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幗力量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今天,4月23日,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70週年紀念日。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70年前的今天,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以排山倒海之勢強渡長江,舉世聞名的渡江戰役取得勝利。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南京解放。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南京400萬女性心潮澎湃豪情滿懷。目光與思緒所及,是那段風雲激盪的歷史,以及那段歷史中不該被遺忘的女性。

她們,是取得勝利、創造歷史的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她們,是今天的我們砥礪前行的燈塔與源泉。

今天,小寧姐給你們講兩個故事,帶你認識兩位與南京解放休慼相關的偉大女性,並向她們致敬——

“大辮子”:這位姑娘的背影被鐫刻進了歷史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這張照片《我送親人過大江》至今仍被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存放著。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位於泰州白馬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鎮館之寶是一艘老舊漁船,這艘船曾參加渡江戰役,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船頭堆著沙袋,沙袋上架著機槍,一群解放軍戰士緊握鋼槍坐在船上凝視前方,一位梳著大辮子的姑娘正奮力搖櫓……這艘老漁船還原的場景,是70年前一個不尋常的歷史瞬間。

而這位搖櫓的大辮子姑娘,她究竟是誰?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時間回到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萬船齊發,橫渡長江。在炮聲隆隆的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著大辮子的姑娘,奮臂搖櫓,向江南駛去,她的船上坐著20多名解放軍戰士。

這一幕,正好被新華社隨軍記者鄒健東拍了下來。此後,鄒健東一直尋覓那位看似瘦小卻異常勇敢的“大辮子姑娘”,期待能親手把這張經典照片交給她,可惜未能如願。

1999年4月27日,為慶祝南京解放50週年,江蘇衛視播出大型文獻紀錄片《風雨鐘山路》,紀錄片總編導吳建寧特地將鄒健東尋找“大辮子姑娘”的願望放進了紀錄片,這期節目正巧被顏紅英的女兒董小妹看到。

經多方核實,顏紅英正是那位“大辮子姑娘”。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大辮子姑娘”顏紅英,如今已90高齡,現居於蘇州市吳江區。

往事並不如煙

顏紅英原本是寶應縣廣洋湖鎮楊林溝村人,解放前全家以船運為生。1949年初,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招募船工渡江,顏紅英當場報了名。她父親最終沒有拗得過她,和女兒一起參加了渡江支前。

“小姑娘,怕不怕死?”那個時候,顏紅英不止一次被解放軍戰士問到這個問題。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怕什麼,不怕!我要把你們送到前線去打勝仗!”

一天晚上,顏紅英撐船帶著解放軍戰士去江面偵察敵情,突遇敵人飛機轟炸,她臨危不亂迅速調轉船頭躲避。一顆炮彈在船附近爆炸,彈片劃過她的臉頰,鮮血直流,她顧不得這些,拼命搖櫓,帶著解放軍脫險。

這次受傷,不僅在顏紅英的臉上留下永久的疤痕,也將她的耳朵震傷,聽力嚴重受損。而她並沒有被危險嚇退,4月22日,她和父親妹妹一道,冒著槍林彈雨和轟鳴的炮火,護送解放軍渡江。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將過往與榮譽深深藏進記憶深處,讓英雄氣概永遠流淌在心底。

早先,村裡人不知道顏紅英是渡江戰役的功臣,她也從來向村裡提過什麼要求。

當年冒死送大軍過江的親身經歷,讓顏紅英覺得她和解放軍之間有著特殊的淵源,她對人民子弟兵總有著親人般的牽掛。

1999年7月,吳江遭遇特大洪災,顏紅英再現支前本色,她堅持要去抗洪一線看望“親人”。當她在兒子的攙扶下趕到防洪大堤,看到搶險官兵們磨破的肩膀時,老人眼裡閃著淚花。她拿出了事先準備的20多條新毛巾,一一遞到官兵們手裡。

丁明俊:旗袍背後、渡江戰役前的“暗戰”故事

玻璃櫃中,射燈打下一方橘黃,深藍鑲邊、繁花錦簇的旗袍疊得齊整,面料上的金絲雲紋耀眼。

致敬!解放南京中的巾帼力量

這是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丁明俊穿過的旗袍。

這件旗袍,現已成為文物,被珍藏於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內,成為後人紀念之物。

很少有人知道,這件美麗的旗袍背後,是一起驚心動魄的諜戰故事。

1949年1月。

此時三大戰役相繼結束,解放軍金戈鐵馬逐鹿中原,國民黨軍隊則是一敗塗地,精銳主力損失殆盡,退守長江。

渡江戰役,勢在必行。

正如電影《渡江偵察記》裡所展現的,渡江戰役前,解放軍就拿到了“江防圖”。而現實中獲取國民黨江防部署圖的,是一名潛伏在國民黨軍方高層中地下黨員,代號“深喉”。

“深喉”,原名沈世猷,時任國民黨京滬杭警備司令部江防指揮裝甲兵參謀。而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名優秀的中共地下軍事情報工作人員。

他的妻子丁明俊,在他的影響下,也成為我黨隱蔽戰線的一員。

渡江戰役前夕,沈世猷家便是中共地下聯絡點。

在接到獲取江防情報的任務後,沈世遒一直在努力地尋找著機會。

恰巧有一天,司令部的作戰參謀外出時,把鑰匙留在了辦公室,沈世猷迅速抓住了這一機會,在萬般驚險中獲取了江防圖。

但因當時人員被限制出入,情報如何送出,成了難題。

此時,丁明俊毅然挺身而出。

1949年3月底,江防總部附近的楊樹林來了一位優雅的軍官太太,她穿著一件做工考究的旗袍,懷中還抱著酣睡的女兒。

夫人來訪,沈世猷終於有了走出江防總部的機會。他愛憐地親了親女兒被寒風吹紅的小臉蛋,深情地將妻兒摟進懷中。

就在這一親一摟間,“江防圖”被快速塞進了旗袍內層。

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驚險無比。

沈世猷當晚回家連夜複製,夜深人靜後,夫婦倆一讀一寫,趕抄原圖。第二天,沈世猷又不動聲色地將江防圖放回原處。

情報被輾轉送至了江北,放在了中共指揮所的作戰指揮桌上。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打響。

靠著旗袍送出的江防圖,起到了關鍵作用。

降下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的那刻,沈世猷還沒暴露身份,他隨國民黨撤至上海。

留在南京的丁明俊見證了南京的解放時刻。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後,一家人終於團聚。

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

70年過去了。那些為解放事業作出過犧牲與奉獻的英雄們,值得後人永遠銘記。而其中的巾幗力量,永遠閃爍著光芒。

400萬南京女性正沿著她們的足跡,行進在新時代,以本文兩位女主人公那樣的堅定與智慧、堅韌與頑強,闊步走向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