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行为如何才能符合公司的组织行为

员工行为如何才能符合公司的组织行为

公司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组织形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其规模可以富可匹国,员工数万,小的其规模只有几人。但是不管是大或小,让公司作为一个组织有序运转起来,就必须给予有效的管理。管理一个公司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就公司的管理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分析。

在公司管理中,我们经常遇到对下属工作不满意的情况,而且一些管理者往往认为是员工的错。出现这种状况一是与其管理理念有关,也就是管理的单极化,只强调拥有话语权的上司的对、而忽略相对处于弱势的员工的诉求。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本文所要分析的,人的行为问题,一个公司里的员工一旦进入公司就意味着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一个组织的行为决定着这个组织的命运,也就是公司的命运。很多的情况下,也许我们树立了权威、却忽视了行为(领导的行为、管理者的行为、普通员工的行为、公司的行为),强调了资本的作用、却忽略了人性的多变。每个人其实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了解、分析、掌握一个组织的行为,对于一个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以下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阐述管理者如何把自己、把员工的行为统一到一个公司的行为,让公司的行为与员工行为交互形成正能量的问题。

行为科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学科。行为科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从初创至今不过70多年历史。

因为行为科学是一个应用范围较广的科学,它是运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原理,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出发来研究行为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研究人的需要、欲望、情绪、动机、目的,以及人与物、人与组织结构等等关系。因此,作为具有复杂行为的人就成为了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对象。

要对一个公司的行为予以把控,就必定对这个公司中的人进行研究。什么是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就是达到目的的一致行动。作为组织的公司,对员工的管理就是对人的行为的最大适应与调控。因此,一个公司的行为就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对员工行为的适应、疏导、调控,使其成为公司行为的一致执行力就成为了一个公司最具竞争力的保障。

首先,我们从人的行为特点来分析。

人的行为一般具有五点共同特征:

1、自主性,即思想支配行动;2、起因性,即行为发生原因;3、目的性,即行为的目标追求;4、持续性,即行为由发生、发展到消失的过程;5、可变性,即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了解了以上这五点人的行为特征,就不难理解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平衡机制等等。

而要对一个组织即公司的行为予以把控,对人性的研究并在管理中运用行为学对公司进行管理实现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就不可忽视。要对公司控制,就要对组织中的人的社会属性多加以关注。70年代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雷思提出了复杂人( complex man)假说。从经济人(把人当经济动物看待)、社会人(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动人(实现自己理想)到复杂人的人性假说的演变说明了人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条件而变化、适应的复杂人。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

其一,每个人都有许多的需求与不同的能力,人不但复杂而且变动性很大。各人的动机结构不相同、不固定,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比如:新入职的员工,有的只是想暂时找到一个栖息的平台;有的希望找到一个个人成长的平台;有的希望有一些增加收入的机会;有的希望找到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平台;……等等。

其二,员工还会透过公司的经营活动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不断产生新的需求。比如:一些公司的关键岗位往往都是一些能力较强的人在操作,特别是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做了一段时间后,人员却流失了,因为员工又有了新的需求,如果公司不能解决其新的需求,辞职只是时间问题。

其三,人在不同的公司或同一公司的不同部门,其动机的满足也可能不同。比如:在公司或部门里的话语权问题,一旦这类员工在公司或者部门被边缘化,他一定会在其他可能的非正规场合去获得社会需求及自我实现之满足。这一点对管理者来说要引起重视,在一个公司或部门里总能够看到那么一个或几个默默寡言者,这些人并不是没有需求,他只是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或正在失去其在公司或部门的话语权,管理者如果不给予重视予以解决,说不定该类员工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其四,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决定于他本身的动机结构及他与公司之间的交互关系。工作的性质,执行工作的能力以及同事之间的相处关系都有影响的可能。说到底,一个员工在公司不被重视或者信任,特别是其工作性质又不是那种容易引起领导注意的岗位,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失落感,作为管理者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使这些员工能够参与到公司的经营行为中来,使其有获得感。

其五,人可以依自己的需要、能力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做出不同的反映。因此,不可能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个人的万能管理方式。管理者要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公司的能力一定是与公司中的员工的能力和需求相适应的。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但必须具备洞察员工个别差异的能力,还要具有能够随时采取必要行动的应变能力。

了解了人的行为特点和作为“复杂人”的各种变数,那么,如何在一个公司里面让员工的行为更适应公司的行为呢?这里面有一个员工与公司交互关系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真正认同公司文化的员工,会有一个在行为上逐步提升的过程。

即: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他人到自我独立、从行为种类(言语、肢体动作等等)的限制到行为格局的丰富、从兴趣浅薄到兴趣深化、从目光短浅到目光远大、从从属地位到平等地位或超越地位、从不会自知之明或放任到自我认识、控制。

这种员工行为的变化,或者说与公司一致行动的吻合就使得公司的管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真正实现一种无为管理。

因此,为了适应员工对公司行为的认同,管理者应当要注意,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实际上限制了人们的独立自主和创造精神,导致“性格不能走向成熟”,阻碍了“人性自然发展”,应改变管理方式,创造一种有利于人们成熟的环境。所谓成熟程度,就是一个人对环境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反映能力。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的、社会生活的成熟程度。显然,每个人的成熟程度都不一样,也难以一致,有的高、有的低。成熟程度低的人,往往从生理上需要多些,比如不想付出,只想干轻松的事情。而成熟程度高的人则对自我实现需要要求多些。低的人依赖性大,目光短浅;高的人独立性大,目光远大。低的人创造性小,责任心不强;高的人创造性大,工作责任心强。总的来说,成熟程度高的人贡献肯定大些;而低的人则作为一定小些,掌握这些行为特点对于公司的用人管理很重要。在公司管理工作中应对不同情况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提出不同的要求。成熟程度低的人,管理应该严一些、细一些、具体一些,对成熟程度高一些的人,管理可以粗一些、宽一些、概括一些,不应统得过死,只需规定一个大目标,具体该如何做靠自己去摸索创造。同时,公司管理者还应注意加强对提高成熟度的培养工作,一个公司内成熟度高的人越多,工作水平就会愈高。

最后谈一谈如何规范组织行为。组织与人一样有需求、动机、目标,这些都决定了组织的行为。一个公司有积极性行为,也有消极性行为;有正面行为,也有反面行为;有必然性行为,也有偶然性行为等等。

如何规范这些行为让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呢?

首先,公司行为与员工行为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包容,个人的行为要得到公司的尊重,而公司的行为也要得到员工的理解。现在很多的公司领导只站在自身的角度,一味要求员工该如何去做,一天到晚在公司群里发“鸡汤”,希望员工听话、懂得感恩,完全是一种赐予的做派。由于就业的拥挤性,员工就只能忍气吞声,不想丢掉饭碗。这样下去势必导致个人行为与公司行为的偏离。从员工角度来说,要担当目前自己的职业选择,要自己尊重自己的这份选择,同时也是对公司的尊重,员工自己的不当行为不能叠加成公司的行为,如果不能使自己成长起来、成熟起来,那么,你做的事情会越来越简单、公司行为对个人行为的依存度会越来越减小,最后当然是职务越来越低、工资也越来越低。

其二,公司行为应当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失去竞争力的公司行为对社会的贡献将逐步减小,一个组织在市场中失去了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公司行为一定要有主动性。具有极大的创造性的公司行为,在合法的、合适的竞争状态下才能取得最大的发展,并且让那些对公司作过贡献的员工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行为的公开、公平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公司对公司目标展开行为的公开性要远比员工对自己行为的隐秘性重要,一个对自己公司前进的目标行为都不知道的员工,能准确地付出自己的行动吗?公司的行为就是公司的个性,就是性格,公司对自身行为的展示就是对员工行为隐秘性的挖掘。

其四,行为的诚实性,现代公司的行为很大意义上是一种社会责任,偏离社会责任的单一盈利行为是一种不受尊重的公司行为,智慧能赢得利润,而道义、责任、诚实的行为缺失将终究被社会所抛弃,因此,遵循于德的公司行为是公司行为的准则。

总之,正确的公司行为代表的是一种管理能力,在公司管理中广泛利用员工的归宿心理,引进管理工作中的民主、参与、自主原则,

体现人性尊严,让公司行为引导员工行为,使员工行为吻合于公司行为,就一定能在公司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往的实践证明,行为科学在公司管理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