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基带研发,Intel未来的5G之路该如何走?

早前苹果与高通诉讼案大和解,苹果将采用高通基带芯片后,英特尔(Intel)同时也宣布退出5G基带芯片市场,让外界好奇,英特尔是因为苹果才退出市场的吗?

的确,苹果重回高通怀抱,让英特尔,失去了一个以2亿颗芯片为单位的大客户,看似很重的打击。但实质上,失去苹果5G订单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支稻草,英特尔对于5G基带芯片市场早萌生退意。怎么说?

Intel对于5G基带芯片市场早萌生退意


从根本面来看,智能手机高成长时代已过,市场饱和、手机价格越来越贵,换机周期延长等因素让智能手机出货量2018年开始衰退,年成长率为-4.1% ,这个衰退的幅度远超过手机产业链预期。从各大市调公司数字来看,今年可能也是衰退局面。

同时5G手机渗透率也进展缓慢,IDC预估2019年5G手机销量仅为670万支,必须到2023年数量才会成长到全球26% 的市占率,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将是4G与5G共存。

种种因素来看,就算5G时代,手机整体出货还能正成长,成长幅度也大不如4G时代动辄20%以上的亮丽数字。对Intel来说,5G基带芯片不是值得投资的未来。

也因此英特尔执行长Bob Swan当时才会强调,「智能手机基带业务看不到获利与投资回报的清楚路径。」

加上,英特尔虽然提供4G基带芯片给苹果,但在手机领域实力一直落后于高通。英特尔是PC时代霸主,Intel 2007年起错失iPhone与Android带动的手机风潮,同时在4G时代,英特尔力推WiMax技术,想与高通推行的LTE争夺技术标准,但不幸成为高通手下败将,英特尔在5G基带芯片战场,专利、技术、人才与生态系等布局很难超越高通。

5G基带芯片除了高通还有联发科、三星、华为四家业者,竞争异常激烈。英特尔在业界也难排上前两名。高通将在2020年推出SoC整合单芯片,把基带芯片直接整合在一起,也让英特尔挑战加剧。

另外业内人士也指出,「英特尔原本寄望与中国展锐合作,希望能在中国市场有一番成果,成为反败为胜的关键。2014年英特尔积极和展锐合作,但在今年的MWC上,英特尔证实合作破局,这件事也重挫基带芯片业务部门。」

「高通5G数据芯片大受手机品牌商欢迎,当英特尔不再有苹果订单保障后,大客户难寻,未来增添不少不确定性与风险,」该人士强调。

因此失去苹果5G订单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支稻草而已,并非主因。

丢掉5G基带芯片,仍留着基站等基础设备?

不过,英特尔全面退出5G基带芯片,不代表退出5G战局,英特尔著眼于较有竞争优势的天线等5G基站基础设施芯片。

「5G不仅用在手机通讯而已,产业界更期待的是5G能带来万物互连与智能城市等物联网的新生活应用,」业内人士强调。

因此英特尔著眼的是各类物联网设备启动的「边缘运算」与资料中心等「云端运算」带来的大成长,而非智能手机。况且行动时代的设备数量以10亿为单位,但物联网可能暴增至以500亿为单位,这块饼非常大,而且一切都还刚开始,机会无穷,相较智能手机已经看到了「天花板」,充满机会。

着眼500亿为单位的物联网


迈入物联网世代,摩尔定律的未来又遭受挑战,Intel、 NVIDIA与Xilinx与Intel等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厂商莫不具焦三大领域,1.运算力(Compute)2.网通(Networking) 3 .储存(Storage)。

如NVIDIA就砸下67亿美元,从Intel与Xilinx手中抢下乙太网路交换机、伺服器芯片网通大厂Mellanox,就是看到5G时代,资料中心中运算力(Compute)、网通(Networking)与储存(Storage)三者整合(Integration)的重要性。

而Intel布局已深,已推出多种产品。5G基础设备关联到边缘运算与云端运算等网通技术传递,在网通领域,FPGA保有相当多的优势。

多元硬体加速芯片种类中,FPGA与ASIC常拿来做比较。若单纯以效能来看,ASIC是一种为了某种需求订制的专用芯片,在量产后成本与延迟与功耗等表现都优于FPGA。但ASIC芯片的演算法是固定的(ASIC设计制造后电路就固定无法改变),也就是说,若使用了ASIC加速某种类神经网络演算法,后来别种演算法更优异,也无法变更,这些投资就浪费掉。

FPGA的优点就是可以重新编码,可以配合不同的演算法做不同的设计,不需更改硬体设计,直接透过升级软体改变芯片硬体功能,因此具有高度的弹性。

现在5G应用一切尚未成熟,演算法更新速度也快,因此具有高度弹性的FPGA,很适合用在5G基站天线RRU(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中。

FPGA产品线布局迅速,连ASIC趋势都准备好


为了FPGA市场,Intel采用收购策略。2015年,Intel以1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第二大FPGA商Altera,随即成立现在的可编码部门(PSG),专攻FPGA芯片。2018年Intel收购矽谷芯片公司eASIC,提供一种介于FPGA与ASIC中间的技术。(延伸阅读:Intel低调收购的芯片商eASIC,背后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市场竞争来看,这个领域GPU大厂NVIDIA的手也很难伸进来,FPGA领域就属第一大厂Xillinx与英特尔两家独强。相比5G基带芯片的研发延宕,FPGA产品线布局迅速,已经推出MAX、Cyclone系、Arria与Stratix等系列。

针对5G基础设施部署。lntel看准需求推出FPGA 加速卡N3000 产品。已经获得日本乐天(Rakuten)与美国Affirmed Networks采用。

不仅于此,Intel看得非常远,未来5G电信商若将从FPGA转换为ASIC,Intel也都准备好了。Intel在2018年并购的团队eASIC,就可以提供电信客户从FPGA转ASIC芯片的客制化服务。

「eASIC产品已经好了,就等待电信客户有需求上门,」英特尔可程式化解决方案事业群业务经理林士元指出。

「由于ASIC芯片成本下降,效能提高、功耗也较低,因此预期客户转换意愿加,」林士元强调。根据过去4G的发展,电信客户纷从FPGA转为ASIC芯片也花了约2年到3年的时间,因此,英特尔已经提前布局。

数据中心的未来让人担忧?


英特尔( INTC-US )周四(25日)盘后发布的财报,最终反映为周五的重挫,收盘暴跌9%,写近3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英特尔周五一度下挫近11%,接近10多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所幸在尾盘跌幅缩减,终场下跌9%,至52.43 美元,虽然避免了双位数的跌势,但据FactSet数据,周五跌幅仍写下自2016年1月15日最大,当天下跌9.1%。

在其拖累之下,费城半导体指数收跌0.8%。

周四盘后,英特尔发布了优于分析师预期的第1季财报,但表示预计第二季调整后每股纯益为89美分,营收约为156亿美元,这又远远低于分析师预期。

不过,财报后机构对英特尔的目标价反而更高。FactSet数据显示,在38位分析师中,有6人上调目标价,4位下调,平均目标价为55.07 美元,高于财报前的平均目标价格54.72 美元。

Cowen分析师Matthew Ramsay表示,英特尔第1季最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数据中心的预期调整,前景由5%左右的成长,转为5%左右的损失,较1月的看法整整下跌了10% 。尽管如此,他仍认为英特尔表现与大盘持平,目标价50 美元。

数据中心是英特尔第2大的营收部门,第1季营收下滑6%至49亿美元,更低于分析师预计的下跌2.5%至51亿美元。

英特尔执行长Robert Swan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记忆体价格下降已经加剧,这表明目前还见不到底部,而正在进行的数据中心库存调整,比预期更严重,而且与中国相关的不利因素导致IT 支出环境更为谨慎。

Jefferies 分析师Mark Lipacis 表示,预计会有更多削减。同时他认为,英特尔的问题是特定公司,而非整个行业,AMD 预计抢下更多的市占率。

评定买入评级和58 美元目标价的MKM Partners分析师Ruben Roy则认为,英特尔的牛市长期保持不变。

他表示,虽然近期的挑战,尤其是数据中心集团的表现令人失望,但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的多元化,以及持续关注提高运营效率的策略,将最终使公司更快地实现长期收入成长,并提高利润率。

【如果你喜欢EDA365的文章,记得关注和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