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究竟是汉奸还是英雄?

张自忠究竟是汉奸还是英雄?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山东省临清人。抗战期间担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33集团军总司令,死后被追授陆军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和爱国将军。1937年起,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等,1940年不幸牺牲。

1938年3月,日军集中兵力,分两路向徐州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与阻击的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部队,由于实力过于悬殊而伤亡惨重。

值此危急时刻,张自忠奉调亲率第59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及时赶至增援。事实上,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在国家和民族利益面前,他能摈弃个人恩怨,率部全力与庞部协同作战。

张自忠究竟是汉奸还是英雄?

经过数天的鏖战,日军受到重创,开始后撤。中国军队乘胜追击,相继收复蒙阴和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有力地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为了彻底控制长江流域的交通线,切断通往重庆运输,集结30万部队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中,只有第33集团军的两个团,驻守在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当然不必亲自率部出击,但他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三十八师,一七九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一七九师,三十八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之后,张自忠率两千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随后被日军以优势兵力包围。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两倍的日军发起冲杀十多次,战况空前激烈,最后全军壮烈牺牲。

今天提起张自忠将军,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抗日英雄,是同盟国在二战中战死的最高军阶的将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张将军的牺牲?

张自忠究竟是汉奸还是英雄?

张自忠自小家庭条件优越,成年后考入天津的北洋政法学堂,第一次接触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后加入中国同盟会。1916年,张自忠投奔了冯玉祥并为其屡立战功。

1931年1月,张自忠担任38师师长,后扩充番号为第29军。1933年,29军奉命奔赴喜峰口阻击日军,这是张自忠有生以来第一次对日作战。长城抗战失败后,由于全面抗战并没开始,所以29军一直与日军长期周旋,平津这个烂摊子,就丢给了张自忠,他甚至被国人认为是一个汉奸,内心无比的凄楚。

全面抗战爆发后,尽管他积极抗日,但还是背着“汉奸”的骂名,甚至国民政府内都有人对他颇有怀疑。他的心凉了,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的”的誓言,他要以死明志,为自己正名。

1940年5月,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以33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上阵杀敌,身先士卒,最终战死殉国。日军为了表示对他的敬重,用上好的棺木安葬了张自忠,墓前写到:“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张自忠究竟是汉奸还是英雄?

得知将军的死讯,38师师长黄维刚,率领敢死队抢回了将军的遗体。

张自忠究竟是汉奸还是英雄?

随后,遗体被运往战时首都重庆安葬,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张自忠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中国军人抗日的决心和意志,鼓舞了国人必胜的信心。

张自忠究竟是汉奸还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