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三国演义》中哪一个英雄人物?

步览天下


《三国演义》看了6-7遍,电视上确实差书里太多,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关羽,虽然演义把吕布,赵云神话得不得了,把正史三国第一猛将的头衔从关羽这里抢走,给了吕布。

但,关羽确实足够让人喜欢,忠义,诚信,有能力,统兵打仗更是万人敌,以区区三分之一的荆州打得同样手握三分之一荆州被各种吹捧的曹仁抱头鼠窜,曹操用全国之力对抗,还要联合孙权,而关羽没有得到刘备任何的支援。

我最最喜欢的是关羽的忠义无双,我从小学就看三国演义,到现在32岁,身边没有几个朋友,但是和我玩得好的几个朋友,一共三个,我买房,他们每人借几万,我奶奶过世几个忙前忙后,听说有困难不用多说第一个出来帮忙。这可能是我们几个都喜欢关羽的原因,我们之前有一个兄弟,一共是5个人从初中开始在一起后来结拜的,有一个姓王的,现在我们不和他相处了,因为10多年来,没少坑我们其他四个人,那个人最喜欢曹操。


向日周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由于不懂人心,比较喜欢刘备还有诸葛亮。特别是刘备,看他办什么事都比较仁义,哪怕是逃亡也不忍心丢下百姓。而当看到赵云为了救阿斗而身陷险境的时候,居然把儿子给扔了,简直就是为君为主的典范,这样的人才是英雄嘛。


后来长大了,再来看《三国演义》,总觉得刘备有些虚伪,他好像只是擅于伪装,擅于利用人而已,而且他自己本身好像没有多大能力。特别是白门楼下,面对吕布存亡,那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简直惹人生厌,吕布把你当兄弟,辕门射戟为你摆平纪灵,你为了自保,居然如此过河拆桥,如此之人,配得上“仁义”二字?

相较而言,我反倒开始喜欢上了曹操,有才华,有能力,重义气,讲交情,特别是他的文人身份,让我对他又多了几分研究与关注

曹操本人是好是坏不管是在正史还是小说中,争议都很大。而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让世人将其定义成了一位奸雄。我以前也是那样认为的,但后来我变了。

都说乱世出英雄,在那个时代,人要么入局自己谋划领导,要么成为别人的一颗棋子。曹操选择了策划领导,为自己博弈一番,没有错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再者,曹操一生建功立业,逐鹿中原,虽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并没有自己称帝,不管是不是时机不成熟的原因,从名义上来讲,他没有篡汉,后边的称号是他的儿子曹丕追封给他的。

而且他做得已经足够多了,他并不亏欠汉献帝,他将原本已经居无定所的汉献帝刘协邀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好生伺候起来,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刘协。你们可知道在来许都之前刘协过的都是什么样的生活吗?

董卓、李傕、郭汜哪个把他当人看了?惶惶不可终日。逃出长安城后,一路流亡,饥渴难忍,可有人来救他。最终还不是曹操来了?他才得以活得像个人,至少只要他听话,他就是皇帝!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曹操诗歌,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他所开启的建安文学是他一生中重要功绩之一,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赞之“改造文章的祖师”。


那句“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试问当时天下,何人能有曹操之胸怀抱负。这样的人,才配得到天下,才配称为英雄!

当然了,现在看来,不管曹操还是刘备都差不多,都是于和伟嘛,哈哈!



白话历史君


《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刘备,刘玄德。(这里都是说三国演义,评论三国志的请您圆润的滚开。)

我喜欢他的原因,就是在那个时代,刘备是唯一一个白手起家还能三分天下的人物。曹操有一个家族在支撑着,而且他父亲也是官至太尉,如果天下不乱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后来起兵后,曹仁,曹洪,曹纯,曹休,夏侯惇,夏侯渊等,不说都是一流大将,不过也都可以独挡一面。



孙权是继承他哥哥的势力,要说能力,远远不如曹操,刘备。只要是孙权参加的战争,几乎都败了。再说刘皇叔,唯一帮助他的,就是他的姓氏,还有他的雄才壮志。靠着人格魅力,招揽多少一流大将谋士。五虎上将,魏延,徐庶,庞统,诸葛亮,法正等。刘备可以说是在三国里起家最不容易,半生漂泊,毫无立锥之地。四十多岁才驻扎在新野,哪怕在那磨了八年,依旧有吞并天下,这不是最难得可贵的?

这几年地摊文学的兴起,总有一些zz诋毁刘备,诸葛亮;吹捧刘禅。在这里我想说,如果诸葛亮真有这么不堪会被请入武庙十哲?在我国古代多少人追捧崇拜的孔明怎么现在有些人嘴里怎么这么不堪?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看到就恶心。有人说刘备这个皇叔假冒的,洗洗睡吧,汉献帝不怀疑,诸葛亮不怀疑,曹操不怀疑,你怎么这么多事?也有人说刘备就是伪君子,诸位,如果一个人装了一辈子的君子那还是伪君子吗?没有单纯的政治家如果有也早就被灭了,但是刘备在当时绝对是最好的政客。


刘航廷12138


赵子龙。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给人的感觉就是稳重,有马超的锐不可当,没有他的骄横,有黄忠的沉稳没有他的暮气,有关羽的武勇没有他的狂傲,有张飞的悍勇没有他的莽撞,赵子龙是五虎上将中最完美的一个。

赵子龙也有不次于马超的外表,白马银枪,明媚少年,就算是“锦马超”也当退避三舍!赵子龙有可能是三国中最完美的人,长得好,姿颜雄伟,性格好,武力高,忠心事主,几乎从不犯错。当阳长坂坡,以一己之力斩杀曹军大将五十多人,挽救幼主于危难之中,刘备夸他:子龙一身是胆也!

有个降将叫赵范,赵云的本家,他有个孀居的嫂嫂长得极为美艳,赵范想把她许给赵云,赵云拒绝,说:天下从不少绝色,但赵范并不可靠,我若答应,就和他结为亲戚,做事就会有所顾忌,后来赵范果然反叛。

你说赵云不贪财不贪色,什么好他都占了,坏毛病却一点没有,而且不像马超壮年暴毙,不像关羽张飞黄忠被人所杀,赵子龙一生征战无数,却能毫发无伤,善终。活了七十多岁,在那个时代,绝对的高寿了。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喜欢赵云呢?


小新9293


《三国演义》,没有真的喜欢哪一个人。要说喜欢吧,还是赵云,属于热血青年型的,有点草莽,却能识得方向,忠诚热血,却不失本份。其次曹操诸葛亮,属于政治家型的,又谋略通变,可治世知民,也可统帅千军。再次刘、关、张。不能同生,但能同死,人之义也!刘备虽然格局很大,但不是真正的政治家,君子好仁,却不免顾此失彼。虽然有诸葛亮辅助,但总是有伪君子之嫌,颇失大气。关羽,草莽气太重,在民间绝对是能够受人尊重的,但是政治,军事却不是义气之争,就算成功也功不过闯王李自成那样的人物。张飞虽一介屠夫,但其勇可贯三军,疾恶如仇,粗中有细,虽没有格局,但也分得清善恶,似匪非匪,也算悍将一名。说实话更贴近建国前期那些“泥腿子”将军,常犯错,但也是打仗好手,敢亮剑,敢血拼,仗义疏财。至于孙权,司马懿,总觉得权欲心过重,就算江山在握,也是很难守成。周郎格局再大一点,就不只是一个臣工,可惜了文武全才。其他的不议,但放到现在个个都是“精英”阶层,总之,三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了,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最大的原因吧。最后说一句,中国复兴,就是让中国这些精英复兴,文化复兴。


天空昊主


《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



1.赵云做人正直。其在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质疑其为何不投靠袁绍而来投自己,赵云答是因为冲着仁政而非个人亲疏远近来决定的。



2.英勇无比,常胜将军。曹操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救出阿斗和甘夫人,连曹操都为之惊叹不已。纵观赵云一生战斗过程,好像从来没有败过。

3.他的忠心而不贪心。其始终尽职守责,每次不管交办的什么任务,赵云都认真的去完成,而不是辩解和推脱,不分功劳大还是没有功劳,只要为主公刘备夺天下有好处就去认真的做。

4.赵云规避了关羽的傲和张飞的暴,关羽因为傲最终被东吴所擒而死,张飞因暴被士卒而杀,而赵云始终以平和的脾气对待人,有功劳大家的,有奖赏也是大家的,不贪功。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歡、最拜服的就是徐庶!

一:徐庶是诸葛亮和庞统的同学与好友,才学.智谋超人、为人谦和;他最先襄助刘备建功立业,有了立足之地,并扬名于天下;

二:徐庶是正人君子、诚信天下,他诚守对刘备的承诺、终身不为曹操献计献策,“徐庶进朝、一言不发”、成为国人的口头语;在三国的乱世之时、徐庶的承诺是很难得的;

三: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足于证明徐庶能知人善任,诸葛亮使刘备成就一番大业、鼎立三国,应该说有徐庶的一份功劳;

四:火绕赤壁之前,徐庶能识破诸葛亮.庞统和周瑜的计谋而不语、并能巧妙而不动声色的脱身、并镇守长安,真是高明之极;

五:在三国的智囊人物中,只有徐庶能在魏吴蜀三方能立足并获赞,安享太平、善始善终的渡过一生;

纵观三国的智囊与谋士,徐庶才能称得上是全才、高才!


海海147035523


小霸王孙策。孙策骁勇,项籍相似,猛锐冠世。这可是三国时期的人说的。可见孙策骁勇,勇猛无敌。论带兵打仗便是无敌下,十七岁带父手下四旧将,几干弱兵,几年间横扫江东。打下当时三分之一的领土。当时天下的英豪何人何比。连曹操都畏惧,望其项背,联姻拉关系。曹本身是兵家大行家,手下谋士众多,猛将如云(典韦,许褚,徐晃,张辽,张颌,夏候等等)何以畏惧孙策,实仍策为当时第英雄也,武力比霸王无人可敌,军事才能,带兵打仗,知人善任,天下无双。面对这样天下俊杰年轻英豪,曹能不望其项背。闻策死,才敢发兵打江东。可见孙策在当时年代还何其神勇。马超,万人敌关张在孙策面前只是小菜。只不过演义小说把小霸王孙策,猛将太史慈,严重写低。


尺把长斤把重


曹操

曹操雄才伟略,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军事上镇压黄巾军、讨伐董卓、打陶谦、灭吕布、宛城战张绣、淮南讨袁术、临河征眭固、官渡破袁绍、乌桓灭蹋顿、荆州降刘琮、渭水斗韩遂、汉中平张鲁、濡须胜孙权。

政治上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的奠基者,和自己的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喜欢曹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多变复杂。年少的时候调皮捣蛋,放荡不羁。虽然猜忌多疑但是豁达自信。奸诈但真诚,狠毒却宽容。性格矛盾,海纳百川。

曹操在三国时代举足轻重,曾表示假使天下没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要问为什么喜欢,因为他牛逼啊


土圭垚㙓894


诸葛亮

诸葛亮有较高的谋略和胆识,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其这方面的才能都得充分的体现。

同时蜀汉建立后其领导和治理才能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发展蜀锦、屯田,加快了属地的开发。

诸葛亮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如:木牛流马和孔明灯等等这些,他还改造了作战用的连弩,一次性可以发射十多支箭出去,并把他改名叫诸葛连弩。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敬佩。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年幼、弱智的阿斗,而没有生出反叛之心,值得赞赏。

文学素养较高,这方面的才能在《出师表》中得到了高度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