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輿情:保健食品規範升級,保健功能迎來調整(全民關注)

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出公告徵求調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見,將對保健食品的部分保健功能的表述進行調整或取消,對一些保健功能進一步研究論證。

專家論證認為,現有部分保健功能聲稱雖符合保健食品監管定位和健康需求,但存在表述不準確問題,容易被虛假或誇大宣傳利用,誤導消費。特別是針對少年兒童、孕婦、乳母等特殊人群的保健功能應當實行更為嚴格的監督管理,該部分保健功能應予取消。此外,因監管歷史沿革,現有部分保健功能聲稱和評價方法容易與藥物疾病治療混淆,建議對現有部分功能聲稱的定位、表述以及相關功能評價方法進一步研究論證、廣泛徵求意見。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主流輿論對新調整表示期待,認為此番舉措既代表著監管的“高壓態勢”,也是一種積極信號,為行業尋求一條規範發展的正確道路。與此同時,也有懷疑聲音表示,待相關規定正式落地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尤其是代理商、銷售商家等能否嚴格貫 徹落實,恐怕還要打個問號。

輿情走勢分析

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統計,2019年3月28日至4月4日,共監測到輿情信息1145條,以新聞報道為主(含網媒和紙媒),微信和客戶端的傳播量位列二、三。監測週期內,輿情峰值出現在4月3日。如圖所示,該話題在公告發布的次日(3月29日)形成了第一個傳播小高峰,隨即熱度下降;4月1日起,隨著主流媒體參與報道,該話題的輿情聲量開始升溫,並於3日達到波峰,信息量為368條。


食品輿情:保健食品規範升級,保健功能迎來調整(全民關注)


圖 1 事件輿情走勢圖(單位:篇/次)

從報道內容的地域分佈圖來看,該話題在北京和廣東的提及率最高,輿情地圖的顏色最深。此外,以江蘇為代表的東部省份、以四川為代表的中部省份,提及度相對較高,“點亮”了中東部地區的輿情地圖。


食品輿情:保健食品規範升級,保健功能迎來調整(全民關注)


圖 2 報道內容地域分佈圖(單位:篇)

根據詞頻分析,媒體關注集中在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審評審批、監管總局等熱詞。多數媒體以轉載公告內容為主,因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調整”“取消”“進一步研究”等公告內容成為新聞傳播的關鍵詞。


食品輿情:保健食品規範升級,保健功能迎來調整(全民關注)


圖 3 媒體報道詞雲圖

網民關注的詞雲圖與媒體報道詞雲圖類似,“保健功能”“審評審批”等熱詞提及率較高。此外,“改善胃腸”“改善皮膚”“胃腸功能”“皮膚水分”等熱詞的出現,體現了與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密切相關性。


食品輿情:保健食品規範升級,保健功能迎來調整(全民關注)


圖 4 網民關注度詞雲圖

輿論觀點

1.認可對保健食品的功能表述進行規範的舉措

《中國商報》表示,取消部分保健品功能是“正本清源”。其認為,此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今年將研究借鑑菸草標籤管理方式,在保健產品標籤顯著位置標註“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藥品”等警示語。此次向公眾徵求的意見,可以看做是對上述計劃的一種細化和深化,根本目的在於規範保健品行業的生產和營銷行為,引導其遠離誇大、虛假宣傳,同時對遏制形形色色的保健品騙局也有一定的作用。

《深圳晚報》認為,有了這樣的調整,以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必須在產品說明書上做到實事求是,不能像以往一樣隨意誇大功能宣傳;而且商家在推銷保健品時,其話語究竟是“大忽悠”還是“大實話”,消費者更易辨別。光明網發表時評表示,取消或調整保健品部分功能表述,有著釜底抽薪的作用。如果得以落實,無疑將有效避免虛假宣傳,提升公眾對保健食品的科學認知和準確判定。

2.常見宣傳表述的新舊對比

新聞媒體在轉載此次公告時,以圖表的形式強調了一些常見宣傳表述的新舊對比,幫助讀者直觀地進行區分。如將免疫調節/增強免疫力調整為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將改善骨質疏鬆/增加骨密度調整為有助於促進骨健康,將減肥調整為有助於調節體脂,將美容(祛黃褐斑)/祛黃褐斑調整為有助於改善黃褐斑,將美容(改善皮膚水分/油分)/改善皮膚水分調整為有助於改善皮膚水分狀況,將改善視力/緩解視疲勞調整為緩解視覺疲勞,將改善睡眠調整為有助於改善睡眠。這些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

3.引起直銷行業的高度關注

此次調整對於直銷行業的影響極大。《南方都市報》引用業內人士的分析表示,若該“徵求意見稿”落地,保健食品行業可能迎來“變天”,其中待論證功能實質上等於“判死緩”。而目前保健食品系直銷企業營收的“拳頭”品類,此次調整會對直銷公司帶來非常大的打擊,“形象地說,整個保健食品市場可能從去年5000億元的市場規模,縮水到20%”。

4.規範保健食品市場的關鍵在於監管

《中國商報》表示,國家監管部門的規定是一回事,而規定能否得到嚴格的貫徹落實則又是一回事。其認為,保健品行業亂象主要集中在代理商、下游銷售商家,所以要想“正本清源”還得有具體的措施才行,如各地監管部門要完善投訴舉報渠道,引導和鼓勵消費者對涉嫌虛假宣傳、違規銷售保健品的行為進行投訴舉報。《深圳晚報》也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尤其是代理商、銷售商家等能否嚴格貫徹落實表示懷疑,呼籲監管部門要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加大監管力度,採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

輿情點評

規範保健食品功能表述意義重大,受到輿論的高度重視。在意見徵求階段,主流媒體通過議程設置引導輿論向規範行業、淨化市場的方向發展,有助於此次決策的制定更加科學民主,也有助於凝聚共識、營造更加健康規範的保健食品市場環境。與此同時,保健食品的健康發展環環相扣,決策的制定、企業的執行、消費者的參與、監管的落地,各個環節缺一不可。預計未來的輿論“聚光燈”將逐個照亮各主體環節,跟進每一步的落實情況,助力保健食品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肖司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