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特種作戰案例?

哨兵小虎


我想講一個年代稍早的。

儘管二戰期間,現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還沒有成為各國部隊的標配,但有相當一些軍事行動,即使以現代的標準來看也可以算是“特種作戰”了。美國遊騎兵在菲律賓實施的甲萬納端突襲,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地方名字真拗口。)

事情的背景是這樣的:日本人在菲律賓的甲萬納端建立了一座戰俘營,裡面關押著不少盟軍戰俘和平民。把這些戰俘撈出來對盟軍來說意義重大,而且在二戰期間被日本人俘虜是一件多慘的事,大家都有數。因此,當時主要在太平洋活動的美國遊騎兵第六營接到任務,要去突襲這座戰俘營,把人弄出來

遊騎兵的任務是成功的。他們深入敵後30英里,卻沒有在戰鬥開始之前被發現。在突襲戰俘營的過程中,一百多名遊騎兵和偵察兵帶著兩百多名當地游擊隊攻擊營地,付出了2人死亡、4人受傷、2名戰俘死亡、9名游擊隊受傷的代價,造成了至少500名日軍的傷亡(有材料認為日軍傷亡更多),並癱瘓了四輛日軍載具(戰俘營內有少量駐紮的日軍裝甲),還解救了全體戰俘,並將他們護送回友方領土。

(下圖是同樣參與這次行動的阿拉莫斥候們。)

但是我想到這次行動,倒不是因為雙方的交換比,而是因為這場行動中出現了幾個很關鍵的要素。這些要素,也是現代的特種作戰所一直在追求(而且有時還不能實現)的。

第一,行動的隱蔽性。幾百人的隊伍在敵後遠行30英里,沒有被發現。這簡直是奇蹟。當然這和二戰期間偵察手段沒有現代發達也有很大的關係,但這樣的隱蔽性仍然是難能可貴的。現代特種部隊愈發地小股化,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隱藏行動,而不是說這幾個人的小隊真的能當一個連來用。

第二,當地人的支持。這是現代特種部隊都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但是在甲萬納瑞突襲期間,不但菲律賓游擊隊支持遊騎兵,在他們身處敵後期間,他們路過的村莊都選擇關住自己的雞、拴上自己狗的嘴,不讓這些動物發出聲音,導致日本人發現這支隊伍的存在。如何獲得敵後民眾的支持,或者至少不和敵後民眾敵對,一直是現代特種部隊苦心鑽研的課題之一。

第三,交戰的突然性和暴力性

。在行動開始之初,遊騎兵立刻用精準的輕武器火力擊斃了日軍哨兵,並快速通過了開闊地,在還沒有遭受還擊之時已經衝入了敵營。在隨後的近戰中,日軍當然也不是遊騎兵的對手,而僅有的日軍裝甲載具也被迅速發現、發現即點亮,在被摧毀之前根本沒有時間壓制遊騎兵,更沒有給遊騎兵造成重大的傷亡。

甲萬納瑞突襲應該算得上是一場教科書級別的直接行動了。這場行動對後來的特種部隊發展也影響深遠,並經常被作為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影響著今天的特種部隊。


史話戲說


三角洲不是頂級的,海豹突擊隊才是頂級的美國特種部隊,成功的案例應該是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擊斃本拉登的事件了。


春天的陽光142202405


我覺得是三角洲。裝備精良,資金雄厚,但是有兩次失敗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