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什麼月份最“缺錢”?

老貓147157686


每次到年底或年初時,銀行為了爭奪儲戶的存款,除了給基層職工下達存款指標之外,還要準備大量的禮品送給儲戶。於是,就有網友提出疑問,銀行都是在什麼月份裡“最差錢”的呢?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月底、季末、年終這些日子銀行缺錢只是假象,銀行只要一直運行下去,就永遠缺錢。

那麼,銀行為啥會缺錢呢?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首先,銀行盈利最基礎的是賺取存貸差,就是銀行在吸收存款和放出貸款之間賺取的利息之差。從理論上說,除了上市融資之外,存款是銀行最廉價的融資方式。只有銀行不斷積累存款,並且利用貸款賺取收益。如果銀行攬不到足夠的存款,只能到銀行間拆借市場去融資,那銀行的業績都會受到影響。

再者,大銀行相對不差錢,但中小銀行肯定很缺錢。因為大型銀行成立時間較長,有著很強的儲戶基礎。此外,大型銀行還有財政存款、企業存款較多,缺錢程度並不是那麼緊張。而中小銀行成立時間較晚,手中的儲戶資源也不多,如果面臨各項考核就會覺得壓力很大。此時就會拿出相對較高的利率來吸引儲戶。

最後,銀行因為缺資本,所以也很“缺錢”。目前我國有4000多家銀行,除了國有大型銀行外,多數地區性商業銀行都缺資本,因為銀行的資本直接關係到銀行的規模,能不能擴大規模,直接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很大的關係,銀行想擴大存款規模或者貸款規模,對應的資本充足率必須要跟上才可以。而中小銀行要提高資本充足率,只有二種辦法,一種是上市融資,另一種就是攬取更多的存款。

至於一些網友詢問,銀行通常啥時間最缺資金呢?我們認為有二個時段:一是,12月末是銀行的年終考核時間點,銀行不僅要面對監管部門的MPA考核,更關鍵的是,年底是銀行衝剌業績的關鍵時間點,直接關係到大家能拿多少年終獎。因此每年的12月末的這段時間,都是銀行資金高度緊張的時候。

二是,春節前後。春節是置辦年貨季,春節前後到銀行取款的人絡擇不絕,可以持續整個一個月,很多人平時不捨得花錢,過年該到貢獻存款的時候了。而另一些企業都要發放年終獎,申請貸款為下一年資金週轉、擴大規模做新的打算,還有的企業往往要在春節前償還一批債務。這樣一來,大量人取款的,還有貸款的,一下子加劇了銀行資金的緊張程度。


不執著財經


只要銀行一直正常地持續運轉著,永遠就會缺錢,一年到頭365天缺!缺!缺!什麼月底、季末、年終存款任務都是表象,一個銀行要想正常運轉,難道緊靠月底、季末、年終這十幾天的時間吸收存款就可以增效嗎?

第一,銀行盈利最基礎的是存款

銀行是吸收存款、放出貸款,從中賺取二者利息差價的企業,既然是經營貨幣的金融機構,那必須要有貨幣積累,積累就是需要客戶源源不斷的存款,要想增大利潤、擴大企業效益,只有存款增多、順勢增大貸款投放才可以。如果沒有存款積累,想利用貸款賺取收益,也只能做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第二,大銀行與小銀行在“缺錢”上還是有著天壤之別

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的資產規模基本上都在前二十位,每家銀行都在幾萬億資產到幾十萬億資產的規模,所以相對的缺錢時間短,可以說就不缺錢,在考核存款任務方面就以存款餘額為主,一般就看月底、季末、年終的最後一天截止到晚上12點的餘額,考核存款任務的要求相對簡單。

地方銀行的存款任務相對較重。地方銀行多為成立時間較晚,資產規模較小,急需存款充實和擴大資本金,大部分地方銀行採取的是日均考核法。比如存款1萬元、存期10天,那日均就是存款數/30×天數(10000/30×10=3333.33元)採用這樣的存款考核模式足以見得這個銀行有多麼缺錢。


第三,存款最缺錢的月份應該是1月底、2月初

雖然銀行的存款天天缺,總得有個最最稀缺的月份,那就是春節前後的1月底2月初的這段時間內。春節置辦年貨季,農曆臘月銀行取款的人絡繹不絕,可以持續整個一個月,過年了誰家不買雞買魚買肉買菜的,誰家不給小朋友大朋友添加新衣服,平時存銀行不捨得花錢,過年該到了貢獻存款的時候了。

另外一些企業都去銀行貸款,一來為下一年資金週轉、擴大規模做打算,二來快過年了把債務清算歸還一部分。這樣一來,大量取款的,還有貸款的,一下子加劇了銀行資金的緊張程度。


財富公元


本人從事銀行工作近二十年,說實在的銀行一直都很缺錢,特別是互聯網金融誕生後,銀行就變得更加缺點。銀行幾乎會每天通報各網點的存款餘額結存和增幅情況。存款餘額是銀行考核的重要指標,因為存款餘額的多寡直接影響放款的額度。考核存款餘額通常有兩種指標:一是時點指標、二是日均指標。

先看時點指標。比如到季末、月末、年中、年中等,存款要增長到**億元。銀行員工就需要拉存款,存到網點,不然就要扣獎金。

再看日均指標。就是平均每年的餘額要達到多少,這個難度相對於時點指標要難很多,時點指標是衝一下就可以了,而日均指標是要一直保持很高。特別到年終,感覺日均餘額還未達標時就會特別難受。

說到缺錢的月份:一般難受是3月、9月,較難受是6月,特別難受是12月、1月、2月。


UncleCai精彩生活


一年365天銀行天天都缺錢,沒有哪個銀行會嫌棄錢多,只不過有的月份在一些關鍵的時間點銀行缺錢比較厲害而已。


銀行缺錢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個是缺資本,另一個是缺存款。


我們先來看一下銀行缺存款這種情況。


目前銀行都缺存款,這一點大家可以從存款市場上看出一番,目前各大銀行之間存款競爭已經進入到一個白熱化階段,為了獲得更多的存款,銀行不僅提高更高的利率,而且還要送各種禮物,對於大額存款還要給VIP待遇。


至於銀行到底有多缺錢,我們可以從同業拆借利率看出一番。


下圖是2018年1月份到12月份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分佈,其中隔夜拆借利率最能反映銀行缺錢的時間點。



隔夜拆借利率就說白了就相當於活期利率,我們都知道,平時大家去銀行存款,如果是活期的話,只有0.3%到0.4%之間的利率,而銀行之間的同業拆借利率,隔夜利率從年初到年末一直是在2.3%以上,高的時候甚至達到2.8%。


那為什麼銀行願意支付這麼高的“活期利率”去做同業存款呢?因為很缺錢,如果正常的社會存款能滿足銀行的資金需求,銀行就沒有必要花這麼大的利息去做同業拆借了。


至於銀行哪個月份最缺錢,這個還真不好說,一般情況下是12月跟1月是最缺錢的;


12月份是銀行的年終考核時間點,銀行不僅要面臨監管部門的MPA考核,更關鍵的是,年底是銀行衝刺業績的關鍵時間點,直接關係到大家能拿到多少年終獎,還有一點是年底都是資金需求比較旺盛的時候,比如企業要貸款支付貨款,支付員工工資,還要發放各種獎金等等,所以社會對流動資金的需求比較強烈,因此每年的12月份到1月份這段時間,也就是春節前的兩個月,一般都是銀行資金高度緊張的時候。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年份,最缺錢的月份也不一定是12月份跟1月份。比如2018年就是最典型的一年,2018年上半年銀行的資金一直高度緊張,從1月份到6月份,一直都非常緊張,直到2018年7月份央行進行定向降準之後,這一資金緊張的局面才有所緩解。


我們先來看一下銀行缺資本這種情況


目前我國有4000多家銀行,每一家銀行都缺資本,因為銀行的資本直接關係著銀行的規模,能不能擴大規模,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很大的關係,銀行想擴大存款規模或者貸款規模,對應的資本充足率必須跟上才可以。


比如2018年底,我國監管部門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是11.5%,這意味著如果銀行自己只有100億的資本,那最多可以吸收社會存款870億元左右。而核心資本一級資本對銀行更為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銀行的貸款規模,目前銀監會對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考核是8.5%,這意味著銀行有100億核心一級資本,最多可以借出去1176億左右的貸款。


所以銀行想要擴大存款和貸款規模,獲得更多的利潤,就必須把核心一級資本提高上去。


至於銀行什麼月份最缺核心一級資本,只能說每一天都缺,不存在最缺的時候。所以我們看到銀行每天都在想方設法去擴大自己的資本,特別是核心一級資本,比如僅僅是2018年12月份就有寧波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先後發佈融資計劃,累計融資超過2000億,這些錢基本都是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貸款教授


銀行什麼月份最“缺錢”?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按道理來說應該不缺錢才對,但是實際上銀行卻是個缺錢的主,當然了銀行的缺錢和我們的缺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我們缺錢是活不下去,而銀行還沒有這麼誇張。那麼銀行什麼時候最缺錢呢?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主要為兩個月份,每年的12月及1月最缺。


12月份

銀行也是有領導的,並非放縱的自我,兩大領導即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人行在每年的3/6/9及12月份會對銀行進行考核,考核的標準為MPA,按照MPA考核得分情況將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分為三檔:A檔、B檔和C檔。這不同的檔次,待遇可是不一樣的。

評為A檔的機構可獲得獎勵,具體包括:1~1.3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優先發放支農小額貸款再貼現、優先金融市場準入及各類金融債券發行審批、金融創新產品先行先試等;評為C檔的機構可能受到的約束包括0.9至0.7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等;B檔則既無激勵也無更多約束。

不要小看這個差異,單以存款準備金利率而言,對於大銀行,一年就能差出幾十上百億的利息出來。MPA考核中有部分涉及到存款指標(比如槓槓情況及資產負債情況),而12月份是年度的最後考核,決定本年度的最終名次,所以銀行理所當然重視,這也是為何每到季度末特別是年末,銀行會推出各類活動拉存款的原因。

1月份

1月份的缺存款與12月的缺存款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12月份缺存款主要是為了考核,1月份缺的是營運的資金量,我國傳統的春節一般在每年的2月份,故而每年的1月份是發放年終獎、置辦年貨以及準備新春紅包的時候,這時候資金會從銀行的賬面數字變為流通中的實際紙幣(如下圖的M0所示)。銀行吸收的存款大部分都是用於放貸的,所以賬面上的運營資金量是有限的,當出現大額及頻繁取現時就會資金量緊張,因此1月份資金也會比較緊張。


總結

其實作為經營貨幣的企業,銀行是實時缺存款的,因為銀行的利潤來源為息差,息差的基準在於存款,所以對銀行而言,存款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不過雖然實時都需要存款,但是最缺存款的一般還是1月份及12月份(這個從歷年的銀行間拆借利率即可看出)。


鯉行者


銀行沒有一天不缺錢的,可以說是365天天天缺錢,並且認為也沒有存在最缺錢的時候,如果非要對比一下,那就是6月份、12月份、1月份。

銀行一般都是在季末年末最缺錢,我認為1月份和12月份算是比較缺錢的,這個兩個時間段都是銀行需要衝業績的時候,這時候需要大量的資金運轉業績上才會有顯著的成效,資金充足,風險就低,那麼貸款業務等就會明顯提高。

12月份是銀行年終MVP考核,而且因為是年終的關係,所以社會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就更強,所以到了12月份和1月份的時候,就是銀行資金緊張的時候。那麼6月份算是期中階段,對於銀行業績來說又是一個考核期,也是衝擊業績的時候。

不過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年份,銀行也不只是個別月份最缺錢,就如2018年,銀行在1-6月份都是非常缺錢,18年上半年裡,資金都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還有除了缺存款,銀行也卻資本,對應的資本充足率會直接影響到其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發展,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直是銀行的重頭戲,一家銀行若是想是想要擴大貸款和存款規模,獲得更多的利潤,那麼首先一定要提高資本充足率。


環球老虎財經


實事求是的講,銀行每個月份都很缺錢,只不過有些月份缺錢的程度輕一些、有些月份重一些,因為銀行需要吸收大量的存款以用來發放貸款,放貸能讓銀行獲取更多的利潤!



比較“缺錢”的月份

一般來說,1月、2月、4月、5月、7月、8月、10月以及11月這8個月份是銀行比較“缺錢”的月份,不是那麼急切的想要存款、但也絕對不是不差錢,只不過體現在攬存數據指標上不是那麼的直接。這些月份銀行都會搞一些攬存活動,但力度並不是很大,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拓展客戶以及市場上,而不是馬上就要驗收成果。


極度“缺錢”的月份

3月以及9月是銀行極度“缺錢”的月份,因為3月以及9月分別是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最後一個月,銀行在隨後就要發佈當年第一季度以及第三季度的財務報表,攬存太差的話,不但會影響到半年報以及年報的成績單,還會導致該行完不成年初制定的預期目標,對於銀行的直接影響就是利潤下降、而對於員工的直接影響就是薪酬降低,我相信銀行以及員工都不希望看到這樣一個結果!

最“缺錢”的月份

6月以及12月是銀行最“缺錢”的月份,也是銀行在一個會計年度當中最重要的兩個月份。一般來說,在這兩個月銀行員工會非常的忙碌,到處給客戶打電話拉存款,目的就是為了完成銀行的存款任務,以便員工能拿到更多的績效包以及銀行能實現更多的利潤。

在6月和12月銀行攬存任務極重,存款送禮品或者積分的力度幾乎是平常月份的兩倍甚至以上。舉個簡單的例子,可能平日裡儲戶需要存10萬元以上才送一桶5L的花生油,但是6月和12月有可能存5萬就送一桶花生油或者存10萬送兩桶花生油。也就是說,對於想去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的客戶來說,儘量在6月和12月辦理最划算!



綜上所述,銀行作為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金融機構,它們的營業利潤直接取決於它們的資金量有多大,存款越多發放的貸款也就越多,相應的利潤也就越高,所以銀行只有“最缺錢”或者“更缺錢”的時候,絕不會有“不缺錢”的月份!


鑫財經


銀行本身就是需要貨幣來運轉的,所以天天都是缺錢的,一年365天都是缺錢!但是非要給銀行確認什麼月份最缺錢,我個人認為12月份至1月份兩個月時間最缺錢,其次就是6月份,說簡單一點就是年底和年中銀行最缺錢。

(1)年終

年終一般都是12月份至1月份銀行是一年當中最缺錢的時候,最缺錢的真正原因就是12月份各大銀行面臨央行的各項考核;1月份銀行就是需要面臨春節以及年後開春各大企業需要大量資金的時候;銀行往往大面臨吸儲的時候都是在年終的時候,存款利率都是大幅度上浮,每年年底都是如此,從而可以證明銀行確實是在這兩個月是最缺錢的。

(2)年中

年中指的就是6月份的時候,也就是銀行年中考核的階段,年中考核需要進行對銀行的貸款以及存款進行考核,一旦考核時候會給以銀行很大的壓力;所以各大銀行面臨上面部分能順利通過考核,要在提前做好考核準備,各大銀行為了順利通過考核吸儲存款是避免不了的,銀行缺錢的時候就是要吸儲。

總之銀行其實除了年終和年中最缺錢,其他時候比如月末,季末都是非常缺錢的關鍵時間點;其餘時間段銀行相對比較平穩,資金沒有這麼緊張。銀行總體就是靠錢生錢的地方,銀行只有吸收到存款,之後再放給有需要貸款的人,銀行就是從中賺取利率的差價來賺錢,低利息吸籌存款高利息放貸出去,始終這樣循環下去,所以銀行是天天都是缺錢的。


老金財經


說到銀行,可以說沒有一天不缺錢。不然,從2008年到現在,新增貨幣100多萬億了,實體企業、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仍然融資難、融資貴,銀行仍然要圍繞存款用盡各種手段,使盡各種招數。

需要弄清楚的是,銀行看起來缺錢,實際並不缺錢。所以缺錢,是被銀行瞎折騰掉了。如果不是瞎折騰,怎麼可能缺錢。別的不說,每年的利潤就足以讓銀行成為一個永遠不缺錢的主。

為什麼說銀行是瞎折騰呢?理由很簡單,就是該投放錢的領域,一直沒有投放,或者投放的數量和規模非常有限。相反,不該投資或應當小投放的領域,則拼命地投、瘋狂地投、毫無節制地投。譬如房地產領域、融資平臺、產能過剩行業。這些地方一投,錢就動不起來了。錢不流動,就會越來越沒有效率,越來越成為死賬。自然,對補充新的資金就會要求越來越高,新發行的貨幣也會越來越多。

必須看到的一個事實是,效益不等於效率。尤其是銀行,效益與效率是成反比的,效益越好,資金的運行效率反而越低。原因就在於,銀行為了方便,為了投機,為了短期利益,喜歡把錢投到房地產、融資平臺、產能過剩行業等低效率的領域。只是,這些領域的經營者、管理者們,也大多隻考慮眼前利益,只要能夠把銀行的錢“騙”到手,是會答應銀行提出的各種條件的。譬如提高利率、譬如繳納貸款保證金,譬如購買理財產品等。而錢一旦到了這些領域,不僅週轉速度極慢,而且只能增加和補充,無法按照需要隨時將資金撤出。否則,就有可能引發風險。慢慢地,資金沉澱就越來越嚴重。

這也意味著,央行通過定向降準等手段釋放的資金,大多被商業銀行轉移到了房地產、融資平臺和產能過剩行業等不支持和鼓勵的領域之中,而急需要支持的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則仍然飽受資金不足的困局,飽受嚴重的資金壓力。

如果銀行能夠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領域,資金的運轉效率高了,同樣的資金能夠發揮出更高的效率,那麼,銀行自己的資金也不會那麼緊張,就不會那麼缺錢。但是,只追求規模效益,而不追求質量效益和效率效益的銀行,豈能願意。所以,銀行一年到頭都會很缺錢。一旦有錢富裕,就會毫不猶豫地投向房地產領域,包括居民個人的房貸等。所不同的是,每年四季度收尾時,可能更加缺錢。因為,稅收要全面進倉,企業也要備戰備荒。尤其是開發商與融資平臺,需要用新債還舊債,繼而帶來銀行信貸資金的緊張。

如此而已。


譚浩俊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也是銀行工作人員,我告訴題主銀行最“缺錢”通常是在每年的四季度末和1季度初。

為何呢?因為四季度未臨近兩節即“元旦節”和“春節”,需要的現金投放,比如企業繳稅繳費高峰,還是財政事業單位年終獎發放的高峰,這需要很大的資金量;還有一些企業年低還貸款也需要向銀行貸款。

第1季度初,主要是企業貸款需求大都在第一季度確定,貸款需求量大,還有春節民眾取款過節也需要大量的現金。

因此,這兩個時間點即每年的12月份和第二年的1月份,是銀行最“缺錢”的月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