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or见义不为?重庆坠江大巴事件给人的启示,发人深省!

灾难来临,逝者为大

10月28日,重庆市发生重大意外事故致多人死亡,系重庆市万州区一大巴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事故查明是乘客刘某因为坐过站与驾驶员由争吵上升为互殴,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正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车上十几名乘客连同司机全部离世。除了“女司机”的话题,乘客的不作为被网友们指责,有人拿出微电影《车四十四》的寓意以对比,暗示“死有应当”。

见义勇为or见义不为?重庆坠江大巴事件给人的启示,发人深省!

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大巴上十多个乘客,除了睡着的应该都会注意带乘客和司机的争吵,因为习惯告诉他们,在社会中这样的琐事争吵不是少数,只要不出大事,两人最多骂骂咧咧两句,不影响到站下车就行,没想到的结果是这一“不插手”导致这些乘客永远也没有到站。这一事故直接原因是司机乘客互殴造成的,其背后也有其他乘客们“不作为”、公交车对于司机免打扰措施欠缺等方面的因素,但究其深层原因,是社会的风气让我们习惯了“安分守己”。

见义勇为or见义不为?重庆坠江大巴事件给人的启示,发人深省!

解放思想,难

从小我们接受的安全教育是见义智为而不是见义勇为,遇到突发状况的一般人很难预判到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严重还是轻微。近年来,老人碰瓷事件频有发生,广场舞大妈,中国人式过马路,甚至老师惩罚学生被家长遣至派出所,所有的这类社会事件给我们的教训都有不要多管闲事的意味,可能别人只是小争执,旁插了手就可能招惹大麻烦,“自家各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枪打出头鸟”的传统观念深深缔结在每个人的心里。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每个人在路途上多了几分焦躁、几分愁思,与其在“多管闲事”的时候掂量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多数人的选择是不如不管,给自己划一道安全防线,因为这样肯定不会给自己招致麻烦。

见义勇为or见义不为?重庆坠江大巴事件给人的启示,发人深省!

与人宽容,于己方便

人们有时候有一种心态,在遇到事情时,总期待满含“社会正义感”的能够出手帮忙解决,,但往往结果是,真的有人出手的时候你又会嘲笑他的弱小或是讥讽他的强出头。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却更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每个人忙忙碌碌,踩着生活的节奏,生怕错过一步而乱了节拍。

对于重庆大巴事件,你怎么看待的呢?


【生活书屋】分享感悟,分享生活,分享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