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贏我們想死,二戰蘇聯老兵回憶斯大林格勒戰役

雖然過去70年,福斯托娃依然能記得“不準後退一步的”的227號命令下達前的場景,1942年7月14日,18歲的她跟隨一個蘇聯紅軍步兵師馳援斯大林格勒,部隊剛到達頓河岸邊就遭遇德軍的圍攻,德國飛機幾乎擦著地面投彈掃射,炮彈讓河邊的草地燃起大火,第一批渡河的船隻全部被擊沉,蘇軍坦克駕駛員從還在行駛的坦克中跳下來躲避,步兵,炮兵,後勤部隊混亂的擠在一起等著渡河,師長的吉普車無人看管栽進了河裡,雖然出發前政治委員反覆宣傳德軍並非傳說中的可怕,但幾乎每一個蘇聯士兵至少有一名親戚朋友經歷過一戰,他們知道德國人的厲害。

他們想贏我們想死,二戰蘇聯老兵回憶斯大林格勒戰役

福斯托娃

一枚炮彈在福斯托娃和一名戰友之間爆炸,戰友當場被炸死,福斯托娃被氣浪掀飛撞到牆上,“戰後我看到一些電影就想笑,人不可能那麼快就站起來,我現在還有腦震盪後遺症”,福斯托娃時任師部的電報員,她清楚記得部隊出發時有7835人,到達伏爾加河岸邊時還剩下124人,整個師幾乎全軍覆沒,他們中的一些部隊沒有開火就崩潰了,“我們戰前是學生,工人,農民,德國人從14歲之前就參加軍事訓練,他們的第一個職業是士兵,其次才是鞋匠或者打字員什麼的,我們的士兵遇到挫折時有些人就會想自己原來是個車間工人,家裡還有父母老婆孩子”,福斯托娃解釋道。

他們想贏我們想死,二戰蘇聯老兵回憶斯大林格勒戰役

“不準後退一步的”的227號命令下達的7月28日,福斯托娃正好值班,政治委員命令指揮部所有人晚上九點集合,同事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開戰後斯大林下達了無數的命令,但到了晚上大家感覺到了異樣,連醫院的傷員都被要求列隊集合,政治委員大聲宣佈了命令,隨後詳細解釋了命令的要求,福斯托娃清楚記得兩句話:“你如果受傷了就趴著開槍,你如果死了頭也要朝著西方(衝鋒姿勢)“。第二天起部隊開始發生細微的變化,軍官們不再享受特別的口糧,他們來到士兵中間一起吃飯,伏特加酒正在運來的路上,作戰前每個士兵可以領到100毫升,但不允許吃的太飽,亞洲來的士兵為此非常不滿,他們認為不吃飽不能上戰場,軍醫的解釋如果吃的太飽,一旦胃部中彈就沒得救了,高級軍官們紛紛來到連隊慰問士兵,作為回報,部隊中的偷盜現象絕跡了,大家都都明白,死人不需要任何財產。

他們想贏我們想死,二戰蘇聯老兵回憶斯大林格勒戰役

8月24日,福斯托娃隨同部隊強渡伏爾加河,斯大林格勒籠罩在煙霧中,駁船的速度和拖拉機一樣慢,對岸德軍機槍手故意用曳光彈掃射船上的蘇軍,這種子彈原來用於修正彈道,德國人現在用它來打靶,他們架在岸邊的喇叭裡喊:“投降吧,我們給戰俘通心粉吃”,福斯托娃記得那個人說到最後笑出了聲,在遭受重大傷亡後,大約一半人登上了河岸,福斯托娃卻沒有發現先頭部隊的影子,他們全部陣亡在河邊的廢墟里,然而,斯大林格勒的天平正在漸漸發生變化。

他們想贏我們想死,二戰蘇聯老兵回憶斯大林格勒戰役

戰後有人評價蘇軍比德軍更善於巷戰,福斯托娃並不這樣認為,那時的蘇軍同樣是巷戰的外行,實際上德軍利用地形地物的水平明顯高於蘇軍,但為什麼從八月底起,德軍再也沒有取得大的進展?坐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福斯托娃的丈夫亞歷山大忍不住插話了:”如果有人後退或者躲起來,我馬上會被槍斃“,亞歷山大當時是一名步兵連長,他不像福斯托娃那樣健談,他說自己的部下幾乎全部陣亡在用三層樓房建立反坦克陣地的過程中,不同的武器佈置在哪一層最為合適,既能消滅坦克又能打擊身後的步兵,營長用四個排去做實驗,三個排全部犧牲了,第四個成功擊毀了德軍三輛坦克,亞歷山大感慨道:”我們並沒有信心戰勝德國人,他們的訓練和技術比我們強,但我們願意犧牲在斯大林格勒,德國想取得勝利,而我們只想同歸於盡,我們敢做的事情他們不敢,我們比他們有力量,227命令讓我們取得了勝利“,筆者想起了一句老話”力大於技“,人類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力的較量,意志力,持久力,獻身精神,玉石俱焚的勇氣,當然這裡也包括了蘇軍源源不斷地物質力量。

他們想贏我們想死,二戰蘇聯老兵回憶斯大林格勒戰役

亞歷山大年輕時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