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打造“一带一路”乳业标杆

4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为各国工商界对接合作搭建起平台。作为现场唯一签约乳企,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与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LUSY SETIAWATI RUSTAM女士签署建设印尼乳品工厂合作协议,进一步达成深度合作。

蒙牛打造“一带一路”乳业标杆

图为蒙牛总裁卢敏放(右四)与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LUSY SETIAWATI RUSTAM女士(右三)签署合作协议

作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的首个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印尼工厂总投资超过3亿人民币,设计日产能260吨,主要生产蒙牛优益C乳饮料和酸奶。工厂将采用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向整个东南亚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乳品。未来五年,工厂预计还将为当地提供1000余个就业机会。蒙牛将在深化合作过程中切实践行“一带一路”始终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重视民生的改善,积极推动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蒙牛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有蒙牛特色的乳业国际化战略体系。2017年,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23次年会上,卢敏放首次提出构建“全球乳业共同体”的设想。他指出,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乳业优势是互补的,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当携手为提升乳制品标准、消除市场壁垒、优化资源与资本配置而努力。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卢敏放将“全球乳业共同体”的设想升级为战略构想,这个“共同体”不但要推动定价机制、要素配置和消费等方面的优化提升,还要促进“从牧草到奶杯”的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分享发展红利。在2019年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卢敏放提出,“全球乳业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乳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实现技术革命和供应链、价值链重塑,更将在地缘经济重构的剧烈变化中,推进全球乳业实现共治、共享、共赢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卢敏放表示,蒙牛国际化的第一步,是进行国际化资源布局,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在印尼建设工厂,则是第二步,是品牌输出,未来,我们会首先考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市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开发新市场,同时蒙牛将继续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经验,汇聚全球资源让中国乳业成为世界乳业舞台的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