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對日本而言到底有什麼意義?二戰戰犯是如何進入靖國神社的?

大東北的小豆包


靖國神社,始建於1869年8月6日(明治二年六月),原名叫做“東京招魂社”。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紀念在明治維新時期,在恢復天皇的權力而發起的“戊辰戰爭”中,犧牲的3500多名反抗幕府的士兵。

1874年(明治七年),明治天皇第一次參拜東京招魂社,高度頌揚了為天皇而鬥爭和犧牲人們。

1879年(明治十二年),東京招魂社正式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這個名字,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的“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家安定。所以說,小日本的這個“鬼屋”,它的名字居然是起自中國,你說可氣不可氣。

之後,靖國神社開始供奉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戰爭中,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在日本,全國各地的神社,都由內務省負責管理,唯獨這個靖國神社,始終都由軍方管理。

神社內供奉有246萬6千餘多的亡靈,但並沒有骨灰或牌位,只是將死者的姓名記錄在《霊璽簿》上。對於這些各式各樣,身份和功勳都不同的死者,神社方面無差別地都將他們作為“為祖國殉難的尊神”而一律平等地祭祀。

靖國神社對於普通的日本民眾而言,就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神社而已,一直都只是作為精神象徵和依託而存在。很大一部分的祭拜,只是一種風俗和習慣,就像去明治神宮和其他神社祭拜是一樣的。

但是,1978年時,在一部分極右翼勢力推動下,靖國神社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所判處的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14人的牌位,正式移入到靖國神社合祭。這14人可都是罪行累累的屠夫,可以說,這些人不僅是日本的恥辱,也是整個人類的恥辱。

中國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並不是阻止日本對於為國捐軀的亡靈進行祭奠和緬懷,而是反對日本對於二戰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戰後的日本,正是因為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以及東京法庭的判決,才能夠得以重返國際社會。

參拜靖國神社,表面上是為了祭拜戰爭中的魂靈,實質上是軍國主義的死灰復燃,企圖美化戰爭罪行,進而全面否定日本的侵略歷史和戰爭責任。這點,需要引起全世界的高度警惕。






文史不假


靖國神社的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創建的東京招魂社,目的紀念“戊辰戰爭”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戊辰戰爭”發生於1868年,以長洲薩摩兩藩為主的天皇支持者和德川幕府為了爭奪權力展開一場大戰,以天皇派獲勝告終,這一戰爭也被看做是日本崛起的先聲,對近代日本歷史意義重大。

1879年,東京招魂社正式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神社”中的“靖國”二字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的“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家安定。

要說鬼子自己搞個神社招魂跟咱們毛關係都沒有,他們本來就是鬼,自己給自己上墳,我們吃瓜看戲就行了,但從甲午戰爭開始,這個狗屁神社就與咱們脫不開關係,因為後來日本的每一場戰爭都與中國有關。

先是甲午戰爭,後是日俄戰爭,再後來就是不得不說的抗日戰爭,這些我們眼裡的混賬王八蛋在日本鬼子那都是開疆拓土的功臣,縱然是上廁所掉茅坑裡淹死的,那也是為國上廁所,所以都的供著。

1945年鬼子本土被美國佬佔領後,一度有被廢除的危險,但日本鬼子搞了個偷天換日,把原有的隸屬關係改為宗教法人,美國佬也是迂腐,認為非政府的東西他們無權處理,所以就不了了之,給了鬼子變本加厲的機會。但當時的“靖國神社”影響力遠遠沒有今天這麼大,因為二戰的戰犯死鬼都在別的地方待著,日本的天皇政客老百姓想拜就拜,雖然受害國也不太爽,但也沒有太把他們當回事,殺人犯家也的上墳,咱們也能理解,彼時資訊也不發達,縱然受害國提出抗議,百姓都忙著搬磚,也不怎麼當回事。

1978年10月靖國神社宮司(負責人)松平永芳(戰敗時期的宮內大臣松平慶民的長子)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所判處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14人的牌位移入靖國神社合祭。從這一天起,日本鬼子參拜靖國神社的意義發生了巨大改變,不再簡單是上墳的問題,而是上升到對待二戰態度的問題,為了明哲保身,以前經常參拜的日本天皇此後再不參拜,但日本的主要官員卻把參拜經過神社當成展示自己的政治信仰的一種標誌,隔三差五拜一拜,引發東北亞政治危機。

“靖國神社”在日本究竟扮演什麼角色,說法不一,2005年日本《朝日新聞》做的一份調查顯示,日本人對靖國神社的認識與中國人、韓國人等存在很大差異。日本人大多數把靖國神社看作是祭祀戰死者的地方;6.8%的人回答"不知道"。回答"很瞭解"的佔一半(50.1%),有43.1%的人表示"知道一點"。

許多人就此認為“靖國神社”在日本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這其實是一種十分無知的表現,雖說日本是發達國家,資訊傳播便捷,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缺少對政治歷史淡漠的人,6.8%的人"不知道"是很正常的現象,中國的邊遠地區同樣存在許多人不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而有一半的人認為很瞭解,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日本國民對這個東西的來龍去脈是非常清楚的,在這個大前提下,日本政客還能大張旗鼓的參拜,其中的意義就不言自明瞭。

搞笑的是,“靖國神社”還供奉了一部分朝鮮人、中國人,這裡說的中國人以臺灣人為主,這些狗奴才在日站期間不安心只做亡國奴,還做起了哈巴狗,他們的孝子賢孫如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賴清德之流也沒有忘記他們,隔三差五跑日本主子那學狗叫,哈巴狗癩皮狗落水狗等***的基因後繼有人,真是可喜可賀。今年臺灣大愛電視臺製作播出的《智子之心》就是這種狗糧精神的產物,講述一個臺灣護士秉承醫者精神,跟著日本爹到處報效祖國的故事,我尼瑪,真想一刀捅死這幫***。

站在鬼子的角度,搞這個鬼玩意參拜也可以理解,立場不同,態度不同,但作為中國人,堅決不能認同這種做法,畢竟我們是受害者,而且鬼子是戰爭的發動者和加害者,不但不道歉還明目張膽的為這群***招魂,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換句話說,我們國內卻沒有類似的機構來統一祭奠百多年來為了國家民族崛起前赴後繼的英雄烈士,不能不說是種遺憾。



日慕鄉關


很多答主對該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回答,日本人如何看待靖國神社呢?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人,究竟是何意義。很少有答主從“精神”上進行分析,筆者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回答。

戰爭動員的精神支柱

靖國神社創立的歷史,已經有人進行了詳細的回答,筆者就簡要說一下。1869年,為了紀念新政府軍與舊幕府進行的戊辰(ぼしん)戦爭中戰死的軍人,成立了“東京招魂社”,這也是靖國神社的前身。

1879年,更名為靖國神社,來源於中國的《左傳》,同時確立了靖國神社的國家神道為中心的神社地位。

從一開始就有明顯的軍政性質,靖國神社是處於日本舊陸軍和海軍的管轄之下。從明治維新到後來的二戰,日本總共戰死了240餘萬人,所有的人都是屬於為了天皇而獻身。所以,一般的日本民眾死後,是不能夠進入靖國神社的,比如原子彈爆炸、空襲的犧牲者等。

日本的天皇制政府和軍隊,大肆宣傳為天皇“盡忠”,強調戰死的人是“靖國的英靈”,作為做大的美德和榮耀。所以,在二戰時,靖國神社作為動員日本國民全體的精神支柱的存在。

如今,安倍打著“為表達對死去的人的尊重”而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這就是十分嚴重的問題。因為靖國神社本身就具有不平等的地方,那就是選“供奉之人”。另外,作為一種對“英靈”的集體祭祀,並未取得遺孀的同意,只是一意孤行。著實是將其作為了美化戰爭的“道具”,實在悲哀!

美化戰爭的發祥地

戰後,根據日本憲法,信教的自由應與政教分離,靖國神社成為了一般宗教法人。但是,該神社依然以“日本進行的戰爭為正義的戰爭”這一歪曲的戰爭觀作為主要活動宗旨。代表就是,首相的參拜!

特別是1986年,該神社的附屬設施遊就館再開,成為了日本美化侵略戰爭以及正當化“靖國史觀”的利器。

遊就館,簡單來說就是陳列所謂英靈的遺書、遺物,當時的兵器,飛機等物品的軍事博物館。現在在該館的宣傳冊上,公然的印著:

先の『大東亜戦爭』は、わが國の自存自衛と人種平等による國際秩序の構築を目指すことを目的とした戦いでありました。

將戰爭指導者奉為“神”

1978年,靖國神社舉辦了祭祀東京判決上,被判為A級戰犯而處決的東條英機等14人。

什麼是A級戰犯?簡單來說,

a,準備、計劃、開始、實行侵略戰爭的和平之罪;

b,對佔領地進行燒殺掠奪等的戰爭犯罪;

c,人道主義罪。

等所有的罪名都成立的人,被稱為A級戰犯。

其他一般士兵多是被處以b和c,也就叫做“BC級戰犯”。

現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祖父,岸信介元,曾經是東條英機內閣之人,也是A級戰犯的嫌疑人之一。而靖國神社就將這些曾經犯下滔天罪行之人奉為“神”!

結束語

這就是所謂的“靖國神社”,一個不正視歷史,不敢面對世界人民的地方!繼續的參拜,只能損壞更多人的情感!

部分文章介紹:

《孫正義放棄管理權也要爭奪的5G,到底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新晉中國勢力VS老牌汽車廠家,勝負難測!汽車界已硝煙四起!》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日本二三事


日本東京靖國神社原稱“招魂社",始建於1869年,1879年改名靖國神社,其意義紀念戊辰戰爭中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專門供奉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其目的就是安撫為日本作出貢獻而犧牲的軍人冤魂,避免給日本常來災難。既然如此日本二戰戰犯又是如何進入靖國神社的呢?

二戰結束前靖國神社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在二戰時,日本神風特攻隊出發儀式常常在這裡舉行,二戰的日本列隊示威以及軍國主義(口號)思想也常常在這裡舉行,二戰日本論為戰敗國,靖國神社由於日本元氣大敗,由原來的軍方專門管理改為宗教機構管理,而不願認輸的宗教組織為了企圖抹殺侵略歷史之事,美化日本二戰時期以及以前侵略戰爭的做法,因此用靖國神社做翻案文章,刺激日本民眾及後代加民粹主義狂熱,於是將二戰時期的14名甲級戰犯和2000餘名乙級、丙級戰犯的牌位供奉在靖國神社內,這就是日本右翼分子再次犯下的罪惡。

二戰結束已有70餘年,日本仍然存在和一部分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表明他們對戰爭認識不夠,其實也不是認識不夠,而是他們為了撈取政治的資本,靖國神社背後有十個團體,上百萬會員,包含遺族會、軍恩聯盟、自民黨報答英靈議員協議會等10個團體(數百會員)的右翼分子勢力,日本首相要想成功競選(拉選票)總統必須依靠右翼分子拉選票,日本首相(如小泉、安倍執政期間)為了提高支持率也常常參拜靖國神社,也引起東北亞國家和世界人民的憤怒和反感。



舞動人生124


靖國神社本來是日本人的愛國神社,我們本來沒有反對,也不會干涉人家的信奉。我們反對日本政界參拜靖國神社是從他們把戰犯供奉進去開始的,只要侵略過我國的日本戰犯一天不從靖國神社搬出來,我們就一天也不能忘記反對日本政界的參拜行為!這關係到日本對於二戰侵略歷史的態度,是中日兩國關係的根本性首要問題,絕不能有半點含糊!把侵略當做愛國,他就會再度對外侵略,他就會故意美化侵略歷史,他就會把曾經的侵略對象當做曾經統治過的奴隸,他就不會真心跟這些奴隸的後代真心交往。我們一方面盡力說服日本政界放棄參拜,乃至撤出戰犯,恢復到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時靖國神社的原始狀態。另一方面絕對有必要對日本繼續抱有抗戰時期的警惕和戒備。他們從七十年代末期將戰犯搬進神社以來,右翼勢力日漸囂張,遲早會重現侵略歷史。他們上上下下反覆參拜戰犯的舉動已經給了我們一次次明確的信號,如果我國還不思戒備,一旦再度被他侵略那就悔之無及了!


樂不思蜀lu




硯田劍影


很多網友不明白靖國神社對日本的意義,因此也就不能真正明白戰犯進入靖國神社、日本政要參拜的嚴重性。

戰犯入神社,起因於二戰後對天皇的不清算,天皇以其舊規將為國死難者供入神社,戰犯因此也帶入了,這已表明天皇並未悔罪。但因為宗教的特殊性與天皇只具象徵意義,所以國際沒有搗毀靖國神社的官方主張。但要求日本政府不得參敗供有戰犯的靖國神社,合情合理合法。但日本政要總要冒天下之大不違,參敗神社,這就是“將戰犯當英雄”,對正義的公然挑戰。


用戶68621085508


一、這是日本為紀念為國家、天皇發動的對外戰爭而死亡的軍人的一個最著名的紀念場所。

二、根本目的,就是告誡日本國國人,國家沒有忘記為國而亡的軍人,鼓勵國人為了國家和天皇而戰或奉獻一切。

三、靖國神社已成為凝聚日本國人的一個特別而特殊的政治手段。戰後幾十年,基本上絕大多數日本政要,皆以參拜靖國神社來明志、表明政治主張和籠絡人心的一種屢試不爽的法寶。這也正好暴露了日本國人整體上的右傾性。

四、靖國神社,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麻醉劑,誘使日本國人一代又一代地堅持掠奪的民族本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五、參拜靖國神社,是日本贏得外交主動和敲打、訛詐亞洲不少國家的一種有效手段。每一次參拜之後,相應國家就是一片遣責、抗議之聲……。殊不知,這正好露出了相關國家的恐懼和懦弱,而倭人卻在享受這種曾經由征服和罪惡帶來的自信和自豪感。並以此為手段,尋求更多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利益空間。

六、靖國神社問題,筆者認為,中國不必太神經質。如果說,過去的遣責和抗議是由於實力不夠而迫不得已的話,現在的中國只需對日本劃一條紅線:膽敢觸碰中國的根本利益,輕則收拾你,重則滅殺你!如再戰,中國也可能付出慘重代價,但倭國必滅!

七、至於何時將戰犯的牌位移進靖國神社,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

八、對靖國神社問題,既要重視,因為這是判斷日本國民意、政壇風雲、國策的風向標。更需蔑視,因為今天的中國已不是七十多年以前的中國了。高調反日、智慧防日、用日……,應是智舉。

一己之見,不喜勿噴。


o剛哥0


雖然筆者知道為日本侵略軍辯護是不對的,但如果實事求是的說,靖國神社的作用和意義,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日本那個靖國神社,本身他只是一個宗教儀式的場所。裡面早期供奉的人是戰爭戰死者的牌位,應該來說,早期的靖國神社只是一個戰爭死難將士的一個紀念場所。

但是,隨著日本軍國化主義的逐漸形成,靖國神社從節日、紀念作用的場所,演變成了日本軍人盲目去死的自以為的最終目的地了。

所謂的“九段坂見”,就是說就算與戰友戰死沙場,自己的靈魂可以歸宿到靖國神社。讓家人和後人記住自己的名字。這是當時日本軍隊對入伍軍人的殘酷洗腦了。

在中日戰爭和二戰時期,在士兵戰死後,只要被認定為是在戰場上戰死的,就可以把戰死士兵的名字或者遺骨送入靖國神社,對戰死者來說,是受人供奉。對其他活著的日本人來說,這是人生歸宿的榜樣。

然後我們看靖國最受人詬病的地方。戰犯的牌位供奉在靖國神社這不假,但是靖國不是隻供奉戰犯牌位的地方。就像開頭說的,靖國神社還供奉其他戰死者的牌位。比如神風敢死隊隊員的牌位。如果我們僅僅從當事人的角度來說,神風敢死隊的倖存者只認為靖國神社是自己戰友的墓地。只是每年掃墓要去的地方。而對於一些日本老兵的家屬來說,靖國神社裡面是自己家人的紀念堂。戰爭戰犯對這些人來說,雖然不好說到底起了什麼作用。但僅僅從人性角度來說,靖國神社對他們而言,只是箇中性的詞語。

另外,還要說明的是,在靖國神社中還有朝鮮半島人的名字,在戰爭中死難的臺灣人,日本人也會將其姓名記錄下來,靖國神社也包含了中國人的遺骨。

在戰後,靖國神社為了避免被美軍士兵燒燬的結局。靖國神社的負責人就對美軍承諾,靖國神社改為宗教場所。而不是政治去處。這才讓靖國神社保留到現在。而讓靖國神社到現在成為眾矢之的的緣由,就是日本人對戰爭認識的錯誤觀念還在繼續。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日本將對其國家民族作出貢獻的犧牲者納入神社,或許沒什麼問題,然而焦點就是在對二戰性質的認識和界定上。日本方面雖然承認戰敗,簽約了無條件投降書,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沒有對戰爭的侵略性有深刻的反省,反而很多日本人認為日本的二戰是一場大和民族的復興戰爭,日本的戰敗僅僅是日本復興道路的重大挫折而已,並沒有感覺到日本對其他國家所帶來的深重災難!在這樣的世界觀下,什麼南京大屠殺,什麼慰安婦,什麼毒氣戰細菌戰,都是編造的或者是理所當然的!那麼死在二戰中的那麼多甲級戰犯當然也就是大和民族的民族英雄,為什麼不能放入靖國神社?

隨著二戰後日本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展,加上美國的亞太戰略需要一個忠誠的亞洲盟友,放鬆了對日本右翼勢力的管制,所以日本民間對二戰的不滿越來越盛,甚至認為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都是錯誤的,不可原諒的!這樣的狀態下,日本政要去參拜那些醜名昭著的戰犯,也不是無法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