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和花榮為何吊死在宋江的墳前,殉葬宋江呢?

一小隻虎


我們來看下整個水滸的組成結構,從平民到被迫上梁山再到招安最後到被賜死,可謂是生死只在一念之間。之所以吳用和花榮選擇自縊,前者是對兄弟愧疚,後者因為兄弟的情誼。

宋江我們不用說,一心報效朝廷,絕無二心,但是在被招安後因為官商不高所以導致自己被當槍使後,被刺毒酒而死。這是什麼為報朝廷,身先士卒,結果楚河漢界,拉著板車飛躍失敗,自己也完犢子了。

然後我們主角都涼涼了,哪配角也就不重要了,我們先說說吳用。

吳用,吳用真的配其他的名字“無用”原本追隨晁蓋管好自己的內攤不是挺好的嘛,不非要做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為輔佐宋江害死晁蓋,刺激林沖火併王倫,破朱家莊,然後被朝廷招安時立庭宋江,這樁樁件件無疑都在刺激這吳用的心理,也同時發現在宋江死後自己必定受到牽連,反正左右是個死,那還不如自裁來的痛快。

而花榮哪,作為梁山第九好漢,尤其是當年射死了招降使,這要是讓朝廷知道了,那還不把自己給五馬分屍了,在加上後來祭拜宋江的時候遇到了吳用,在智多星的巧言令色,舌燦蓮花的猛攻下怎能不嚇到花榮,當年騙其上樑上,現在騙其下地獄,對智多星來說又有何難。

所以智多星的死多半是因為對自己“軍師”頭銜的一種懺悔,而花榮的死可能更多的是兄弟情義重如山。


酒騎風


如果把李逵看作是跟在宋江身後的金牌打手的話,那花榮就是宋江的第一鐵桿粉絲,這從宋江到清風寨兩人會面時的情形可以感覺出來。

一般的江湖好漢,見到宋江或者聽到宋江報出名號後的常規動作無非就是“納頭便拜”,可是到了花榮這裡,簡直就成了頂禮膜拜了。因為他見到宋江後,不但拜了四拜,還把自己的妻子與妹子請出來拜見,這很獨特,也不符合常禮。有點同《大話西遊》中吳孟達扮演的豬八戒第三次見到至尊寶啟動月光寶盒時,對白晶晶(莫文蔚飾)說“夫人,快和牛魔王出來一塊看上帝”感覺。

而且花榮為了維護宋江的利益幾乎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為了要回被自己的頂頭上司上司劉高扣押的宋江,找其拼命,不惜被對方指為犯上作亂。而後來宋江為了籠絡秦明,要把花榮的妹子許配給他,也不知徵沒徵得花榮同意,但他沒有表現出半點遲疑。

我們不知道花榮為何如此近乎盲目的崇拜宋江,兩人之間如同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係,但事實就是這樣。

現在心中的偶像已經死了,花榮做為他的鐵桿粉絲感覺如天塌地陷一般,人生已經沒有意義,活著也了無生趣,不如自殺還能著宋江去陰曹地府,如果可行的話在那裡協助宋江干一番事業,即使不成也能替他抵擋那些牛頭馬面的刁難,所以花榮選擇上吊自殺。

吳用本質上和宋江是一路貨色,也有著極強的野心,為了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而且有的時候比宋江還沒有底線——徵遼的時候,他甚至建議宋江投降。

可是他苦於自己沒有宋江那麼大的資源,不論名聲還是人脈以及財力都遠遠達不到,他要實現自己的抱負只有通過宋江才行,事實上也是如此。現在宋江已經死了,他的任何理想抱負都成了水中月,鏡中花,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了。而且在梁山時他也得罪了不少人,官府裡面還有被迫上梁山的都有,最大牌就是盧俊義了。不相信這些人就不恨他,以前宋江在,大家還能表現出一團和氣,現在宋江死去,等於失去了庇護,他心裡也得犯嘀咕,有多少人在背後想整死自己,與其這樣提心吊膽,不如隨著宋江而去,一了百了。

就這樣,一文一武兩位天罡星也隨著宋江而去,三個人在黃泉路上不寂寞。


田獲三狐


宋江在臨死之前,因為害怕李逵再度造反,壞了梁山將士用命換來的“忠義”之名,親手毒死了李逵。其實對大多數的梁山好漢來說,忠義之名並沒有那麼重要,他們只希望這輩子自己活的痛快。

但是梁山上,有很多的忠義之後,因為朝廷奸臣的迫害,為了保命,被逼著上了梁山,他們最初的願望,就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如果他們不詔安,就是歷史書上被記上一筆的賊寇,會辱沒先名。

方臘一戰,梁山108位好漢竟然只剩下20多位,尤其是當年劫生辰綱的8位好漢,除公孫勝雲遊天下之外,僅剩下吳用和阮小七了,而阮小七又已成為漁民。此時的吳用或許才感到確實對不起死去的兄弟,現在以死來尋求解脫。

花榮,一方面是曾經的梁山核心人物現在都已死去,朝廷容不下他,二是曾經朝夕相處的眾兄弟,現在卻沒能善終,即使倖存的兄弟也是散落天涯,此生還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呢?

如今伴隨宋江大哥而去,也算一路不寂寞。


初初1207


刀叔導讀:吳用代表沒背景的小知識分子,想上位,只能心腸歹毒、趨炎附勢。刀叔專業解水滸,且看今日內容!

吳用是個教書先生,卻願意使槍弄棒,結交的人物也是晁蓋、三阮之類的人。公孫勝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晁蓋只介紹了他叫吳用,而公孫勝卻知道他叫加亮,這說明這個人在江湖上有些名氣。吳用外號智多星,說明他有智慧;這個人的字是加亮,會讓人聯想到那個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但是,這個人的名字又叫做吳用,從讀音再到他的結局,這又會讓人聯想到“無用”。

那麼,吳用這個智多星的智究竟是有用還是無用?今天,我們來好好解讀這位梁山軍師。

縱觀四大名著,很多讀者習慣將吳用和三國演義的賈詡併為一類,認為二者的計策實在夠毒,害人也不淺。不過,賈詡的遺留問題導致了五胡亂華,而吳用又留下什麼了呢?所以在這裡,我們首先要為這位“智多星”來定調,他更多的都是小聰明。

比如坑過太多人上梁山,像盧俊義、朱仝等人。但真論排兵佈陣,他這個軍師就是冒牌的了,比如徵遼時期,真能看懂對方陣法的,反而是位列地煞的“神機軍師”朱武。

上陣當肉盾或者拿一血,有盧俊義、林沖、呼延灼、魯智深、武松、李逵等人;隨時補給帶血藥,有安道全、皇甫端等人;走好位置充當ADC的,有花榮、張清等人;躲在後排甩技能,有公孫先生和樊瑞......這樣一位冒牌“智多星”,他的存在究竟是有何意義?

從人物設定上來講,吳用是個小知識分子,且是沒考中功名的人物。可想而知,學問也並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肯定是一個知識有所欠缺的人。在鄉里當私塾期間,一心想著發大財做大官,可是現實生活往往不能滿足,讓吳用對當時的現實社會充滿著仇恨,可是又無能為力,因此只能一點一點的積蓄力量。

這和我們如今很多極其自負又能力一般的大學生一樣,慢慢地就變成了憤青。

起初,吳用倒也和晁蓋一門心思對梁山玩起了改革,可惜玩著玩著就開始改變隊形了。

那時間宋江的花邊新聞也很多,什麼助人為樂,什麼修橋補路,什麼救助失足女青年。不過後來卻發生了宋江殺死閆婆惜事件,再後來,宋江充軍發配不過就是不肯到梁山入夥。最早吳用也邀請過宋江上梁山坐把交椅,隨著時間的推延,不管宋江到了哪裡,都不會和梁山的眾兄弟斷了聯繫。直到這裡,吳用終於明白:宋江這是有意的抻著,等在外邊拉到天使投資,立馬來梁山。

果然,宋江在流亡期間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花榮。花榮又是拿錢又是帶人,拜服在宋江的“石榴裙”下。在後來,宋江正式入夥了。

不過此時梁山上約有三分之二的好漢都受過宋江的恩賜,當然也包括黑老大晁蓋。這時候宋江的話語權也多了,並且滿腦子招安意識,封妻廕子。不比晁蓋整天打打殺殺,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不僅如此,還帶了一本什麼九天玄女的天書,每天翻來覆去地看,搞得神乎其神的。

吳用一見,是時候換個隊伍了,不然老隊伍被團滅不說,自己也得被強行下線。

再後來,吳用開始成為了宋江的腦殘粉,直到自殺。吳用其實就是宋江肚子裡面的蛔蟲,宋江想什麼他都一清二楚,而且還會為宋江出些鬼點子解除宋江的煩惱,宋江自然非常喜歡他這個軍師了。吳用還常常被宋江誇為“賽諸葛”,互相吹捧,這日子也是不亦樂乎。

吳用作為追隨天魁星的天機星,他的內心深處只為一個主子服務,那就是宋江。所以在夢到宋江喝毒酒死了之後他來到宋江墓前毫不猶豫的上吊自殺了,沒有宋江的世界,我吳用沒有任何留戀!

吳用這個一心想做官卻又不擇手段的小說人物,是應該被唾棄的。但吳用這類人物,又是極其可悲的。

作為一個沒有背景,甚至是沒有編制的小知識分子,看到那些滿腦子是大糞的大知識分子,他的內心是憤怒的。然而,這個環境他是改變不了的。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和強人互補,因此他傍上了晁蓋這個村霸。隨著眼界不斷的開闊,危機感又來了,他再次背棄自己的理想和初衷,進而選擇了黑白兩道通吃的宋公明(宋江的那些錢,真是來路不明)。

宋江最後的結局,吳用又豈會不知?如此世故的吳大軍師心裡足夠明白的。只是,作為梁山上少有的知識分子,他已經兩次背棄自己。一個連自己都能背棄的人,他可以背棄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因此,想活命,他只能看運氣,死活是不能離開宋江了。因為一旦離開,沒有人敢要他。

作為知識分子,宋徽宗和蔡太師等選擇了安道全、蕭讓、金大堅、樂和等,而不選擇吳用,你我都相信不僅僅因為技術專長問題。

不知道今天的內容能否給您在職場之中一切啟發,更加透徹的語言在這裡實在不方便表達,歡迎您的關注和留言,我們隨時討論!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MCN自媒體)


刀墓手札



《水滸傳》的結局是無疑悲情的,然而這樣的結局並不意外,真正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灑脫飄逸的小李廣花榮和智多星吳用竟然選擇了殉葬的方式,在宋江的墓前自縊身亡。這樣兩個堪稱《水滸傳》書膽似的核心人物,就這樣毫無徵兆地凋零而去,那麼突然!做為《水滸傳》迷,當時看到結尾還是有些難以接受。我相信同樣帶給大家太多迷茫。花榮和吳用兩個人,就算不東山再起,也應該把梁山的火種保留下去,去完成宋江未盡的事業,可他們卻選擇殉葬,這種做法極不符合他們慣有好漢風格,究竟為什麼呢?


從表面上看,他們是為“義”而死,是為兌現當年時“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諾言,追隨兄長宋江而去。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也的確是他們殉葬的動機之一,筆者認為,絕對不是核心原因。在江湖上,從現代角度看,義氣只是共同價值觀,是大家一起戰鬥的共存亡的道德約束。所謂“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實是歃血為盟時的一種態度,一種感情上的深切認同。古代並沒有多少人會真得愚蠢到為逝者無謂殉葬。花榮和吳用是正常人,不會迂腐至此。

《水滸傳》中義是核心,是把眾多好漢凝聚一起的精神家園。視義氣超過生命的英雄豪傑有很多,如魯智深、武松、史進等,他們彼此之間都是胸懷坦蕩的英雄豪情,絕沒有糾葛和曖昧在其中。真正的兄弟情是平等和直率的,香港經典電影《英雄本色》表達的也是這種類似的兄弟情。我們分析花榮,他的性格始終處於宋江的從屬地位,在哥哥宋江眼裡一直很順從。宋江主持花榮的家務、將花榮的妹妹許配於霹靂火秦明,宋江在劉高妻無理駁斥,花榮卻緘默順從。可見花榮對宋江的情感已經超越了兄弟情的範疇,帶有極濃烈的“夫唱婦隨”的感情。

花榮與宋江之間更像是一對寶玉和黛玉般的痴男怨女!所以當宋江死去,花榮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妻兒老小和理想,像祝英臺化蝶那樣毅然決然地追隨而去。

再說吳用,現代學者研究達成共識,此人最功利、最狡詐、最會見風使舵、梁山最無義的人!怎麼說肯定有沒深入研究《水滸傳》的人不願意認同。那麼請看,他為了功名利祿背叛發晁蓋,以鞏固自己的地位,為榮華富貴可以叛國投敵!他就是反覆無常的齷齪小人。可是吳用卻真得自殺了,原因以如下:

第一,心灰意冷!

吳用對功名富貴始終抱有極高的期望,他貪念的最終結果他不過換來了一個武勝軍承宣使,這是個卑微小官!那時候小官不安全,不但不爽,還在惶恐不安中時刻要提防著奸臣們的陷害,在戰戰兢兢中度過,這比死亡還令人窒息和痛苦。渺茫的前途、殘酷的現實,加上盧俊義、宋江的相繼慘死,吳用明白:下一個死的就是自己。所以深陷於惶恐和絕望中的吳用,便把自縊於宋江墳前作為自我解脫的一種途徑。


第二,負罪感的折磨!

梁山像鐵達尼號,正是吳用的錯誤指導逐漸覆沒的。如果沒吳用的急功近利,梁山不會覆滅得如此之快之慘。打方臘,那麼多兄弟慘死的景象,他再無情也寢食難安,夜不能寐。長期的精神和道德的折磨一定令他痛不欲生,他在宋江的墓前自殺是最好的精神救贖,可以面對死去的好漢們了。

第三,孤獨感覺加強!

當年晁蓋在時,七星結義之時那種豪情恐怕會令吳用終生難忘的。可是不過短短十數載,晁天王離去,被吳用埋葬。為權勢,他把公孫勝擋在了核心權力之外……這都是他策劃的,阮氏三雄也只剩下阮小七一人……權臣集團對他嗤之以鼻;好漢兄弟紛紛離去。宋江是他唯一的稻草,他慘死,吳用再沒有了精神依託,必須擺脫孤獨的折磨!

因此,花榮和吳用的死去,是各有各的深刻思想,不是一時衝動,更不是單純的為義而死!


萩龍觀世界


像吳用這樣的儒生,雖然讀書破萬、智慮超群,但不具備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領導能力與膽魄。一般來說,自古書生只能倚人成事。身為讀書人,吳用必須要想辦法站在一位雄才大略、膽氣過人的主公肩膀上,才可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實現自己久藏於胸的人生理想與抱負。

吳用是“智取生辰綱”的主謀兼首功之臣。劫了生辰綱,還沒來得及享用,官府的通緝令便蔑刺般緊急,捕快們挨戶搜查,很快就抓住了好賭的白日鼠白勝。多虧宋公明哥哥冒死通風報信,眾人這才僥倖衝破天羅地網,倉皇逃到了梁山上。

奈何在梁山上遇見個心胸狹隘、不能容人的酸秀才王倫。吳用施計激惱林沖火併了不能容人的白衣秀士王倫,來了個反客為主、雀佔鴉巢。

吳用是個讀書人,看問題無疑比阮氏三雄、劉唐、白勝等江湖浪人更長遠,也更理智些。剛一上山,他就看出來自己所託非人。晁蓋雖然膽勇過人,也講義氣,但那不過是匹夫之勇。他沒有長遠戰略眼光,亦無雄才大略, 跟著他幹是看不見未來的。

宋江的出現,讓吳用眼睛一亮。相較於晁蓋,宋江似乎目光更長遠,手段更圓融,更善於統馭群雄,而且他在江湖上還有個“及時雨”的好名聲。與粗豪的晁蓋比,智慮深遠的宋江明顯勝出一籌。似乎他才能帶領梁山做大做強,他才是梁山的真命之主。

之後,吳用煞費苦心地用計劫江州法場,冒著巨大風險將他心目中的“梁山一哥”宋江迎上山來。宋江之所以能順利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吳用功不可沒。後來的事實證明,吳用徹底倒向宋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明智選擇 。他果斷棄晁投宋,顯然押對了寶。

之後,“智多星”吳用殫精竭慮輔佐宋江 。他用計破高唐、激戰東平府、三山聚義打青州、智取大名府,還幫助宋江三次挫敗大兵壓境的高俅,取得了反圍剿鬥爭的偉大勝利。

對於宋江一直在下的那盤招安大棋,吳用心知肚明 。他開始也有些牴觸心理,並暗中唆使李逵、武松、魯達等人掣肘阻撓 。後來,他見事情已經不能挽回,遂改變態度,開始積極配合宋江的招安大計。

梁山泊看似花團錦簇,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但卻沒有全盤取代趙宋的實力。對於這點,宋江看得清楚,吳用心裡又何嘗不明白呢。然而,這招看似英明的舉措最終卻被宋江玩完了、弄砸了,可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小李廣”花榮也是一樣。當初,為保宋江,他不惜撕破臉和自己的上司清風寨知寨劉高火併。上梁山後,他成為宋江最為可靠、最忠實的死黨之一。宋江決定率全夥接受朝廷招安,曾是宋朝武官的花榮似乎並未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宋江賴以依仗的本錢,就是手下這108號本領高強的兄弟以及十餘萬能徵慣戰的虎賁 。而能讓朝廷有所忌憚的也正是這些。一旦將這些資源拼光耗盡,宋江就成了一隻任人擺佈的沒牙老虎。後來,他率部剿殺方臘,兩敗俱傷。梁山人馬竭盡全力討平方臘之後,宋江手下的弟兄死的死、走的走,幾乎犧牲殆盡。此時,朝廷就能輕易出來收拾殘局了。

那足智多謀的吳用,徵方臘後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聽聞宋江、李逵被蔡京、高俅、童貫等奸佞毒死的噩耗後,他急忙來到楚州蓼兒窪宋江墓前祭祀憑弔 。後與前來祭掃的花榮一起雙雙自縊於宋墓前的一株歪脖子大樹上。吳用、花榮縱有萬般之能,也不過是依人成事之輩 。宋江一死,他倆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只能追隨宋江一同去陰曹地府“替天行道”了。

宋江拉大旗作虎皮、“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既然早已定了調調,他造反就不是真造反,不論他折騰的如何轟轟烈烈,都只是一種為博取高官厚祿而採取的一種投機或投資行為罷了。

既如此,吳用、花榮無論本事再大,謀略再高、箭射得再準,靠山一倒,也只能是竹籃打水、百無一用。 最終,二人自覺危險迫近,已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也只能落得個自掛蓼兒窪、赴陰曹地府陪宋哥哥的可悲下場。


鐵馬冰河wu


除了宋江託夢,兄弟意氣所使外,還有以下重要原因:

1、吳用、花榮二人已經預感到朝廷奸臣將對水滸舊將進行清洗,最終難逃一死。原著花榮死前曾言:我等在梁山泊時,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累累相戰,亦為好漢。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討南征,建立功勳。今已姓揚名顯,天下皆聞。朝廷既已生疑,必然來尋風流罪過;倘若被他奸謀所施,誤受刑戮,那時悔之無及。如今隨仁兄同死於黃泉,也留得個清名於世,屍必歸墳矣。花榮原話就是答案的一部分。

2、大家都忽略了一個細節:花榮綽號“小李廣”。李廣終身未能封侯,最終還羞愧自殺。施耐庵為了讓花榮更對得起這個“小李廣”的名號,故意如此安排使花榮與李廣命運暗合。此乃伏筆也。


追風者


雖然梁山一百零八將,但真正是宋江的心腹的數量寥寥無幾,吳用是宋江心腹,花榮更是凌駕於心腹之上。

吳用屬於宋江的智囊型心腹,雖然吳用原本跟隨晁蓋,但跟宋江相見後,感情迅速升溫,從相見、相識、相知到相戀。

宋江相比晁蓋具有很多優點,首先實力,追隨宋江的英雄好漢比晁蓋要多要強。其次能力,相比晁蓋,宋江能力遠在晁蓋之上,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最後理想,宋江和吳用政治追求相同,接受朝廷的詔安。

花榮不單單是宋江的心腹,更是宋江的追隨者。比如宋江在殺死閻婆惜後,花榮收留宋江。鼓動宋江落草為寇並死命追隨,為宋江提供武裝力量,幫助宋江將隊伍拉上梁山,每次出戰,均有花榮陪同。更重要的是,花榮有勇有謀,由此可見,花榮的作用比李逵重要的多。

如此忠心耿耿的心腹兼知己,當得知宋江去世,豈肯苟活,自然是追隨而去。


五味社


這個問題,使蒼茫大地試圖走進吳用、花榮的內心世界,揣摩一下兩位好漢當時的真實心路歷程。

一、感念與宋江的友情。宋江與花榮情同手足,花榮敬之親之愛之。你看三十三回宋江來到清風寨,武知寨小李廣花榮拖住便拜。讓軍漢接過行李,扶住宋江,直至正廳上,便請宋江當中涼床上坐了。花榮又納頭拜了四拜…宋江講過他殺閻婆惜及投奔柴進等事,花榮答道:“兄長如此多磨難!今日幸得仁兄到此,且住數年,卻又理會!"記住!數年一詞,顯見交情。花榮又請宋江去後堂坐,喚出老婆崔氏來拜伯伯,拜罷,花榮又叫妹子出來拜了哥哥。這類橋段,我在《三國志》中也讀到一回,魯肅聽了讀書啟蒙後的呂蒙一番話,對呂蒙刮目相看,到後堂拜見呂蒙母親,引呂蒙為兄弟,花、宋兩人關係鐵得沒話說。隨後是為救宋江,不惜和正知寨劉高翻臉,花榮放下知寨不錯,走上反叛之路,全因與黑宋江的過命交情。為宋江安撫秦明大計,不惜又貼上妹妹。上了樑上之後,更是為宋江賣命。再說吳用,他和宋江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作為君臣關係如孔明和劉備,如蕭何和劉邦,吳用感激宋江對自己言聽計從的知遇之恩,為宋江殫精積慮,竭盡忠誠,宋江上梁山後,吳用與宋江差不多和孟良、焦贊關係一樣,總司令、參謀長形影不離。吳用差不多成了宋江的影子。宋江死後,居然還託夢吳用、花榮,讓他們到楚州蓼兒窪來拜祭。吳用在墓前和花榮的一席對話盡吐心聲:“吳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義難捨,交情難報,正欲就此處自縊而死,魂魄與仁兄同聚一處,身後之事託與賢弟。"花榮道:“軍師既有此心,小弟便當隨從,亦與仁兄同歸一處。"

二、朝廷對梁山領頭大哥宋江、二哥盧俊義的無情誅殺,讓他們心有餘悸,他們認為只有一死了之,才可以留芳百世。他們認為在梁山時,已是大罪之人,幸好不死。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討南征,建立功勳。揚名天下,萬古流芳。如被奸臣暗算,誤受刑戮,反而有損於自己的威名。

三、吳用、花榮以為這一生已然不朽,這一生已別無所求。吳用作為先前久不得志的普遍鄉村教師,經與晁蓋、宋江合作後,和梁山兄弟一道大敗高俅、童貫,徵遼徵方臘等,打遍天下無敵手,志得意滿,大慰平生,一生夫復何求?在施耐庵先生吹捧下,幾乎創造了比孔明更牛的奇蹟,他配得上天下第一軍師稱號,配得上智多星的雅號!花榮從武知寨染黑淪為草寇,招安後完成洗白,與宋哥哥盧哥哥一起橫掃天下,他的神射武功譽滿天下!載譽歸來,又授應天府兵馬都統制。一生已然不朽,又能與宋公明、吳用同眠於地下,又將被天下盛讚為“義絕",幾乎可以和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樣為天下傳頌,人生無任何遺憾,何樂而不為!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作為朝廷的舊日官員和讀書人,吳用花榮兩個人對招安態度非常積極,並直接推動招安的順利進行。

而那些反對招安的人,大都在鎮壓方臘起義的時候死去。這兩個人卻沒有死。


他們對梁山眾多好漢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的自殺是謝罪的表現。



招安之後,梁山好漢不是在征戰中死去,就是被朝廷處死,所剩無幾。

中國人常說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梁山大部分人都已死去,或逃去。沒有死的人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也可以說一句活著不如死去。



梁山好漢以忠義而聚,以招安死去,本身就是一出悲劇。

從招安回到忠義,最後到忠義死去,或許是最好的結局,也是對招安失敗的一種反思。

他們從來就沒有進入朝廷中樞的內心,在皇帝心中,他們一日為賊永遠為賊,今日是叛賊就永遠是叛賊。


這頂脫不掉的帽子將伴隨他們一生,不管他們是生存還是死亡,或者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

他們殉葬的不是宋江,而是整個梁山我梁山的希望,以及個人夢想的破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