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水稻生產的十大誤區

誤區一、用時間來定農時

有許多農民朋友習慣於時間來定農時,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原因是因為,水稻生長是由溫度來決定的,如果溫度高,生長就會快些,溫度低生長就會慢些。如2015年,水稻苗期溫度持續走低,常年秧苗在苗床上30天后就會長到三葉一心,但2015年只有兩葉一心。這樣的秧苗插入本田中,會變白或變黃而枯死,然後重新長出,即通常所說的大緩苗。如果三葉一心插秧這樣的現象就會大大減少。插秧不看時期,要看葉齡。插秧最佳葉齡是3.1-3.5葉齡期。

誤區二、旱育不旱,稀植不稀

多年來,我們提出的都是旱育稀植,所謂旱育稀植其根本就在於讓水稻三葉一心之前長成壯苗,水稻根系在三葉之前和旱生植物的根系一樣,都得靠自己呼吸土壤中的空氣來維持自身的代謝。水稻三葉之後,逐漸形成葉片吸收氧氣向根部運輸的通氣腔,因此,三葉一心的水稻插到本田裡也會生出新根。旱育秧就是讓水稻在苗床上處於一個旱田狀態,土壤的通氣孔隙裡有充足的氧氣以保證根系呼吸。如果澆水過多,土壤通氣差,根呼吸就不充足,根生長就弱,容易感染病害。稀植的問題更是一個大誤區,很多人認為,稀植就是插秧尺寸大小的問題,其實不是,是本田中每平方米基本苗多少的問題。與插秧尺寸有關,也與每穴的基本苗數有關。我們寒地稻作區11葉、12葉品種適宜的插秧行穴距為30×12和30×14釐米,每穴苗數一般為4-5株。這就要求播種密度一定要降下來。按這個數據標準來看,當前的播種密度太大,導致秧苗不壯。

誤區三、秧苗要有高度,不然插不了秧

標準的秧苗三葉一心高度為13釐米,目前有好多人是兩葉一心插秧,而兩葉一心就要求秧苗高度達到13釐米,勢必造成徒長苗,插秧後返青時間太長。

誤區四、品種與產量和倒伏的關係弄不清

很多人把水稻一年的產量寄託於種子上,這是一個天大的誤區,這裡我可以向大家告訴多個事實來認證這一問題。龍粳8號是早期的品種,當時審定的產量只有7000公斤/公頃,2004年在樺川縣創業鄉豐年村李士平種植時,單產達到9900公斤/公頃(實收);粘325被眾人認為產量不會突破9000公斤/公頃,但在2014年,長林島吳殿國種植達到了11500公斤/公頃;2013年,853農場同樣的種子,兩家的產量分別為9000公斤/公頃和10100公斤/公頃。反之,墾稻17審定的產量為10000公斤/公頃,多年來無人種出如此產量。品種和產量有一定的關係,但絕不是主要的,比如品種的葉形與產量有關係,直立葉形一般要高一些。

誤區五、分櫱力不好的種子要多插幾顆

水稻的分櫱都符合同伸N-3理論,那麼為什麼有的品種分櫱力強,有的品種分櫱力弱呢?歸根結底說,對水稻分櫱來說有抑制因素(如插秧深、密度大、灌水深或缺水、肥料不足等),所謂分櫱弱,是因為這個品種對分櫱的抑制因子敏感,

誤區六、水稻長得密、封行早,這樣的稻子長得好

水稻生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封行時期也是有要求的,不是越早越好,多年來好多人發現,表面上看長得好的水稻,到最後產量並不高,而看著不好的,最後產量往往高於好看的水稻。水稻封行要在孕穗期封行,從葉齡上看就是劍葉橫過來的時候,封行的程度也有要求,站在地頭,順著壟看去,30米左右還有一道清晰的細水線。到乳熟中後期,稻穗彎腰,行間形成一條工整的縫隙。這就是穗封行。這樣的稻田才是高產的稻田。

誤區七、每穴的分櫱莖數越多越好

到有效分櫱臨界葉齡期即N-n+1時,每穴應有的莖數為22-24株。最多也不宜超過26株。莖數多會造成提早封行,倒伏、病害、產量上不去就會接踵而來。分櫱莖數過高就會產生低產的櫱封行、葉封行而不是穗封行。有目的地控制分櫱是提高水稻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控櫱方法是排水晾田,即不要曬,也不能水多。掌握好尺度做到壟上無水,壟溝有水或田面無水腳窩有水,保持7-10天。水稻在灌溉上有句諺語“有收沒收在於灌,收多收少在於排”就是這個道理。

誤區八、病害診斷不準,用藥不得當

寒地稻區的主要病害為苗期的立枯病、青枯病、細菌性褐斑病;本田期的稻瘟病、細菌性褐斑病(鞘腐病)、紋枯病。立枯病、青枯病感染病菌,主要有鐮刀菌、立枯絲核菌、黴菌(綿黴菌、腐黴菌),所以在用藥上一定要準確對症。

誤區九、除草只考慮除草劑的安全性,忽略了除草效果

封閉除草劑在水中要經過5-7天才能產生藥效層,如果只考慮安全,用藥後2-3天插秧,那麼,沒有形成藥層時,插秧機的活動會導致藥層沒有形成起不到除草效果。

誤區十、施肥錯誤

旱揚肥是萬不可取的,它的缺點是施肥量不準。在泡田之前把肥料施入,然後灌水泡田,這樣會導致水層過深,耙地或打漿時看不見田面是否平整而出現田面高低落差太大。如果排水,肥料流失。正確的做法是在整地最後一遍抄平時,把肥料施在水耙或打漿機前,這樣即均勻,又會達到施肥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