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有的時候,看著鏡子,會覺得自己特別醜。

“天啊,這是我嗎?“你突然發現鏡子裡的自己居然那麼蒼老憔悴、毛孔粗大、左右臉還不太對稱,簡直沒有勇氣再看下去。

打開手機前置攝像頭自拍的時候,會努力擠出滿格的微笑,調整到最好的角度“咔嚓“來一張,然後退出相機軟件點開相冊,點開那張用力過猛的完成品,內心爆發出哀嚎:這是啥!!!

這張慘不忍睹的自拍裡

有一個慘不忍睹的沙雕,

他、她、它看上去

皮膚暗淡無光、

表情過分扭曲、

姿勢矯揉造作、

這個人到底是誰?

這最好不是我!!!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當你照鏡子時,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多麼醜


總有那麼一刻,想問天問大地: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好看,而我的臉是最低配!

但是幸好,大多數人都能夠成功挺過自我懷疑的時刻。因為,我們總能找到各種理由安慰自己。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或者,乾脆打開美顏相機,調出一個濾鏡。這個時候,只有一張最完美的自拍能夠拯救自己的壞心情。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但是那一瞬間的自我懷疑,確實很糟糕!


還有什麼比自己否定自己更可怕呢?

我的絕望逗笑你了嗎?


如果24小時腦子裡都充斥著這些該死的想法,無論誰都會崩潰吧。

而恰好,就有那麼一個幾乎24小時都感覺“自己簡直糟糕透了“的漫畫家露比,卻成功用自己的絕望念頭,逗笑了許多人: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今日大吉,諸事不宜》是一本很好笑的書,但是當你笑著笑著,就會突然想哭。作者露比好像是偷窺了你內心最脆弱的情緒角落:所有自我懷疑的念頭,一切崩潰渺小的瞬間。

最關鍵的是,她還特別機靈的把這些情緒都變成了好笑的段子:

比如突然感到很喪 ▽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比如想要逼自己努力 ▽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比如巨大的空虛來襲時: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這些超超超喪氣又好笑的場景,加上一些真誠的碎碎念和吐槽,乍看會覺得沙雕和誇張,但是,看完後就忍不住感嘆:

天啊,那不就是自己嗎?那些在漫畫裡放大的悲傷、尷尬、自我懷疑、脆弱、敏感,那個總是把事情搞砸的人,不就是自己嗎?

原來,不止是我曾有過那些想法啊。這麼看,糟糕的想法還可以被畫得如此可愛和好笑,糟糕的想法,也可以被尊重值得被原諒,而糟糕的人並不是就該去死。

糟糕的念頭,需要被體諒,需要一個理解的微笑,以及一個溫柔的擁抱。

露比·艾略特,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用自己的糟糕想法,逗笑別人的漫畫家。她在歡笑聲中告訴大家,到底抑鬱症患者遭遇了什麼: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他們覺得是你活該


前幾天看到一則熱搜視頻,視頻開始是一輛轎車突然停在了高架橋上。

過了一會兒從車裡跑出來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身後緊接著開門追出來他的母親。兩人一前一後衝過馬路,前面的男孩毫不猶豫翻過欄杆,跳下高架橋,他身後的母親伸手抓他,卻還是沒能抓住。

母親看到孩子已經掉下橋,當場絕望地跪坐在地上,嚎啕著捶打地面。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就在這個視頻下面被贊最多次的評論是“現在的小孩承受能力太差,可憐天下父母心“。


被贊次數第二多的評論是 “現在的小孩,無語,都是太寵的後果“。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除了批判和指責自殺的孩子不負責任,衝動,心理脆弱和不孝順之外,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指責母親,認為正因為她過分苛責小孩,導致孩子心理崩潰。

大量的人把批評的矛頭對準了母親,認為她活該承受這樣的結果,甚至認為母親該陪孩子一同去死。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對待悲劇,人們在不瞭解真相的情況下,總是習慣性選擇批評、苛責、甚至咒罵,他們說:你為什麼這麼玻璃心,你實在太差勁了!

這個孩子究竟經歷了什麼,而這個母親到底說了什麼?其實我們無人知曉,媒體上報道的一些未經證實,甚至模凌兩可的事件描述,成為了人們一哄而上咒罵指責孩子和母親的原因。


大部分人總是在看到悲劇後,理所當然的把一切都歸咎於當事人脆弱和愚蠢,而不是去想:

或許,他/她真的非常需要安慰;或許,他/她早就積累了太多的無力感和糟糕的情緒;或許他/她真的已經盡全力了。而下一次,該怎麼避免發生同樣的悲劇?

究竟是我們不夠努力,還是我們太脆弱,亦或是活著本來就不容易。

每個人都有一場仗要打


做個成年人多不容易啊。

要養家餬口,還要保持開心;睜開眼就要掙扎著走向社畜的第一線,還得面帶微笑接受996,要學會把工作壓力當作“福報“。

久而久之,終於學會麻木了。麻木到在無緣無故感到沮喪的時候,都沒有力氣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沮喪。


為什麼會這樣?

在知乎上搜索抑鬱症,你會發現原因: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根據WHO發佈的數據,全球範圍內約有4.3%(3.22億人)罹患抑鬱症,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得抑鬱症,這是一個異常龐大的數字。

而抑鬱症已經逐漸成為當代人的主要致死原因。表面上看,壓垮人們脆弱心絃的,好像只是一句話,或者一次失敗的項目,是每天多擠的幾個小時地鐵。

但實際上,也許是他們真的病了。只是這種病,被誤解為“玻璃心“。然後,一番嘲諷,就更加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病了“。

直到終於有一天,所有的情緒一齊湧來,讓一個人的絕望變得無法挽回。

抑鬱症從來都不罕見,馬路上經過你的25人裡就可能有1個正在飽經抑鬱的折磨。而《今日大吉,諸事不宜》,就是這樣一本誕生於抑鬱中的漫畫。

很小的時候,露比就患上了抑鬱症,不僅要忍受進食障礙、自我傷害等身體上的折磨,還要忍受驚恐發作、自我認知失調等精神上的痛苦。那個時候,她才十六歲,卻不得不因此常常住院,錯過了青春期一切的美好。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幸好她開始創作漫畫,並開始將這些充滿著無厘頭趣味的塗鴉作品陸續發到了社交平臺上,沒想到,卻引起了許多強烈共鳴。

她喜歡用無厘頭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用反諷的語言描繪自己與抑鬱症抗爭的經歷。


露比在畫下這些片段時,應該是帶有一點兒自嘲性質的,甚至有點兒惡趣味,你看完這些小漫畫,一定會感受到來自她的真誠和關心:

也許今天是個不錯的日子,你感到得心應手,胸有成竹,生存似乎是件比較容易的事情。也許今天是個糟糕的日子,甚至像世界末日一樣糟糕,鹹鹹的淚水浸透枕頭的悲傷時光又來了。也許你不能確切地指出原因,但你知道問題很多。

又或許你不能確切地指出原因,只是無悲無喜地晃盪著。但我們都活著,一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我們遭遇了生活,我們都一路顛簸,不同程度地像一顆又哭又笑、感情豐富的怪土豆。

劉嘉玲回首過去一切成功和低谷的時候,曾說過一句心裡話:

“每個人其實都很不容易,但他可能是調整了好再出來的,所以你沒有看到他的不容易。“

所以,在我們真正理解一個人的脆弱之前,多一點寬容和諒解,少一點苛責和諷刺。

這不是要求人人都要有聖母心,無非是總有一天大家都會明白,做人都不太容易。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丈夫得了抑鬱症》


不要再說抑鬱症病患是玻璃心了,你在把他們推向懸崖

《今日大吉,諸事不宜》

露比·艾略特 著

敬雁飛 譯

露比是一位深受心理問題折磨的少女。她將自己悲傷又搞笑的日常故事,寫成了這本《今日大吉,諸事不宜》。她常常為生活中的挫折感到沮喪和失落,覺得世界糟透了,但下一秒就會被冰淇淋吸引;她害怕社交,常常懷疑自己的外表,總是控制不住情緒,但看到小狗時,仍會給它一個溫暖的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