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高氧做为一个最值得考取的专长之一。只是课本大概就只有五十几页,风大一点都能把课本吹走。课程允许学生在不用任何高氧瓶的情况下,可以不下水就能考取到高氧证。

这种考证模式当然很方便学生,教练也可以节省授课成本,皆大欢喜。但也似乎略微草草,很多细节在课本里一笔带过,少了让学生有实战的机会,忽略了把这些安全守则变成惯性的环节,可能就会引发潜在风险。

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使用高氧瓶必须全程注意的限制,就是最大深度!接下来所有被提到的安全守则都会出现它的影子。O2%越高,最大深度就越浅,咱们千万不可以抵触它,更不可以潜得比它更深。

超过最大深度能够造成的氧中毒是会出人命的!最大深度是使用高氧瓶时引诱犯错的魔鬼,一定不能放松对它的戒备,全天候盯紧它,别让它有机会放肆!

笨根据授课经验,尝试列出使用高氧瓶常会被忽略的几个安全守则,姑且称之为【笨式高氧】,好让各路老爷在用高氧瓶潜水时多留个心,做更安全的高氧潜。

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客人要当老爷,仗着全程有潜导服侍,什么都不管,潜导给什么高氧瓶就用什么,依赖潜导报的O2%,看都不看。其实在还没下水前咱们是必须对自己用的高氧瓶进行氧含量分析的。在整个过程当中除了自己,谁都不能信!

懂得怎么使用分析仪的原理当然最好(课程有要求教练必须教,但是不是所有教练都教就不得而知了),潜水员有绝对的权力要求自己分析自己用的高氧瓶。最至少也必须亲眼看着潜导做。一来买多一层保险确保潜导没有敷衍了事,二来可以避免把数据口述时出现的误差。

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有的潜店为了省麻烦,早早就把所有高氧瓶分析好了,潜水员要用时就给瓶子,这种操作是不符合规矩的,聪明的贵阁下完全有权利要求在自己的监督下重做!在高氧的模式中谁口述或没有在使用者在场监督的数据都不能信,一定要亲眼看!

做完分析后也得亲自填写表格和把数据写清楚在气瓶的贴子上。填写两次除了留底,也可以加强自己对数据的印象从而减少出错。

最主要必须填写的数据包括自己的名字(避免哪个傻人误用了不属于自己的瓶子。有的时候一天三潜,高氧瓶会在出发前一次性的分析完毕,所以更有把名字填上的必要性),O2%,和最最重要的最大深度。

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数据输入电脑表必须亲力亲为,这部分绝对不能假手于人,就算是自己最亲密的老公/老婆也不行!就是要再次的避免数据出错。再次强调在高氧面前,除了自己谁都不能信!设置好了之后再对对瓶子上的数据,最后确认所有数据都是一致的。

如果贵阁下是冲着省气而去报名高氧的我劝还是不用考了。高氧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用了高氧就可以比较省气!这完全是被误解了,高氧瓶和用气量完全没毛关系,深度越大越费气这道理在用高氧瓶时也是一样的。本来就大排量的用了高氧也同样费气!

现在这世道,什么都成了卖点,尤其是到处都是没底峭壁潜的船宿也把全程高氧当卖点,看了真心感觉到一股冷空气从背脊流过。

使用高氧瓶有深度限制,在潜点深度超过了高氧瓶的O2%允许的最大深度范围潜水就有危险。就算阁下厉害,中性浮力掌控得好,也时常注意自己的深度,这也难保不会有突如其来的下降流把贵体拉下去吧!

在没底的峭壁用高氧不就是等于自杀吗!

所以使用高氧在选择潜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沙地深度超过O

2%允许的最大深度不要用高氧!用高氧的一定是能够必要时趴地都死不了人的潜点!

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悠的误区!谁说高氧和普通气瓶不能当buddy!使用高氧完全可以和使用普通气瓶的当buddy。

只要过程当中高氧的必须遵守普通气瓶的免减压时间,普通气瓶的遵守高氧的最大深度就可以了。相对的如果buddy间的O2%不一样就得互相配对并遵守对方的最大深度和免减压时间。

后记

潜水之所以那么安全就是在风险点上加了很多层保险。事故绝对是有人有意无意的把这些保险一层一层的剥掉才会发生的。考高氧证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把一些细节放眼里,它的反扑就会很严重。各位读者一定要凡事多留个心眼。

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高氧,被忽略的一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