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可以在水下待多久?

浅云


到目前为止,核潜艇潜航的最长记录90天。1986年2月18日,中国09I型核潜艇长征3号创造了核潜艇自持潜航90天的世界纪录,潜艇返航后大部分还能坚持走下潜艇,但是有部分靠扶着,甚至担架抬下来,甚至官兵都要经过心理医生的疗养。1960年2月到5月,美国“海神”号核潜艇连续航行84个昼夜,他们返航后更惨,所有官兵基本都是担架,这就是中国潜艇官兵的风姿。中国核潜艇在水下远航90昼夜,创造了我国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速度最高的纪录,总航程达23625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的极限。

实际上,潜艇内部环境相较其他装备有很大区别,特别是潜航中状态,随艇人员始终处于“五高”的工作状态,即高噪音、高污染、高温,高湿,高辐射,这种封闭空间会让人感到很压抑,人体极易出现毛躁和不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腰腿痛等。另外潜艇还会随着水浪摇晃,特别是在半潜航状态下摇晃会比较厉害而产生眩晕症状,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想想都可怕;航行中不分日夜,到后期会出现生物钟紊乱、失眠等,而且长期在封闭空间中,卫生条件保持比较困难,说白了,能在一个封闭空间呆上3个月那都是英雄和硬汉!

此外,长期潜航的核潜艇,内部空气往复循环,而各种机器产生的废气、毒气,厨房、餐厅的油烟、蒸汽等都会对潜艇官兵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空气质量下降,潜艇上像黄豆这种容易造成打屁的食物都是禁止的,就是避免异味无法排除。

而且核潜艇空间狭小封闭,日复一日的的水下生活单调,信息闭塞,还得随时防御其他可能面对的危险,长期的紧张刺激也易使官兵产生心理疲劳,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能做到潜航90天真不容易!

目前一般核潜艇常规任务外出执勤不会超30天,还会每天上浮与总部通信汇报情况和接受任务,顺便换气通风!


狼烟火燎


1985年我国某核潜艇完成了水下长航90昼夜的世界纪录!!!而且我们的潜艇兵在完成这一壮举后是自己走出潜艇的,不像某国还得用担架抬出来。

(中国核潜艇)


(美国核潜艇)


(俄罗斯核潜艇)

核潜艇因为是有核材料发生可控核裂变产生动力的,理论上:只要核材料充足,核潜艇可以无限在水下航行。但这只是理论上,因为现实中还要考虑艇上淡水/食物的携带量和保质期,潜艇的装备运行情况,在大洋深处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还有武器弹药的补充问题。


最最重要的是[艇员的耐受能力]!!因为身处核潜艇的狭小密闭环境中,昼夜不分生物钟完全混乱,而且出航既作战,艇员精神高度紧张,长时间水下航行不仅是对艇员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艇员心里素质的考验!!

(中国潜艇兵)

战争的胜利装备好不好只占一小部分因素,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因素还是看操作装备的人!有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畏牺牲,勇于挑战…(我语文不好,只想到这么几个赞美的词)的中国潜艇兵守卫着中国万里海疆,我就可以安心看头条啦😜😝


最后邀请朋友们和我一块追剧,《深海利剑》是一部介绍当代中国潜艇兵的军旅题材剧,值得一看。谢谢大家。


特约军事评论员中国强


什么是核潜艇?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4年1月24日首次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

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核潜艇最多。

核潜艇的出现和核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装有核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一支水下威慑的核力量。

核潜艇在水下可以待多久?

核潜艇全靠核反应堆提供巨大能量,在水下呆上一年都没事。但是核潜艇实际在水下运行最多过三个月左右。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人员情绪受较大直接影响核潜艇的水下运行。

常规动力潜艇采用氧气再生法,潜艇上人员在水下逗留时间通常为600小时左右;而核潜艇采用的是电解水法,能连续供氧。


核潜艇水下潜航保持世界记录的是中国,为90天,当时到港后所有艇员没有一个可以走下艇来的,全都是搀扶或担架抬下来的,潜艇兵的环境的艰苦可见一斑。不过这一点在新型核潜艇上已有极大改善。

美国的海神号核潜艇水下潜航记录是87天,返港后比中国情况好,只是部分艇员需要心理治疗。


起止于步


其实题主所说的可以用:水下自持力 这一专用名词来表示。目前水下自持力记录保持者是我国海军90-Ⅰ型攻击核潜艇的403艇,从1985年11月20日-1986年2月18日:90天;美国曾经很多年保持这一记录的“海神号”是84天。

※改进升级后的403艇

实际上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核潜艇的水下自持力,很多人就会想到燃料,其实采用核动力,只要核燃料够就能够核潜艇就能无限巡航;但是核潜艇是需要人来开的,很多因素限制着核潜艇不能够无限下潜巡航的。

※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结构图 潜艇内部空间是有多拥挤

首先就是人的心理因素。即使毅力在坚强的人也不可能呆在一个和外界隔离的舱室里还会觉得没什么感觉,没有新鲜的空气、每天从事着同一样的工作、没有过多的交流等等,况且还是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时刻保持着战备状态,心理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艇员们住在狭小的舱室内

其次就是吃的喝的呼吸的。偌大的潜艇里空间本来就很拥挤,出去一趟吃的喝的尽可能一次性带够。如果说全部都是带压缩饼干,人是会因为长期缺乏维生素是会导致记忆衰退、心情烦躁、失眠、眼球结膜干燥等,这些对于艇员来说打击是巨大的;要是带新鲜食品也不可能带得够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的量;喝的呼吸的和食品的状态都是差不多的。

※在狭小的空间内上床、翻身都是个问题

总的来说,只要是人能够克服得了的困难,那都不叫事。但有些事是无法抗拒的,不可能说几十天吃喝拉撒在同一个舱室里,即使这个能够克服,心里因素也是没办法去克服的。执行长航时的深潜可以说是对艇员一次巨大的考验,美国84天的水下深潜后,艇员是被抬着出潜艇的,很多人后期是需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后期的心理阴影和创伤还是有的。虽然说如今的条件好了很多,但如果不是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话,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就需要浮出水面进行换气以及补给的,这大多都是在夜间进行的。


以上由 弘军扬客 作答


弘军扬客


核潜艇与常规潜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核动力为它提供了几乎永远不会枯竭的动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常规动力潜艇在潜航和水面行驶时,它所使用的动力来源是不一样的。当潜艇在水面行驶时,它可以使用自身的柴油机来驱动,而当它下潜到水面以下时,这个时候柴油机就不能用了,而要使用潜艇自带的电池来驱动。

这样就又一个问题:电池使用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未安装AIP(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常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间不会超过10小时,然后就必须浮上水面换气,并给电池充电。

而核潜艇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它使用的是核能,再加上核潜艇本身可以利用电解水的原理来获得艇员所需的氧气,因此理论上可以在水下潜行超过半年时间。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长时间的水下航行对艇员的心理和生理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而且潜航时艇员们无法洗澡,这就大大缩短了核潜艇的潜航时间。

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长的核潜艇水下潜航记录是中国海军第一代核潜艇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84天水下长航时训练记录,可谓是打破了人类的生理极限!


军事帝


自1957年1月17日美国“鹦鹉螺”号试航开始,核潜艇正式出席潜艇家族。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常规动力潜艇是通过使用柴油和自带电池作为动力能源,而核潜艇是以核反应炉来提供动力能源。我们知道常规潜艇能够在水下航行的时间很短,那核潜艇能够在水下航行的时间又如何?知道核潜艇的潜水时间后,就不奇怪为何各国都争相发展核潜艇了。

作为海上的最为隐蔽的战争武器,对于其下潜时间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没有燃料及其他资源补充的情况下,潜艇能够航行的时间是衡量潜艇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常规潜艇来说,在下潜时依靠的是自身携带的电池来驱动。这样就需要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给电池充电。一般来说电池的使用时间是有限的不会太久,这样就会造成水下潜行的时间不能太长。

相对于常规潜艇来说,核潜艇就不会面临动力能源有限的问题。核潜艇是依靠核反应炉作为动力能源,没有燃料使用受限的问题。但从核潜艇自身来说,只要想去的海洋都可以去,航行个一年半载的根本就不是问题,核动力能够为潜艇提供的能量几乎不会枯竭。

影响潜艇下潜时间的主要因素是潜艇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核潜艇内的食物也是有限的,一次性补给的总会有使用完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返航补给。再加上人不不是机器,如果长时间在水下航行,潜艇员的心理和生理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海洋深处,一片漆黑没有阳光,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在封闭狭小的空间内工作,是极其考验潜艇员心理素质和身体质量的。在潜艇里工作,潜艇需要战备巡逻时要高幅度的降低响声,除了机器工作声音外,不能有其他声音,就是说潜艇员需要在没有交流、情绪高度紧张、内心极其压抑的情形下工作。这样的情形下潜艇是不能长时间在水下航行的。

到目前为止,航行最久的核潜艇是我国研制的403号潜艇,创造了90天1小时零7分钟的记录。再接着就是美国的“海神号”潜行了83天10小时总航程大约绕地球1圈半。法国的核潜艇也创造了64天的记录。由此不难看出核潜艇下潜的时间是相当长的,是常规潜艇遥不可及的。

核潜艇的核动力在潜行时发出的噪音很小有高强度的隐蔽性能,再加上核潜艇又能够长时间在水下潜行,在海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各个国家都渴望能够拥有核潜艇。


思远军事


这牵涉到潜艇的一个专用名词,水下自持力。

水下自持力,也就是一艘潜艇可以依托自身的动力、补给与备件在水下自航多长时间。这个数值受到潜艇自身状态的制约,总的来说,动力系统的储备量是影响水下自持力最直接的因素,一艘普通的柴电潜艇由于蓄电池与斯特林轮机的动力有限,在水下也就能呆上1到2天就不得不上浮或保持到充气管状态进行充电,而核动力潜艇由于采用核反应堆提供动力,其动力储备几乎是无限的;其次影响的是氧气的储备因素,艇员在水下呼吸需要氧气,而艇内的氧气往往由制氧药板、氧烛(备用)、氧气瓶(应急)提供,在通气管状态下也可以通过强制排风向艇内输送空气,一般一艘常规潜艇的艇内氧气足够艇员呼吸30到40日,但是核动力潜艇由于动力充沛,甚至可以水解海水制氧(完全是土豪),这方面也不是问题;第三影响是艇内的储备,如水、食品、药品等,人总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艇内储备的吃穿住用的物品多少,也直接影响到潜艇的水下自持力;第四影响的是艇员的健康与心理状态,潜艇身为一个空间狭窄、见不到阳光的水下迷宫,如果长时间维持水下状态,艇员很容易出现丧失时间觉、昏迷惊厥、心理失衡等诸多生理与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精神疾病。这反而是制约核潜艇水下自持力的关键性因素。

目前,已经公开的核潜艇最长水下自持时间是由我海军长征3号核潜艇艇员队在孙建国艇长的率领下创造的,90日(也有消息说更长的潜航纪录是由美国海军核潜艇部队创造的)。但是潜航90日之后,参训官兵身体与心理都遭到了巨大损伤,部分人员在潜艇靠港时已经无法站立,不得不被抬出潜艇。目前,核潜艇的最长水下执勤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日,且要经常上浮换气通风。


军武次位面


世界上真正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只有5个,分别是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核潜艇不仅是一个国家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国家海军的秘密武器之一,如果常常浮出水面,就会增加被侦察到的几率,容易受到敌人的追踪和攻击,这样的话核潜艇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就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目前,下一代新型核潜艇都是采用联合装置,是由核动力和常规联合动力组成,在水下使用核动力,在水面使用柴电或全电动力,潜艇可连续潜水续航时间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常规潜艇一般可连续潜水续航3-4天;

第二类:AIP技术的潜艇至少可连续潜水续航7天以上;

第三类:核潜艇一般可连续潜水续航100-130天,特殊情况下,可达150天,其燃料可20年更换一次。


墨墨观察


核潜艇可以在水下待多久?如果就核潜艇本身的话,它可以在水下呆几十年都没事,因为它采用的是核反应堆,而核反应堆的使用寿命一般都有几十年。



但是目前各国装备的核潜艇,都是靠人操控的,无论是核潜艇的航行,还是探测目标识别目录武器发射,都需不开人。所以,核潜艇能在水下待多久,主要取决核潜艇艇员的生理极限。



核潜艇为了追求隐蔽性,一般都在水下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深度航行,艇员始终见不到阳光,再加上艇内空间狭小,空气质量差,艇在水中的颠簸,时间一长,艇员就会出现呕吐等现象。故核潜艇装备部队后,都会测试其一项重要的指标,即自持力,一般都是一两个月。



据公开报道,目前核潜艇的自持力,即水下航行天数,是由中国人打破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曾在央视讲过,中国核潜艇曾创下水下连续航行90多天的世界纪录。

所以,就目前现役的核潜艇而言,水下呆得时间都在100天以内。


用户53052903248


我们都知道核潜艇的效能就是水下无限航行,完全不用依赖空气进行发动机工作作业,而是依靠核动力装置推进潜艇前进。完全不需要空气参与就可以长时间的水下航行。


世界潜航记录最长的是由中国人创造的。1985年,我国某型潜艇进行潜航实验,完成了潜航90天的世界纪录。虽说超过了美国创造的87天潜航记录,但是我国的说一下官兵,却都是被一个个抬了出来。

可想而知,长时间的水下航行,对于官兵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对于核潜艇内部空间比较大,对官兵的休息范围比较宽裕的,还能好一些。尤其潜艇内部空间比较小,对官兵更是一种无尽的折磨。



潜艇内部由于与外界隔绝,官兵所有的生活起居,包括空气都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忍耐90天,还能有几个人做到?这属于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与核潜艇能潜航多久真的无关。


而作为常规潜艇来说,一般的才电潜艇在水下潜航也就4-7天,这几乎完全依靠电池航行。而作为最新型的AIP系列潜艇可以水下潜航10-20天,这主要得益于潜艇的AIP动力装置。在他们到达潜航最大期限,就不得不浮出水面,启动柴油机给电池充电。这样,潜艇官兵还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

而作为核潜艇根本就不需要这个步骤。所以,核潜艇的潜航时间完全取决于人的生理极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