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最宜居的10個鄉鎮排名出爐,武松故里佔據“半壁江山”

在剛剛過去的4月中下旬,山東省聊城市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全市131個鄉鎮全面展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聊通社小編結合督查督導組公佈的每個鄉鎮打分、排名情況,就前10個宜居環境鄉鎮、街道的名次給大家做個介紹,他們在人居環境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為推動聊城農業農村工作在全省爭創一流貢獻了力量。

山東聊城最宜居的10個鄉鎮排名出爐,武松故里佔據“半壁江山”

第一名陽穀縣博濟橋街道。博濟橋街道位於陽穀縣城東南部,因轄區內博濟橋而得名。該街道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3年多以來,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升,對改善環境的要求更是不斷提高,目前已在各村居形成人人動手、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為博濟橋綠色崛起和建設南部宜居宜遊片區助力加溫。

第二名東昌府區侯營鎮。侯營鎮位於聊城市西南近郊,現有人口4萬多人,總面積76平方公里,是聊城市數一數二的鎮。今年以來候營鎮將城鄉環衛一體化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主抓手,不斷探索創新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取得初步成效。

山東聊城最宜居的10個鄉鎮排名出爐,武松故里佔據“半壁江山”

第三名陽穀縣安樂鎮。全國共有五個地方叫安樂鎮,知名度最大的當屬聊城市陽穀縣的這個鎮。位於陽穀縣東北部16公里的安樂鎮,南北長9.2公里,東西寬12.6公里,總面積66平方公里。相傳孔子曾經在這裡住宿過,五代周世宗曾在此地療養,這裡曾為陽穀古城,也是革命的搖籃,全國最大的農業龍頭企業總部就坐落在安樂鎮劉廟村。

第四名臨清市新華路街道。該辦事處位於臨清市區中東部,轄區面積70平方公里,屬魯西黃河衝擊大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城區部分佔全市市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是臨清經濟、文化的中心。農業部分為全市的特色發展區域,眾多集種植、觀光、科技示範、休閒遊樂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構建成特色農業大框架。

山東聊城最宜居的10個鄉鎮排名出爐,武松故里佔據“半壁江山”

第五名陽穀縣石佛鎮。石佛鎮因鎮政府駐石佛村而得名。傳說這裡曾為魯西遠近聞名的集貿中心,某次大水過後,村中現一巨石為石佛。石佛鎮駐地東側魯莊村為著名的“紙鎮”,相傳造紙祖師蔡倫曾在這裡研究過造紙術。

第六名陽穀縣七級鎮。七級鎮位於陽穀縣東北部,陽穀,東阿,東昌府三地交界處,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明清時期,漕運興旺,後因古運河碼頭建有七級臺階而得名。近年來七級鎮依託現代技術,引導民間力量,持續推進運河古鎮的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全力打造“美化、綠化、文化”融為一體的生態宜居新景觀。

山東聊城最宜居的10個鄉鎮排名出爐,武松故里佔據“半壁江山”

第七名茌平縣博平鎮。博平鎮位於茌平縣西部,江北水城的北郊,古稱博陵,其名字的起源,小編知道的不多。但博平鎮據說以前也是個繁華的縣城,是山東西部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與古運河齊名的徒駭河依鎮縱貫全境,古風水韻,十分宜居。

第八名陽穀縣大布鄉。大布鄉因姓氏而得名,該鄉以布姓為主的村有8個,布姓人口達5000多人,據說布姓家族在明朝以前的姓氏是一步兩步的步。大布鄉位於陽穀縣城北5公里,轄48個行政村,總面積48.8平方公里,交通、通訊設施較為發達,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全省相對比較落後。

第九名臨清市大辛莊街道。大辛莊街道位於臨清市南郊,區位優勢非常明顯。這裡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是著名國畫大師張彥清的故里,毗鄰國學大師季羨林故居,歷史古蹟歇馬亭也座落在境內,影響深遠。

山東聊城最宜居的10個鄉鎮排名出爐,武松故里佔據“半壁江山”

第十名度假區李海務街道。李海務街道的前身為鳳凰街道,是古運河進入聊城境內的第四個古鎮,文字資料記載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轄區李海務村元初為村民停泊修船的地方,到明清時期,李海務成為運河沿線名噪一時的商業重鎮,有上百家商鋪、十幾處廟宇。自江北水城旅遊度假區成立後,當地百姓和外地遊子對“李海務”的名字懷有濃重的歸屬感和親切感,鳳凰街道也就尊民心、順民意更名為李海務街道,這對宣傳度假區歷史文化、挖掘和利用旅遊資源、打造宜居古鎮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為聊通社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