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的思維

專家,顧名思義,是在某個專業領域有專長,並且能夠提出問題和給出解決方案的一類學人。他們不會輕易說出可能,大概,差不多這種蠢話。當然有時跑偏,也會出現壞點子,騷主意,諸如關停小企業,禁止餐館殘餘餵豬,取消柴火灶等等。基本屬於吃飽沒事幹。

已經上百年了,清華等大學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首先是沉不下去。大凡有些分量的,總是會低頭,彎腰,曲體。大樹會有枯枝,鮮花也有敗葉,我們不強求所有專家能夠指點迷津,金口玉言。可是那些俊彥們,自以為才高八斗,喝了幾瓶墨水,總想過上優越的生活,這無可厚非。然而不少人酷愛名利,投機取巧,放鬆學習,卻以所謂的專家身份拼湊一些論文,學說等,用虛榮的頭銜,虛空的說教,虛偽的道學泯滅於眾生之間。其次是坐不下來。生活的壓力同樣肆虐著這群高知,但是與普通百姓相比不知要幸福多少,他們只是與富人比享受。教書,草草了事;論文,抄抄罷了。研究基本坐不住,更不談深入的探尋。他們習慣開些講座,上些電視,胡講一通,便能盆滿缽滿,哪怕有些字都不認識,遑論別字。

專家的存在本來是一件好事,譬如鑑寶的,也能看出個幾分,讓你心裡也有個底;氣象專家,也能預測一下幾時會颳風下雨;農業專家預測產量。等等。但是有些專家思維超前,搞些危言聳聽,不著邊際,大家聽著就煩,其實這些都源於他們的淺薄和無知。比如,空氣質量不好,那就禁止燒柴草;豬肉不新鮮,那就不給豬吃剩飯,等等。這些人只是淺顯的看了問題,卻無法知曉其中的奧秘。華為的任總,看問題比他們不知要高明幾多,完全不在一個當成。所以,我們還是要老老實實做學問,以免貽笑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