮隨著全國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到來,同時也迎來戲曲等文化的春天。各村紛紛搭建修戲樓,組織訓練秦腔戲班子,中小學校園內的戲臺、漢寨戲樓、豐邑戲樓、小莊戲樓、杜家塬戲樓、南下莊戲樓、塬圪塔戲樓。全鎮各村都彩排出了具有本村特色的秦腔戲曲。利用勞動休息之餘和節假日全鎮進行彙報演出比賽,評比文化先進村。

文化大革命前阿莊地區的戲曲表演以秦腔為主,各村都有自己拿手的本戲和摺子戲。象塬圪塔村的《沙家浜》豐邑存的《血淚仇》《祝福》,小莊村的《白毛女》,漢寨村、下莊村的《紅燈記》、杜家塬的《三世仇》《三孃教子》等,這些劇目有的對群眾進行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有的進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有的進行忠孝仁義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有的進行階級教育,教育大家牢記黨的恩情,永不忘本,當時到處洋溢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情懷,形成了移風易俗積極向上的革命新風尚。如今塑造戲曲人物形象的一些老演員還健在。他們塑造的各種戲曲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至今仍歷歷在目。

阿莊地區秦腔戲曲的衰落是“文化大革命”後,特別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江青大力推廣京劇革命樣板戲,使一些傳統秦腔劇目被封殺,當時只剩下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等。改革開放後,分產到戶發展經濟,群眾集體活動減少,各村劇團解散,戲樓被分給私人,或做宅基地和住房,或辦小賣部,群眾集體文化生活漸漸減少。近幾年,各村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興起了廣場舞,由於文化傳媒多元化,廣場舞又逐漸開始興盛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