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把校长和老师绑了:学生压力不容忽视,该如何正确化解?

孩子的压力谁能懂

近日,一则“中学生把校长老师绑了”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视频中,老师和校长被胶带五花大绑粘在墙上,而学生只需要花10块钱,就可以使用一条胶带,但每条胶带只能使用一次。

中学生把校长和老师绑了:学生压力不容忽视,该如何正确化解?

经过了解,原来这个活动是为了给高三学生的花园项目筹款,同时也是为了给学生减压才设立的。

有网友大呼,这个学校好可爱呀,实现了很多学生的梦想;但也有网友质疑,什么减压方法不好,非得拿校长和老师出气吗?尊师重道还是要的。

中学生把校长和老师绑了:学生压力不容忽视,该如何正确化解?

把校长和老师绑起来的这种做法是否妥当,我们暂且不评价。但学校重视到了为孩子减压这件事,却是十分难得的。

很多父母容易忽略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因为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的责任就是读书。于是,各种补习班、各种心理施压,为的就是让孩子更加努力上进一些。至于孩子能不能够承受得住,他们是怎么想的,父母可能就会选择性忽略掉。

就像《小别离》里海清扮演的的母亲文洁,就一再跟女儿强调,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你的人生就完了。

我朋友说她同事给孩子报了五六个补习班和兴趣班,除了吃饭睡觉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赶场子。她同事也觉得很无奈,天天接送孩子上补习班,让他们自己都觉得很疲惫不堪。但是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学,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学,落后了怎么办?于是,该有的一项也不会落下。

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盼,几乎全部变成了孩子的压力。只不过父母并不清楚,那些压力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只知道,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千万不能让孩子掉链子。

中学生把校长和老师绑了:学生压力不容忽视,该如何正确化解?

过度的压力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总是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对于孩子来说,只会百害而无一利。

  • 对身体的伤害

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比如:突然睡不好、吃不好,头疼、疲倦等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直接的影响,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去年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个9岁的孩子,在教室上课的途中,突然眼前一黑,就“失明”了。妈妈带他辗转了好几家医院检查,最后发现,这不是真的失明,而是得了“癔症性弱视”。

原来,这是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算太好,临近期末考试了,他很想考个好成绩,压力太大导致的。医生在排除了其他因素之后,只给他佩戴了一副平光镜,他的视力就恢复了。

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压力就如此之大,中考生、高考生的学习压力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中学生把校长和老师绑了:学生压力不容忽视,该如何正确化解?

  • 焦虑、厌学

适度的焦虑,能够让一个人增加效率,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过度的焦虑,则会让一个人觉得喘不过气、紧张,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

近几年,高考前后学生自杀的事件我们时有耳闻。甚至有一些别人眼中的学霸,也会做出这样让人痛心的选择来,这一切都是源于他们太想考得好成绩了。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孩子的抗压能力太弱了,其实不完全对。抗压能力是一部分因素,但是父母给了太多的压力,又没能及时排解才是最致命的。

我们需要培养的孩子的抗压能力,但不等于,就要让孩子承受让人崩溃的压力。

  • 叛逆

还有的孩子,在面临压力的时候,会选择破罐子破摔。比如:整天玩手机、看小说,就是不学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太差,无法到达父母期盼的高度,所以用这种消极厌学的方式来进行反抗。

孩子的成长就像是一株小树苗,父母和老师给的压力太大,就会像是一块大石头,压抑住他们的成长。结果,就会导致孩子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与父母和老师对抗中来。

中学生把校长和老师绑了:学生压力不容忽视,该如何正确化解?

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呢?

首先,不要额外给孩子施加压力,要以鼓励为主。

有的父母会一再对孩子强调,我这么辛苦这么拼,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才不辜负我做这么多。事实上,这样的心理暗示,只会让孩子心生愧疚,压力陡增。

还有的父母喜欢用比较法或激将法,激励孩子上进。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对比,是所有父母都容易犯的通病。只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内心更加受挫,越来越没自信。

所以,在孩子的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父母不妨以鼓励为主,不要再给他们施加额外的压力了。

其次,用合理的小目标取代高标准。

有的父母恨不得孩子能够一步到位,一下子考到前几名,所以会给孩子制定比较高的标准。其实,过高的标准线,会更容易使人失去信心。

“OK线(即目标)”心理训练法的创始人森川阳太郎就曾提到:心理训练的要点,是让人能够时常体会到达成目标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获得自我肯定感。

制定孩子能够触及的小目标,让他们体验到成就和快乐,再一步一步提高要求,这样阶梯式的学习打怪过程,才能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中学生把校长和老师绑了:学生压力不容忽视,该如何正确化解?

第三,帮助孩子分析失利原因。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可能是粗心大意;也可能是知识点没有学透或其他。不管是因为什么,父母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责。

当孩子觉得家长是和他站在同一战线,而不是对立面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那么排斥。

第四,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情绪没有对错,也需要发泄。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如果没有找到一个释放的渠道,气球最后一定会爆掉。

所以,当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应该体谅,并且想办法为他们化解。而不是用强硬的态度,去压制他们。

成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暂的比赛。现在的考试成绩,也不能代表孩子以后的人生就是失败的。适当的压力固然是需要的,但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滋养,才能让他们走得更快更远

-------------------------

(菈妈:热爱文字与生活,分享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