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成博鰲熱點 民營企業成重要力量

3月27日下午,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會議上,"企業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議題成為熱點議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長漢斯保羅·博克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等嘉賓深入探討剖析企業如何突破固有社會責任,通過創造社會價值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這一議題與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旨——"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息息相關,強調了企業已成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角色。

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成博鰲熱點 民營企業成重要力量

圖為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民間資本和民營經濟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已經成長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優化產業接構、繁榮市場經濟、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從經濟量體來看,截至2017年,民營企業數量已經超過2700萬家,命民營經濟佔GDP比重超60%,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

然而,企業經營目的誠然是為了實現經濟價值最大化,但新時代對企業積極履行其社會角色及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中國正處於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如何應對不確定帶來的挑戰,不僅是國家層面問題,同樣也需要企業的全力配合。企業在共享中國發展紅利的同時,也需要具備"主人翁"意識,為解決社會問題而進行企業經營理念的改革創新。

在提到企業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充當什麼角色問題時,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競爭主體,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義不容辭責任,這要求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對利益相關者和環境負責,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環境協調統一,切實承擔社會責任。

只考慮短期商業利益、忽視長遠社會價值創造,企業經營就會"跑偏",所以企業在運營過程後中應當回頭看、環顧看。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將企業使命感與價值感融入到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血脈裡。利用現有的互聯網商業模式,藉助平臺力量,將公益元素紮根於各業務產品中,使公眾隨時隨地參與生態公益項目是阿里巴巴從社會價值角度出發,將企業價值放大的一種方式。

"社會責任與企業的關係,就如同羅盤與航船、理想和人生。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是蘇寧創立的初心,更是蘇寧發展的恆心。如同零售的發展,這條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此前,蘇寧28週年慶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這樣談到過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

例如,精準脫貧、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就是張近東持續關注的話題,也是蘇寧不斷行動的方向。蘇寧藉助拼購形式深入農業產地,建立農產品基地,讓更多農戶和中小企業主直接通過拼購平臺擁抱一線市場,推動區域優勢互補,實現精準脫貧。蘇寧拼購的首個基地就惠及18000名貧困戶。今年3月份計劃落地20個"拼基地"。

提倡、踐行生態發展方面,蘇寧一直走在前列。蘇寧物流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大力大力推行綠色物流。上線可以結合用戶訂單匹配材料類型的智能包裝;根據 "黑科技",提升包裹填充率18.8%,有效降低包裝紙箱的浪費;共享快遞盒使用零膠帶設計,可循環使用至少20次;冷鏈專用的循環保溫箱,每年至少減少了2000萬隻白色泡沫箱……

對於企業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波士頓集團全球董事長漢斯保羅博克納認為,企業既需要創造股東價值又創造社會價值。而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看來,企業大了是社會的。既要通過持續的創新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更要以擔當的初心反哺社會,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如今,在企業經營影響力日漸擴大的形勢下,作為創造社會經濟價值的主體,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企業通過在環境、社會、管理等多領域創造社會價值,自發帶頭解決大量社會問題,這已經不是企業經營的選擇,而是時代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