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少爷”越来越多,不打工,不干活,还不缺钱,这是为啥呢?

棒奔霸


实在理解不了二十多岁三十岁还在家啃老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之前还看过一篇新闻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说只要父母不死他就有钱花 个人理解这是心理扭曲和父母教育的失败 我26了 结婚前是月光族结婚后思想行为不由自主就发生了变化想着咱这一辈子苦了穷了争取到娃跟前好一点也争取成为父母的骄傲结婚三年创业两次都失败了负债4.5万 家里农村的 一贫如洗 好在媳妇不嫌弃如今孩子快一岁了 目前在上班一个月5000左右 一天6快一包烟 一个礼拜三次6块钱彩票 别的没有任何花销。说实话 感觉压力很大 父母上年龄了 儿子快一岁了 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 可生活还得继续不是么 加油吧


远处的彩虹


笔者的堂哥,就属于这样的“大少爷”:

笔者的堂哥,现在33岁。大学毕业以后,应聘到了新疆的一个企业,工资5000元左右,也算可以了。可突然有一天,企业给二叔打电话,说堂哥已经好多天没上班了,让回去领堂回家。回家之后,问堂哥是什么原因不上班的,他也不说,反正从此以后就不出去打工了,也不帮着干农活,整天的生活就是电脑、手机,已经两三年了。



通过笔者的了解,发现这并不是少数现象,而是越来越普遍的问题,可以算得上是假“啃老族”了。那么,是为什么呢?



父母的溺爱。

现在30岁左右的一代人,都是计划生育政策相当严格时候出生的一代人,有的是独生子,有的是两个孩子,很少有四五个孩子的情形。这代人与父辈们相比,也是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一代人。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也有更多的钱来给子女买东西;而且,由于孩子比较少,不管是父母亲还是爷爷奶奶,都比较疼爱,甚至是溺爱,“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更别说干体力活了。所以,就养成了长大以后还是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愿意出去打工,也懒得干农活。



心理落差大。

特别是那些从小到大成绩优异,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从来都是受夸奖的那一个;在家里,是家人心中的乖宝宝,很少责备。但是,出了学校这座象牙塔,离开家这个避风港,当自己需要一个人面对复杂的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不是那么好交流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与自己当初的期望相差甚远,心理落差大,受不了,所以就会回家,时间长了,也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



眼高而手低。

还有这样一类人,看着其他人可以挣大钱,就眼红、羡慕,总是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一份比其他人更好的收入。瞧不上收入较低的工作,更不愿意去出卖自己的苦力挣钱,每天都是想着赚钱的好主意,但是,很快发现并不现实。属于眼高手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一类型。(图片来自网络)

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类现象出现的呢?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农策分析】带您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帮您解读更多涉农政策。

农策分析


相信每个村子里都有从来没有打过工,也从来不缺钱花的“大少爷”,甚至在这几年这样的所谓大少爷越来越多,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逍遥日子,那么他们每天消费的钱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这种大少爷越来越多呢?


这种从来不打工也从来不缺钱花的大少爷又被称为寒门富二代,他们往往出身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却从来都是大手大脚的花钱,在外人看来以为家中开矿的。我们村子中有几个年轻人就是这样的寒门富二代,其中一个还是我的远房亲戚。我家亲戚这个寒门富二代先称他为小王,小王是在他妈妈生了两个女儿后冒着被超生罚钱的危险生出来的,听我奶奶说,小王的爷爷知道老三是大孙子时,激动的都老泪纵横了。小王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家里的家务活全是两个姐姐干,小王则负责吃香的喝辣的,正是因为家人的溺爱,小王在上学时就不好好上学,所以早早的辍学在家,去工厂打工又吃不了苦,所以一家人安心的让小王在家啃老。虽然小王没有工作出手却很阔绰,穿的是名牌,拿的是最新款手机,出门从来都是打车,但是小王的父母却在六十多岁后仍然给别人打工,穿的也是很多年前就不流行的旧衣服。邻居亲戚看不过眼都纷纷劝小王父母别再宠着小王,好心没好报,换来的都是小王父母的不理解。


在农村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大少爷”“寒门富二代”,第一个原因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决定。在以前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尤其是老来得子的儿子,恨不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扔在手里怕摔了,正是因为从小就开始的溺爱,让很多年轻人丧失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能力,所以在长大以后根本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只能啃老来养活自己。

第二个原因是父辈的教育不当。很多父辈农民本身没有多少文化,再加上每天干的都是体力活,回家以后累的只想休息,所以对子女的教育不是漠不关心就是对子女的教育不正确。很多人在自己的儿女犯错误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子女做的对不对,而是一味的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正是因为这种不正确的教育,在子女进入社会中后无法融入大环境,所以只能在家里挥霍父母的血汗钱。而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后并不是督促子女找工作,而是自己加倍努力工作好让子女有足够的钱来挥霍。正是因为父母的默认甚至是鼓励,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少爷。



之所以大少爷越来越多,除了这些大少爷本身就有的问题以外,更主要的是父母的默许和纵容。你们村子里有这种大少爷吗?你觉得这种大少爷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欢迎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农村“大少爷”越来越多,不干活,不打工,还不缺钱。这是为傻呢?

我有一个表侄,三十岁了,生养的两个子女。按理是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是艰苦创业的大好时光,可他什么都不做,白天睡觉,晚上做“夜游神”,以麻将为友,以扑克为伍,夜夜沉醉于赌博之中。赢了,呼朋唤友直奔宾馆,行酒猜令,俨然一个富家公子大款一般;输了,回家开口给父母要。父母有钱时就给他,没有的时候,他便凶相毕露,手持菜刀棍棒,大声呼喝父母:“我从一数到三,再不拿钱来,我他妈的开始打人了。”父母无奈,只好四处去借钱来给儿子赌博。终于,这个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表侄去了他该去的地方一一一监狱。

现在的农村,如果你有兴趣,到田地里去看看,劳动的的人尽是四十岁以上的,四十以下的寥寥无几。为什么年轻人不干活,怕干活了呢?原因很简单,父母们的娇生惯养和教育不当使他们的孩子好逸恶劳,坐吃山空。还有一个原因是社会风气,各种娱乐工具的普及,有些负面的东西不能正视,误入歧途的年轻人往往不能自拔,劳动在他们眼里是低级下贱的,麻将,康乐球,鬼步舞等他们视为高级时髦,不会就意味着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人人效仿,不劳动、图享乐的风气就此形成。

享乐需要钱啊,父母就是他们的靠山!计划生育产生的子女父母们视为掌上明珠,毕竟现在生活负担没有以前重了,有多少财富尽往孩子身上撒,只要孩子高兴自己再苦也心甘情愿。被宠坏了的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接受父母的施慧以为是理所当然!开口要得,就好;要不得,就怒目相对,或者挥拳相向。“大少爷”的脾气不好惹啊!

对这些“啃老族”,我敢断言,如果他们的父母一旦离去,他们将是社会一大毒瘤。没有了父母的经济支撑,他们不劳动,不去偷抢,吃什么,用什么,穿什么,不犯法才怪!


袁计溶


俺家邻居最典型,邻居家三个女儿,前些年计划生育紧,老两口东躲西藏生了个儿子,金贵得爷似的,啥也不让干,家里有点儿好吃的都是他的。如今身高体胖,三十而立了,啥也没立住,外出打工怕累,在家里干农活怕脏,一事无成但脾气不小,总听见他在家歇斯底理的骂爹骂娘,把老俩口欺负得没法活,左邻右舍听见了乱摇头!都说这孩子惯坏啦,啧啧……因为名声不好,至今也没人给说媳妇。更甚的是他人高马大的精力旺盛,三天两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县城嫖,回村里见人还炫耀,一晚嫖一个不过瘾,得俩仨……这些都成了乡亲们的笑谈!我们给他家隔墙邻居,他在家里给父母发威时,我在我家听了都瘆得慌,一次把我家猫都吓得从我两家中间的院墙上掉下来……可怕极了!


花儿比我美1


这种人世界上很多。

我大学时,同宿舍的兄弟去扶贫,走进山村,看到一个壮年男子躺在床上,啥都不干,等着扶贫,连碗都不洗,天天就是睡了吃,吃了睡,有上顿没下顿,等着亲戚给他送饭,等着村干部给他发低保,没老婆也无所谓。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的中国社会,虽然在城市买房还很困难,但是一些劳动型工种的工资并不低,比如快递员、外卖送货员,只要肯干,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还可以在三四线城市买个比较好的房子。

除了老弱病残,不干活的大少爷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懒,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没有责任感;二是怕没面子,特别是农村,觉得都得进政府或者当大老板,但是眼高手低。

这种人没办法


谈笑阁


有一个大少爷不稀罕!我有个远方亲戚,家里一个大少爷,一个大小姐。还有两个当牛做马的爹娘。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俩爹妈完全是自己作的!头几年过年,去他家走过一次亲戚之后,再不去了!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混帐的人!

大过年的,我们带着东西去串门。老两口老早的就在院子里面,洗菜准备招待客人。进屋一看,呵…儿子还没起呢,在被窝里边抽着烟,玩着手机,满地扔的都是烟头。看见我们进去了,连个招呼都不打。老半天起床了,张嘴就问他爹要200块钱,中午约了几个狐朋狗友,下馆子。根本无视任何人!



二十四五的人了,高中都没上完,也不出去找工作。去电子厂嫌加班太累;去饭店不愿意伺候人,跟顾客都打起来让老板开除了;没技术跑外卖送快递吧,不知道弄丢了多少人的件,别人跑一个月都能挣1万多,他两千块钱挣不了。干啥啥不行?吃喝玩乐最在行!关键是还有个闺女,比这个儿子更过分,在外边天天穿的花枝招展的不学好。


这两个孩子堕落到这个样子,全拜他爹妈所赐。从小溺爱过度,要啥给啥!俩孩子从小就习惯了索取,不懂得努力,也不懂得付出,就认为这样是应该的。以至于长大了,什么都不会,干啥都不行。典型的“”巨婴“”!

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本身就出身贫寒,自己又不努力上进,爹妈也没有教育的意识!成年了,都还像寄生虫一样依附着父母。难道等父母百年之后,还要这样活下去吗?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大家都用留言评论发表看法,关注我,一起互动交流】


美护悠然


外出打工的对在家的小孩好过头了。我来说下现象我和我认识的朋友就小孩吃奶粉的问题,我一个月工资过万,他应该在五千左右。我小孩奶粉在一两百之间他是在四五百之间。小孩衣服我老婆都买处理货10到30,他基本上在五百上下。不能说我就是城里人,只能说对孩子的教育还有给予方面不能太过。我孩子带身边上不了什么好学校,但是我知道有没有学坏,现在不是读书好就行,我感觉做个好人才是最重要。楼主说的这个问题不是什么农村不农村的问题,就是高收入的人假如这样让你觉得正常,低收入的人让你觉得不正常。反正就是不会教小孩付出。其实楼主说农村这样城里人不这样吗。还有你说的农村指的是收入吧


大水牛66388714


农村大少爷这个称呼是继小皇帝之后的新生名词,是农村里有钱人家过于宠溺下一代而产生的产物。


阳春三月好风光,本来想约好朋友云姐一起出去玩几天,可临了云姐又变卦了,电话里云姐是这么说的:妹子,出不去了啊,我儿子在家里,得给他做饭呢。

我当时以为云姐的儿子是生病了,或者遇到了什么事,忙关心的问:孩子怎么了?不是在烟台上班吗?电话那头传来云姐无奈的叹息声:人家嫌弃三八班熬夜,说睡不饱觉辞职了,就这两三天的事。

云姐这儿子,悠然真是没法说,大少爷范十足,整天介心比天高,纯粹是被爷爷奶奶,以及他的父母给宠溺成了娇滴滴的大少爷。

大少爷有娇滴滴的?有啊,就是云姐家这样的,在烟台上班时,一周回老家一次,回来一次除了大包小包带各种好吃的回烟台,再就是把攒了一周的脏衣服送回来让他妈妈洗。

提起洗衣服,悠然想到了去年冬天云姐告诉的一件事情:去年冬天下了好几场大雪,烟台到我们这里的高速被封,所以云姐儿子有一个多月时间没回来,等再次回来时,人家拎回家好多脏衣服,云姐说光内裤就有八九条,悠然当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对云姐说道:这多亏了是冬季,要是夏天的话内裤岂不是能生蛆虫啊。

十指不沾阳春水是云姐儿子的特征之一,任性是其二,这孩子有多任性啊?反正要是换成俺家里,定是用不上,这样的孩子估计我这种好脾气的人也得动手揍他了。

云姐儿子当年读高中是父母花钱买进去的,多好的机会啊,按说他应当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可这孩子不懂事啊,高中两年半耍了两年半,最后半年说什么也要退学,记得当时悠然还帮忙劝说他开着,但人家好赖话都不听,就是要退学挣钱。

问题是退学后他有钱的父亲赶紧帮他安排了工作,工作没半年又想要参军,于是又报名准备参军,可听到有小伙伴们说当兵很辛苦,他马上就告诉父母不愿意当兵了,想读大学,还真别说,竟然有些专科学校也是可以花钱就进去读书的学校,原本指望着这回能好好读书,云姐刚欣慰了没半年,儿子又退学了。


就这样张张罗罗好几回合,他们家在孩子身上花了很多钱,不比读大学需要缴纳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花钱少,反而比人家花的多,这不,上班得配上车,得穿品牌衣服,得吃好的,一个月挣不了三千两千,花销却得四千以上。

如今又不上班了,据云姐说,现在她儿子每天在家里,晚上上网到下半夜,白天中午十二点起床,真是比过去的大少爷都过得任性。

农村大少爷越来越多不是真实的事情,因为很多农民在对待子女上是本着富养闺女穷养儿子的方式来养的,所以大少爷没有大小姐多,大少爷多是独生子,是爷爷奶奶和父母一起宠溺惯出一身少爷病的孩子。


悠然见东山


“大少爷”这是古代农村地主家的孩子才有的称谓,到了现在反而成为可以一种贬义词的代称,但是我发现现在我们的村子里有许许多多的“大少爷”们它们不出门,也不干活,更不出去打工,但是人家就是不缺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开始我也很诧异,但是后来经过我的多方面了解我终于发现了他们的小秘密,原来他们在做这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家里做一个快乐的主播,我想主播这个行业大家一定特别的清楚吧,最近这几年特别的火,基本上就是每天待在家里面也不出门通过某些软件和大家在一起见面,然后通过全世界朋友们的各种打赏来生活,不仅工作光鲜,而且收入还十分的高,吸引了很多的年轻“大少爷”们踊跃的加入这个团队!


第二件事就是做手工活,现在的手工活也是特别的火爆,通过线上接任务然后在线下找人加工,争取中间的差价可以这么讲这些手工活,如果能够坚持做的话每天收入个几百元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我的一个好兄弟就在做这个手工活的项目,在农村两层的小楼都盖了好几套,收入十分的可观!

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应该了解到农村的这些“大少爷”们不打工,不工作,怎么赚到的钱了吧,人家不是不工作而且和我门卫我的不一样,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