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頭還是要發?清兵入關,這座小城選擇了後者,歷經81天全部戰死

崇禎是一位末代皇帝,但他對於明朝的滅亡卻沒有多少責任。當明朝交到他手中的時候,已經是舉步維艱,崇禎做了他自己的努力,但奈何改變不了大勢。當敗局已定時,崇禎旁邊只有一位太監,他痛哭流涕,上吊自殺,一代帝王就這樣悽慘落幕。但崇禎是死了,明朝也亡了,不過天下百姓對於漢人的歸屬感卻沒有消失。

要頭還是要發?清兵入關,這座小城選擇了後者,歷經81天全部戰死

李自成失敗之後,明朝仍舊沒有徹底滅亡,在南方還有一個弘光政權存在,執政者是弘光帝。但弘光帝卻連李自成都不如,他既無謀略,也無勇氣,性格又膽小懦弱,全憑明朝故臣才得以維持下去。這樣的政權自然無法長久,因此在1645年,弘光政權便被擊潰,所部二十多萬軍馬全部投降,自此明朝徹底滅亡。

在此之後,清朝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因此他們進行改革,這其中就有剃髮令。清政府規定,所有人都要剃髮留辮。清朝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很簡單:從生活習慣上改變漢人的習俗,從而徹底同化甚至消滅漢族文化。但清政府沒有想到,這個法令卻在全國遭到了極大的抵制,甚至導致各地大規模起義。

要頭還是要發?清兵入關,這座小城選擇了後者,歷經81天全部戰死

清朝要求剃髮易俗卻觸怒了許多漢人,因為這相當於讓他們背叛先祖。因此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有人抵制剃髮令,堅決不剃髮。針對這種情況,清政府迅速派遣官員士兵來到各地巡查鎮壓,逼迫漢族人剃髮易俗。

而方亨就是一位這樣的官員,他來到江陰後便準備宣讀法令。方亨只帶了四個滿族士兵,但他卻絲毫不懼,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是大清的官員,誰敢不聽自己的?因此方亨剛到江陰便下令讓全城的百姓都集合起來,他當著所有人的面宣佈剃髮令。

要頭還是要發?清兵入關,這座小城選擇了後者,歷經81天全部戰死

然而方亨還沒有讀完,便有人問道:“若我不剃髮又怎樣?”方亨冷笑道:“留髮不留頭!”他以為當他說完這句話後百姓們會惶恐不已,但他卻沒有想到江陰的百姓們竟然非常憤怒,大聲怒道:“那這頭不要也罷!”方亨見勢不妙迅速找了個機會逃跑,並將此事上報給朝廷。

朝廷一聽此事頓時震怒,派出王爺率領大軍攻打江陰。但在此之前,江陰百姓早已決定起義,他們擁護閻應元為城主,在閻應元的主持下,江陰進行全城搜查,將所有的滿族奸細全部找了出來,並修築城牆,準備作戰。

要頭還是要發?清兵入關,這座小城選擇了後者,歷經81天全部戰死

因此當清軍到來之時,他們面對的是堅固而眾志成城的江陰城。然而在清軍看來,明朝都被他們滅了,小小的江陰又算得了什麼,因此他們立刻開始進攻。可是清軍卻沒有想到江陰的百姓竟然拼死抵抗,清軍傷亡巨大都沒有攻下江陰,因此清軍派人向城中遞交勸降書。

令清軍激動的是,江陰竟真的同意了,為了表示誠意,他們還派出城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帶著銀子來到清軍大營進行投降。清軍王爺親自出來迎接,但他們卻沒有想到這些老者身上帶著的竟然是炸藥,他們進入大營後引爆炸藥,炸死了幾位王爺和許多清軍。

要頭還是要發?清兵入關,這座小城選擇了後者,歷經81天全部戰死

得知這個情況後朝政更加憤怒,他們派出更多更強大的軍隊對江陰這個小城進行猛攻。江陰城內只有十萬人,但外面的清軍卻有數十萬之多,這樣兵力懸殊的情況下,江陰仍舊堅守了八十一天,最終糧草殆盡,男丁幾乎全部死絕,江陰終究城破。

閻應元聲淚俱下,提刀刺胸投湖而死,以明決心。城破之後,江陰城內的所有百姓仍舊沒有投降,他們或與清軍同歸於盡,或自盡而死,滿城盡是屍首。最終全城九萬多名百姓竟全部死絕,沒有一人投降,而為了攻打江陰,清軍也傷亡近十萬人,就連王爺都死了幾位。

要頭還是要發?清兵入關,這座小城選擇了後者,歷經81天全部戰死

江陰是一個小城,但他們卻以自己的決心和意志與清軍作戰,打出了漢人的威風,捍衛了漢人的尊嚴,他們是英勇而偉大的,他們值得後人紀念。

參考文獻:

韓菼.江陰城守紀:臺灣文獻叢刊,清代:62頁

《滿清入關與“剃髮令”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