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直隸總督會成為大清第一總督?

Dorothy_Cullen


清朝的九大總督,各有特色。都是主管一個省或者幾個省軍事、行政的地方大員。但是不同時期歷史環境不同,形成時間、權限和重要性其實都是不一樣的。而直隸總督之所以被成為“第一總督”,在於他有“拱衛京師”的職責。



因為為了“用兵”方便,有兩個總督曾一度蓋過其他總督的風頭。

比如我們熟知的“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從一品,總轄福建和浙江的軍事、行政。由於重要性的不同,在順治到乾隆年間時分時合,根據重要性不同,或叫“浙閩總督”。比如順治2年(1645年),置福建總督,兼轄浙江。總督府駐福州;順治5年(1648年),改名浙閩總督,兼轄福建,總督府由福州遷往衢州等等。到了光緒11年(1885年),臺灣建省,改福建巡撫為臺灣巡撫,而以總督兼管福建巡撫事,臺灣亦歸其統轄。


歷史上第一任“閩浙總督”(福建總督)是範承謨。(康熙帝師,范文程的二兒子,《康熙王朝》裡魏承謨的原型。)

最有名的“閩浙總督”(福建總督)姚啟聖當年由於負責平臺事宜,權限之大,節制沿海三省軍事、行政,連兩江總督必要時都得聽他差遣。


歷史上最後一任“閩浙總督”是滿人松壽,培養出來新軍,結果起義了,組織旗兵抵抗,結果兵敗了,自己吞金自殺了。

再比如我們熟知的“四川總督”。

雖然四川總督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駐地為成都,但是從乾隆13年開始這個職務也成了從一品總督。原因在於四川太重要了,只要西北用兵,四川總督就開始加權,轄制西北各省軍事、政務。比如我們熟知的川陝總督、川湖總督。


歷史上最有名的、權限最大的四川總督便是年羹堯。總攬西部一切事務,實際總攬雲、貴、川、陝、甘、藏、北疆等地的軍政大權。可謂權勢熏天,分掌半壁江山不為過。


最後一任四川總督是趙爾豐,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親弟弟。也是在他的任上發生了“保路運動”,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因為為了用錢方便,“兩江總督”的位置至很重要。

兩江總督,所謂“兩江”就是“江西”加“江南”(江蘇、上海、安徽),這些省份的軍民政務都由兩江總督管轄,官秩從一品。

兩江原本就是明清兩季的財稅重地。大清過半的賦稅都源自兩江,還有絲綢、鹽業等等。也就是說只要清朝想集中力量辦點大事,那麼第一件事就是問兩江總督要銀子。


雍正開始給兩江總督不斷加權,不過雍正習慣給政策。兩江總督成了加銜總督。授與歷任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銜,用意很明確,朝廷需要錢,兩江總督既有兵權,又有督查權。雍正沒錢,所以給你們政策,兩江有錢人太多,你們自己看著辦。

而到了道光的時候,兩江總督乾脆兼管兩淮鹽政。不要做裁判了,直接上場當運動員吧。

到了同治年間,慈禧直接讓兩江總督直接負責對外通商事宜。兩江總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務,授為南洋通商大臣。


在這個位置上,最有名的不是于成龍,而是馬新貽,因為他是唯一在就任時被人刺殺的總督,最後慈禧又不得不拉倒的。成為了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

實際上這也反應出來太平天國以後,湘淮勢力實際控制了兩江,而清廷再南方的話語權逐步萎縮。後來的兩江總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等都是湘淮勢力。


而“直隸總督”因為有“拱衛京師”的職責,所以他被稱為“大清第一總督”。

用兵也好,用錢也罷。當太平天國運動以後,清朝的統治者愈發發覺“安全第一”。所以實掌天下兵馬的人一定要來坐“直隸總督”這個位子。目的是為了“拱衛京師”,保護皇室安全。

我們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京城的防衛分為三層,最裡面的是皇帝的親軍營,也就千把來人,主要負責皇宮內城的戍衛安全;其次是“九門提督”的巡捕五營,有大約3萬人左右,負責京城的安全工作;再有就是京外的駐防部隊,如豐臺大營等,也最多就是2、3萬人的建制。但是那是戲詞裡的。真正一旦有外敵攻入北京,這些全是擺設,讓警察部隊打仗,那是不現實的。


雖然直隸總督負責管理河北地區的軍隊、民政、河道等各方面的事務,屬於超級總督加巡撫。但是他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那就是拱衛京師的安全。所以直隸總督有臨時指揮山東、河南、河北三個省的駐軍拱衛京師的權力。

加之到了清末,直隸總督後來還兼任了北洋大臣的職務,不但有天津口岸的通商管轄權。更重要的是有了練兵權。有權有錢,李鴻章就讓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的,後來他做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時候,可以統轄北洋六鎮,再加上其他的混成協,可以調動十餘萬兵馬。


當年慈禧因為擔心京畿安全,所以曾國藩、李鴻章都先後坐過這個位子,其中李鴻章曾經坐了26年。正是有些兩位坐在這裡,慈禧安心了很多年。但是慈禧沒想到的是,讓李鴻章背鍋去了廣東以後,八國聯軍進京,榮祿攔不住啊。因為幾個封疆大吏都在搞“東南互保”,作壁上觀。這裡面自然包括手握新軍的袁世凱。這也算是搬起石頭砸腳吧。


炒米視角


天子腳下、京畿重地,直隸總督肯定是大清的第一總督……

光看名字,“直隸”這兩個字就足以說明疆臣之首的分量……

在歷史上,大首都地區的軍政長官就一直是中央政府之外的頭號地方官,比如東漢時期的司隸校尉,後來的京兆尹、開封府尹、順天府尹等等,當然直隸總督的管轄範圍和軍政權限遠大於如上各位……

另外以滿清的地方行政架構來說,直隸總督是心腹所在,兩江總督是財賦重地,這二位排前二順理成章。

至於某些特殊時期尤其是打仗時,可能有些地方總督的任職人選會很重要,但這並不能說明其地位就超越直隸總督了……


搬不動的小強


清朝代的官制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