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不是看起来很凶,是真得很凶!”在长宁消防救援支队,长宁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季刚是一个近乎“传奇”一样的存在。

这个在火场、训练场上极为严苛,脾气火爆,不允许消防员在火场犯下一丁点错误的中队主管,被消防员们私下里起了个绰号:“大炮”。

但,就是这样一枚“大炮”,却又是整个支队和辖区百姓公认的“最美消防员”。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传奇

长宁消防中队平均每年出警800多起,副中队长季刚是一个近乎“传奇”一样的存在。

这个从消防兵成长为带兵人的基层主管,曾参加过2008年抗震救灾,14年的消防生涯累计参与3000多次火灾抢险救援、社会救助,从死神手里抢救20多个生命。

今年,恰逢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来沪调研,随机抽取长宁中队一个班的7名消防员查看训练情况,考核均达到了优秀。

这时,现场的领导当即又提了一个要求:“季刚,你作为中队业务主管,自己也考一遍”。

话音刚落,季刚当场领命,18秒爬绳登上4楼,将30秒达标和22秒优秀的要求,远远甩在身后。

在战斗一班副班长陈泽川看来,这是季刚的常态,“扛66斤重的6米拉梯上2楼,达标是12秒,我们队长只需7秒多。”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刚在训练中

2012年底,季刚被选派参加了全国消防铁军指挥员比武集训,这项被称作“打铁”的比赛,需要参赛消防员在集训期间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极限,苦练体能、巧练技能,适应高温、浓烟、高空等恶劣环境作业,全面掌握侦察、救生、灭火、供水、破拆、排烟、堵漏等技能。

如今,在总队、支队举办的各类比赛中,32岁的季刚依然不输20多岁的小伙子。

标杆

“作为业务主管,季刚对我们干部要求特别严,凡是要求兄弟们做到的,中队干部必须得做到。”作为排长,体重一度达186斤的成振华因为跑步不达标,被季刚找去谈话。

“季队说,作为带头人,你都不能达标,如何要求兄弟们达标。减肥最好的办法,就是跑步。”成振华说,他由此开始了每天10公里的“有氧训练”。

“我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5点半开始跑5公里;晚上7点再跑一个5公里。”成振华说,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他的体重从186斤减到了166斤,足足减了20斤,跑步达标早已不在话下。

另一个在跑步上被季刚激励过的是22岁的战斗一班副班长陈泽川。

“去年冬训,我跟着季队跑步10公里,跑到后来感觉自己有点坚持不下来了,队长就从后面超了过来,在我耳边悄悄说了一句,‘你被一个30多岁的老男人给超越了’。”陈泽川说,因为队长的这句话,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跑完了10公里。

战斗一班班长乔云峰说,“假设说,我的极限是跑5公里,季队长会要求我跑8公里,但是他自己则跑10公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季刚的带领下,长宁中队的各项考核在支队一直名列前茅。

4月13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抽考100米负重项目,要求消防员全副武装拿两盘水带冲刺100米,长宁中队满分通过测试,全部优秀。

4月18日、19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冬训考核,要求消防员拎两个15公斤的壶铃进行200米折返跑,长宁中队也是全优;爬绳上4楼,也是全优。

为什么对体能训练如此严苛,季刚有着自己的理解。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刚第一次扑救的废旧木材堆场火灾(资料图)

“我第一次救火,就遇到了一把大火。”季刚说,2006年5月4日下午3时11分,闵行区华翔路老北翟路口一个废旧木材堆场发生火灾,现场过火面积约3000平方米,“这场火非常大,连卫星云图上都可以看到这把火”。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消防员里体力算好的,但当时在火场里扑救一段时间后都有些跑不动,所以当时我就知道,体能对于消防员而言太重要了!”

“大炮”

除了在训练中极为严苛以外,季刚在队里还有一个兄弟们私下叫的绰号——“大炮”,因为他不允许消防员在火场犯下一丁点错误。

长宁消防有一个“传说”,如今天山消防中队的主管——副指导员张祎玮第一次上火场时,是被季刚“踹”进火场的。

“说‘踹’可能有点夸张,但我当时确实是被他‘推’进火场的。”张祎玮说,2016年9月,年仅22岁的他作为实习干部被分配到长宁中队参加实习,带队领导正是季刚。

“那是我灭得第一把火,也是第一次进入真实的火场。”张祎玮说。到场后,季刚负责带队冲入火场,内攻灭火,自己则负责在外疏散居民。

“我记得,季队戴着空气呼吸器(简称‘空呼’)从火场扑救出来后,刚好看到我在疏散居民,就把我拉了过来,看我的空呼还有多少空气。我回答,还有20兆帕(记者注:充满约25兆帕)。”张祎玮说,这时季刚突然跟他说,“你戴好空呼准备进火场”。

“虽然我当时已经训练了半年多,各项灭火的技能都学会了,但毕竟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火场,我第一反应就是恐惧,而且这把火烧得很大,一户居民家几乎都烧光了。”张祎玮戴好空呼后,站在原地不敢进,季刚就让有经验的消防员陪着他,把他推进了火场。

张祎玮说,现在回想起来,季刚当时是故意让他克服恐惧的,因为这把火当时已经被控制了,房间里只有一些小的残火,需要他和队友们去扑灭,“有了第一次灭火的实战经历,我后面就不怕了”。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刚和同事们在训练

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长宁中队副指导员李东睿。2016年元宵节,他也是第一次灭真火,起火的是中山北路一家宾馆的店招广告牌。

“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火,季刚负责带队内攻灭火,我负责在外面出水配合。到场之后首先要铺水带,架设供水线路,我看到明火后,整个人突然就懵了,两手拎着水带,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李东睿说,没多久,季刚带队内攻灭火都结束了,“但因为我的原因,铺设供水线路比平时稍慢了一些,所幸没有造成影响”。

“季队下来后,人气得都快爆炸了,直接现场列队战评,每一个人都被骂得很凶。但,到了我之后,他看了我一眼,直接跳过去了。”李东睿说,当时季队可能考虑自己是第一次出火场,没有责骂,但他一直记得季队的眼神,“当时我内心很不是滋味,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跟一名合格消防员和一名指挥员之间的差距”。

同样被责骂过的,还有司通班副班长胡强,他因为在一次扑救火灾的过程中,驾车开错了一个路口被严厉批评。

“我们平时开车子,要求对辖区的门牌号、道路、水源非常熟悉,随便报一个地址,必须马上报出靠近什么路、周边有多少消防栓,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叫‘一口清’。”胡强至今清晰地记得,季刚当着所有人的面反复问他:

“你知道,火场晚到一分钟,意味着什么吗?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刚和同事们在训练

对于自己的严苛,季刚有自己的道理:“火场上是不能出现一点点失误的。一旦出现失误,首先受影响的是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是我们消防员自身的生命安全。”

长宁中队副指导员李东睿说,季刚脾气火爆是出了名的,而且他还有个要求,被批评后不允许在他面前哭。“实际上,我们通常不是被他骂哭的,而是在讲评火场利害时,才哭的。”

暖男

相比训练场和火场上的严苛,生活中的季刚却有着内心很柔软的一面。

“我们以前比较怕他,是因为不了解他。”天山消防中队副指导员张祎玮说,实际上,季刚是一个心很细的暖男。

2017年元旦,作为实习干部,张祎玮第一次在中队吃跨年饭,“因为要迎新年,那天会多加几个菜,我们新人都挺期待的”。

然而,就在吃饭前,队里的警铃响了,张祎玮跟着头车前去抢险救援,大家在返队的路上都在想,“估计中队老早已经吃完跨年饭了,内心有点小失落”。没想到,等他们回到中队后,发现大家一直没吃,因为季刚要求必须等头车的兄弟们回来一起吃,“当时内心感觉挺暖的”。

故事|这个很凶的“30岁老男人”

季刚在为同事整理着装

“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季队对兄弟们的感情。”长宁中队副指导员李东睿说,2016年10月,中队一名消防员的父亲被诊断为胰腺癌,先后已花去治疗费10来万元,后续治疗每月也需要不少钱。得知这一情况后,季刚多方协调,帮忙联系了医院,并向全支队的消防员发出了爱心捐款倡议书,先后筹集了爱心捐款5万余元。

“他其实是冷面孔,热心肠。”李东睿说,中队所有兄弟都知道季队特别心疼女儿,“兄弟们有时开玩笑说,很难想象,平时那么凶的一个人看到女儿‘小汤圆’满眼都是笑,还会给女儿梳辫子”。

“我感觉,季刚在火场上啥都不怕,但有点怕老婆。”长宁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刘俊开玩笑说,有一次,季刚爱人当着支队领导的面,抱怨季刚几乎不问家里的事,季刚站在一旁“一声不敢吭”。

“我们不是‘996’,而是‘007’。”季刚说起妻子有点不好意思,“确实亏欠太多,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压在她身上,女儿如今5岁了,基本都是她和家里老人带大的”。

以后,争取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

”季刚笑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