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有啥不好的?

手機用戶68673736331


很多人喜歡把火葬的原因歸咎於殯葬為了賺錢,其實不然,土葬與火葬爭執不休,根本上還是一個傳統觀念的問題。中國人在生死問題上不太考慮金錢的因素,更多的是對傳統的敬畏,比如我們常講的“入土為安”,很多人還難以接受死後成為一把灰的理念。

另外,還有觀點認為,土葬不利於土地集約,而且人體在腐爛過程也容易滋生病菌,這個其實也多慮了,不管是土葬和火葬,墳墓的建築規模還是那個樣子,人們不會因為火葬就減少墳墓建築的大小。而且,隨著人類繁衍的更替,一般超過四代的傳承,就會變成無主之墳。在我記憶當中,老家的墳場幾十年了,每年都有人去世下葬,但墳場就那麼大,也沒見擴建。有些墳墓在多年之後就成了無主之墳,慢慢的就消失了。

當前,土葬形式主要在農村存在較多,在城鎮當中,火葬的普及率已經很高,人們已經慢慢接受了火化。我們老家農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普及火化,在我記憶當中,村裡只有兩個人土葬,一個是小孩子夭折,一個是老光棍,其它無一例外不是火化。當年在推行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大的阻力,但現在已經習以為常,如果誰是土葬反倒認為是不正常。

我認為不管是土葬還是火葬,首要的還是要尊重傳統觀念,不能生硬的進行一刀切,採用強行約束,那樣效果適得其反。


元芳有看法


很多人不瞭解歷史,以為火葬不符合“歷史傳統”,土葬才是。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在中國歷史上,其實火葬一直就很流行,到了明朝以後才慢慢改為土葬。在《墨子》這本著作裡面,就提到在秦國的西面有一個義渠國,這個國家的人民普遍在人去世後用柴木焚燒。可見,火葬制度是源遠流長。即使到了明朝之後,但也不是完全禁止,雖然朝廷有禁令,但是在江南地區很多人還是選擇火葬。到了清朝,皇太極自己作為皇帝還進行了火葬。一直到了雍正年間,才下令全民改為土葬。



(顧炎武畫像)

在《水滸傳》中,寫道武大郎死後,潘金蓮等人“來到城外化人場”。可見北宋時期已經有了火葬的專業場所。不僅僅是小說有這樣的描繪,國內外很多歷史學家考證過,在宋代火葬是非常流行的喪葬制度,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都普遍採用這種制度。顧炎武的《日知錄》說,火葬這樣的風俗在宋代非常流行。

顧炎武還解釋說,“地窄人多,不能遍葬……習以為俗”,他強調了【土葬佔用耕地太多】,人口壓力過大,所以火葬有合理性。而美國曆史學家埃布利在《宋朝的火葬》裡面做了一個統計,認為中國在兩宋時期火葬非常廣泛,其比例最多達到了30%。英國學者費德也指出,在宋朝連宮廷都採用火葬。

所以說,火葬制度一直長期存在於歷史,有其淵源和合理性。


懷疑探索者


我家在吉林市,這邊農民現在基本都土葬,墓地都在自家山上,也不佔用耕地,土葬相對來說還是省錢,買公墓很多錢的,市內和有正式工作的人基本都火葬,因為沒有山林墓地,而且不火葬領不了喪葬費,現在政府也不強制喪葬形式,自願吧,挺好。


死豬必須開水燙


入土為安,父母安子孫安,父母不安子孫不安。

首先聲明土葬非常適合農村的,它繼承了華夏民族幾千年文明史,也是中華兒女傳承的美德。

先說土葬的優勢吧,第一省錢,在農村有能力的話買個厚棺材,經濟系件差的買個次棺材,埋在自己地裡總開支幾萬塊錢就把事辦了。第二農村講究的是入土為安,要想後輩安定幸福,首先要先輩安寧,這就叫父母安子孫安,父母不安子孫有災。第三農村的墳墓在三輩以內還有人燒紙填土,這就是說的同輩出了五服就沒人管了,任由那荒墳墓自生自滅吧。所以我認為在農村土葬非常合適。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生活。



王銀令


我想以後火葬!然後歸宿於大海!歸於南海!南海無汙染!











日出陵水


我姥爺家的祖墳現在都被包進村子了,就在那裡誰敢平墳?站在我們這裡的位置上誰平墳都不行,站在出門口看見好幾個墳頭和周圍那幾家的位置來看,很希望我們遷墳,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不喊疼!以前生活動盪,今天埋了也許十幾年之後就舉家逃荒走了,墳頭也就沒人管了,現在已經七十年沒有戰亂了,一個家族的墳頭就快連片了,你敢砍顆樹試試?打不死你!所以,支持火葬然後放鄉里統一建設的骨灰堂,我們這裡就是這麼執行的。


在路上7718M


土葬不好,火葬留骨灰也不好。

那麼多的偉人,名人骨灰都撒了,普通人留著,真沒什麼意義。兒孫在時,每年還會有人掃墓,兒孫也故去後,又有誰再管呢?到時也會被別人剷平。

公墓一次交20年保管費,到期還得再續費,幾代下來,留十幾個墓給子孫續費,對子孫來說,也是不小的經濟負擔,到期如無人續費,也得移除。

最好的辦法是,骨灰撒入大海,或埋在樹下。

心中有祖先,哪都可以紀念!


V天堂牧歌V


火葬的初衷是為了節省耕地,減輕死者家屬的負擔,而現在發展的火化費用也不少,還得土葬。有些地方火化用上骨灰盒,然後再裝入木棺材土葬,造成很大的浪費,墳頭繼續保留,佔用耕地,民俗民風改變需要一個過程,用新的鄉規民約,才能改變現狀。


楊智卷


你是來找罵的,我認為最好是願意土葬就土葬,願意火葬就火葬。國家制定土火葬的歸規。其實一刀切的做法不可取。


漓渚車管家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就是土葬!你看到有多少先人的墳還佔著我們的土地。基本上三代以上的就找不到了。迴歸了大自然無影無蹤,除了個別權貴的陵墓還在那聳立。土葬文化也是中華文明傳承的主要文化之一,中國人是祖宗信仰,沒了祖宗我們不知道姓什麼,土葬對我們現時土地的影響非常小,深埋即可。反觀大片的新建的商業化公墓,被硬化的水泥和佔用的土地幾百年幾千年都不會風。尊重傳統喪葬自由,這是我們的發展方向。把火葬強加到頭上,既汙染了環境又增加了負擔,又損傷了民心,又斷送了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喪葬文化。何去何從?很好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