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你最喜欢柔情似水的诗词是哪一首,为什么?

正宗小酢酒


南歌子·久别重逢 抱庸词

对镜贴花坠,桃腮淡翠微。相逢又是隔年期,早已栏干拍遍百千回。明是心偷笑,偏抟未展眉。低头颔首不言痴,只道西风扰夜弄纱帷。


爱情是万古不废的诗词主题,是古代才子才女们吟咏传唱的不竭灵感。说到柔情似水,抱庸借贴,谈几首自己比较喜爱的古人诗词。

第一首,纳兰容若的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说到柔情似水,感觉纳兰这首词的前两句,简直婉约到要爆炸。


第二首,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一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后两句简直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到无法无天了,小夫妻感情真的好。


第三首,五代诗人和凝的江城子。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洞房花烛之夜,新人料理残妆,一往深情的温衾待卧,读觉满纸温香。


古人写情诗,痴而不妄,艳而不俗,不仅是文字打磨的功夫,更在于心性情怀的纯真质朴。


抱庸胡扯。


抱庸詩書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到“柔情似水”,我最先想到的是秦少游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记得也是因为这首词,我总是把秦观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在诗文贡献颇多的秦观,他的婉约词的确写的颇为抒情,颇有柔情似水的感觉。

牛郎织女作为传统经典的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自古呈现在各类文学载体上,戏曲中黄梅戏的《天仙配》说的也是这个爱情故事。在古诗词中,无论从《古诗十九首》到曹丕,还是从杜牧、李商隐到柳永、苏轼都或多或少的吟咏过这一题材。可我独爱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相比之下,他写在七夕,围绕气氛,在爱情故事悲观离合之下,却又处在更有深层次的意境。

都说“不羡鸳鸯不羡仙”,秦少游的观点更像是“不羡人间”。人间是有太多长相厮守的伉俪,可同样也有很多长相厮守却又貌合神离的夫妻。长相厮守是牛郎织女最想要的,要不然秦观也不会说“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的是人间无数的情景。秦观的爱情观不仅仅是追求两个人每天甜如蜜的生活,他所想要表达的是“坚贞”。只有坚贞的爱情才能稳固两个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在此基础之上,才体现了这短暂的相会,如梦一般,似水一样,柔情之意跃然纸上。

每个人都向往两个人朝夕相伴的日子,而且爱情的本来和最终目的也是走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殿堂。可爱情不仅要经受住相伴磨合中的酸甜苦辣,更要经受得住天各一方的分离苦愁。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也成了这首词的中心点。

一直很羡慕更向往古代诗词、爱情故事中描绘的情愫,没有过多的言语赘述,可能就只言片语,也能惹无数男女心生如梦。秦少游的《鹊桥仙》让我想起了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抛开诗人的“光环”之外,和少游所言成为了爱情中最美、最柔情的样子。

或许那人身处远方,可清风常依人,明月仍照身,一切的一切都会向秦观说的那样,归期终来,那人终在。


关注“南窗问秋”,一起追梦古诗词


南窗问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的虞美人不但结构严槿,文章优美。我已八十岁了。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生天南地北,山川流水,广西的十万大山,青海的大柴旦,内蒙草原,新疆塩路,华山,泰山,黄山,滿洲里的冰天雪地,海南岛热带风光。临僮,西安,邙山。日本的东京,京都,奈良。狮城喷水池,塞纳河边,世貿中心。一幕幕一桩桩。历历在目,可怜自发翁,行路艰难,院门难岀。岁月已逝,青春不再。想当年。床前明月光,凝是瓦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夫妻分居两地十五年。


愳弘天使


徐志摩《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短诗,是徐志摩抒情诗之“绝唱”,尤其第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写情书或赞美一位女子时被引用甚广,第二句又描绘了一幅极致娇柔似水清漪若莲的温柔娴雅画面。后面三句道尽依依惜别之情,相遇一场欢喜甜蜜,别离了便一份添缠绵忧愁,何时可再相聚?终究要转身而去,请珍重啊,再见了,美丽柔媚的姑娘!

这首短诗数语寥寥,笔法简练,以简单的自然贴切的意象而给人无尽想象空间。没有华丽修辞却韵味十足,是现代诗却极具古诗风韵格律之美,咏叹婉转,叠唱衷情,结尾似戛然而止实质凝练转承,余味无穷。


禾苗清青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老先生大约40岁左右在密州时写给亡妻王弗的悼亡词。当时苏轼受朝廷压制,心情郁闷,生活困难,正值第一任爱妻去世十周年之际,以记梦的形式写下了这首传承千古的悼亡绝世名作。词句文字朴素,情感真挚,凄楚悲切,十分感人。本人每读一次都会热泪盈框。一方靣是词句如梦如幻,悲切凄凉,为老先生对亡妻的真挚感情而动容。另一方面则是自已也有一些被压制的困难经历。回忆逝去的岁月,自然也会十分感概而难忘。


上中54800271897


我很喜欢李义山的《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

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这首五律是李商隐在妻子逝世后赴梓州柳幕任职时见到京都监察御史杨筹(字本胜)时问询到儿子的情况而有感而作。诗人想到昔日欢乐嬉戏、备受父母宠爱的阿衮小儿,而今因丧母失学,寄人篱下的境地,义山在十分惦念的情况之下,由严父变成慈祥的老爸,仔细地询问京都来人儿子的近况。诗描写这一场景,写得情意真挚深厚,如水般柔情颇为动人。

京都来人,诗人其他都不在意,只为听到客人见过自己的孩子而惊喜。义山日夜惦念儿子的似水柔情可以想见。诗中交待:孩子已经渐渐长大,一定会哭哭啼啼,但一直清贫如洗的家庭,让可怜的阿衮儿进学时间在不断地推迟,儿子从小就寄人篱下,就是龙种(李义山与唐皇室同宗,故自称其子为“龙种”,其女为“凤雏”)也会消瘦,因幼年丧母,没有了慈母的抚爱,作为父亲,又旅居外地,无法去教育,真的好担心儿女们都会变得呆痴。诗人由儿子成日会啼哭进而想到阿衮的进学,关切珍爱和切肤之痛化作似水柔情,再还想到儿子寄人篱下、留守京城并失去母爱的可怜,再见诗人痛爱儿女的真情,语言极为沉痛真切。诗的结尾两句“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为此诗中最为感人处,诗人思儿之苦情、青灯白发之形态毕现,由“严父”变作“慈亲”,柔情似水!可与孟郊的《游子吟》相媲美矣。诗人忧思娇儿、悼念亡妻,触绪纷至,此时军营中号角停吹,恰与客人语罢、诗人听罢同时静默,唯有冷寂的青灯照出义山的两鬓添霜,悲伤凄切的情调在旷寞悲凉的氛围中弥漫,化成思念儿女的如水柔情。言者无语,听者忧思,这种种不幸已经无须再说,凄凉之意自然溢于言外,如此父爱亲情,柔情似水,便胜却,人间无数爱情。真可谓是:“慈云弄巧,飞星传爱,海角天涯异地。柔情似水,相思如梦,忍顾人生归路。”





阿燚黄南开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的大概意思是: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为什么我喜欢这首呢?主要还是触景生情吧,刚刚经历了感情的分崩离析,曾经的誓言都化为食言,曾经的出双入对到现在的形单影只,曾经的无话不说到现在的无话可说,觉得这首词特别适合我当前的心声。

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一段感情,只要是真心付出了就不要去索求结果,只求自己问心无愧,希望在以后的某一刻想起在这段感情中我没有留下遗憾、不后悔就可以了。能不能在一起,并不是狠狠地用力抓住就可以的。

在一段感情中,能做到不负对方就好了,想要不负此生,真的很难。愿她幸福快乐!


请叫我包先生biu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宋代: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要讲柔情似水,苏轼的这首词不输任何人。

“画屏初遇”,想来应该是在一个春花烂漫之际,苏轼和她相遇了。会不会是情不知所起,而一见钟情?画屏闲展吴山翠,可是画屏再美也美不过初见的她。

这里有无数个省略号,省略了初遇之后的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省略了相恋之时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甜蜜。这就是这首词的高明处,留白让我们的想象肆意挥霍。当年,苏轼是如何追求这个她的?

可惜“好梦惊回”!当初的辗转反侧、猛追不舍,当时的你侬我侬如今只能在梦里回味,可是好梦终要醒来,眼前只有高唐的神女峰寂寞的伫立在风里。苏轼思念的那个人远在他方。

燕子双飞,春来秋去,关关雎鸠,成双和鸣。纱窗中流逝的春光几度来回?无可奈何花落去,时光可以流逝,但深情却是随着时间而越积越厚。看着双飞燕,苏轼心里是该有怎样的柔情似水,怎样的入骨相思。

好在,苏轼还有回忆,好在回忆里是多么的甜蜜。那日,秀帘相见,你“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低眉浅笑,欲留佯走,略整鬓发,真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是这么的娇羞。对人理云鬓,当纤纤玉指滑过秀发时,又是那么亲昵。想来苏轼回忆起这次相会时,心里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怕满脸洋溢着笑容吧。

敛尽春山,眉似远山该是多么迷人,她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无情,实是害羞。越在乎一个人,越是见之脸红。一个姑娘家家自然不好在你面前轻率吐露扑通扑通的心跳。可是,越是如此,越可见其情真,也越招人怜爱。

读完全词,你方知思念可以如此缠绵,柔情似水尽在此。



整首词就这么甜蜜的结束了。苏轼思念的是他的妻子王弗,他当然不知道王弗在五年后就与他永别了。

十五年后,当苏轼再次想起王弗时,便写下了千古第一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柔情似水终敌不过阴阳两隔。



秀帘处,你低眼佯行,笑整云鬓。小轩窗前,你正梳妆……


bong啦bong啦


《雪花》雪在眼前飞,雪花空中舞。雪花,你慢些飞;我想让你在空中多停留,把你优美的舞姿,看个够!雪花,在我的眼里是柔情的,是高贵的象征。每次大雪,我仰望天空,无数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天女散花,非常壮观,非常浪漫,令人神往。有时人海中,我无意遇见一位肤色白的女子,就把她和纯净的雪花,想象联系在一起,甚至用肌肤如雪来形容。我幸福的人生,最喜欢雪花的圣洁!多少次雪花飘飘,我如约来到漫山遍野的雪中。任由朵朵晶莹的雪花,纷纷将自己包围,其乐无穷。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感谢人世间众多,如雪花一样透明的爱心。曾经,我没有抱怨过冬天太冷;未来,我也不会感伤冰雪无情!(作者:刘涛)


刘诗任


直接上一首有柔情似水字样的: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实在说不出为什么,因为没有体验。当代女性,你见过几个柔情似水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