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週一23點後,海航集團旗下的旗艦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連發32份公告,披露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同時對公司的資金和債務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披露。

作為海航集團長期以來的主要造血機器,剛剛過去的2018年,受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的牽連,海航控股還承擔了海航集團輸血機器的職能,其中一份公告就披露,海航集團及其關聯方在2018年以海航控股為主體,申請了三筆銀行貸款,用於清償其境內外公開市場債券,金額總計達65.7億元,截至2018 年 12 月 31 日尚未償還。

今年4月,海航集團通過出售部分資產給海航控股的形式,才將這筆觸發公司內控缺陷的資金佔用歸還:海航控股收購新華航空 12.18%、海航技術 60.78%,以及天羽飛訓的100%股權,總計作價 53.99億元,收購價款將抵減海航控股向海航集團的資金拆借本金38.34億元,此外海航集團又通過銀行轉賬方式歸還海航控股向海航集團的資金拆借本金27.36億元及相應利息 15.88億元。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海航控股2018年相關財務指標


2018 年,海航控股實現收入677.64 億元,同比增長 13.12%。其中運輸收入 644.82 億元,同比增長 13.67%; 輔營收入 32.82 億元,同比增長 3.25%;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虧損3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更是虧損41億元。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航旅圈梳理海航控股的年報發現,2018年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人民幣18.2億元,這一項對去年海航控股的賬面虧損影響較大,達到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49.91%。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這部分資產減值準備,主要計提了海航控股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權公允價值低於初始投資成本的損失,包括海航機場集團、新生飛翔、興航融投與濱海農商行等。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此外,與2017年相比,海航控股2018年的財務費用大幅增加,投資收益大幅減少。其中,財務費用增加與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帶來的匯兌損失有關以及利息費用增加有關,投資收益的大幅減少則與去年出售巴西Azul航空損失6.49億元有關。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剔除上述賬面損失後,海航控股本身的業務表現如何?航旅圈也對年報中披露的主要數據進行了梳理,並與其他上市航司進行了對比。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海航控股共運營飛機 463 架,機隊分佈情況如下: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2018年,海航控股新開國際及地區航線62 條,其中遠程國際航線 44 條。除了完善北京的洲際航線網絡,開通北京至蒂華納、墨西哥城、都柏林、愛丁堡等國際航線,還重點打造了深圳等國際樞紐的遠程網絡,開通深圳至巴黎、維也納、馬德里、布魯塞爾、蘇黎世、溫哥華和西哈努克等 7 條國際航線,目前是深圳機場運營洲際航線最多的航空公司,在深圳至歐洲和澳新區域佔絕對主導地位。

與其他上市航企相比,海航控股在2018年開通的國際航線要多很多,除了年報裡提到的北京和深圳,還包括成都,長沙,西安和重慶等,這些城市的當地政府,會通過航線補貼進行市場培育。

年報顯示,海航控股2018年獲得的航線補貼為14.44億元,是上年同期的一倍多,但也提到部分航線及其他補貼

未能按照預期到賬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截至2018年底,海航控股共在16個兩千萬級以上機場設立分公司及運營基地,其中西安、鄭州、長沙、海口、三亞、烏魯木齊等 12 個機場市場份額穩步提升,且8個機場的市場份額在15%以上,海口市場份額達39%。

不過,相比其他上市航企,在體現主業經營效益和運行效率的兩個指標上,海航控股並不佔優,並且同比2017年也有所下降。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其中,體現票價水平的客公里收益同比下滑1.4%,是上市航企中唯一下降的。除了與民航控總量的政策之下,新開航線集中在三四線低收益市場的大環境有關,公司開闢的洲際新航線較多,以及2018年為了回籠現金而向機票代理和旅行社出臺的低價切位等預售政策也影響較大。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據航旅圈瞭解,此前,海航控股及其他海航系“小馬甲”開闢航線,主要是各自為政的“群狼戰術”,但2018年成立的商委,開始對海航系下各航空公司的航線市場進行協同規範,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內部損耗。

年報中也披露,通過整合海航控股及旗下航企航線網絡資源,建立“核心-支撐-輔助-策應”四層重點市場層級樞紐,提升航線網絡品質,形成區域市場的聚焦優勢。

2018年,與海航控股並表的海航系“小馬甲”們的業績表現也不太樂觀,其中:

祥鵬航空盈利1.58億元;

天津航空虧損13.24億元;

長安航空虧損1.06億元;

山西航空虧損1.4億元;

烏魯木齊航空虧損2.5億元;

福州航空虧損2.21億元;

北部灣航空盈利0.07億元;

新華航空虧損0.82億元。

因此今年以來,除了“五星”海南航空,海航旗下的國內12家航空公司,在推進地方政府增資的同時,都開始陸續轉型,複製西部航空的低成本模式,推出了取消免費餐食,行李收費,機上銷售等差異化產品和服務。

相信進入2019年,除了繼續推進資產處置,如何提高航空主業的造血能力,將是聚焦主業的海航重點要做的工作之一。

2019年一季度,海航控股的財報已經扭虧為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4億元,同比下降14.77%。


年報季丨海航控股為何虧36億?陳峰稱負債健康預計三年


而在接受央媒的最近一次採訪中,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透露,今年三月,海航的流動性困難達到最高峰,但已安然度過,一季度加大了處置資產力度,實現大量現金迴流,但現金迴流沒有預期的那麼高,因為有一些國外的債務結構問題,預計用三年時間可以將負債降到比較健康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