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收緊是大趨勢,會取消嗎?不會

2019年高三學子,無疑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嚴的自主招生。

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發出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四個從嚴:

自主招生收緊是大趨勢,會取消嗎?不會

當此之時,廣大高三家長們還不知道會嚴到什麼程度。等到三月中旬,各高校自主招生計劃開始發佈,高三家長們倒吸幾口涼氣,啊,原來如此。

根據第一條,嚴格報名資格,論文、專利的報名權被取消。有些發表論文和獲得專利的學生感到很不公平,這裡當然不懷疑有真的,但是假的太多,特別是論文發表市場化、專利買賣市場化的情況下,高校的鑑定成本太高。管不好,乾脆先關了再說。有條件時再放開。

自主招生收緊是大趨勢,會取消嗎?不會

根據第一條,奧賽省二等獎、三等獎的報名資格基本取消,目前除了北京工業大學在北京的自主招生,北京化工大學對省二等獎網開一面,奧賽二等獎、三等獎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也根據第一條,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電腦製作大賽國二以下獎項基本取消,文科的作文大賽獎、英語大賽獎項基本取消。而這部分人的數量確實太多了,2018年自主招生報名人數高達83.7萬人次,80萬以上靠的是這類獎項。

通過這一系列限制,具有自主招生報名條件的考生銳減,據統計,奧賽省一等獎以上的考生只有9617人,再加上其他放開的考生,12000人是最高限了。

往年,人來人往、人山人海的的自主招生面試場景,想也不要想了。

你想當年的自主招生,由於面試人數這麼多,很很的拉動了運輸、住宿和旅遊的。多數圪生及家長的心態是,獲不獲得加分無所謂,就當出去旅遊了,今年就只剩下旅遊了。

自主招生的優惠分值大幅下降,最多降分20分。除了北大清華還針對特別優秀的考生留了一點活口。往年降分幅度分好幾檔,降十分一檔,降二十分一檔,降50分一檔,降到一本線一檔。高校的權力很大,也自然成了一部分權力和資本的圍獵對象,相關管理者手握權力,貪汙腐敗易發多發。

自主招生收緊是大趨勢,會取消嗎?不會

號稱第二黨校的中國人民大學

層層問題之下,我國的自主招生政策難道不該檢討嗎?

應該,於是,被稱為最嚴自主招生的政策就出臺了。

自主招生的本意,就是招具有學科科長和創新潛質的偏科學生,不是掐尖大賽。

什麼叫特長?你有本事,不經培訓一樣能比別人在某一學科當中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別人強。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什麼要留下一些活口給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特別突出的少數優秀學生呢?

我的理解,站在全國層面,肯定還是存在一些特長特別突出,但綜合成績一般的學生,我們不能把這些學生一棍子打死。作為國家最好的兩所大學,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他們留下口子,不需要多,一年留上三五十個名額還是應該,關鍵是接受監督,全程公開。

一年一萬多人,不少了。

要是一年80多萬考生參加自主招生,意味著什麼?全國前10%的學生參加,這個面確實有點太大。

收一收,給奧賽降降溫,給自主招生降降溫,挺好。

當然,最不平衡的還是今年獲得省二、省三的學子們,他們付出了努力,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卻無任何回報。他們感覺,如果提前公佈,家長沒有花那麼多錢,學生們沒有花那麼多時間,對他們更公平。

可是,凡事總要有個結束,就這樣結束吧。

希望明年不要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