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爱打人,该怎么办?

傻子妞妞二姐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自小就是一个善良、体贴的孩子,特别的有爱心,平常就连一只小飞虫都不忍心伤害。我也一直沉浸在自己教育有方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当中,直到发现我家老二多次推搡踢打其它小朋友。为了扼制孩子这种行为发展下去,我恶补了很多专业资料。

孩子出现打人这种行为是自身和环境两方面因素造成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孩子的遗传基因、发育机制和生物学因素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发现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家长不要冲动做出反应,要先明白导致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一、知觉敏感

很多孩子会表现出知觉敏感这一特征。这意味着他们触摸、感知和探索外界的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和其它小朋友在一起时他们更易出现挤、捏、推、踢这些行为。如果留心观察,家长们会看到这些举止也会出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一些其它的行为中。当认识到了孩子的这种知觉倾向时,我们可以帮孩子找到更恰当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感知需求。

那些知觉敏感的孩子通常都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当他们被其它孩子挤碰或是以一种感觉不舒服的方式接触时,就可能做出踢打这样的反应。家长可以通过满足孩子对舒适空间的需求,或远离过度刺激的场景来帮助他们。

二、行为模式

当发现孩子出现打人这样的行为时,家长如果做出了过激的反应,有时会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他会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很容易就能获得关注。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注对孩子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我们的家长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冷静并聚焦的反应才更有效。

三、好奇心强

我邻居家有一个和我孩子同龄的闺女,有一次他们两个一起玩耍,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儿子拿手指轻轻的戳了一下对方,小姑娘当时就完全崩溃了。自此以后只要我儿子见到邻居家的小女孩,总想出尝试拿手戳她。

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很强的好奇心,他会想: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我碰他,他会有什么反应呢?或者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我这样做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影响呢?

对于刚刚萌芽的探险家们,这些问题是合理的,对他们的发育成长也是适宜的。当孩子再次发生这样的行为时,在场面失控前,把他们从当时的场景中移开,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到另一项感兴趣的活动中,往往可以满足孩子的这种好奇心。

四、精力旺盛

家里养过小狗的家长都知道,小狗除了睡觉其它时间都很欢实。就某些方面来说,孩子很像小狗,身体里充满了能量。有时能量过于充足,他们就会表现的有些疯狂,可能会以搞一些破坏或“伤害”其它小朋友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如果孩子平常都被关在家里的话,需要有规律的带孩子到户外玩耍,运动以消耗体内旺盛的精力。

五、沟通能力发育迟缓

在我们的孩子拥有足够的语言和推理能力之前,他们更愿意用肢体来交流。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延迟,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因为无法和他人正常沟通而感到特别的沮丧,进而产生与其它小朋友发生肢体冲突的情况。随着孩子的沟通和社交能力的提升,这些行为通常会慢慢消退。


总之,作为家长,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除了环境因素,一些生物学因素及发育机制也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父母之道Parenting


孩子爱打人,要判断孩子是偶然这样,还是经常这样。

如果孩子是偶然打人,一般有两种原因:一个是出于好奇,想与其他孩子身体接触;另一个原因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经常打人,家长就要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原因了:

孩子最近看了哪些含有暴力情节的动画片、图画书;或是家长有动手打人的习惯;孩子为了抢玩具、抢食物;孩子受到了冷落等等。

一般来说,孩子在3-6岁时,都处于自我意识很强的阶段,他们会以这种“武力”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引起关注和重视。

无论孩子是偶然还是经常打人,家长首先要郑重坚定地制止孩子,家长要耐心地了解孩子打人背后的真实原因,进而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法来获得他们想要的。特别是3-6岁的阶段,经常打人的孩子,内心一般是缺乏安全感,家长要尽可能地多给予高质量的陪伴。


家有学霸女儿,专注于家庭教育,是多家平台家庭教育专栏自由撰稿人,欢迎关注交流!教育如同栽培植物,让我们静待花开。


都市一隅静待花开A


孩子最近爱打人,不知道是多大的孩子,暂时当成三岁以内的孩子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突然爱打人,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许只想引起父母的关注,或许是当时他的情绪比较激动,或许是想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无论是哪种,都不能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当孩子出现打人行为的时候,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我们不要反应过大

当孩子一开始出现打人的行为,我们父母就反应过激,对他严厉批评,这时,孩子就会非常聪明的意识到,无论父母在做什么,只要他打人,就能引起父母的关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打人当成引起父母关注的一种方法,慢慢地,就会变成他的一种不良习惯。

2.摘掉孩子“打人”的帽子

幼儿期的孩子打人并非真的打人,可能只是在表达自己情绪,比如“不开心”、“生气”或“感到委屈”……这时候我们父母应该及时读懂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及时给与帮助,如果当孩子有打人的行为,父母就说你打人怎么怎么……不断地重复,时间长了,孩子也认为我就是爱打人,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有一句话说的好,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什么样。当孩子出现打人行为的时候,回想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有打过人。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4.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暴力镜头

电视里经常会播放一些暴力画面,打架斗殴、孩子之间推搡、大人打小孩等,还有一些暴力动画片,给孩子观看的父母还是要筛选,避免以上的画面出现。


父母也不应随意打孩子,那样,难免孩子有样学样。

多关心孩子,并与他多交流,了解他,成为孩子的榜样,自然,孩子也会变得优秀。


文中的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轮椅上的大婶小妮子


子容易发怒一般有三种原因:

1、天生的气质影响,气质是天生的心理特征,之前有说过关于4种气质类型,天生的气质类型决定教养方式,天生的气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孩子,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不要用粗暴的方法对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父母的影响,很多家长特别容易发火,特别这个情绪调节能力差,你的这个表现也会让孩子学到,孩子也会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也会成为一个情绪管理能力稍微差点的人,我们的孩子在3-6岁会有很多的模仿,这些表现都非常稀松平常,但是孩子都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所以做为家长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有那么一句话,好的情绪就是好的教育;

3、缺乏情绪管理相关训练,孩子的情绪需要训练,通过亲子游戏训练,阅读训练是可以让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合理的宣泄,化解他的消极情绪,逐渐建立孩子的积极情绪。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全家人一定要统一教育方法,和孩子类似问题最好一对一,总得来说孩子只有父母带是最好的一种状态。



李尔谈教育


孩子爱打人,这种现象很正常,一般来说是不需要家长去干预、协调,他们很快就会和好如初,构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1.孩子不懂分享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生下来就是家里的宠儿,他们不懂得分享。当他们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彼此都会对对方的东西产生兴趣,既想玩对方的,又不允许他人玩自己的玩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争执。

2.孩子喜欢模仿

现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别人,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打闹,觉得好玩,就会去模仿学习。

3.家庭环境影响

如果家长之间经常发生争吵,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得爱打人,用暴力解决问题。

4.错误的成长教育

父母害怕孩子受到欺负,便教孩子“有人打你,就打回去”等错误方法,导致孩子变得爱打人。


父母育儿家长教育


孩子爱打人,肯定是有原因的。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要尽量克服和孩子沟通的障碍。只要克服了一点,孩子才愿意和你推心置腹。

解决了沟通的障碍,让孩子自己发言。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即便知道了原因,也是要以教育为主。解刨错误,说一些孩子们懂得的道理,对错误要动之以情、晓以利害,让孩子真正理解打人带来多么严重的危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小孩的心里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同时也能帮助更多家庭的小孩,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


AE学习助手


我儿子三四岁的时候咬人,一次咬我我给他咬,咬完我咬他,反复两次把他咬哭了,我问他你哭什么,你还知道疼?你咬别人的时候别人也疼呀,以后再不咬人了,老实的孩子不适合体罚,但是特别调皮的孩子还是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吧,抽一顿就好了,哈哈


仙桃人在深圳


孩子出现此类事件,家长首先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在学校或其它场合,都应该和小朋友搞好团结。如果你的孩子某些场合受到欺负。有条件的话赶快离开,不要伤人,告诉孩子不要打人的同时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哈郭郁


孩子打人不要首先在心里就认定是孩子错了,事出必有因,一定要先问孩子打人的原因,然后才能视情况处理,相信没有无缘无故伤人的。在这一方面,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孩子自身,孩子再小也是有尊严的,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责骂他们。


称心如意204


告诉他除了家里面会让着他,外面人都是以牙还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