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鄭州的賈魯河,竟然藏著元王朝覆滅的禍根?

橫跨鄭州的賈魯河,竟然藏著元王朝覆滅的禍根?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黃河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已經超越了其地理意義,成為了精神象徵。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母親河外,其實在每個地方還都有具有獨特意義的河流。

《我的祖國》詞作者喬羽起初在把歌詞給到《上甘嶺》導演沙蒙時,沙導問:“你的這一條大河是指的長江吧?”喬羽回答:“是。”

沙蒙說:“好極了,我沒猜錯。那麼既然是長江,為什麼不用萬里長江或者長江萬里波浪寬,那樣不是更有氣勢嗎?”

喬羽思忖了良久說:“長江的確是中國最大的一條江,流域人口眾多,但和全國人口相比仍然是少數。譬如我吧,我是一個北方土包子,過去只見過黃河,沒有見過長江。寫電影《紅孩子》劇本去江西時才第一次看見了它,印象之強烈引發我寫了這首歌詞,但這只是一種引發,而不能替代別人的親身感受。”

橫跨鄭州的賈魯河,竟然藏著元王朝覆滅的禍根?

但是用“一條大河”就不同了,無論你出生在何時何地,家門口幾乎都有一條河,即使是一條很小的水流,小時候覺得也是一條大河,這條河上的一切都與你息息相關,無論將來你到哪裡,想家時都會想起它。

對於鄭州人民來說,除卻奔騰的黃河外,也有一條河流頗有感情,那就是賈魯河。

賈魯河位於河南省中部,源於新密市五指山北麓,由西南向東北,流經鄭州市區後往東,在中牟縣折而東南流,經開封尉氏、周口扶溝,西華三縣,在周口市注入沙潁河,長度約246公里。可以說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而張溥傑聽說此河,是在房產廣告上。當時正在房價飛漲,宣傳單上頻頻出現賈魯河字樣。當時我就在想,為何這條河叫賈魯河呢?聽起來怪怪的。翻找資料,才發現大有來頭。

賈魯河戰國時被叫做鴻溝,漢代叫做浪蕩渠,瞧這名字起的,真是放蕩不羈愛自由。唐、宋時期名叫蔡河。到了元代,事情出現了轉折。

橫跨鄭州的賈魯河,竟然藏著元王朝覆滅的禍根?

賈魯河

唐朝時此河上游及其索、須河源流, 原屬濟水流域, 唐代以後, 濟水消失, 擴大了淮河流域面積。但到了金、元以後,黃河開始不老實了,公元1290年,黃河在開封北面決口,汴河與蔡河(也就是賈魯河)相繼淤塞,江淮漕路斷絕。如此一來,江南的糧食就無法北上。與此同時汴梁以西諸水不能宣洩,危害很大。

當時元朝朝廷便派工程尚書賈魯主持疏通汴河、蔡河,將黃河改為向東南流,也就是從現在的蘭考縣東流出,經曹縣南、商丘北、碭山西、蕭縣北,至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正是由於賈璐的功德,在後來人民在疏通河路的時候,為了紀念賈魯的豐功偉績,將引渡黃河水東南流,沿宋代汴水的上游,下接蔡河故道,經鄭州北的雙橋北、張橋、姚店堤,入中牟縣的張胡橋、畢橋、十里鋪、中牟縣城北、板橋、店李口入開封,下接西蔡河故道的水域稱為“賈魯河”

而說起賈魯本人,也頗有幾分傳奇色彩。他是河東高平(山西高平)人。幼年時代胸懷大志,成年後更是有超常謀略。

賈魯的仕途一直很平坦,擔任過憲史,行省椽縣尹,又選拔充任垂相東曹椽、丞相東曹掾。後來又被提升為戶部主事,但還沒等到正式上任,突然有一天覺得心跳,不久後收到父親來信,只見信上筆跡顫抖潦草。他二話不說辭官歸家,原來父親已經病倒在床,沒過多久一命嗚呼。

他立即辭官趕回家去。等他回到家中,父親已經患了風癱病,不久就去世了。

服喪期滿後,賈魯相繼在太醫院幹過,又修遼、金、宋三史。但他在歷史上最為知名的還屬治理黃河。

原本元朝定都大都(北京),黃河跟他八竿子打不著,也沒把黃河防災放在心上。但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五月,黃河白茅堤決口,六月金堤決口,沿河城鎮均遭受水災,黃河之水又溢入會通河,威脅到連接大都和江南之間大運河的安全,才不得不整治黃河。

在元順帝徵召群臣討論治河方案中,賈魯力排眾議主張“河必當治”、“必疏南河塞北河”,主張整治黃河。為此他提出兩種方案:其一,修築北堤,制止決口,花錢少;其二,採取疏、塞並舉的方法,使黃河改道東行,使復故道,事半功倍。

可惜的是,賈魯這兩個方案都沒有得到認可。直到黃河再次揮舞鐵拳,當朝著這才感到事情的緊迫性。群臣議論紛紛,提出種種方案。這次,賈魯也以都漕運使身份再次提出了治河二策。這一次,他的第二種方案被採納。

平心而論,不管哪個方案都是賈魯經過實地調研出來的,不是紙上談兵。但是,第一條相對而言花費少,對於當時財政捉襟見肘的元政府來說,或許更適合,儘管只能保住眼前漕運和鹽場的安全。第二個方案是當時最為科學有效的方法,但是花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卻是遠遠超過第一條。

可想而知,當賈魯奮戰七個月黃河返回故道,與淮河匯於一處後。民眾又該是怎樣的感覺。原本黃河氾濫,都已造成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而賈魯大興土木,“驅夫如驅囚”,“飢餓半欲死,驅之長河流”,則是又在瘦骨嶙峋的人民身上,硬扒了一層皮。

而紅巾軍領袖韓山童、劉福通等則趁機發動了元末農民大起義。回朝升官不久的賈魯,則病死在了圍剿叛軍戰爭中,年僅五十七歲。時耶命耶?

作者張溥傑,著有《民國情事:此情可待成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