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新生寶寶,會變“小黃人”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大約有85%的足月寶寶和絕大多數早產寶寶,都會出現黃疸。

雖然大部分新生兒黃疸都是生理性的黃疸,可以逐漸自行消退,對寶寶沒什麼危害,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是疾病引起的黃疸,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且治療的話,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然而,多數家長都不瞭解新生兒黃疸的知識,不清楚該如何應對。有的家長甚至會聽信一些民間的偏方,用喂葡萄糖水的方法,來幫寶寶退黃疸。但這樣的方法對寶寶有害無利。所以,我們有必要學習如何正確應對新生兒黃疸。

大部分為生理性黃疸,會自行消失

新生兒黃疸,通常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其中大部分都是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因為寶寶還在胎兒期的時候,為了滿足對氧的需求,會產生大量的紅細胞。寶寶出生以後,建立了肺呼吸,血氧濃度會迅速上升,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紅細胞,因此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在此過程中會產生非常多的膽紅素。但是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尚不成熟,不能及時處理和排洩出這些膽紅素,結果就會導致寶寶出現黃疸。

超八成新生寶寶,會變“小黃人”

如果是足月寶寶,通常會在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生理性黃疸,4-5天達到高峰,5-7天開始消退,2周內退完。而早產兒寶寶,黃疸出現和消退的時間,都會相對晚一些,一般會在出生後3-5天開始出現黃疸,5-7天達到高峰,7-9天開始消退,3-4周內退完。

早開奶,充分餵養,有助於黃疸消退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家長希望寶寶快點退黃,最好的辦法就是早開奶,充分餵養,每天給寶寶喂8-12次奶,這樣就能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膽紅素從大便排出,幫助退黃。

少部分寶寶會出現病理性黃疸。很多原因會引起病理性黃疸,比如,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會導致膽紅素生成過多,出現病理性黃疸。而新生兒感染、缺氧、窒息等情況,則會抑制肝酶的活性,使得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能力降低,造成血中膽紅素升高,引起黃疸。另外,先天性膽道閉鎖、巨結腸等情況,則會引起膽紅素排出障礙,從而導致黃疸。

雖然病理性的黃疸相對較重,但是通常也可以完全治癒,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光照治療和藥物治療,少數情況可能需要換血治療。如果拖延了治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危害大腦。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的黃疸情況。

超八成新生寶寶,會變“小黃人”

仔細觀察寶寶黃疸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下情況,就可能是病理性黃疸,要馬上就醫:

1、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2、黃疸的持續時間長,超過2-4周,而且進行性加重;

3、黃疸消退以後又重新出現;

4、寶寶全身皮膚重度黃染,呈橘皮色;

5、寶寶在黃疸發生後出現精神萎靡、嗜睡、嘔吐、不吃奶等異常表現;

6、寶寶大便色澤變淺呈灰白色,尿色深黃。

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經過腸道排出,因此便便才會帶有顏色。如果肝臟、膽道發生問題,比如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便便就會變白。所以,上面才會提到,觀察到寶寶大便顏色呈灰白色,要警惕是病理性黃疸。

總的來說,新生兒黃疸大多數都是正常的生理性黃疸,家長不需要太過於擔心,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平時要注意仔細觀察寶寶的黃疸變化,發現異常及時看醫生。順產媽媽出院比較早,最好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在寶寶4-5天時到醫院檢查黃疸情況,因為這時通常是膽紅素水平最高的時候。

超八成新生寶寶,會變“小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