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鄭淵潔的童話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小時候看有小時候的喜愛,長大看又有長大的喜愛。小時候看的是熱鬧好玩,長大之後才發現每一篇童話裡都折射了一個現實情況。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經歷了鄭淵潔童話的我們成為父母之後,鄭淵潔又寫了一篇現實童話《皮皮魯馴兔記》,並且被改編成了動畫短片,這個短片一上映立馬刷爆了網絡,短短24分鐘,豆瓣評分卻高達8.1分。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不知看過之後的我們,會有什麼想法呢?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皮皮魯上小學了,他想象中的小學生活應該向手中的萬花筒一樣豐富多彩,然而,這樣美好的想象,卻被老師的大嗓門給破壞了:“我讓你說你再說!”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老師奮力拍下的黑板擦以及揚起的粉筆灰塵是皮皮魯矛盾與孤獨無助的開始。老師的問題只有唯一的答案,皮球到深坑裡不能用網撈,不能重新買,不能……只能注水讓皮球飄起來,面對質疑老師非常自負:“老師會不正確嗎?”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這樣的場景下第一隻小兔子出現了:“老師的知識那麼豐富,怎麼會不正確呢?她多辛苦啊,每天站那麼那麼長時間,我們應該做個好孩子,聽老師的話,不能跟老師頂嘴!”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如果把孩子的話略微簡短化也能喊個口號:“老師知識豐富,老師非常正確;老師知識豐富,老師非常正確;老師知識豐富,老師非常正確!”

這讓我想起了星宿老怪丁春秋出場的口號:“星宿老仙,法力無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星宿老仙,法駕中原,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星宿老仙,法力無邊,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星宿老怪丁春秋好大喜功,喜歡被拍馬屁,對此人物不屑一顧,只因為丁春秋將這個放到了明面上,而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老子就是強,不服就死!”。

片中老師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嘴角的笑容說明了一切,只不過我國不允許出現此種類似邪教的口號,所以也只能披上一層委婉的外衣啦:“聽老師話哦,要變成一隻兔子哦。”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第一隻兔子出現的時候,是讓人恐懼的,是被孤立的,是被嘲笑的;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但校方是鼓勵的,是期待的,並且希望不只是一隻兔子,而是一校兔子。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回到家的皮皮魯和母親聊起了這隻兔子,母親的態度是:“皮皮魯,你碰到了一個好老師!” 母親眼中的好孩子就是一隻兔子:“不調皮,不淘氣!”

此時的爸爸還尚有一絲理性:“幹嘛非得變成兔子啊?”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我記得有一句話是:想讓孩子成龍的父母,他們就不是龍!套用一下:想讓孩子成為兔子的父母,他們就不是兔子。曾經聽到一個七歲的孩子這樣說:“當大人真好,可以隨意吃冰棍,隨意吃零食,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以睡懶覺偷懶,當小孩子就慘了什麼都不可以。”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接著說短片,當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兔子,頑固不變的皮皮魯變成了怪物,被群兔攻擊嘲笑,家長會上老師對父親粗暴的態度對孩子人品的質疑,讓父親跌足了面兒。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皮皮魯的家庭兔子改造計劃也就此緩緩拉開了帷幕:刷紅牆、吃蘿蔔白菜、量耳朵、吃藥……無所不用其極,但是皮皮魯還是沒有變兔成功。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皮皮魯在馴兔過程中,無助的眼神,孤獨的內心,沒有一個成人在乎。皮皮魯真的如老師所說:“不在乎別人說他什麼嗎?”

當皮皮魯最後因為老師的女兒心甘情願的為自己裝上一對的假兔頭時,老師的表揚,同學的接納卻不是因為那一份善良,而是因為那個呆板的兔頭,即使他的兔頭是那麼假,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皮皮魯揹著書包走在樹林中,陪伴他的只有刷刷的樹葉聲,那是孤獨的聲音,此時此刻我才發現片中有些古板的校服,其實是一張兔子皮。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結尾,有人告訴皮皮魯是童話,真的是童話嗎?童話中,皮皮魯還有可能把兔子頭摘下來,現實中呢?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媽媽,是不是我考上大學了,成功了,就可以把XX老師打一頓了!”這是另外一個沒有被馴化的現實中的“皮皮魯”。

孩子的成功離不開老師,但本應是一對應該以“恩”相連的師生關係卻演變的如此尷尬,誰之過?拋開“愛”來談教育,都是耍流氓!

孔子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但是現實卻如鄭淵潔所說的那樣:“真正的好的教育應該是用50種方法去教一個孩子,看他最適合哪一種,但是我們往往用一種方法教50個孩子。”

校園無法做到的,只能由家庭來完成,此文致以我們那些孤獨的孩子們,希望你們回到家的時候能摘掉兔頭,脫去兔皮,做自己;也希望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後的港灣,安全舒適,不用逃離的圈子。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因為最近自殺的孩子有些多,有感而發,愛不是縱容,也不是苛待,更不是規章制度,他是活的,是變化的,是需要感受的,如果你的孩子感受不到,那一定是表達的方式出了錯誤。

《馴兔記》背後是我們孤獨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