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吃剩下的飯都是怎麼處理的?

小猴紫在此


天上神仙府,世上帝王家

要說投胎也是個技術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皇帝過的就是神仙一樣的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晚上睡覺還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可謂是極盡奢華!

而對於皇帝的御膳,自古以來就被世人所津津樂道!但是你知不知道,皇帝的一頓飯到底有何講究,吃不完的御膳又去了哪?

滿漢全席

宮廷御膳代表的都是當時朝代烹飪的最好水平,從南到北,南味以金陵,益都,臨南為首,北味以長安,洛陽,開封,為代表!不過無論南北,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貴!俗話說,皇帝一餐譜,百人數年糧。甚至連皇帝的用水,都是從遠處山泉運來的!

而做為烹飪文化的代表,清代的滿漢全席就是集滿族和漢族之大成製作的108道菜!南菜北菜各54道。大部分是黑龍江特產,如猴頭菇,熊掌,鹿尾等!(詳細見貫口段子背菜名)

一、賞賜御膳

在古代皇宮裡,皇帝吃飯有個規律,“吃菜不許過三勺”,就是說無論什麼菜,頂多吃個一兩口,吃過三口的菜就要撤下!

根據末代皇帝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記載,雖然當時的大清朝已經沒落,宮內用度也已經非常節儉,但是每頓飯自然有近百道菜!

一般因為太過奢侈,皇帝有時候會邀請身邊的大臣和皇子一絲用膳。而作為臣子來說,能得到皇帝的賞賜那也是莫大的榮耀,就比如乾隆皇帝就特別喜歡賞賜紀曉嵐肘子吃。

二、被太監和宮女吃掉

和現在飯店裡的服務員一樣,有時候太監和宮女也會偷偷的吃一些剩菜。要知道即使是剩菜,那也是山珍海味,而且有的菜皇帝壓根就沒動過一筷子,所以在端下去之後忍不住香味的下人們也會偷偷吃一點。

不過宮廷裡也是有明文規定的,就是太監和宮女是不允許吃皇帝剩下的御膳的,所以只能偷著吃!

三、宮外產業鏈

在明清時候,行走於皇宮內外的採購太監竟然琢磨出了一條御膳的交易產業鏈。在皇宮裡,一般皇帝吃剩下的飯菜很多都沒有動過,這些飯菜就被一些太監賣給京城的一些飯店。

而這些飯店得到這些菜之後,還會舉行類似於拍賣會似的模式將這些菜再賣出去。要知道這些菜雖然和平時吃的樣子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名頭可不一樣。掛了個御膳的名頭,這可是皇宮裡出來的,就是金字招牌。所以啊,一些有錢的人甭管貴賤都會買來嚐嚐,因為一般人可吃不到。一旦吃過御膳,那就是和別人吹噓起來都有底氣。

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平時忙碌的事情也比較多,所以對於吃食這一塊也不會太過在意。對於剩餘的御膳最終的去處,皇帝就更不會管了。也因此,才讓這些太監們有了可乘之機。

雖然說皇帝吃穿用度都是錦衣玉食,但也不是所有皇帝都出生在蜜罐裡的。很多的開國皇帝也是吃著最苦最澀的飯長大的,就比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有關的最出名的一道菜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湯”。

珍珠就是剩米粒,翡翠就是白菜幫子,白玉嘛,就是豆腐了。就是這麼一碗再簡單不過的飯菜,卻救了朱元璋的命。也因此,即使在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仍然對它念念不忘!


瀚海說史


皇帝吃的飯菜叫做御膳,那是由御膳房的專業團隊打造的最高標準的伙食。皇帝吃的飯菜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還要用高大上的餐具和專業的伺候團隊。皇帝的御膳主要是為了欣賞與享受,吃飽只是其中的目的之一。對於皇宮中的御膳,平常人別說有機會品嚐了,就是見都沒見過。

皇帝的伙食標準怎麼樣呢?

在清代,皇上吃飯問題,是一件相當大的事情。清朝皇帝每天只吃兩頓飯,早上六點至八點之間的用膳被稱為早膳,十二點至下午兩點之間的用膳被稱為晚膳,用膳時間都在兩小時以內。除了正餐之外,還有兩頓茶點,可吃一些零食小吃。

清朝初期皇帝的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通常擺三張大桌。後來因國庫緊張而將菜譜減少,120道菜變為64道菜。咸豐皇帝又減去一些菜,變為32道菜。清朝日薄西山,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將菜減為24道。慈禧獨攬大權後,又恢復的百道大菜的規矩,每頓飯要用銀200兩。

我們看一下清朝皇帝每天的伙食標準,根據清宮記載:每日盤肉22斤,湯肉5斤,豬油1斤,羊2只,雞5只,鴨3只,青菜共19斤,各種蘿蔔共60個,蔥6斤,玉泉酒4兩,甜醬和清醬各3斤,醋2斤。隨膳餑餑240個,鮮牛奶100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葉75包。能吃完嗎?肯定不能。

皇帝都是怎麼用膳的呢?

用膳時間一到,前侍衛喊傳膳,太監將預備好的膳食從御膳房抬來,並按規定佈菜。皇帝在用膳前,待膳太監會先在每道菜上放一塊試毒銀牌,查看顏色以檢驗飯菜是否有毒或變質。之後,皇帝若還是不放心,則會叫太監先行品嚐,確認無誤後再吃。

皇帝吃飯有個規矩,就是每菜不過三匙,通俗的講就是每道菜不能連吃三口,否則菜要被立即撤下。為什麼呢?因為皇上喜歡吃的東西不能讓別人知道。用膳期間,皇帝要是眼睛看了哪個菜,太監就會將菜挪到皇上夠的著的地方,用羹匙舀進布碟。皇帝吃過三口,你就會聽到太監大喊一聲:“撤”,菜便被撤走。

皇帝吃不完的飯菜怎麼辦?

皇帝吃飯基本上是一個人獨自享用,如果沒有旨意,任何人不得與皇帝共餐。皇太后及妃嬪們,通常在其宮裡用膳。只有在過年時的除夕和初一兩天,皇帝才與皇后、貴妃們一起吃飯。年夜飯一般擺在乾清宮,皇帝高居寶座前面,下面是妃嬪們的陪宴桌。那麼平時每天一百多道菜,皇帝顯然吃不完。這些飯菜怎麼處理呢?主要有以下途徑。

賞賜給妃嬪、皇子及大臣們

皇帝在用膳時,除了太監在場,不遠處還會站著一群聽賞的人,比如商量事宜的王公大臣及皇子。如果皇帝不想吃,或是心裡一時高興,便會把美食賞賜下去。被賞的人只能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估計主要還是吃不完的原因,皇帝賞賜的飯菜,即使你不餓也得吃把它吃完。

還有就是皇帝吃飯期間或者是吃完飯,忽然想起那位妃嬪什麼的,就會吩咐太監將飯菜打包贈予妃嬪們。不管是作為王公大臣,還是妃嬪皇子,能得到皇帝賞賜的飯菜,也算是莫大的榮幸,雖然是名義上皇帝的剩飯剩菜。

皇帝大量的剩餘飯菜會被倒賣

其實皇帝的賞賜飯菜只是偶爾的現象,並不是每頓都這樣。因此,每天便會產生大量的剩飯剩菜,這都是頂級的廚師團隊打造的精品,自然不會輕易倒掉。這些剩餘飯菜會被御膳房或者太監、宮女通過特殊的途徑倒賣出宮。

沒有人會擔心這些剩飯菜沒有銷路,要知道這些飯菜可是皇上的御膳,能吃上一口都算是沒有白活。這個一本萬利的生意很是火爆,清朝時已經變成了一個能養活近萬人的成熟的產業鏈。

這樣來處理皇帝的剩飯剩菜,就是資源的再利用,遠遠要強於浪費掉。從太監、宮女到宮外小販、酒家,既處理掉了皇帝的剩餘飯菜,有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些剩餘飯菜一般會被按品相歸類,品相好的會被餐館收走,經過處理便會當做御膳賣掉。其餘的就被做成大鍋飯,熬成粥,便宜出售。

總之,皇帝用完膳,剩餘的飯菜絕對不會被倒掉,處理它的途徑很多,通常為賞賜和倒賣。我們在驚歎這些飯菜不會浪費的同時,對皇帝用膳菜餚的豐富也是驚詫不已,這也是封建皇權高高在上的一種表現吧!


野史也是史


當我們想起“剩飯”這個詞的時候,第一反應肯定是倒掉或者餵狗,餵豬等牲畜,但是在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飯可就不是這樣了,皇帝吃剩下的飯能叫剩飯嗎?誰敢扔?扔皇帝吃過的菜可是大逆不道,重則會被問罪處死的!再說了皇帝平常吃的菜少則三五十道多則上百道,即便有一部分是擺樣湊數的,但每天依然會剩下大量的飯菜,這些飯菜都是名滿天下的御廚做的,通常情況下一般人花錢都吃不到,所以“倒掉”那就太暴殄天物了!因而皇帝吃剩下的飯菜其最終結局一般是以下四種情況。



1,賞賜給身邊的人。通常情況下皇帝會將自己沒有動過的菜賞賜給身邊的大臣,嬪妃,皇子,公主等人,有時候興致高了還會賞賜給宮女,太監,而得到賞賜的人不管餓不餓必須當著皇帝的面站著吃完,不管好不好吃,願不願吃,哪怕他不喜歡吃香菜而皇帝賞賜了他一盤香菜炒肉!都必須稱讚飯菜的美味和皇帝的恩德,所以得到皇帝賞賜的飯菜有時候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2,被倒賣給有錢人。是的,你沒看錯,古代的思想不能用今天的觀念來理解,那時候,皇帝的口水就是老天爺灑下的聖水!不僅能治病還能延年益壽,發家致富,這一點不誇張!所以皇帝的“御膳”在民間是很有商機的,於是宮裡的御膳房會和宮外一些比較高檔的餐館保持長期合作的友好關係,宮裡人會把菜樣還保持較完整的剩菜打折賣給餐館,餐館則稍微加工一下後打出“御膳”的名義對外銷售,於是那些“急於得到皇帝口水”的有錢的老百姓就爭相來體驗,這條產業鏈經過明朝的發展到了清朝已經非常的完整,據統計參與這條產業鏈的人員最多的時候有上萬人,可見“倒賣皇帝剩菜”是真的暴利!



3,皇帝沒碰過的菜下次再上。像類似燉湯一類的菜,這種菜被御膳房的廚子做好後長期用小火煨在鍋裡,什麼時候傳膳了,便盛一些上去,皇帝沒有碰過的則拿回來重新煨到鍋裡,而且如果皇帝在非用膳時間想要吃點什麼東西填填肚子,這時候也可以快速的傳上來,而不會耽誤皇帝餓肚子。否則皇帝餓的發怒了,真的會像餓極的老虎,得誰咬誰!

4,賣給普通百姓。可能有人問了,這跟第二條有什麼不一樣的嗎?是的,不一樣,一樣的話我還會說兩遍嗎?第二條是針對有錢人的,而這一條是針對包括你我在內沒錢的(開玩笑,各位朋友們肯定都比我有錢,哈哈)。



老北京有一個詞叫“折籮”,不知道北京的朋友們有沒有聽過,根據《北京土語辭典》解釋為:“酒席吃罷,剩下的菜餚,不問種類,全倒在一塊兒……也叫‘折籮菜’。”過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捨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那麼當皇帝吃剩下的飯菜經過前面三道篩選後,最後剩下的宮裡人會把這些菜倒在一塊兒,倒成“皇家折籮”,賣給宮外的普通人,當然價格是非常低的了,基本就是半賣半送,如此一來有錢人能品嚐到皇帝的口水,沒錢的人也能嚐到皇帝的口水,你好我好大家好,嗯,就是這樣。

所以經過以上四種方式的處理,皇帝吃剩下的飯菜基本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鹹魚閒聊


皇帝吃的飯不能叫飯,人家那叫御膳。

與普通人吃飯不同,皇帝吃的飯,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有一定的政治意義。

皇帝吃飯好吃是其次的,營養也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排面兒!


皇帝可以吃不飽,可以吃不好,但是絕對不能沒有排面!

天子嘛,九五至尊,天下共主,什麼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面子。

拿清朝來說,清朝初年的時候,皇帝的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足足擺滿三大桌子。後來提倡節儉,康熙時期開始將120道菜改為64道菜。咸豐皇帝時,太平天國英法聯軍輪流鬧事國庫空虛,所以皇帝也不得不厲行節儉。他把64道菜削減到了32道菜。咸豐駕崩之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為了表達對先帝精神的繼承,加上自己本身也不是皇帝,就把菜由之前的32道菜改為了24道菜。慈安太后是以後慈禧太后獨攬大權,這個老婆子我們大家都知道,她是個追求享受的人,她把預算的規模,恢復到了每頓飯,108道菜,每頓飯至少要花200兩銀子。


200兩銀子什麼概念?紅樓夢中劉姥姥家,一年的花銷也不過20兩銀子,慈禧一頓飯要頂上劉姥姥家10年的花銷。

那麼御膳種類有哪些呢?我們來看看光緒皇帝一天的菜譜。:

光緒早膳菜譜包括口蘑肥雞、三鮮鴨子、肥雞絲燉肉、汆丸子鍋子,豆秧汆銀魚、小蔥炒肉、掛爐鴨子烹肉、豆腐湯,八寶鴨子、什錦雞絲、口蘑爛鴨子和三鮮肥雞、燕窩鴨條、熘鴨腰、荸薺火腿、什錦魚翅,燕窩炒鴨絲、肉片燜玉蘭、肉丁果子醬、榆蘑炒雞片、蓋韭炒肉、炸八件

看起來很好吃對嗎?實際上不是。 我可以坦誠的告訴大家,過去皇帝吃的東西大概率是不會有咱們現在的食物好吃的。

為什麼呢?

第一是用料不行。

雖然皇帝可以調動天下的資源,可是科技水平擺在那兒,古代皇帝的食材比咱們現在是要少很多。

比如海鮮,他們就吃不到,皇帝雖然可以吃到魚,也可以吃到一些蝦,不過相比於咱們現在吃的魚蝦蟹,皇帝吃的質量可就差多了。現在的人們,只要你肯花錢,買過來的蝦蟹都是從海里撈出來以後,24小時不到就送到你的餐桌上了。而古代沒有冷櫃也沒有冰箱,想把蝦蟹從海邊運到北京,等送到的時候魚蝦蟹都臭了,所以你在御膳中很少看到海鮮的影子。

除了海鮮之外,牛肉也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古代是農耕社會牛是很重要的生產力,所以從法律上講,國家是禁止吃牛肉的,雖然在民間吃牛肉的行為非常普遍,但是,皇帝畢竟是代表國家形象的,所以以身作則,皇帝不吃牛肉。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御膳中也不過就是雞鴨豬羊這麼幾樣肉食加上各位蔬菜,而蔬菜也比現在少很多,因為皇帝只能吃到本季節的北方蔬菜,什麼南方蔬菜,什麼反季蔬菜,它都是不可能吃到的。

另一方面是調味料的落後,

我們現在所吃的食物都是經過現代調味料的精心烹飪的,皇帝不吃辣,因為怕把皇帝吃壞,另外當年的辣椒也跟現在不一樣,北方的辣椒沒有那麼容易獲得。

皇帝所使用的食鹽,質量也比我們現在的精加工鹽要差很多,更不要說味精這種現代才發明的超級調味料了。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皇帝要求吃飯,不能讓皇帝等。


御膳房的要求是,皇帝吃飯任何時候都要隨時能夠端上來,這要怎麼辦呢?要求御膳房隨時隨地的把那些菜放在鍋上架著烤。

大家想想,一個菜如果在火上烤個5~8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這個菜的味道還能好嗎?更何況,御膳房離皇帝寢宮的距離很遠。在御膳房裡做好的菜,要放到熱水盆裡保溫,遞到皇宮裡。這個過程中什麼美味的菜,它的味道也被揮發的差不多了,等熱乎乎的菜送到皇宮裡,都已經變成溫的,味道能好吃嗎?

大家也不要認為我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關於皇宮御膳好吃不好吃,溥儀的話是最有證明力的。

溥儀說,皇宮裡的飯是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他在宮裡時,每頓飯擺上來,再撤下去只是一個過程,他根本都不吃?溥儀吃的飯全都是太后和太妃專門請了廚師做的小灶,雖然每頓飯看起來有上百個菜,他吃的只有那些長輩們給他送的二十幾道菜。

那麼皇帝不吃的這些御膳送到哪裡去了?


第一個途徑是賞賜。 皇帝吃飯時,如果身邊有親信大臣或者太監的話,當然你不可能跟皇帝坐在一個桌子上吃,但皇帝心情好了,有可能會把桌子上的某一道菜賜給你。

雖然吃剩飯剩菜在我們今天看來不是一個好的行為,但是在封建社會這是一個非常光榮的行為。這種賞賜剩飯剩菜的行為不僅限於皇帝,連一些家裡的長輩和高官也可以有這樣的行為,比如紅樓夢裡的賈母,就把她的剩菜賜給王熙鳳和王夫人等,小輩還要覺得非常光榮,當著長輩的面吃完。

第二個途徑也是皇帝處理剩菜的最主要途徑,是運出宮去賣掉。

當然,這個過程皇帝肯定是不知道的,主要經手的人是太監。

雖然我說御膳並不好吃,但是,不好吃不代表沒有人想吃。 御膳不好吃,那是對於溥儀而言,對於宮外一些普通百姓,能看見皇帝吃什麼,那也是一種非常滿足獵奇心的行為。

在晚清時期銷售皇帝御膳已經成為了一個產業鏈。北京當時有多家飯館,主打的就是御膳御菜,其中賣的很多菜,都是皇上御膳中剛剛剩下來的。



這些菜在皇宮裡,皇帝連一筷子都不會吃,但是到了宮外以後,身價就陡然而生。很多富人趨之若鶩。

而一些賣相不好的菜,有可能被直接做成大雜燴。舊社會,有一種菜叫做“折籮”。就是一種各種剩菜剩飯的混合體,賣給窮人吃。窮人買不起好菜,只能吃這種剩飯剩菜,畢竟有點油水。所以皇帝吃的賣相不好的菜,一般都被做成了折籮。

總之皇帝所吃的東西基本不會被浪費,皇帝大人心懷天下,不會注重自己剩飯剩菜的去向。但是對於宮裡的太監和宮女來說,這可是一項養家餬口的重要產業哦!


小約翰


記得從前看過一個笑話。兩夫妻在地裡幹活,又累又渴,聊起自己的願景:要是咱當上了皇帝,準得放兩壺茶,地這頭一壺,地那頭一壺,幹活到哪兒就在哪兒喝……

當然,咱平頭百姓無法想象皇帝的生活,總之,他吃得準比咱好,比咱多。

但問題來了,這麼多飯菜,皇帝佬兒吃得完嘛,是不是得倒?那多可惜呀。


好在皇帝們也還節約,雖然排場大,飯管夠,菜式多,吃不完倒也沒全浪費。

皇帝們的剩飯剩菜最主要的用途是施恩於妃嬪與大臣:這道菜挺好,給×妃送去,那蹄子好吃,給x將軍。就像《紅樓夢》裡一樣,賈母、王熙鳳這些主子沒用完的菜,賞給底下丫環們。

接到賞飯菜的妃嬪與大臣,如果當時就在皇帝身邊,那得謝恩,還得站著吃完。哎,也不知皇帝是不是用的公筷呀,唉,算了算了,皇帝講衛生,口水應該不難聞,況也沒戳過幾下,吃吧吃吧。

當然,皇帝們不可能精細到光盤,也不得天天餐餐賞人,那這時候,御膳房的宮女太監就可以就點剩飯剩菜吃下。有那頭腦靈光的,還把那品相好的拿出去賣,那品相不好的,也可以燴成粥,謂之御品出賣。哪個時代都有追星族,皇帝穿過的內褲都有市場,何況金口沾過的飯食。

總之,皇帝們剩下的飯菜都有出處,咱們毋需擔心。

還補充一句,題主問的是飯,我卻答的是飯菜,主要是覺著光是飯無法發揮,有菜才好想象——我有強迫症,文不對題會讓我鬱悶。


錢多多讀文史


古代皇帝作為九五至尊,大權在握,日理萬機,飲食方面自然也是備極奢華,各種山珍海味,供應不絕,少則十幾道,多則上百道。歷朝歷代皇帝們的用膳方式各有不同,飯菜的豐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人而異。

古代皇帝的用膳並不都像現在一日三餐,清朝的皇帝,一般每天只吃兩頓飯,即早膳和晚膳,但中間會不斷有點心和小吃供應,只要皇帝一聲令下,御膳房隨時都可以上菜。皇帝吃飯時,並不像電視劇上演的那樣,會有妃子隨侍左右,在真正用膳時往往只有皇帝一人"吃獨食",但旁邊會站有侍膳的宦官,偶爾還會有寵臣或皇子侍立左右,一同陪吃,遇到皇帝高興或吃不完時,就會把食物賞賜下去,而受到賞賜的人,必須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即使吃不下或者飯菜難吃,也要表現出感激涕零的樣子,這也是古代皇帝拉攏臣子的一種方式。

皇帝吃飯還有"菜不過三口"的規定,即吃每道菜,不能超過三口,一旦超過,在一旁的太監就會把這道菜撤下去,此後十天半個月,這道菜都不會出現在飯桌上了。"菜不過三口"是法家權術的體現,是為了防止手底下的人知道皇帝的喜好而趁機邀寵,影響朝綱穩定。明朝的正德皇帝就是典型的例子,歷史上記載,正德皇帝喜歡做木工,宦官劉瑾每次都趁正德皇帝做得起勁時拿著奏摺去請批,次數一多,皇帝一煩,就讓劉瑾自己拿主意,劉瑾得了"聖旨",就名正言順地把持了朝政,搞得朝廷烏煙瘴氣。

"菜不過三口"的另一個作用是為了防止被人下毒,滿桌上百道菜,每道皇帝只吃兩三口,就很難根據皇帝的喜好下毒,而要在每道菜中都下毒,工程量就太大了。

歷史上不乏皇帝被人投毒而死的事件,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就 記載:"漢惠帝司馬衷,食餅中毒,庚午,崩於顯陽殿。"

古代的皇帝的餐具通常都是以金銀器為主,即使是陶瓷等其它製品,也是上好的質地,以銀器為主,除了顯示皇家的氣派,還有很多實際功能。為了避免飯菜中被人下毒,皇帝在用膳前往往讓侍膳太監先嚐,稱作"嘗膳",還有就是用銀器在飯菜中驗毒,如果盛御膳的是銀器外的其它質地的器皿,則在器皿外掛一個小銀牌,當做驗毒工具,末代皇帝溥儀就曾說道:"每個菜碗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

在許多人看來,皇帝們的御膳都是極具奢華,滿漢全席式的,其實不然。根據清宮《照常膳底檔》記載,皇帝的御膳每餐一般二十品左右(宮廷中稱一個菜為一品),節儉的道光皇帝每餐只有四到五品,只有到了慈禧太后時,才增加到一百來品,一頓飯至少要花掉200兩銀子,如此多的菜品,單單皇帝一人肯定是吃不完的,皇帝的剩菜剩飯通常都有如下幾種處理方法:

賞賜給大臣、妃嬪或者其他皇親國戚,但接受賞賜的人必須站著把食物吃完,還要表現出很好吃的樣子。這樣的"賜食",是皇帝籠絡和獎賞下屬的方式,雖是獎賞,卻並不舒服。《史記》中也有記載,西漢初年,大臣石奮的姐姐是劉邦的小老婆,石奮退休後,有一天受到皇帝賜食,"上時賜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上在前",是要跪趴在地上把飯吃飯,以示恭敬。

第二,賞給宮女和太監吃。

第三,運出宮外加工倒賣,謀取暴利。這在明清時尤為盛行,皇帝吃剩的飯菜,流出民間後,按品相被分為三六九等,品相好的,往往會被送去一些京城的大酒樓,酒樓便打著請到御廚的名號來推銷,許多人雖然明知是剩菜,也樂於花錢品嚐。至於那些品相不好的,通常倒賣給路邊的小販,小販們加上米熬成各種各樣的粥,再挑到街頭售賣,最便宜的時候能賣到"十個大子兒"一碗,即使是窮人也買得起,據說味道還不錯。

後來倒賣皇帝的剩菜剩飯竟然發展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人數最多時達一萬多人,從宮女、太監、酒樓老闆到民間小販都參與其中,可見其中利潤的豐厚,這種現象一直髮展到末代皇帝溥儀上位時期才消失。


煮酒君


咱們先看個段子:在一個炎熱的中午,有個農民在地裡幹活,幹著幹著肚子餓了,可是他的午餐只有一個硬饃饃。

拿著又冷又硬的饃饃,老農不由得感嘆起來:“我要是當了皇上那該多好啊!現在可以躺在床上睡午覺,醒了想吃東西就喊一聲“來人,給我拿盤餃子來!”餃子馬上就有人送來,多享福啊!

乾隆劇照:


老農從來沒去過京城,在他的想象中,皇帝能天天吃餃子。餃子在他心中就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了。

可是皇帝真的是如老農想像的那樣,天天吃餃子嗎? 皇帝吃飯在歷朝歷代都是件大事,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吃好喝好。

那皇上到底吃什麼呢? 皇帝一般每天兩頓正餐。這兩頓正餐叫 “膳”,分早膳和晚膳。

早膳:


當然了,皇帝餓了也可以隨時叫吃的喝的,但這些只能叫 “點”。

我們看看乾隆皇一天的生活安排吧:凌晨4點起床,去坤寧宮請安;5點喝一碗冰糖燉燕窩;6點用早膳,讀聖訓;7點茶宴;8點到13點批閱奏摺;13點到15點接見大臣,15點用晚膳;16點繼續批奏摺;17點至20點自由活動; 21點休息。你看,乾隆一天就吃兩頓飯。

由於皇帝的早膳吃得很早,御膳房會很早就準備好飯菜。吃什麼呢?

據清《膳食檔》記載:

光緒早膳菜譜包括口蘑肥雞、三鮮鴨子、肥雞絲燉肉、汆丸子鍋子,豆秧汆銀魚、小蔥炒肉、掛爐鴨子烹肉、豆腐湯,八寶鴨子、什錦雞絲、口蘑爛鴨子和三鮮肥雞、燕窩鴨條、熘鴨腰、荸薺火腿、什錦魚翅,燕窩炒鴨絲、肉片燜玉蘭、肉丁果子醬、榆蘑炒雞片、蓋韭炒肉、炸八件。

吃完這些,最後以一碗燕窩三鮮湯結束。是不是特別豐盛?

這是早膳,晚膳和早膳的內容也差不多,大同小異。 當然,正膳之外,皇帝可以隨時叫點心來吃。

因為每個皇帝口味不一樣,比如道光愛吃巧克力,乾隆愛喝豆汁,慈禧鍾愛甜食,御膳房會根據他們不同的喜好製作一些點心,讓他們在兩膳之外的時間食用。

點:

每次用膳有這麼多菜,能吃完啊?您別急,皇上吃飯是有規矩的,每道菜不許超過三口。無論什麼菜都一樣。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別人知道皇帝的喜好,也是怕別人下毒。

絕大部份的菜都是嘗一口就夠了。所以,每天都要剩不少的飯菜。 皇帝吃剩下來的菜怎麼辦呢?

一是賞賜給妃子及大臣們。

根據宮裡的規矩,皇帝用膳後,會將沒吃完的菜餚和點心賞賜給嬪妃、阿哥們。

也有遇到皇帝高興了,賞賜給太監和宮女的時候。另外也會偶爾賞賜給大臣們。得到賞賜的大臣,往往受寵若驚,謝主隆恩。

賞賜:


因為能得到皇上賜膳,是一件特有面子的事。這也是帝王拉攏臣子的一種權術。

第二種辦法,那就是買到宮外去賺錢。

要知道,普通人一輩子也沒機會吃到御廚做的御膳。所以這些皇上沒吃完的剩菜,會分成幾個等級處理給各類飯店。

山珍海味賣給高檔飯店,普通菜餚賣給普通飯店,剩下的那些大雜燴就賣給路邊攤。

這些菜餚雖然是剩下來的,但口味比一般廚師燒的要好得多,不怕沒人吃。特別是那些路邊攤點,把這些大雜燴一鍋燉,兩枚銅錢一大碗,還是很受窮人的歡迎的。

賞賜:


解放後有人採訪過溥儀:問他當年做皇帝的時候吃的是什麼,溥儀回答說:

“宮裡的飯,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

皇帝吃的飯,著重排場、規矩,儀式感特強,但究竟味道如何,也不一定能比得上咱老百姓的家常小菜吧。


剛日讀史


皇帝吃剩下的飯都是怎麼處理的?

古代的帝王們,都被民間百姓奉之為是天子,因此都對他們尊敬無比。這一份尊敬,從皇帝的吃穿住行上就能看出。皇帝所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更別說皇帝一日三餐的飯食,那每頓飯都是奢侈無比。大家應該都知道,皇帝吃飯的時候,排場非常大,他每一頓的菜品很多,每一道菜餚都要精緻,菜的口感又要好。但皇帝畢竟是一個人,即使可能有一些受寵的妃嬪陪他一起用飯,也就才幾個人,這麼一點人根本就吃不了多少東西。如此一來,皇帝每吃一頓飯,都會有非常多的剩菜剩飯。那這麼多的剩菜剩飯,他們會怎麼處理呢?難道全部倒了嗎?


在溥儀曾寫的自傳,我的前半生當中,他就這樣寫到過: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宮中已經不復當年繁華,一切吃穿用度已經被縮減了數倍。但既是如此,我每月還是要消耗掉810斤的豬肉,要用掉240只雞鴨,還有各種各樣數不清的山珍海味,以及品類繁多的點心。想想看,那時候的溥儀還是小孩子,宮中的用度還被縮減了很多倍,但即使如此,他也要用到這麼多的食物。更別說在以前了,宮中繁榮的時候,那皇帝們的每一餐不知道就要吃掉多少。但也說了,人的胃口畢竟是有限的,皇帝每一餐都吃不完,那當然就會剩下很多。那這些多出來的飯菜,又該怎麼處理?當然不可能全部倒掉,畢竟皇帝吃的東西,怎麼能讓牲畜來食用呢?這不就是貶低了皇帝嗎?因此,皇上的剩菜剩飯通常有兩個途徑處理掉。



途徑1,賞賜給別人。皇帝給別人賞賜飯菜,也是表現一種恩德的方式。畢竟,連皇帝用的東西都能賞給別人,可見是看得起他的。被皇帝賞賜了飯菜的人,通常都要表現出感激的樣子,要當著皇帝的面吃下去,同時還要滿心歡喜,表示出味道好極了的樣子。這樣一來,皇帝才會覺得高興,認為這些人識抬舉。但是皇帝的賞賜也不是天天都有,再者來說,他賞賜給別人,別人也不一定吃得完,所以還是會有剩的。那這後面剩下的飯菜就會由第2種方法處理掉。



途徑2,運到民間售賣。皇帝吃過後的剩菜剩飯,撤下去,宮女小太監們也會偷吃一部分。而後剩下的飯菜,再拿到民間去售賣。而這些剩菜,百姓們還非常喜歡吃,上到富貴人家,下到平民百姓,都願意去爭相購買。百姓們覺得,皇帝是天子,受到了上天庇佑。若吃了他的剩菜剩飯,那還有可能沾一點福氣,能夠祛病消災。因此,皇帝的御膳一被運到民間,立刻就能被哄搶完了。



所以綜上來看,帝王每一頓的飯菜雖然豐盛,但實際上每一頓也不算浪費。畢竟他們吃不完,後面會有人幫他們吃。只是他們每一頓吃掉的銀子會非常多罷了。


紫禁公子


菜餚,解決百姓的口腹溫飽,有錢人家會在菜餚上進行色、香、味的講究,而作為食物鏈頂端的皇帝吃的“飯”,除了色、香、味外,主要講的是排場。皇宮裡彙集了全國各地的特產美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只能是能吃的,都被蒐羅到宮中為皇帝吃飯提供強大的排場。

清朝皇帝最講排場

從周朝開始,皇宮就有“食官”這個職業,專門研究和指導皇帝的飲食,其類似現在的營養師。明朝時,皇帝吃飯的排場不大,唯一奢侈的就是朱元璋,因他小時候受過太多的苦,吃肉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於是在他當了皇帝后,要每餐必須有肉,一桌菜餚最豐富也不過十幾種。之後的皇帝們看個人口味,變換不同花樣,在菜的數量上基本保持這個標準。

清朝時期,御膳的標準就一下提高了很多,如乾隆時期,每餐的菜和主食一共是48道,這叫“全份兒”,乾隆愛吃肉,所以每餐也必須有鴨肉、鹿肉和全國各地的時令蔬菜及水果。

只是這一桌的菜其實只有一半用來吃的,另一半是用來看的,因為滿族有“祭神肉”的說法,即天天殺兩端豬,切一盤白水煮肉片,即使不吃也要放在桌上,其意思是一餐一飯不忘先人。

話說乾隆的一餐“全份兒”48道才看似很多,但跟慈禧的御膳相比,著實讓乾隆汗顏。據說慈禧每頓飯必須有一百多道菜,光是看菜的樣式就讓人眼花繚亂,垂涎三尺。清朝晚期衰落時出現這樣的奢靡,確實讓人痛心疾首。

皇帝吃飯要按祖宗定製的規矩來

古裝宮廷劇中經常有這樣的劇情,皇帝閒時到後宮,這個娘娘做做、那個嬪妃聊聊,談到開心便留下來吃飯,嬪妃們也會給皇上獻上一些點心。看正史就明白這是不可能,皇帝用膳也是根據祖宗定製的規矩來的,皇帝必須要遵守飲食禮儀且用餐時只能是一個人。

皇帝用膳時“吃菜不許過三匙”,無論多喜歡的菜都不能連吃三口,吃過三口的菜會立即被撤下。因為皇帝的飲食時國家機密,為了預防有人下毒謀害,皇帝的口味不能問也不能寫。御膳房做這麼多花樣的菜,也是為了讓人難以分析出皇帝的口味、飲食偏好。

如此一來,皇帝吃剩的菜就會很多,會浪費。但這完全不用擔心,皇帝的剩菜有很好的消耗渠道:

  • 賞後宮:根據宮廷御膳禮儀,皇帝用膳結束後,會將桌上的菜餚、主食、點心等賞賜給後宮的嬪妃、皇子們。如果嬪妃和皇子吃不完會再賞賜給太監和宮女。

  • 賞大臣:皇帝用膳時偶爾會賞賜大臣們一起吃,這是一種帝王權術,但這樣的機會並不常有,因此得到這種榮譽的大臣們,往往會表現的受寵若驚、感激涕零,一再表示自己會為皇帝肝腦塗地赴湯蹈火。有些皇帝吃的菜,大臣沒吃過的,還會允許打包帶回去與家人一起品嚐,這也是皇恩浩蕩的一種表現,特有面子。
  • 倒賣宮外:雖然皇帝把剩菜剩飯賞賜嬪妃、皇子、大臣,但即便這樣,還是會有很多的剩餘。那些這些又如何處理呢?按照宮裡流程,自然是運出宮外,於是一個宮廷管理漏洞就出現了,有人開始倒賣起了御膳,還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據野史記載,御膳的倒賣利潤龐大,參與倒賣的人包括太監、宮女、小販等最多時高達萬人,可見御膳在民間的火爆程度。

運出來的御膳,又分品相三等:

  • 品相好的:會被倒賣京城高檔的飯館。飯館的老闆自然不會說這是宮裡皇帝吃剩下的,但噱頭還是要有的,於是便宣傳請來了皇宮的御廚,客人覺得來這裡吃飯等於享受到皇帝的待遇,倍有面子。飯館廚師便把這些御膳隨便加工一下再擺弄下造型,民間這些土豪一個個搶著要。

  • 品相一般的:品相一般的剩菜也不怕賣不掉,這些剩菜會被賣給路邊的“食攤”,小販再進行加工後又是一道美味,上不了大酒樓的百姓可以到街邊的“食攤”過過嘴癮。這樣的“食攤”類似現在的街邊“大排檔”,古時百姓也會糾集幾個朋友一起在食攤來幾份菜,喝兩盅,因為是皇宮御廚做的菜,味道自然不差。

  • 品相較差的:而對這些品相破損的菜,處理的方法就簡單粗暴了,小販將那些亂七八糟的剩菜混合在一起丟入大鍋中,倒上熱水熬煮。顧客只要交一個“大子兒”用長柄鐵勺撈一下,撈出啥算啥,運氣好的有半根雞腿、運氣差的可能就是跟魚骨頭。但這看起來有點噁心的大雜燴,也是窮苦人過癮的一個方式,不但吃得起、吃的飽、味道也很不賴。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溥儀下臺後才結束,那些御廚們沒有點真本事哪能進得了皇宮,他們不僅把菜餚做成精品,而且還得好吃。直到後來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御膳房的御廚們被迫散夥,只能自己去謀生活,據說北海仿膳、頤和園聽鸝館都是當年離開紫荊城的御廚開的。


大國布衣


皇帝用膳少說也要二三十道菜,多的有百道菜。每道菜只吃二三口,剩下的菜當然不是倒進餵豬的泔水桶。皇帝一般會賜菜給各人,最後剩菜中的剩菜由御膳房的太監和宮女們吃了,甚至倒賣到宮外去。

1,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講了一些御膳的事情。

宮中只用膳兩次,早膳相當於午餐,晚膳相當於晚餐。如果早上或下午皇帝餓了,就吃些點心。

皇帝的每份菜都有一個銀牌,是為了防砒霜的,古代的砒霜不純,雜質可以讓銀牌變黑。御膳在送給皇帝之前,都要經過一個專門的太監“嘗膳”,嚐嚐有沒有毒,所以皇帝吃的都是太監的剩菜。

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每頓飯有百樣菜,排場很大。

溥儀當皇帝時還是個小孩,所以他父親就讓他節省一點,每餐按例也有三十種菜左右。

溥儀記載了一次御膳房的早膳:

口蘑肥雞 三鮮鴨子 五綹雞絲 燉肉 燉肚肺 

肉片燉白菜 黃燜羊肉 羊肉燉菠菜豆腐 櫻桃肉山藥 爐肉燉白菜 

羊肉片川小蘿蔔 鴨條溜海參 鴨丁溜葛仙米 燒茨菇 肉片燜玉蘭片 

羊肉絲燜跑躂絲 炸春捲 黃韭菜炒肉 燻肘花小肚 滷煮豆腐 

燻乾絲 烹掐菜 花椒油炒白菜絲 五香乾 祭神肉片湯 

白煮塞勒 烹白內

除了一道鴨條溜海參是山珍海味外,其他都是家常菜。

外界對皇帝的御膳過於想象,其實皇帝也是凡人,山珍海味每餐吃一樣就行了,還只能吃三口。

皇帝吩咐一聲傳膳,十幾個太監依次傳聲下去,一直到御膳房。聲音還沒落下,御膳房的幾十個人已經端著菜來養心殿了。

這些菜早就在半天前準備好了,有些燉菜都是過夜菜一直在爐子上燉著。

這些菜端到皇帝面前,看著過夜菜實在是倒胃口。

不過溥儀是個小皇帝,皇太后和太妃們都寵他,另外做一些時新的御膳給溥儀吃。

這一家六口,總計一個月要用三千九百六十斤肉,三百八十八隻雞鴨,其中八百一十斤肉和二百四十隻雞鴨是我這五歲孩子用的。

(軍機大臣、侍衛、高級太監等)連我們六口之家共吃豬肉一萬四千六百四十二斤。

每日還要添菜,添的比分例還要多得多。這個月添的肉是三萬一千八百四十四斤,豬油八百十四斤,雞鴨四千七百八十六隻,

(每月)添菜連同分例一共是一萬四千七百九十四兩一錢九分。

皇帝和太后們、妃子們一個月消費的豬肉是3萬多斤,算他們全家都是豬八戒也吃不完啊!

絕大多數都剩下了。

2,皇宮中用膳的規矩

皇帝坐在那裡用膳,當然不用起身來夾菜。都是傳膳太監看皇帝的眼色,皇帝想吃那份菜,傳膳太監就用調羹舀進碟子裡呈給皇上,如果皇上滿意點頭,再舀一次,不能超過三次。

所以再好的東西,皇上也只能吃三口。

<strong>

清朝內廷的《膳底檔》專門記錄皇帝的進膳,什麼時間,和誰一起吃,什麼菜,都記錄下來。但是不會記錄皇帝愛吃什麼菜,怕有人下毒。

3,皇帝的剩菜處理一:賜菜

皇帝如果覺的那樣菜好吃,或者好看,就賞賜給妃子、王子、大臣們。

<strong>

上進畢,賞舒妃等位祭神糕一品,包子一品,小餑餑一品,熱鍋一品,攢盒肉一品,菜三品。

4,皇帝的剩菜處理二:御膳房吃掉或賣掉

皇帝賞賜完了之後,御膳房就把剩菜剩飯撤下去。

這些剩菜剩飯,品相好的,御膳房的太監和宮女們就自己享用了。

如果還有剩下的,就有善於鑽營的太監賣到宮外的餐館去,說是御膳。這些餐館再加加熱,賣給那些想得到“真龍天子口水”的富人!

5,另外補充一點:清朝的皇帝是沒有廁所的。

那帝要吃飯菜,還是要拉出來的。有專門的太監端著尿壺和便盆,跟隨這皇帝,隨時隨地伺候皇帝出恭。

這是防止刺客在廁所裡謀殺皇帝,狹窄廁所裡一個皇帝蹲在馬桶上,很容易被刺客幹掉的。

如果皇帝正在用膳時內急怎麼辦?

皇帝就在餐桌不遠處叫太監把便盆端上,直接處理出來!

太監宮女們還不能笑,笑出來就是大不敬!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