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采访手记:这是我第一次进行采访工作,兴奋中夹杂着紧张。初次见到谢尔盖导演,是在北京春日的傍晚,暮色四合,时有凉风,场地选在一间露天的庭院阳台。

本以为拍摄出深刻现实题材《小家伙》电影的导演,会是严肃板正、不苟言笑的形象,但见到导演本人时,才意识到身形高大的他,实际上眉目和善,温和儒雅,交流中诚恳幽默。

或许正是这样亲和细致的性格,才能呈现出生活里最真实的冷暖本质。采访当日,导演刚完成繁忙的电影评审工作,还抽空去了北京红桥市场逛一圈。

问到对北京的印象时,他说能够再次来到这里,近距离地感受北京的生活,非常开心。中国是一个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国度,如果还有机会来,有更多的时间,会想要更多地了解和体验。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去年携《小家伙》参加平遥电影展,是导演谢尔盖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说,见到了很多勤奋和充满生命力的人,此次获邀成为北京电影节“天坛奖”的评委,也是一个宝贵且幸福的机会,因为能与中国的演员、导演、观众近距离地交流。

评审过程中,评委们也都很友善、很专业,曹保平导演和刘嘉玲都很好相处。评委这个工作做起来其实不那么容易,因为每个人的想法有时不同,但我们最终需要达成一致意见。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一部电影的内核是什么?是虚构造梦的艺术?还是还原记录的写实?对此,不同的电影工作者们有不同的选择和看法。

来自俄罗斯的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他用一部名为《小家伙》的电影,极为真实的故事背景,仅凭影像就将我们拉入了莫斯科的冰天雪地。这部电影就是对电影记录写实的属性的最好诠释。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的电影作品曾屡获国际大奖。2008年,他首次执导的电影《图潘》获得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和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18年,他的第二部作品《小家伙》入围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主演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此次来北京,德瓦茨沃伊导演除了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选工作,还带来了自己的电影《小家伙》。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小家伙》讲述的是一名叫Ayka的吉尔吉斯年轻女工生下、抛弃并最终试图找回自己孩子的故事。影片关注中亚女性在莫斯科的生存处境,紧密跟随Ayka的脚步,透过她的生活轨迹勾勒出作为群体的中亚人民面临的现实问题。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作为俄罗斯籍哈萨克族人,将拍摄目光对准中亚五国在莫斯科的非法移民,搭建起了莫斯科本地中产阶级和底层非法移民两类人的对比,耗时长达6年拍出这份真实深刻的底层百态。

用一份耐心执着的诚意态度,构建出了一幕真实、引人反思的社会图景。

此次我们作为特邀媒体,在北京有幸采访了导演,了解到电影故事本身的出处和拍摄灵感,以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01

源于新闻,不是虚构

继2008年的长片处女作《图潘》后,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在寻找下一部影片的创作题材时,无意从新闻中得知,每年在吉尔吉斯斯坦都会有许多遗弃婴儿的事件发生。

自这则新闻入手,导演创作了一名从吉尔吉斯斯坦偷渡至俄罗斯的年轻女孩Ayka,在六天内艰难度日、面临抉择的故事。

他想要通过Ayka这个人物来讲述现实生活的艰辛,以及现实的疾苦甚至逼迫人们做出违心的事。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故事的开场是婴儿的出生和刚生产不久的Ayka从医院出逃的镜头,没有常理中和婴儿的温存。身负债务的她没有时间喘息和懈怠,拖着虚弱的身体她回到食品加工厂里继续拔鸡毛。

结果,雇主跑了,工资打了水漂,只拿到一只鸡作为补偿。回到随时会被警察清除的混居居所,那里住着从中亚各国家到莫斯科谋生的边缘人。她折断了隔壁屋男孩送她的郁金香,把冰柱裹在身上,缓解大出血的疼痛,抱着“如何开一间裁缝店”的梦入眠。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此后的几天,Ayka奔走在被雪灾淹没的莫斯科街头,一次次地寻找工作机会,先后承受着大出血和涨奶难忍的疼痛,最终在好心的兽医院清洁女工的帮助下,暂时获得了四天临时工的工作。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这是整部影片中,Ayka唯一有笑容的时刻。

她打开储物间的收音机,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换上工服的Ayka甜甜地笑了。生活在那一刻有了不一样的起色。

但,那天晚上一切又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Ayka终究没能摆脱讨债人的纠缠,无力偿还债务的她与魔鬼做了一番交易,要把自己的孩子卖给讨债人,一清两散。

从医院抱出孩子后,Ayka躲避讨债人的视线,在一幢大楼的转角处,面对哭闹不止的小家伙,Ayka第一次给他喂了奶,也第一次留下了眼泪……

除了一次笑和一场哭外,全片均被Ayka急促的呼吸声充斥,手持摄影下高密度的特写镜头带出的不稳定和贴近角色本位的凌乱、纠结、痛哭一并传递给观众,深刻的感同身受。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女主Ayka作为《小家伙》的核心人物,充分体现了其精湛的演技。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坦言,他希望观众在她身上看到的不是她的民族和她的国家,她是一个与我们无关的人,而正是这样的现实在残酷的生活中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或许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才能体面的生活,却很难去仔细关注那些为了生存已用尽力气的人。

很显然,发生在Ayka身上的事,让她无法好好生活,甚至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能养育,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成巨大的难题。在莫斯科这样一个大城市,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在发生。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而在影片中有大量表现非法移民在莫斯科蜗居的状态,导演表示,在现实的情况里他们在被警察发现后,会查他们的暂住证、签证和务工证等。过期的签证、暂住证就会让这些人没有合法打工的权利。

按照俄罗斯法律,他们就要被遣返回国。警察会立刻把人带走,送进指定的收容所,然后集体遣返。当然也会有警察愿意收好处,纵容他们继续居住。在影片里面,房东想给警察好处,也是出于庇护这些人的目的。当然,现实里更加复杂。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02

为了真实,耗时六年

缘何这部影片的制作周期会长达六年?导演解释,这是一个关于女性和母爱的故事。他作为一名男性导演,曾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奔走在产科医院去调研、了解女性分娩成为母亲的感受。

他还称,曾在他的处女作《图潘》中有精彩演出的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是像钻石一般珍贵的女演员。

六年断断续续的拍摄历程中,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每次都需要调动极大的热情和能量进入角色,把Ayka的倔强、坚强、疼痛以及脆弱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观众。

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的表演显然是做到了,不仅征服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审,也直击观众的心灵。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当然,耗时六年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花了很长时间在等雪。

相比较于国内的影视作品中,很多剧本里所涉及的特殊天气,大多是通过特效或人为营造的。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说,雪景在整个故事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是一条贯穿故事发展的辅线。

因为讲述的是女主Ayka连续六天的生活,所以大雪肯定要持续下去。但不如人愿的是,由于温室效应,莫斯科中间大概有三年都没下过雪。为了真实的大雪,导演他们也就一直在等待。

影片中所播放的大雪新闻,莫斯科的交通和环境都受到影响,这也是在现实里同步发生的。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不用特效的原因在于,导演希望在每个细节上确保真实,而不是通过特效堆积起来,毕竟那种质感还是不同的。在电影里,大雪不仅影响了女主角的生活,也影响了当地所有人的生活,因此整个故事不能缺少它。

在正式拍摄剧情片之前,导演曾做过纪录片导演,这份经历在日后的拍摄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纪录片要求的就是真实感,所以导演很讨厌那种刻意的虚假的东西,一直以来都希望电影里面也尽可能的呈现一种真实感,虽然都知道那是一种表演,但还是要尽量地真实。

他只想在银幕上展现一种真正存在的现实,而不是一种虚假的生活。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小家伙》的女主Ayka是一名吉尔吉斯斯坦女孩。吉尔吉斯斯坦在苏联未解体之前,便已是靠牧羊为生的农业国。粮食不够吃,常年从哈萨克斯坦进口。

苏联解体之后,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一直没缓过来,“吃饭靠哈萨克,赚钱靠俄罗斯”是其保持生存的依赖路径。

吉尔吉斯斯坦人大多到俄罗斯打工,精通俄语是他们必备的技能。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再来看《小家伙》中Ayka这个人物的动机就会清晰很多。比如身为在多山地区成长的吉尔吉斯斯坦人,Ayka想要过上不一样的日子,只能和她大部分的同乡一样选择在俄罗斯打工,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片中才会有Ayka与家人争吵时,对着电话大喊的那句:“我才不要在家过那种靠捡垃圾过活的生活。”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导演说,通过Ayka这个角色,又可以看到俄罗斯移民政策的排外性,移民者生活的颠沛、无保障,这也丰富了《小家伙》在表达女性和母爱主题之外现实层面上的意义。

同时为了避免过于沉闷的讲述方式,《小家伙》采用的正是曾在艺术电影中流行一时的、与情节剧结构相融合的方式。看过《小家伙》的观影者,大概都会真切感知到Ayka六天命运的悲惨。

03

直面困难,只为呈现

导演在采访快接近尾声时,谈到《小家伙》因为拍摄持续时间长,加上中间遭遇的天气、环境、演员和资金等波折包括停顿,所以这个漫长周期里,有一些演员陆续退出,涉及到这些演员的戏,都要重新拍。

其他人也需要重新磨合,重新来。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每次他都会花好几周时间让演员们做身体上、情绪上的练习,然后再到试演,直到他们真的都成为角色本身。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是这样要求。除此之外还录制了他们扮演的角色的视频,特别是Samal的角色。

导演他们观察和采访了许多产妇、还有医生,将他们的动作拍下来,对照着练习。在正式拍摄前基本上都在做这些准备工作。

《小家伙》电影采用的是全手持拍摄,这是导演之前从未做过的。他希望尽可能保留长镜头,减少剪辑。有时候是摄影指导掌镜,还有些时候是导演亲自掌镜。

看影片会发现,其拍摄的条件相对很艰苦,导演用这样并不轻松的呈现手法,只希望将一个女性的遭遇连贯朴素地呈现,而不是通过太多的镜头剪辑,那样会带来有过多的戏剧效果,可能不适合想讲述的这个故事。导演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保留整个故事的自然和真实。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导演最后说道,虽然《小家伙》看似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但是Ayka给孩子喂奶的举动已经说明了一切,母亲和孩子是不能分离的。最后温情的回暖,是为残酷的世界留下一个具有女性柔软力量的视角,是一种悲悯和爱,也是一种寄托改变的力量。

在采访的尾声,导演谈到了对于好电影的评判标准。首先,美感是很重要的,还有故事是否感动人,是否能让人产生共鸣。这次在北影节做评委,并不看重影片是不是大导演所拍,也不看重它的投资有多大,只关注电影本身的质量。

作为一个导演,一个观察者,他个人觉得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是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所以这也是他推荐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这部中国电影里,他看到了最真实的中国面貌。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在学生时代,他就很喜欢中国电影,比如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的电影,都一一找来看过。虽然不了解所有的中国电影,但一直以来对中国电影都很感兴趣。前不久,他看了一部比较老的中国电影,叫《神女》的默片,很喜欢。

而对于张艺谋导演,他很喜欢《菊豆》,看完让人感觉很惊讶,因为从来没见过那样的中国。通过这部电影,能感受到所有的味道,就是像在嘴里面的那种感觉,五味杂陈。

专访北影节评委谢尔盖:耗时六年,为了记录六天真实的底层生活

也许未来有一天,导演会来到中国拍一部有关中国的电影。但他说,需要更多更长的时间可以让他更好地去认识中国文化,更真实的接触中国人情,去观察、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他在每次筹备新电影时,都不仅是浅尝辄止地去从电视或社交媒体上获取一些信息,而是要自己设身处地的去生活、去观察和去体验,那样的呈现才最打动人。

而且和中国的合作,是他一直期待的。虽然目前只跟中国制片人第一次合作,但正是由于中方资金的参与,才算是拯救了《小家伙》这部电影,因为当时的他已经陷入了资金的困境之中。

《小家伙》的主出品方,更是来自中国的新生力量聚本影业,他说,如果没有聚本影业的帮助,这部电影说不定永远也不会诞生。

写完这篇文章时,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落幕,导演谢尔盖也已离开北京,去往家乡俄罗斯。

非常期待日后能看到他带着更多的作品,再次来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