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郑州的贾鲁河,竟然藏着元王朝覆灭的祸根?

横跨郑州的贾鲁河,竟然藏着元王朝覆灭的祸根?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黄河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已经超越了其地理意义,成为了精神象征。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母亲河外,其实在每个地方还都有具有独特意义的河流。

《我的祖国》词作者乔羽起初在把歌词给到《上甘岭》导演沙蒙时,沙导问:“你的这一条大河是指的长江吧?”乔羽回答:“是。”

沙蒙说:“好极了,我没猜错。那么既然是长江,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那样不是更有气势吗?”

乔羽思忖了良久说:“长江的确是中国最大的一条江,流域人口众多,但和全国人口相比仍然是少数。譬如我吧,我是一个北方土包子,过去只见过黄河,没有见过长江。写电影《红孩子》剧本去江西时才第一次看见了它,印象之强烈引发我写了这首歌词,但这只是一种引发,而不能替代别人的亲身感受。”

横跨郑州的贾鲁河,竟然藏着元王朝覆灭的祸根?

但是用“一条大河”就不同了,无论你出生在何时何地,家门口几乎都有一条河,即使是一条很小的水流,小时候觉得也是一条大河,这条河上的一切都与你息息相关,无论将来你到哪里,想家时都会想起它。

对于郑州人民来说,除却奔腾的黄河外,也有一条河流颇有感情,那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位于河南省中部,源于新密市五指山北麓,由西南向东北,流经郑州市区后往东,在中牟县折而东南流,经开封尉氏、周口扶沟,西华三县,在周口市注入沙颍河,长度约246公里。可以说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而张溥杰听说此河,是在房产广告上。当时正在房价飞涨,宣传单上频频出现贾鲁河字样。当时我就在想,为何这条河叫贾鲁河呢?听起来怪怪的。翻找资料,才发现大有来头。

贾鲁河战国时被叫做鸿沟,汉代叫做浪荡渠,瞧这名字起的,真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唐、宋时期名叫蔡河。到了元代,事情出现了转折。

横跨郑州的贾鲁河,竟然藏着元王朝覆灭的祸根?

贾鲁河

唐朝时此河上游及其索、须河源流, 原属济水流域, 唐代以后, 济水消失, 扩大了淮河流域面积。但到了金、元以后,黄河开始不老实了,公元1290年,黄河在开封北面决口,汴河与蔡河(也就是贾鲁河)相继淤塞,江淮漕路断绝。如此一来,江南的粮食就无法北上。与此同时汴梁以西诸水不能宣泄,危害很大。

当时元朝朝廷便派工程尚书贾鲁主持疏通汴河、蔡河,将黄河改为向东南流,也就是从现在的兰考县东流出,经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至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正是由于贾璐的功德,在后来人民在疏通河路的时候,为了纪念贾鲁的丰功伟绩,将引渡黄河水东南流,沿宋代汴水的上游,下接蔡河故道,经郑州北的双桥北、张桥、姚店堤,入中牟县的张胡桥、毕桥、十里铺、中牟县城北、板桥、店李口入开封,下接西蔡河故道的水域称为“贾鲁河”

而说起贾鲁本人,也颇有几分传奇色彩。他是河东高平(山西高平)人。幼年时代胸怀大志,成年后更是有超常谋略。

贾鲁的仕途一直很平坦,担任过宪史,行省椽县尹,又选拔充任垂相东曹椽、丞相东曹掾。后来又被提升为户部主事,但还没等到正式上任,突然有一天觉得心跳,不久后收到父亲来信,只见信上笔迹颤抖潦草。他二话不说辞官归家,原来父亲已经病倒在床,没过多久一命呜呼。

他立即辞官赶回家去。等他回到家中,父亲已经患了风瘫病,不久就去世了。

服丧期满后,贾鲁相继在太医院干过,又修辽、金、宋三史。但他在历史上最为知名的还属治理黄河。

原本元朝定都大都(北京),黄河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也没把黄河防灾放在心上。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白茅堤决口,六月金堤决口,沿河城镇均遭受水灾,黄河之水又溢入会通河,威胁到连接大都和江南之间大运河的安全,才不得不整治黄河。

在元顺帝征召群臣讨论治河方案中,贾鲁力排众议主张“河必当治”、“必疏南河塞北河”,主张整治黄河。为此他提出两种方案:其一,修筑北堤,制止决口,花钱少;其二,采取疏、塞并举的方法,使黄河改道东行,使复故道,事半功倍。

可惜的是,贾鲁这两个方案都没有得到认可。直到黄河再次挥舞铁拳,当朝着这才感到事情的紧迫性。群臣议论纷纷,提出种种方案。这次,贾鲁也以都漕运使身份再次提出了治河二策。这一次,他的第二种方案被采纳。

平心而论,不管哪个方案都是贾鲁经过实地调研出来的,不是纸上谈兵。但是,第一条相对而言花费少,对于当时财政捉襟见肘的元政府来说,或许更适合,尽管只能保住眼前漕运和盐场的安全。第二个方案是当时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但是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却是远远超过第一条。

可想而知,当贾鲁奋战七个月黄河返回故道,与淮河汇于一处后。民众又该是怎样的感觉。原本黄河泛滥,都已造成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而贾鲁大兴土木,“驱夫如驱囚”,“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则是又在瘦骨嶙峋的人民身上,硬扒了一层皮。

而红巾军领袖韩山童、刘福通等则趁机发动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回朝升官不久的贾鲁,则病死在了围剿叛军战争中,年仅五十七岁。时耶命耶?

作者张溥杰,著有《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