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仙丶清風


人有病天知否。

每個文青內心深處也許都在渴望有一部描寫自己城市的電影。等了許久,終於等來了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來了鏡頭下那很疼痛的廣州。

影片的開頭就是著名的城中村廣州冼村暴力拆遷的流血械鬥場面,鏡頭拍得很帶感,讓人想起巴西電影裡的貧民窟暴力衝突,國產電影裡能有這種描寫鏡頭實在是難得一見。

接著看下去越來越痛苦,病態生活著的人們究竟是離開了精神病院,還是進入了一個龐大的精神病世界?虛假的繁榮,無力的掙扎,既有著金瓶梅里面那種頹廢的空氣,也和小說描寫的成人世界一樣,沒有誰是乾淨的。

這部電影在廣州的首映據說差點無法舉行,這當然可以理解,你懂的,但是就像導演所說的:如果你連電影都怕,那又該如何去面對這個慘烈的真實世界?

我很喜歡婁燁這個導演,他有野心也有使命感,大學畢業那會兒我就不可救藥的迷上了他的電影,《蘇州河》被反覆看了很多遍,上個世紀我第一次寫專欄時第一篇發表在社科院雜誌上的文章題目就是來自《蘇州河》的一句臺詞:是現在分手,還是做完愛以後?

現實的疼痛會讓人選擇遺忘,而電影的目的是把人再次喚醒。婁燁的電影風格大膽,思想前衛,《蘇州河》之後的《頤和園》題材敏感,但貫穿到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導演對人關注的焦灼感。手持攝影的搖晃鏡頭讓很多人感到不適應,溼漉漉的場景腔調也讓人感覺壓抑,肆無忌憚的交易和露骨的性暗示都容易讓人產生不適感,但認真想一想這或許才是我們接觸到的真實生活,人會選擇性記憶,我們逐漸淡忘了,影片中因被審查而刪剪得只剩一個背影的陳冠希,他說了一句臺詞:所有事都這樣,會過去,被忘記。

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倖免。看到末尾的時候,我忍不住在想影片中的幾個主人公林慧、唐奕傑和連阿雲如果在命運之初能夠堅持一點自己的原則和選擇,或許沒必要陷入這麼畸形的的漩渦中去。然而我知道這做不到,人生並非沒有其他的選擇,但那些可能是更糟糕的選擇。罪惡就像剎不住的車,一點一點放大,一點一點瘋狂,或許在最初的時候沒有人想到會去殺人,也沒有想到會死這麼多人,更沒有想到他們曾經想試圖守護著的一切僅有美好,最後也要變得骯髒。所有的人都是失敗者,影片對角色毫不憐憫,自我救贖的失敗是因為人本身過於弱小,還是這個社會時代的容器已經變形的不可救藥?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答案。

我非常感謝婁燁留給廣州的這部電影,那些鏡頭不斷把我拉回一個曾經很熟悉的廣州,我曾經是一名新聞記者,所以我很熟悉那些街道和那些面孔,有一天我也會因為疲憊而忘記,在失去睡眠的深夜裡,我有時在慶幸自己命運河流的那一點幸運,那一點當初迷惘著的選擇。

說回這部電影的名字,包括我在內許多人第一時間想起了孟庭葦的那首歌,當時我還在唸書,覺得這首歌很好聽,但很不喜歡這種太過哀傷的腔調,後來在首映式上片方終於說了一個答案,電影和這首歌沒有關係,所採用的是一個隱喻:時代是風,慾望如雨,命運成雲。


飯醉分子閆濤


<strong>先說一個觀影后的看法,從頭到尾沒一個好人。

和朋友聊天時,朋友推薦我看這部電影,婁燁導演大名早有耳聞,拍攝過的《春風沉醉的夜晚》、《蘇州河》,說是國內文藝片的代表作也不為過,不過想來自己糙人一個,怕看不下去,沒動力網上找他的資源,這次聽說是婁導的轉型之作,一部商業片,而且剪輯過場做的都非常流暢,所以我是奔著看片學習的目的去的。

影片剛一開場,鏡頭隨著城中村居民進入強拆衝突區域,感謝手持鏡頭的拍攝,畫面劇烈晃動,恍如身臨其境一樣,也讓晚上經常失眠的我險些沒暈過去。

衝突來的太快,還沒適應好婁導的拍攝風格,開頭安撫城中村的政府人員唐奕傑已經墜樓而亡了。

楊家棟警官出場調查唐奕樣死亡原因,在此過程中,唐妻林慧與唐女唐小諾竟然都對他產生好感,林慧稱,可能看到了兇手,就是失蹤多年的連阿雲。

而且就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楊警官與林慧發生了關係,可能唐奕傑還沒過頭七吧……

沒成想,一覺醒來,他與林慧親熱的照片、新聞已經滿天飛,楊家棟激動的找到林慧,告訴她:這事兒沒完,你以為上了我就能讓我屈服嘛,我發誓要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楊家棟因此被停職,但他表示要繼續查下去。

吐槽一:警察又不是都是傻子,睡倒一個條子,還有下一個,有用嘛???氣憤(不,嫉妒)

楊警官繼續調查(私下),結果給他線索的王助理被人殺死,他因為有殺人嫌疑被迫出逃,最終發現真兇竟然是林慧與姜紫成,他們殺了唐奕傑與連阿雲,二人被抓,楊家棟光榮申請離職。

吐槽二:林慧小姐姐,你為什麼把罪名扣到一個你殺掉的人身上,不怕警察查到你?

劇情到這裡已經快要結束了,沒想到婁導又給了我一個驚喜,離職的家棟做起私家偵探,從一位女客戶抓小三的案子裡竟然發現在4月14號那一天林慧、姜紫成出現在了一家餐廳的錄像中,二人沒有殺人時間,殺死唐奕傑的竟然是他的女兒唐小諾。

這張圖是我用於梳理影片劇情與人物關係專門做的,看不清可以點開看大圖:

電影要遠比我寫的好看,雖然我對這部電影有所吐槽。

影片採用手持拍攝的方法,晃動的鏡頭給人以不安定感,並且影片的人物及背景特意做了虛化處理,給我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就像影片的名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讓人如墜夢裡。


至於我開頭說的那句,從頭到尾沒一個好人。是說的幾位主要角色。

姜紫成:

大BOSS,與連阿雲開創紫金置業,並扶持唐奕傑上位,後與唐妻林慧有染,併合夥殺死連阿雲。

唐奕傑:

心機代表,外表偉光正,實則小人,哄騙林慧在一起賺大錢,婚後家暴、找小姐,上連阿雲,老婆被姜紫成上外表也看不出喜怒。幫人養女兒十幾年當做不知。

林慧:

唐妻,被生活汙化,變成兩家妻,與姜紫成育一女,卻養在唐奕傑名下,並幫姜紫成殺死連阿雲以隱瞞官商勾結的事情。

連阿雲:

臺灣坐檯小姐出身,與姜紫成打拼,後看不慣姜紫成有新相好,拿他的事情要挾,被殺。

唐小諾:

劇情導火線,二代糖罐出生,有養父唐奕傑為政府高層,親生父親姜紫成為商業巨頭。小時得知養父非親父,也當做不知,後與唐奕傑大吵中得知親生父親殺死最喜歡的連阿雲阿姨,在唐奕傑表示如果唐小諾離開自己,自己就去舉報姜林二人,崩潰之下,將養父唐奕傑推下樓摔死???

楊家棟

大體正面,不過辦案過程中上了當事人,這個……我要怎麼說?

至於傳言中的陳冠西(老A),由於陳老師的現實問題,片段全剪。

片中兩位男性主角的描寫十分抽象,但三位女性的描寫細緻入微,把她們為什麼墮落、出軌、殺人的原因說的十分透徹,連阿雲感情被背叛要舉報、林慧迫不得已殺人、唐小諾崩潰下殺死了家暴母親的養父。

在沒有崩潰之前,他們過的都很成功,唐局長大權在握、姜紫成建造了商業帝國、林慧手腕圓滑、連阿雲得到真愛、唐小諾遇見白馬王子,楊家棟正義耿直。

但在崩盤時,這一切都成了夢,成了泡影,用權勢、金錢維繫的關係原來可以斷的那麼徹底,那麼瘋狂,。


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詳細刨析,如果覺得有價值,請點贊、關注、轉發、收藏。


尋影龍


拍了部現代版“金瓶梅”,婁燁妥協了嗎?

時代似風,慾望如雨,命運成雲。上一次在電影院看到婁燁的電影,還是5年前的《推拿》。5年後,婁燁憋了個大招:《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部電影被打上了懸疑、犯罪的標籤,並被稱為“現代版金瓶梅”。那個躺在文藝青年硬盤裡,堅持拍自己內心的婁燁變了嗎,向市場妥協了嗎?

躺在文青硬盤裡的婁燁:打上類型片標籤的“風雨雲”

婁燁導演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以下簡稱“風雨雲”)選擇了一個有趣的上映日期:4月4日,“404”多少暗含了婁燁對於自由創作的某種訴求。

長期以來,婁燁這個名字與某種“不確定性”扯上了關係。從1994的《危情少女》至今,婁燁已經執導了11部劇情長片。除掉正在後期製作的《蘭心大劇院》外,在其餘10部電影中,只有4部得以全國公映,其它的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法上映。

婁燁,也成了無數網友公認的,“躺在文藝青年硬盤裡的男人”。在“風雨雲”之前,他所講述的一直是邊緣人的故事:破敗的大都市、陰暗晦澀的畫面以及人物複雜的情緒……展現出邊緣人物們壓抑的內心世界和艱難的生存狀態。

看見“風雨雲”這部打著懸疑、犯罪標籤的電影上映,很難不讓人產生一種困惑:婁燁,能拍好一部類型片嗎?或者,始終堅持自己風格的婁燁,終於向商業妥協,向市場低頭了?

懷著這種疑問走進電影院,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精神洗禮後,很慶幸地說:婁燁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他還是那個婁燁,雖然運用了一些商業片的元素,雖然故事線索很亂,但熟悉的手持式鏡頭,通過不規則晃動而營造的如夢幻般的“眩暈”感,都表現出強烈的“婁氏美學”特徵。歷經20多年的錘鍊,“風雨雲”之後,婁燁還是婁燁。

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現代版“金瓶梅”

大衛·波德維爾有句名言:“盡皆過火,盡是癲狂”,這本來是形容某個時間段的香港電影,用來形容“風雨雲”也很貼切:在電影塑造的那個潮溼、暈眩的南方城市裡,每個角色都癲狂、過火。

與之前幾部影片一樣,“風雨雲”也是以“性”為切入點,開場是被大霧籠罩著的江畔,一對男女在草地上準備交換體液。他們匆忙地撕扯著對方的衣服,似乎只是為了發洩,而無關愛情。然後,他們發現了一具死屍。這一場景為本片定下基調:一切由性開始,以死亡結束,背後則是缺少交流與共鳴的情感。

影片以某城中村拆遷事件為背景,在一次衝突中,城建委主任唐奕傑(張頌文)墜樓身亡,警官楊家棟(井柏然)遂展開調查,發現墜樓案的背後暗藏玄機,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僅是行賄、洗錢,甚至幾年前的一起離奇的失蹤案、江邊腐屍,以及自己父親所受的重傷,這些都與紫金置業的老闆姜紫成(秦昊)有關。

影片的敘事結構有些亂,這種打破時空順序的敘事方法,對很多觀眾都不太友好。但這部電影仍然是一部優秀的電影。這是婁燁獨特的風格,用這種很寫意的方式,描繪了在城市改造過程中,漂泊不定的人的生存狀態。

簡單來講就是:人改造著城市,城市也在改造著人。在城市化背景下,資本的誕生,伴隨著罪惡,權、錢、性,三者交織並進。婁燁的這部電影,本意也不是為了刻畫出幾個生動、鮮明的人物,他想做的,是把這某種典型的情緒狀態反映出來。

每個角色都代表著城市化進程中的一種符號:姜紫成就是大亨,唐亦傑就是官員,林慧和連阿雲就是男權社會中的女色消費品。他們瘋狂追逐著所能追逐的一切,苟且著,又相互攻擊著。他們因為性,建立了某種深層次的聯繫。也只有“性”能表現出如此本質的慾望了,與愛情毫無關係。

更可怕的是:在追逐利益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野獸。尤其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獸性,更是被毫無隱藏的表露出來。所以這次婁燁並沒有刻畫都市邊緣人的生存與孤獨,他變得更尖銳,也更有力量。

比如影片開始部分,城中村改造過程中的一次群毆事件,無數人拎著棍棒,混戰,廝打,還伴隨有燃燒瓶爆炸的轟鳴。婁燁對於這部分的拍攝,相當寫實,並用寫實的風格表現出混亂的現場,野蠻且富有衝擊力。

婁燁給影片起了詩意的名字:“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但充滿美感的鏡頭之下,是一個荒蠻而殘忍的故事。大亨、顯貴、佳人,他們被利益聯繫成一個群體,又因為利益而相互迫害,觀眾站在上帝視角上審視那個紙醉金迷、光怪陸離的世界:性,金錢,權力……這樣的世界就是《金瓶梅》裡的那個世界: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朋,眼看他樓塌了。

《金瓶梅》裡描寫的400多年前封建鼎盛期的那個世界,400年後依然沒有本質變化:在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各類角色如野獸般掠奪、苟且,事了拂衣去,留下一腔悲苦。

好的悲劇作品不僅僅展示悲劇,探索悲劇的原因,更同情悲劇,同情悲劇中的個體。姜紫成、唐亦傑、林慧和連阿雲,他們無一例外以悲劇收場,但無一例外又令人同情:為了金錢,姜紫成做盡了壞事,但他的心底永遠藏著對林慧的愛情;唐亦傑人面獸心藏汙納垢,但他對那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兒視如己出;而林慧,在經歷了放縱、迷茫、墮落、浮沉之後也曾對著楊家棟的背影良心發現……

反類型的敘事:人才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看完“風雨雲”後,很多觀眾發現劇情上的“漏洞”:比如姜紫成於林慧的愛情關係。電影始終沒有告訴我們,這兩個相愛的人,到底為何會分開,姜紫成為什麼要遠赴臺灣,又為什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人,嫁給自己的兄弟唐亦傑?

還有林慧,影片開頭就交代了林慧在學校期間,就是一個類似於交際花的角色。所以她是以怎樣的心態,在被家暴,被送入精神病院,承受那麼大的委屈之後,還要堅守在唐亦傑身邊。是為了女兒?為了與姜紫成的愛情?或者為了錢?

最大的問題是:楊家棟與唐小諾突如其來的愛情線,簡直是劇情上的一大BUG。為什麼楊家棟這樣一個正面化身的角色,要與亦正亦邪的唐小諾糾纏在一起?

這些淺顯的邏輯BUG是導演的失誤嗎?在我看來不是。這些所謂的BUG,反而更突顯婁燁的高明之處:如果純粹就影片故事本身而言,《風雨雲》的劇情多少有些狗血。但大概也只有婁燁,能把如此狗血的劇情拍出極高級的電影感。

一直以來,故事都只是婁燁電影中的一個花邊,他追求的是一種真實的情緒,一種“局部真理”,婁燁的心思當然不是講一個完整、引人入勝的故事,他以前說過一句話:世界是一棵樹,而愛情就像樹上的一片葉子。讀懂了這片葉子,就能讀懂整個世界。在本片裡,藉以讀懂整個世界的,不是愛情是情慾。

在以往的類型片中,創作者為了觀眾更容易接受,電影中出現了很多邏輯線完的,線性發展的角色,但這只是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扁平化。而在婁燁這裡,他在那個溼漉漉、黏糊糊的世界裡,給人性以最大的還原。

婁燁喜歡對人性的真實還原,在給《春風沉醉的夜晚》選女主角兒時,選了沒學過唱歌、跳舞、彈鋼琴等才藝的譚卓,也不讓化妝,譚卓覺得“太自在了,想做什麼動作都不用顧忌,不然弄花了得修妝,狀態就沒了”。後來有人問婁燁,說周迅、郝蕾跟譚卓有什麼共通之處,婁燁就說“可能是真實吧”。

這部“風雨雲”告訴觀眾:人才是一個世界、一個事件中最大的變數,因為你不知道一個人的兇殘和悲憫、慾望和奉獻、邪惡和善良,會在什麼時候以不規則運動的方式出現,這也是婁燁的高明之處。


文藝青年讀美劇


中國電影需要這樣的婁燁,從沒有一位導演能夠從電影立項開始便被擔心無法上映,婁燁是個意外。

從一部眾所周知的電影開始,婁燁便被盯上了。即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阻力,也仍舊不改自己的凌厲直白的電影風格。導致他闊別內地大銀幕長達五年時間,直到2012年以《浮城謎事》宣佈自己的迴歸。

中國人喜歡把事情分門別類,中國導演也被好事者分為了6代。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有姜文、張藝謀、陳凱歌等人,第六代的旗手則是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等。第五代導演更多的是反思歷史,剖白民族內核;第六代導演則將更多的鏡頭放在了對人性的探討,對社會的探討。

王小帥前腳剛上映了一部《地久天長》,描述了中國式家庭關係的傷痕和重建,以及普通人在歷史洪流下的無奈和對自我的反思。婁燁後腳便交出了一份《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不過婁燁仍舊是一貫的電影風格,將人性的缺點徹底暴露在觀眾面前。

3月28日,網傳婁燁新作由於不可控因素面臨撤檔,甚至有些影院已經撤下了相關海報,取消了排片場次。經過7天的生死審查,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還是成功上映,讓喜歡婁燁的觀眾心中石頭落了地。但是首映之後的反響並沒有預期的熱烈,大家的觀影熱情並沒有被點燃。

那麼,《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究竟怎麼樣?由於很多朋友反映沒有看懂,所以這篇影評有相當大的篇幅對劇情進行了詳解,反感劇透的朋友可以跳過影片劇情介紹。

主線故事:警官楊家棟調查唐奕傑墜樓案

故事發生在一座濱海小城,有一處城中村面臨著拆遷,但是由於條件未談攏,拆遷工作面臨著巨大的阻力。這一晚,拆遷組和村民發生了衝突,唐奕傑作為建委主任,感到現場撫慰村民情緒,調解雙方的矛盾,緩和兩邊的關係。

阻止了衝突之後,唐奕傑卻無端從樓上墜下,當場身亡。

警官楊家棟被警方派去調查墜樓案件,以確定是意外還是他殺。經過林家棟的調查發現,唐奕傑家庭成員包括妻子林慧,女兒唐小諾。而拆遷之處的房地產公司則是紫金置業,企業老闆是姜紫成。

隨著調查的深入,楊家棟認為這件案子絕不是意外墜樓那麼簡單。唐奕傑和妻子林慧的關係十分緊張,而林慧作為一家飯店的老闆,曾經被唐奕傑送往精神病院治療。

調查的過程中,楊家棟也陷入了別人精心編織的網,無法抽身的他變成了逃犯,身敗名裂。不得已之下,他逃往香港投奔自己父親的老友,但是他卻沒有放棄追查。


支線一:姜紫成、林慧、唐奕傑的愛恨糾葛

林慧大學時期是遠近聞名的校花,她和姜紫成兩情相悅,但是她身邊總是跟著一個同學唐奕傑。唐奕傑愛慕林慧,即使知道姜紫成是她的男友,他仍然是死皮賴臉的和他們混在一起。

畢業之後,姜紫成遠赴臺灣,林慧和唐奕傑成了婚。姜紫成在臺灣通過投資礦石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積累了不菲的身價。但是他並不滿足於此,而是帶著自己的全部家產,重新回到這個城市,以投資的名義迅速成立了自己的紫金置業。

迴歸的姜紫成迅速和林慧重新打得火熱,並且揹著唐奕傑和林慧發展了不正當的關係。唐奕傑在面對林慧時,就像是面對年輕時的女神,所以他在林慧面前一直沒有自信。當他發現林慧重新投入到姜紫成懷抱之後,忍無可忍實行了家暴,並且將林慧送到了精神病院。

但是姜紫成和唐奕傑之間好像形成了某種默契,唐奕傑默認他們的關係,姜紫成則投桃報李,讓他平步青雲。


支線二:姜紫成、連阿雲臺灣相識

姜紫成當初在臺灣商界大展身手,在一家夜店中發現了長相俊美的主唱連阿雲,通過不懈的追求,連阿雲成為了姜紫成的人,當他們攜手迴歸故土時,連阿雲成為了紫金置業的得力干將,幫助姜紫成獲得了眾多的商業好處。

當然,這也離不開連阿雲為了達到商業目的,不惜出賣自己。連阿雲認為只要自己真心對待姜紫成,就能獲得姜紫成的真心。但是通過唐奕傑的親口告知,連阿雲知曉了姜紫成和林慧之間的醜事,頓時心如死灰。

但是奇怪的是,自此之後,連阿雲便憑空消失。


支線三:楊家棟、唐小諾香港邂逅

林慧作為姜紫成的人,設計了楊家棟導致他身敗名裂,這一切全被林慧的女兒唐小諾看在眼裡。唐小諾自從認識楊家棟之後便十分喜歡,更是因為自己母親的錯誤,讓唐小諾對楊家棟充滿了愧疚之情。

楊家棟逃往香港,恰好遇到了在香港讀書的唐小諾。二人情投意合,唐小諾更是表白“我喜歡你”。但是由於楊家棟要繼續調查案件真相,不得不暫時分別。


線索匯聚,真相大白

楊家棟經過不懈的調查,終於找到了證據,證明多年前的無名女屍就是失蹤的連阿雲,而連阿雲的死則是林慧造成的。不僅如此,姜紫成也趕去幫她處理屍體,而唐奕傑則全程目睹事情發生,但是他們三個一直保守著這個秘密。

林慧向警方自首,唐奕傑是她推下樓的。然後變用自殘的方式,被送往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裡,她跳樓身亡。

案件在這便被結案:紫金置業被查封,姜紫成受到法律制裁。

但是楊家棟卻在機緣巧合之中發現了一卷錄像帶,當時林慧和姜紫成在咖啡館見面,但是唐奕傑的死亡事件便是那個時刻。

這說明唐奕傑並不是被林慧殺害的,墜樓案的真相再次撲朔迷離。

唐奕傑究竟死於誰手?大家可以到電影院尋找答案。


影片亮點

宋佳和秦昊的表演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最成功之處,和他倆相比,井柏然、馬思純的演技倒顯得有些稚嫩。

如果說王家衛最會使用梁朝偉,那麼最會使用秦昊的便是婁燁。在婁燁手中,秦昊的表演大膽而自然,尤其是對錶情的控制十分準確。

在《浮城謎事》中他飾演一位深藏秘密的丈夫,在兩個家庭之間遊刃有餘。而在被發現之後的坦然,以及在殺害拾荒者時的孤注一擲,秦昊用自己獨特的節奏給了角色生命力。

在《推拿》中他飾演推拿館的老闆沙復明,無論是對盲人的那種貼近生活的表演,還是在相親時的怯懦和小心翼翼,婁燁用自己的方式讓秦昊得到了演技質的提升。

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他飾演大企業家姜紫成,霸氣十足的他並沒有忽視細節的演繹,和連阿雲鬧掰的戲份中,秦昊將兩種情緒融為一體,既體現出了受人威脅的憤恨,又流露出對連阿雲的害怕,是秦昊最美的表演之一。

宋佳堪稱是這部戲的驚喜,她也為井柏然、馬思純樹立了演技的標杆。校園時期的林慧靈動而天真,嫁為人婦的她暗自隱藏秘密,保證對初戀的忠誠。當她和姜紫成再續前緣時,渾身又充滿了戀愛的喜悅氣氛。

在被唐奕傑家暴時,她首先想到的是讓女兒進屋不要出來。她還會把那些身上的傷疤文上紋身,在顧客面前她又變為左右逢源的店長,頗有《新龍門客棧》中張曼玉的風采。

而當她違心坑害楊家棟時,她那種令人憐惜的無助眼神,上眼皮似乎都能垂下來遮蓋住眼球,將一個女人的無助刻畫得淋漓盡致。而她在跳樓前的那一笑,更是邪魅無比,死亡對她來說倒像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影片解惑

  • 為什麼起名叫《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眾所周知,這是孟庭葦唱的一首歌,但是影片中卻沒用到這首歌曲。

電影中有個角色叫連阿雲,她跟隨姜紫成從臺灣回到故土,為了幫助姜紫成的事業,自願將自己獻給他人。她期待的不過是姜紫成能夠真心待她,但是卻終究化為泡影。

唐小諾和連阿雲關係非常好,在得知連阿雲的死和唐奕傑有關之後,甚至為了給雲阿姨報仇殺死了唐奕傑。(這個理由有些牽強,所以這也是我搞不懂的地方,為什麼唐小諾會毅然決然地殺掉唐奕傑?)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飄過千萬裡,苦苦守候你的歸期。

  • 非線性敘事有什麼作用?

不得不說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在敘事方面十分相似,他們作為第六代導演的領頭羊,這次不約而同地採用了非線性敘事導演方法。尤其是婁燁,這次將非線性敘事玩出了花,從電影一開始便讓觀眾如墜雲霧,不知所以。

但是非線性敘事的必要性和先進性也顯而易見,如果劇情按照時間軸進行發展,則會缺少很多的矛盾性,也會讓我們如飲白水般索然無味。將所有的故事全部打亂,將所有的角色進行重構,那麼這部電影中便沒有所謂的絕對主角,其實每個角色的戲份都非常重要。

我們所經歷的歷史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往,每個人都對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無論是楊家棟持之以恆地追查案件,還是唐奕傑和姜紫成的互相勾結,這部電影中,他們不僅僅是標籤上的身份,更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個形象立體的人。

不過在我看來,婁燁在非線性敘事的時候,也有吃力的地方。因為把劇情切割得太短小,就不得不在每一次轉場時標記上時間,避免觀眾產生時空錯位,從而無法對劇情的發展瞭解準確。在這一點上,王小帥的《地久天長》處理得更成熟,劇情沒有那麼強的拼湊感,雖然也是非線性敘事,不過每一段劇情都有足夠的時間讓觀眾深入其中,有更好的觀影體驗。

王小帥在敘事過程中為我們留下了更多的時間,讓觀眾在觀影期間進行反思,這和電影題材也息息相關。而婁燁則像炫技一樣沒有給我們留下喘息的機會,一個個人物紛至沓來,一段段劇情接踵而至,給觀眾帶來了一定的觀影壓力,也無怪乎有些觀眾走出影院時說一句“沒看懂”了。

觀影總結

在婁燁的電影中,情愛是永恆的話題,婁燁總能在平常的愛情之中發現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或者是我們假裝看不到的東西。婁燁把那些陰暗面全部展露在我們面前,不加任何掩飾。

比如謊言,比如欺騙。

中國需要《我不是藥神》這樣充滿正能量的電影,同樣也需要為我們揭示陰暗面的婁燁。世界本就不是完美的,忽視陰暗面無異於自欺欺人。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骯髒不堪的事情裡,發現愛情的美好,在人性泯滅之處,發現僅存的閃光點,也許是對這個不完美世界最大的尊重。


浪潮電影


上映時間只相隔數週,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和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都痴迷於復原宏大時代中類似紀錄片式存在的“時間”本體,也都有復刻一代人共同記憶痛點的藝術野心。前者在萬千工人制服統一、面目模糊的失語境地中,藉由女主角無聲的淚水復原下崗大潮,後者鏡頭裡一邊是高樓林立的寸土寸金、另一邊是城中村破舊凌亂的斷壁殘垣,並置了特殊的時代印記和“標本”般的城市斷面風貌。

然而兩位導演最終選取的個例都有“過於極端、過於偶然、過於巧合”之嫌,前者是接連夭折、流產兩個孩子的失獨家庭、和朋友一家有間接的“殺”子之仇,後者是情愛糾葛、從屬型角色的唐奕傑在沉默中爆發出“變態”的貪婪偏執、反被殺害。

你很難簡單妄言,導演們是出於對404的畏懼,還是功力不夠不足以用個體敘事撬動完整的時代記憶?

無論如何兩部電影都做出了非常有突破性的嘗試,且都非常可圈可點,比如婁燁將常見的類型片元素放置在高級的影像語言下,質感截然不同。

普通故事,高級影像

婁燁有記錄時代的敏銳意志,卻毫不在意關於大多數人的故事是否只能抵達極少數人的視聽中,《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他持續放大極端個人化的表達風格,“手抖”問題不但沒“治癒”反而更嚴重,手持鏡頭一晃到底晃了兩個多鐘頭,讓網友紛紛調侃要攜帶暈車藥、暈船藥甚至是“嘔吐袋”。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影品相再優秀,也依舊非常“趕客”、勢必不會有驚人票房。

但如果徹底剝離掉手持鏡頭的晃動質感,削弱影像角度的獨特性,電影的質地又會失之平庸。狗血的愛恨糾葛故事本身線索很簡單,但敘事模式中的時間感空間感都很複雜;鏡頭也一早以種種跡象洩露出馬思純的角色就是真兇,電影並不在意推理層面的邏輯燒腦,但苦心營造了影像敘事上的高級質感。

馬思純飾演的小諾,在夜店中的光影變化中有一個恆定不動的凝視聚焦,戴著誇張美瞳的眼睛似真似幻,介於未來主義的先鋒和二次元人偶的被動之間,既有扭曲家庭中成長的困惑與茫然,又有孤注一擲後空洞的痛楚,視聽語言衝擊力非常強悍。

宋佳飾演的林慧,被丈夫以嫉妒之實、瘋魔之名屢次家暴後投進精神病院,背景中醫院破舊老樓房與晦暗的陰雨天氣,共同塑造了陰冷的山雨欲來壓抑感與無法治癒的頹喪之氣。

無論是小巷中追捕時楊警官的焦灼逃竄,還是陳妍希的角色雨夜攤牌時隔著車窗的昏黃視線,抑或是林慧誘惑楊警官那一夜的光影晦暗,電影都在類型片的常規模式之外、為影像風格做了更有質感、更有特色的賦能。

此外,不得不誇獎婁燁導演對於演員的加持功力,宋佳、秦昊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好,陳妍希、井柏然、馬思純也都比預期更讓人驚豔,甚至貢獻了出道以來最可圈可點的演技高光時刻。

演技高光,情緒洩洪

與其說婁燁關注的是個人悲歡困境,不如說他聚焦的是群像困境,聚焦時代激流之中人性弱點造就的必然悲劇。

有投機者乘風扶搖直上又慘痛墜落泥中,有相愛者在歲月前把本心變成了苟且,有接盤俠在憤懣和自憐中變異為施暴者。

每個人都面目可憎,每個人都唏噓可憐,一群“中國病人”。

演員們都非常入戲,用婁燁的話說是“等待他們找到最真實的狀態”。

井柏然毫無昔日偶像歌手痕跡,在混亂群戲中發飆出手撂倒鬧事者,就已經是非常有質感的一根筋警察角色;而馬思純在純真小女孩和冷麵兇手之間的兩幅面孔,更是肉眼可見的演技突破。

陳妍希飾演的連阿雲,早年在臺灣混跡於風塵之中,姜紫成看中她、為她打架鬧事、給她重新開始的新身份,她搖身一變改頭換面成為“成功女企業家”和姜紫成榮歸故里,卻被佔便宜不成而惱羞成怒的唐奕傑,三言兩語兇殘拆穿最難堪的本質:他讓你四處伺候人,賺了錢來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老婆”)。

連阿雲最後的進擊,是威脅姜紫成之後和林慧同歸於盡,愛不得又恨不起,身價數倍依舊無法建立自我認同,為一個男人傾盡所有、可又何曾得到一星半點真誠愛護?姜紫成最後的一點良知,是在燒燬連阿雲屍體之前泣不成聲的難言之隱,逢場作戲抑或三心二意的多年倜儻時光,回頭看只餘淒涼。

多年前校園舞廳中,林慧姜紫成二人郎情妾意翩翩起舞、唐奕傑跟在一旁笨拙觀看,甚是多餘;數年後姜紫成歸來,從精神病院接出林慧,無論是三個人關於一根雪茄的微妙鏡頭,還是在後座上林慧架上二人肩膀的尷尬架勢,細節裡都充滿了複雜的糾纏角力。

在姜紫成的順境中,他始終以alpha型姿態來攙和三人結構,三人關係是利益結構高於情感訴求的模式;而橋下燒屍體那一夜,唐奕傑中途匆匆趕來和林慧貼臉痛哭、繼而三人擁抱,那個罪惡的瞬間裡,三人終於短暫達成了情感上的奇妙和諧。

電影中飲食男女的苟且慾望,混雜著複雜的利益勾結、可悲的情感境遇撲面而來,婁燁輕而易舉就精準擊穿人性的懦弱與貪婪。看似是非常極端的狗血情節,卻深藏著無數成年人的共通困境:愛太美,錢太臭,真心太燙、利益太兇,故事裡都是半吊子的可憐可憎病人,不上不下寸步難行,困在求不得的執念中。

舒心結語

婁燁對於個體情緒的塑造能力、把控調度毫無疑問是高級且駕輕就熟的。故事裡糾纏的飲食男女,每一個人都在極其短暫的篇幅裡就寫盡了極其複雜的一生悲歡與困境,變態的愛與被腐蝕的自我邊界叫人心驚。與其說這是一出刑偵故事,不如說這是一部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的“婚戀病人”啟示錄。

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後風裡並沒有那朵雨做的雲,只有一個晃動的鏡頭,試圖以悲劇來記錄時代。然而電影對於人性撕裂處的病變、痛楚描摹得如此深刻清晰,對於時代的勾勒卻淺嘗輒止。

病在電影角色中而藥在哪裡呢?或許這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一代電影都無法回答的問題,或許答案在風中飄。

原創文章,嚴禁抄襲轉載!

舒心醬


4月4日,在製作完成、擱置兩年後,婁燁的新作《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終於上映了。相比一開始的名字《地獄戀人》,雲雨似乎帶著帶著浪漫感。

電影的主線是一起連環案中案。

城建委主人唐奕傑(張頌文 飾),警官楊家棟(井柏然 飾)遂展開調查,發現墜樓案的背後暗藏洶湧,抽絲剝繭的發掘出越來越多不可告人的事情。

隨著調查,楊家棟被陷害、追殺,一路逃往香港,在逃亡的過程中意外邂逅了死者的女兒小諾(馬思純 飾),卻不知已然落入純情陷阱。

行賄、洗錢甚至幾年前的江邊腐屍案,也似乎與紫金置業的老闆姜紫成(秦昊 飾)有關。電影帶著婁燁以往的風格,整部電影籠罩在濛濛霧色中,晃動的鏡頭營造出緊張懸疑的氛圍。影提示也註明了“建議購買三排以後的座位觀看,想挑戰觀影生理極限的可以靠前坐。”

影片將現實題材與犯罪題材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有一幕是印象很深刻。楊紫成回國之後,親自去接林慧,林拿過來雪茄深深的吸了一口,身邊的唐奕傑一臉討好的接過去。在車上,林一左一右的摟著兩個男人,三人的命運已緊緊的連在一起了。林平衡著愛慾和互相利用的扭曲關係,為了利益。

這個故事裡面,最可憐的人大概是連阿雲(陳妍希 飾)了,當被心愛的男人從車上趕下來丟到水泥地上流產,她或許到死也沒有明白,那個在後臺,為了她揮出拳頭的人,怎麼會這樣對待自己?

淒冷的月光下,是三人帶著五味雜陳的眼神看著火燒的屍體,一把火處理掉這個不聽話的工具。

電影的結局讓小諾帶我們重返那個黑色之夜,在廢棄的樓頂,她親手講自己的父親從五樓推下去,倒在廢墟之上。人不是非黑即白,人心的多面和複雜在電影裡面讓我們看到更多。


走在左岸


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婁燁的最新力作,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自然和外面的“妖豔賤貨”不一樣啦~

  • 鏡頭

首先鏡頭是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而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鏡頭太晃了,晃到我這個3D遊戲眩暈的玩家在前十分鐘看得眼淚直流。

其實這就是婁燁導演的特點之一。婁燁熱衷手持鏡頭和緊貼角色的運動鏡頭,很多的畫面是沒有軌道而言的,所以體現出來的就是搖搖晃晃隨著攝影師運動節奏的畫面。這樣一來是極大地拉遠了《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與普通觀眾的距離——畢竟大部分觀眾都是為了放鬆去看電影的,鏡頭太晃了了把人看吐了我找誰說理去。

但是極晃動的鏡頭不是沒有好處的,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這其實加深了觀眾對於故事的“浸入感”。尤其是在電影的後半段,楊家洞與姜紫成在房車打鬥的情節,這時晃動畫面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

因為凌厲的剪輯和本身就不穩定的鏡頭非常直觀地像觀眾展示了打鬥的激烈程度——這可比固定鏡頭展現出來的畫面要強烈多了。

  • 故事

本身《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作為一部懸疑電影,它的故事情節是不太難懂的。但是婁燁運用的是“過去+現在”兩條時間線,用雙線程的敘事結構來講述這個故事,從某種方面來說,這其實大大增加了電影的懸疑性和故事性。

而且這種雙線程的敘事結構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過去與現在的相互穿插,致使整部電影的節奏也是隨著這種敘事方式推進的。

直到案件告破,電影還是通過一小段錄像將兩條時間線重新串聯起來,在電影的末尾造出另一次反轉。不得不說,這種敘事結構推著故事前進的方式還是非常有新意的。

  • 上映

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能上映,其實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婁燁以拍禁片聞名,這也是大部分觀眾對於這個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唯一印象,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拍了整整三年,主演井柏然還在採訪中說:

我知道這部電影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自始至終都沒問過導演,問過製片人關於這部電影的任何消息。

甚至電影上映前還出現了“撤檔”風波,可見這部電影從拍攝到上映經歷了多少困難。

所以《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能如期上映,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

不管怎麼說,婁燁是我國眾多導演中一直保持本性,堅持個人風格的導演,即便認知度不高,作品對普通觀眾也不友好,但對於整個華語電影的生態來說,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出現是極具意義的。


電影火車站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是一部現代的懸疑片,濃縮了中國南方近代拆遷歷史。


有人覺得《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深刻的解釋了人性,向觀眾們揭示了人性,展現了社會複雜的陰暗面,具有普世的教育意義,為此很多人覺得沒有獲得金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頗為遺憾。


不過也有評論家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部諂媚中國市場的電影,是一部失敗的電影。這部電影故事觸及傷痛來獲得大眾的認同感。


無論外界怎樣的評價,婁燁導演對於這部電影有著自己的認知。他認為《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是以平常的角度來拍攝的,為了營造真實感,故意晃動鏡頭。


-這部電影記錄了改革開放期間,內地、香港、臺灣等地的風起雲湧,粉刺了富商的虛偽,官吏的腐敗,公安的無能,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影片。

電影以廣東洗村為背景。但是的政府官員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封鎖消息,如果政府官員沒有落馬,可能這段歷史將會永遠塵封。


為了還原這段真實故事,演員們也是非常的拼命。楊家棟(井柏然飾)被誤以為殺了唐主任的秘書後,有一段在廢墟上的奔跑。為了展現真實,採用了純手持小機器等方式。井柏然在廢墟上一遍又一遍的奔跑,跑了N多次,最後整個人都虛脫了。


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最具有情感衝擊力的則是燒屍之後,三個人抱在一起,彼此的眼神透露著五味雜陳,讓人揪心的疼。



不過這部電影也有不足之處。雖說在敘述方面有大的突破,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沒有擺脫傳統的桎梏,有些生搬硬套。為了構成標準的電影黑色偵探敘述外殼,電影硬拉扯到楊家棟這個警官角色,作為串聯1980-2012年這二十餘年的針線。


瑕不掩瑜,從《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我們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們都終將成為我們討厭的那個人。”


束竹醉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上映第四天,票房4650.1萬目前還在緩慢上升中。

(來自貓眼實時統計)

而豆瓣評分已經掉到7.7分,

貓眼評分更是隻有7分。

在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風雨雲》在短短四天時間票房跌落前五,排片佔比不足10%。

我想其中很大的緣由在於它“過度營銷”。

當然,我所說的過度營銷並不是指電影本身質量不過硬而靠花錢過分地吹捧宣傳。相反,我認為這部《風雨雲》自身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時代是風,它不平靜,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印證了時代變遷的動盪;人性是雨,包裹住原始的慾望,愛情、金錢、權力一點一滴彙集;命運是雲,相信世間總有因果輪迴,終究下不來、飄不走、散不開。

影片充滿黑暗元素,彷彿置身於《慾望之城》,但是它又“黑”的不夠徹底,不過這背後的天空註定不晴朗。

電影本身就具有時代感,“時代”才是理解這部電影最關鍵的一點,還記得電影上映前的一張海報上“電影會幫我們記住,我們和我們的時代

某種程度上,這就是對電影最好的解釋了。不過,在我看來這也是對導演“野心”的一種詮釋和電影本身的一種高明又不高明的營銷手段。

婁燁,可以說他是“禁片之王”,拍過十部電影其中六部無法上映。可是他又不甘心,即便是被“束縛”的幾年依然沒有改變他的風格,一股執拗又讓他接著拍。就好像《風雨雲》中年輕的楊警官,獨自絕望地對抗著看不見的宿命,但是他依然不放棄。他查的不是兇手,而是一段被掩埋的歷史。

“刪”、“改”這些詞對於婁燁的電影來說再正常不過了。《風雨雲》中的角色老A,導演大膽請陳冠希來演,也許是對同樣一直被“束縛”的陳一種惺惺相惜,或者說老A這個角色沒有比陳冠希更適合的人選。

然而,陳冠希這一次的戲份被剪了,變成了聲音出現的方式,也就是畫外音,陳冠希的聲音被保留,但原有的畫面被更換了,電影中也沒有露臉。

所以,有評論說:“剪的那一分是因為沒有看到陳冠希的臉”。

與其說《風雨雲》是一部文藝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黑色紀錄片更為合適。婁燁的“野心”把《地獄戀人》更名為《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使得對於不瞭解他和他風格的人更難以琢磨,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風雨雲》是不是文不對題,它到底啥子意思?

還有就是鏡頭方面,這便是我為何說《風雨雲》是紀錄片更確切的一點佐證。晃動的鏡頭和畫面,給人帶來的暈眩感,若不是經常看這類影片的觀眾,實在是難以接受這種寫實記錄風格,更有觀眾離場嘔吐。

婁燁想要拍出自己的風格,可是這份風格不符合大眾口味。想起我的一位朋友說:“婁燁,其實就是個小眾電影導演”,這句話並沒有什麼其他挖苦之意,也是出於一種無奈和感嘆,並不是所有的好作品都能夠被大眾所接受,就像首映禮上那張海報上“一場遊戲一場夢”。

我們每一個人都身不由己的被攜裹進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暴露出心裡最深處的卑鄙和邪惡。丟失了僅存的一絲的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仰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所有的事都是這樣,會過去,被忘記,包括我

婁燁這份對電影的執著還是讓時代來銘記吧!


妖狐說電影


婁燁被稱為“龍標困難戶”,從1994年拍攝第一部《危情少女》到4月4日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以下簡稱《風雨雲》),25年了,婁燁拍了11部電影,僅《紫蝴蝶》《浮城謎事》《推拿》《風雨雲》4部於國內公映。

映前一波三折的《風雨雲》目前累計票房超過6000萬,創下了婁燁公映影片的最高票房成績。在《風雨雲》之前,婁燁的票房最佳是《推拿》,2014年拿下了1351.5萬。

我們回過頭去看,會發現2014年實際上是內地電影市場的一個分水嶺——那一年內地電影市場共計誕生了三部十億作品,此前三年,每年僅一部十億電影誕生。

2014年後,市場“井噴”了,2015年超十億作品共計8部,其中2部超20億;2016年超十億作品共計9部,其中一部超30億;2017年超十億作品共計15部,其中一部超50億;2018年超十億作品共計17部,其中3部超30億;2019年截至目前出現了5部超十億作品,《流浪地球》累計票房近47億——市場“高位數”不斷更新,“平均水位”一漲再漲。

顯然,婁燁並沒有跑贏增速。不僅婁燁,這是普遍存在於第六代導演身上的“怪象”——他們將觀察、視角、表達慾望交付給作品,想用自己的方式給“商業快感”至上的內地影市帶來另一種思考,最終,卻更加偏離了市場和觀眾。

極致自我的《風雨雲》

耐人尋味的,是《風雨雲》在評分體系上的表現。

豆瓣上,11.8萬網友給這部電影打出了7.6分;貓眼上,3.3萬觀眾打出了6.9分——也就是說,

《風雨雲》的貓眼評分低於豆瓣評分。

眾所周知,貓眼是觀影第一入口,它的評分代表“大眾口味”,代表購票觀眾對影片的“好惡”;豆瓣是文青聚集地,對電影品質有著更為嚴苛的標準,還身兼戰狼精神對水軍零容忍。長期以來,貓眼評分高於豆瓣評分演化成一條“市場定律”,與《風雨雲》同檔期的《反貪風暴4》《調音師》《雷霆沙贊!》《老師·好》《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在評分上都符合這條邏輯。

到了《風雨雲》這裡,“大眾”竟然嚴苛了起來?當然,也有聲音認為,在“大眾”範疇裡不吃香,是文藝片普遍的宿命,然而同在線上的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貓眼評分8.8、豆瓣評分7.9;2018年賈樟柯的《江湖兒女》貓眼和豆瓣同為7.6分;2017年張楊導演的《岡仁波齊》貓眼評分8.8、豆瓣評分7.7——文藝片,似乎並不能成為一個“託辭”。

一定要為《風雨雲》找到“同類”的話,《地球最後的夜晚》當仁不讓——貓眼評分2.6、豆瓣評分6.8。當然,《地球最後的夜晚》錯用了“一吻跨年”的宣發手段,存在誘導消費嫌疑,相比《風雨雲》,受到了“大眾”層面更洶湧的批評。

拋開外在因素來看,這兩部“逆評分體系而行”的電影實際上有著極大的共通點——在體現導演極致自我風格的同時,對普通觀影觀眾並不友好。

《地球最後的夜晚》裡有長達一小時的3D長鏡頭,充斥著迷幻的夢境、主角的特寫和囈語、溢出屏幕的潮溼感、碎片化的故事結構;《風雨雲》改編於真實事件,但手持拍攝鏡頭引發的劇烈搖晃“過於真實”,讓觀眾觀影時“生理不適”,看過的觀眾留下忠告“建議空腹觀影”。此外,《風雨雲》中婁燁試圖串聯起時代和個體間的聯繫,在此前的多部作品中,這種嘗試都能輕易觸及觀眾“痛點”,然而這一次,僅充當了情愛的背景板和調色板。

在筆者看來,正是畢贛、婁燁強烈的自我風格,讓他們和“大眾”間產生了“審美差”,這種“審美差”,最終反映在評分體系上。

面對自我、背對觀眾,是打在“第六代”身上的烙印

在《風雨雲》的創作階段,有記者曾問過婁燁兩個問題,其一是“現在做新項目的時候會不會把過審看成很重要的一個參考因素?”婁燁回答:“過審對於每部片子都會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環節,但這是後頭的事。開始的時候我一直跟大家說把市場忘了,把所有的東西忘了,先來把握這個故事,然後再找解決方案。”

其二是:“增加了商業元素、請到了很多明星演員之後,您有很認真考慮票房這件事情嗎?”婁燁回答:“票房肯定會考慮,但是一個導演如果一直考慮票房,他就做不了太多的東西,導演工作與票房本身沒有直接的聯繫。”

這兩個回答,不難看出婁燁強烈的“自我意識”。這背後,面對自我,背對觀眾,是打在以婁燁為代表的第六代導演身上的“烙印”。

與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在鄉土情結、文化歷史、民族大義中“周旋”,並充分和資本、商業融合的第五代導演不同,第六代導演親身感受了80年代、90年代經濟體制轉軌給社會帶來的劇烈變動,舊體制和舊觀念崩塌,英雄主義失效,個體命運動盪,西方思想和觀念一股腦湧入。第六代導演由此自帶了對社會、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這種洞察構成了他們作品的基本面——現實邊緣。

賈樟柯的《三峽好人》中有正在建設的三峽大壩;王小帥的《地久天長》涉及了計劃生育、下海潮、計劃經濟改制後的工人下崗;曹保平的《烈日灼心》聚焦了福建西隴發生的一起慘案;路學長的《卡拉是條狗》裡卡拉因為沒有辦理“養狗證”被警察抓走;張元的《看上去很美》中,小孩子被教育制度所僵化;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裡,離奇慘案發生,警察卻愛上了殺人犯……

這些第六代導演,普遍關注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普遍在創作中建立了極為鮮明的個人風格。然而,在商業層面上,他們始終沒有建立起與聲望匹配的票房號召力——“集體反叛”的第六代,拼命想帶領觀眾從時代中突圍,卻又好像被“圍裹”在了他們所執著的那個時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