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長大,我慢慢喜歡有些重男輕女的父母

其實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害怕出現一種結局,那就是隨著明玉一次次出手幫助,最後一家人開始反思,互相理解彼此的為難,然後大家抱頭痛哭,家庭趨向和解。

我想如果是那樣,我會十分生氣。

還好,並沒有。大家橋歸橋路歸路,禮節上做到彼此的責任,各自經營自己的小日子小家庭。慢慢走向平靜就挺好。不怨不恨,只是放下,懂得原生家庭不過是生活的一份早期經歷,無論好或者壞,不影響自己慢慢自立自強,通過學習,去到更有利於自己生長的環境,去體驗生活的更多廣闊。

因為父母與兒女總歸要分離的啊。如果父母並沒有那麼愛我,離開的時候,反倒更為輕盈和自在。此後只需自己為自己圖謀,為自己計深遠。為自己奔出一份未來來。多麼自由啊。

所以,當蘇媽媽對明玉說,我把你養到18歲,就盡了責,你之後自己養自己,我們也不需要你養老。那時,我雖然有些心疼明玉,但我並不憤慨。因為,蘇媽媽,其實好像也走出了一點自己原生家庭的陰影,她並沒有複製自己媽媽的路,裹挾著自己的女兒,為自己的兒子圖謀。甚至,我有些隱隱懷疑,某種程度上,也許這是蘇媽媽能做到的最好。因為痛恨自己一直要為自己的弟弟的活,於是哪怕自己也覺得男生更重要,但最好,是讓明玉徹底和這個家斷絕開,可能更好。

當然,這有可能是我的一廂情願。可能蘇媽媽不是這樣的人。但我媽媽是這樣的人。我媽和我爸,很早就表明,弟弟更重要,他們錢不多,而弟弟之後要結婚,娶媳婦,買房。而我肯定要犧牲一些。小時候,我總是很生氣,怎麼這樣不公正。但隨著慢慢長大,我卻開始慢慢喜歡這樣的父母了,他們逼的我不得不自立自強,自己為自己謀未來。而不是靠他們。同時,我也省去了,為他們謀未來的憂慮。我無需愧疚,也無需為他們負責,只需為自己負責。負責自己決定去哪上大學,負責自己養活自己,負責自己讓自己快樂,負責自己去找到自己喜歡的人。負責去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什麼逼婚,什麼與父母溝通的問題,通通不用管,因為我沒有這樣的困擾。

我的命運,都是在自己手裡,自負盈虧。如果越來越好,是我做的好,如果越來越不好,是我做的不好。可是好像,我做的越來越好了。雖然不像明玉那般,事業有成,但我做著一份工作賺著錢,同時在有空的時候,為其他人做心理諮詢,滋養自己和別人的心靈。我活的自由自在。我會去找好吃的,去看好看的風景,去體驗那些從未體驗的人生。不急不躁。因此,我還真的很喜歡,我父母這般, 早早的,告訴我,我得不到他們的愛和資源。因為這樣,我才可以認清現實,一點點的去奮鬥出自己的未來。所以啊,如果你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請學會創造機會,讓自己離開,輕鬆的過自己未來的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