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你有一颗健全的大脑,

却没有想到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

所以,

你越管越教越失败。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在对很多问题的认知上,成年人的会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解释,比如——

严厉的惩罚有助于孩子记住一些规则,但我们又会说,孩子还小,能记住什么?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记得儿子会爬不久,有一次把电视柜底下的玻璃杯拿出来住地上砸。

为了防上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也为了让他记住不能做这样危险的事情,我赶紧走过去蹲在他身边,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

没想到这个小家伙盯着我,听我说完话,竟然拿着手里的玻璃杯又抡起胳膊准备住地上砸。

当时,“威信扫地”的我从他手里夺下玻璃杯,抓住他的小手翻出手心,不轻不重地打了一下,并对他说了一番训戒的话。

儿子先是顿了一下,紧接着嚎啕大哭。

……。

大概过了几天,儿子似乎是忘记了曾经的教训,又从茶几上抓到一个玻璃杯,一把扔在了地上。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还有一次,儿子大概1岁多点,朋友带着他家宝宝来我家玩。

因为朋友的孩子拿了儿子心爱的玩具,儿子上手就挖了一把对方的脸。

那次好在儿子的手指甲没那么长,没留下什么印痕。

我知道后,把他带到另一个房间,抽过来他那只手,狠狠打了三下,并且告诉他为什么会挨打,以及以后该怎样做。

但后来我发现,这一招并未起到警戒儿子的作用,相反这倒是让他在与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中更在乎自己的东西,维护起来也更坚决、直接。

……。

毫无疑问,事实证明我当时对孩子采取的这种教育的观点与方法收效胜微,这也让我渐渐开始反思这样一个事实——

对于婴幼儿来说,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事实上,当我们期望通过限制性规则和某些外力行为长久地约束年幼孩子的行为时,采取“讲道理”或“暴力”的手段都不一定成功

之所以如此,和孩子意识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换句话说,这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阶段有关,而不以你我意志为转移。

现代认知神经科学已经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婴幼儿很容易就会被新事物吸引,不断探索和了解周围的环境是他们思维与认知成长最为关键的手段。

但是,当我们反思婴儿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时,会发现最初他们即便对一个事物很感兴趣,也无法用手去拿,而是目光追随。

这说明大脑负责执行功能的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它与神经的连接尚待时日,但是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完全可以控制他们的视神经系统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但是,当他们具备一定的抓握与爬行能力时,他们就会迫切地通过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婴幼儿的这种状态与成年人成熟的大脑反应大不相同,这种急不可待探索一切的冲动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危险,但成年人都知道“冲动是魔鬼”,并期望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明白。

于是,成年人会用自己健全的大脑以及认为有必要的行为,来促使婴幼儿尚未健全的大脑和行为发生转变。

然而,明白了这些,仅仅是了解婴幼儿的开始。

纵观人类大脑的发育史,我们会发现大脑是自下而上进化的

简而言之,就是先有“爬行脑”,再有“早期哺乳动物脑”,外层包裹的才是“晚期哺乳动物脑”,最外层才是掌管我们思考、决策与自我控制等高级功能的“前额叶皮层”。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越低级的脑,功能越早成熟,而且我们的一些基本情绪就藏在其中,比如愤怒、恐惧等等。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所以,当我们采用暴力(或过分严苛)、或讲道理的方式阻止婴幼儿这些行为,并试图以此来协助他建立规则时,他的情绪反应在先,并且直接统领他的行为。

不仅如此,过分的严苛甚至是暴力的教育,会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印痕,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烙下印记。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并不能促使他明白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相反他只能在强烈的好奇、冲动与外力的压制中要么左、要么右。

但这时,成年人很可能只会根据眼前婴幼儿的选择,做出我的管教“生效了”或“没有生效”的判断。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很可能会觉得左右为难、无计可施。

其实当我们再次回溯大脑发展史时,我们才会明白——

婴幼儿必须通过探索和行动等体验式的行为来训练自己的思维,建构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获取经验知识,帮助他们思考。

在针对婴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以什么可以触碰或不能触碰的规则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时,我们发现——

这种规则大多需要认识的积累,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主观地剥夺了婴幼儿积累的过程,就等于剥夺了他们认知这种规则的权利,这时你所强加于他们的“规则”恐怕只会将他们推向反叛的边缘。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我总不能让孩子尝尽一切事物吧?有些是没有办法尝试的事情。

是的,你说的当然没有错。就在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提问。

但是,“发生认识论”告诉我们,认知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这一认知的过程伴随着大脑的进化而前进,当达到一定的阶段时又具有转化的能力。

所以,对于严禁的事项,低龄婴儿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我们只能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但是,凡是可以让大龄婴幼儿感知的事情,我们可以变通去做,帮助他们理解原因。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比如,对于墙上的电插孔,我是利用了一个打火机中的电子点火器,通过铁栅栏门导电,让他的小手在一定范围外感受到电流的刺激。

有了对这些事物的感知经验,他们就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当然,有些经验的获取可能需要经历反复的认知与理解,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父母有耐心的原因。

温和或暴力教育之所以失效,很可能是你错误地评估了婴幼儿的大脑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年人会基于自身种种理由,而忽视和无视婴幼儿的种种体验式活动,实际上就是在负面干预早期婴幼儿大脑的发展

相反,如果我们希望婴幼儿的思维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有所付出。

尽管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尽管目前的科学还无法完全揭示婴幼儿认知的秘密,但有一些有益的基本规则对婴幼儿思维的健康成长带有普适性——

对于绝对禁止的事情,需要反复引导教育,包括让他们从其他人的教训中间接吸收经验;

对于需要你协助体验的事情,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体验;

对于他们完全能够体验的事情,绝不代劳;

除非他你的帮助,否则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尽可能不直接提供帮助,而是通过“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之类的语言进行引导;

最后一点就是,千万不要认为他们大脑与你大脑的认知能力一样,这样你就不会大动肝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