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房價都上漲,灣北樓市新走向?

最近膠州灣北岸樓市發生了不少新變化,很多人一直來問,百忍老師就把這些事情梳理一下,結合目前眾多樓盤得開盤尤其是源頭上得土地出讓情況,讓大家看明白未來的大致趨勢。

1、市政府不搬遷之影響

近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姜德志做客網絡問政時介紹,2018年底我局已完成《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18-2035年)》成果並組織了專家評審。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目前,我局正在按照中央關於規劃體系重構要求,在原有《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18-2035年)》成果的基礎上,啟動《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的編制工作,計劃今年年底完成初步成果。

而在《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18-2035年)》中,青島市行政中心沒有調整的計劃。

可以確認的是,到2035年之前,青島政府不會再搬遷。這個影響主要是紅島街道。這導致一個結果,紅島街道的樓盤價格和高新區拉平。

地價房價都上漲,灣北樓市新走向?

這個說法當然一直有,但很多人還是不信,這次是再次確認而已。大領導一直強調不準蓋樓堂館所,新的政府大樓等不可能再立項建設,這才是關鍵。

在高新區去年一直保持在13000均價的時候,紅島街道則給了15300的均價,高出了接近20%,主要是憑藉這個傳說和地鐵8號線。

百忍老師前年遇到一個退休小吏,談起紅島街道,簡直信心爆棚,說是要漲到4萬一平。問他有何依據,說是請看五四廣場周邊。顯然是想把92年的經驗再重演一遍。這在很多人眼裡,尤其是體制內人眼裡,極具誘惑力,也是吸引他們灣北買房的最大動力之一。

如今再次重申此消息,顯然讓更多的人迴歸平常心態,這樣紅島灣的壓力會大一些,但從長久來看,不是壞事。

而如今高新區在高地價之後,也是15000多成為主流了。

2、高新區房價上漲之影響

在去年高新區暫停搖號之後,中海、世茂、碧桂園三家去年高價拿地的項目開始推盤,差異巨大,總體去化壓力比去年搖號時期要大得多。

去年百忍老師就多次在940電臺節目中說過,高新區的價格必然上漲,這是由地價和成本決定的,政府的審批價格也會放開,因為畢竟是你把高價地賣給開發商的麼,40%的人才公寓也是你讓人家建設的,這個成本之下,13000的均價是扛不住的,所以能買的趕緊買,2019年這個價格就基本過去了,再買就得多掏至少二三十萬。

如今一切應驗,高新區價格整體上了一個臺階。去年觀望的很多購房者想必又扼腕嘆息了。

碧桂園翡翠城首當其衝,畢竟宇宙第一房企,要求快速,15200的均價,結果第一批100多套還是不錯,去化90%。緊接著第二批去化率猛降至45%,後繼乏力。其實主要問題在於戶型太大,最大的居然到了220平,300多萬的價格,能吸引的客戶很少了。

中海紅著的八層洋房受到歡迎,裝修標準也比較高,均價也是15000多,第一批積累客戶較多,開盤也是去化超過90%。說明目前的購房者還是很在乎產品,市場依然廣大,尤其是洋房產品。

世茂璀璨天樾在宣傳上走了文化路線,其實不如上述兩家簡單粗暴一點,直奔要害更徹底。

卓越嘉悅的小戶型應該也是問題不大,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後期眾多的樓盤將推商業部分,這個體量巨大,去化難度很大,估計會有一番市場搏殺。

從近期的市場反應來看,高新區住宅在漲價之後,15000到16000已經是市場主流價格,對比去年的13000元,平均上漲幅度接近20%。

去年百忍老師就說,紅島和城陽之間的價格差一定會變小,甚至削平,如今正是如此。所以目前的紅島樓市,從成交火熱程度來看,確實比去年下半年搖號時已經大大降溫,但是因為供應也相應減少,所以是有支撐的。但是項目之間,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領導們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急需增加區域買點。原來高新區最大的吸引點是學區,但去年底的積分制度讓很多家長有意見,因為買房就能上學顯然成了懸念。正當糾結之時,58中分校落戶高新區又來了一針雞血,其實這個也是懸念,孩子能不能考上才是關鍵。

地價房價都上漲,灣北樓市新走向?

所以,紅島高新區樓市褪去紅色,迴歸正常,這也許是常態。河套街道樓市目前處於無供應時期,而紅島街道只剩下紅島灣了,所以被掩蓋的城陽兩個西部街道反而顯露出價值來了。

3、上馬地價上漲之影響

膠州灣北,除了紅島經濟區之外,還有棘洪灘和上馬街道。這兩年基本上樓盤比較少,存在感不強。

棘洪灘街道在最北邊,較為偏遠,但因為只有天一家一個樓盤,一枝獨秀,別無選擇,所以銷售火爆,熱度反超紅島。

而上馬和棘洪灘不同,這是膠州灣北的地理中心位置,西連膠州少海,東接城陽主城,北邊是棘洪灘街道,南邊是紅島街道,灣北南北大通道岙東路和東西大通道正陽路十字交叉在此處,正好是膠州灣北的新都心。

地價房價都上漲,灣北樓市新走向?

上馬街道駐地人口聚集程度是膠州灣北最熱鬧的去處,數條道路街鋪林立,商業繁華,這和其他區域的人口稀少形成鮮明對比。如今的商業配套也最為繁華,而且和高新區的核心區緊密相連,有新城市的面貌。

這裡距離新機場很近,到紅島高鐵站更近,未來有希望藉助這兩大交通樞紐形成自己的產業聚集地,吸引大量人口進入。未來規劃的地鐵9號線和12號線在此相接,形成膠州灣北岸的交通中心之一。

目前上馬已經制定拆遷改造計劃,準備用三到五年時間把周邊村莊改造完畢,把眾多人口聚集起來,形成規模城市,南部連接新建設的醫療中心、運動中心和會展中心,這樣才能成為膠州灣北岸新都心。

上馬以前土地出讓很少,樓盤也少,都是小開發商主導,難以形成規模。最重要的標誌性事件是2018年一月,融創聯合天一仁和等拿地,成為首個進駐上馬區域的地產大鱷,把區域的地產產品和服務一下子拉到和高新區同等水平。

北岸一號雖然和高新區眾家地產巨頭在同一個市場競爭之下,但絲毫不落下風,目前已經是尾盤階段,可見品牌和品質的助力,也可見企業的營銷水平。

從樣板區和樣板間來看,無論戶型還是園林,都比周邊項目有了一個本質的提升。如今剩餘的基本是160左右的四房的八層洋房產品,房間闊綽,裝修標準高,和高新區限價的裝修標準有比較大的區別。在高新區這樣的產品目前基本在16000左右的價格線下,結合上馬街道駐地比較全面的商業等配套,目前價格還是很有優勢的。

前文說過,高新區樓市在漲價之後和城陽的價格已經實現平衡,所以,覺得高新區眾多樓盤價格貴的購房者,尤其是洋房愛好者,不妨多個選擇。

上馬如今供應面臨不足,所以土地開始繼續出讓,但地價已經大漲,這倒是和高新區去年地價上漲一樣,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4月11日,嚐到甜頭的天一仁和再次拿地上馬。其中的QDCYP-2019-4-3號城鎮住宅用地位於城陽區上馬街道龍游路以西、育英路以南,佔地27814㎡,規劃總建面33376.8㎡。規劃容積率1.2;起始樓面價4187元/㎡。

該地塊靠近北岸一號項目,而去年融創拿地樓面價僅為2032元/㎡。才一年多時間,地塊的起拍價已高達4187元/㎡, 地價已經翻了一倍多。

總之,在灣北樓市整體市場平衡的情況下,紅島和城陽幾乎不再有差別,上馬的地價和紅島及城陽主城區一樣,也在快速上漲。這

不僅給了高新區以漲價的動力,只怕是上馬的房子未來也不會便宜了。而且上馬舊村拆遷已經大規模展開,新的城市面貌會大改變。

所以,真要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你恐怕得趕緊去看看房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