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上学、沉迷手机,是因为厌学和玩手机成瘾吗?

林也程


孩子不愿意上学、沉迷手机,是因为厌学和玩手机成瘾吗?

对于多数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并不是真心不想上了,而是在学习遇到困难,或者从来就没有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长期的失败让自己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努力也白费,或者觉得自己天生就笨,不是学习的料。网瘾这个词已经热了十几年了,包括前几年的电脑和近几年的手机,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并不是多喜欢游戏,而是在现实中失败太多,只是通过游戏慰藉自己而已,所以他们玩游戏并不是多快乐,而是为了消磨时间。

现在这样的孩子很多,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危及到整个社会。首先这类孩子基本责任心很差,不懂感恩,只求索取,家庭教育的溺爱、没底线造成的。溺爱,什么都不让做,导致了什么都不会做,大了以后会自卑,觉得自己不行。在引导孩子学习方面,只是一味强调成绩,但是并不会教给孩子方法技巧,错了就批评指责,让孩子对学习抵触。

这样的孩子多,调整难度大,很多家长,准父母也该醒悟了。


霍体清


有人说,“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一部手机。”这话很有道理。

过去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许多小孩子先是去游戏厅玩,后来去网吧玩,就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放学之后都不先回家,而是先到网吧玩一会才回去。

我曾经在一个网吧干过几个月,每天下午放学后,一群一群的小学生,中学生先到网吧玩上一个小时,然后回家吃饭了。完后来网吧接着玩。有些住校生晚上在网吧玩通宵,夜机便宜,他们就整休在网吧泡着。

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在手机上也是啥都能玩,所以孩子们都很迷恋。有些孩子玩手游,眼睛都玩出毛病了。

侄女的孙子就是天天玩手机,眼球严重变形,现在是禁止玩手机,父母管得很严,从不让碰手机。

别说小孩玩手机成瘾影响学习,大人有时玩手机影响多少事情呢!

昨天在某店门口路过,店里两个小伙上班时间坐在那里玩手机玩游戏,聚精会神的,学习可能都没有那么认真。

很久前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女的跟丈夫在同一个人城市打工,不在一个厂子。丈夫下班回到住处,等不到妻子回家。结果等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等回来妻子。第二天早晨,丈夫去妻子的工厂找人,工厂里说先天晚上下班就回家了。然后丈夫就顺着妻子下班回家的路去找,在一个大水渠边上发现了妻子的一只鞋。丈夫立即报警,警察经过调取附近的监控,看到他妻子边走边看手机,结果掉进路边的水渠里了,随后在水渠附近找到了妻子的尸体。

成年人玩手机都很难控制自己,何况是孩子。一个小孩如果玩手机成瘾,确实会厌学。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学习,而是因为经常玩手机,不专心学习,学习跟不上趟了,感觉到学起来很吃力,所以就不想学了。

总之,要想让一个孩子好好读书,就断绝孩子跟手机的联系,不要给孩子拿手机,没有手机,上课专心听讲,每天所学知识都能领会,学起来轻松,就不会厌学了。

你说是不是?

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我是头条号:牵住夕阳的手。因为喜欢文字在此与网友们相聚。感谢友友们!有评必回,诚信互粉。谢谢朋友们!】


牵住夕阳的手


  孩子厌学怎么办?“厌学”常常与“网瘾”联系在一起。许多父母觉得网瘾很可怕,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节制地陷入其中,甚至荒废了生活、学习。

  “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很多孩子喜欢上网,常常因此被贴上“网瘾”的标签。确实,不少同学从喜欢上网、习惯上网,慢慢演变为网络成瘾。这些孩子每天玩手机乐此不疲,开始厌学,成绩慢慢下滑,成为了许多家庭和父母的最大烦恼。孩子厌学、陷入网瘾该怎么办?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李建学老师为大家解析。

  泉子是一个14岁的男孩子,今年读初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泉子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家里特别乖巧,很听妈妈的话。而且,泉子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

  然而,最近,泉子妈妈却焦虑不已。原因是近来泉子沉迷网络,不愿和同学交往,天天玩手机到晚上2、3点,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到了学校后趴在桌子上睡觉。

  若是不给玩,他就各种吵、闹,以不上学来威胁妈妈:若给他玩,约定好玩到几点的时间从不算数。如同意给他玩到晚上11点,他会玩到凌晨1点:如同意给他玩到晚上12点,他会玩到凌晨2点……无休止地延长时间,有时候还耍赖皮,不肯交出手机。对此,妈妈毫无办法。

  更让人头疼的是,由于睡眠不足,泉子回到教室就趴桌大睡,作业也不做。有时候还会把手机带到教室玩,如果手机被老师没收,他会大吵大闹。由于他影响了班级的秩序,干扰到其他同学学习,学校频频向家长投诉。

  一个在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大家眼里的“好学生”,突然陷入“网瘾”,变得如此“叛逆”,泉子妈妈既纳闷又着急。

  让妈妈崩溃的是,每天晚上为了让儿子去睡觉,弄得自己焦虑不堪,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早上,她又要很早起来,因为要花很长时间让儿子起床,叫很多次都难以把他叫起来。这样一来,妈妈休息不好,一天到晚围着这件事情,精神疲惫,工作也受到影响。

  无奈,妈妈只好带泉子过来进行青少年心理咨询,希望能够戒断孩子网瘾的毛病。

  坐在咨询室,泉子的黑眼圈很明显,眼睛有点肿,却仍低着头玩手机。泉子妈心急如焚,一脸焦虑,抢着说孩子情况。泉子爸爸坐下来不到两分钟,手机铃声响了,说了声抱歉便匆匆出去接电话。

  原来,泉子爸是业务员,平时工作特别忙,基本上不怎么管孩子。教育孩子学习的事情,全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

  夫妻关系也不是太亲密,反而妈妈跟孩子的关系更亲密。很多时候泉子都是跟妈妈一起睡,爸爸则睡书房。泉子妈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学习与人际频频受挫,唯有手机为友

<strong>

  成绩优秀的泉子本来升了一所比较好的初中,该学校有很多他的小伙伴、同学。

  泉子妈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对孩子的教育特别紧张。为了给泉子更好的教育,妈妈决定把他送到一所更好的、全日制的私立寄宿学校。

  泉子心里很不情愿,最后在妈妈的坚持、强迫、软磨硬泡下,只好去了。没想到,开学没几天,泉子就生病了,接到学校通知,父母把孩子接回,却发现孩子一回家就好了。之后,泉子再次被送到学校,没过几天又发烧又拉肚子。校方没办法,又向家长反映了情况。经过这样反复的折腾后,老师和家长都觉得泉子没办法适应这所学校,初一最后一学期还有一个多月时,妈妈只好又把孩子接回家中。

  初二,妈妈通过关系,给孩子安排了另外一所重点中学——目前泉子就读的初中。没想到,泉子却从此开始厌学,每天晚上玩游戏。

  由于泉子网瘾和厌学影响了成绩,拖了班级后腿。学校有压力,老师也有压力,家长也觉得很惭愧,妈妈更是苦口婆心,希望泉子能够努力学习。

  刚开始,当泉子玩手机时,面对妈妈表现出的难过和泪水,泉子会放下手机。而现在无论妈妈怎么哭、怎么难受、怎么劝说,泉子都无动于衷,头也不抬地继续玩手机。妈妈觉得泉子已经不心疼她了,感到很伤心,也更加焦虑、无助,不知道怎么办。

  妈妈觉得,泉子变成这样,这一切都是手机惹的祸。

  泉子却不认为自己有网络成瘾,或者说,并没有网络成瘾这么严重。他说,晚上玩手机是因为睡不着,不玩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孩子的状况,折射的是家庭问题

<strong>

  一、父亲缺位,妈妈焦虑

<strong>

  在家庭关系中,父亲缺位,妈妈焦虑,孩子容易出问题。这个家庭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健全的家庭,但事实上父亲是一个形式上的存在、实质上的缺位。在这个家庭中,夫妻关系长期不良,母子关系过于纠缠,孩子无法正常自由成长,不惜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对抗父母,以期获得成长的自由。

  二、控制与反控制

<strong>

  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本是无可厚非。但对孩子上初中的问题上,妈妈并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强制性地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泉子内心更渴望与他的好友一起,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虽然寄宿学校也很不错,但泉子内心抵触,生病其实是心理抵触的躯体反应。

  第二次转学时,妈妈又一次自作主张,把孩子送到一个重点学校。一直以来,泉子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但经过初一的折腾,他的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到了重点学校更不适应,成绩也赶不上。

  泉子一直以成绩优异自居,而在重点学校他的成绩是垫底的,这种空前的落差让他无法接受。由于他是中途插进来的,跟班里同学没什么交往、玩不到一起去,在人际关系上也频频受挫。这让本来比较自信的泉子,开始变得自卑,在现实中很不开心、很痛苦。

  没有人喜欢沮丧和挫败,而游戏恰好能够给自己安慰。泉子通过玩手机游戏,一方面在逃避这种痛苦的现实;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自我破坏的方式让妈妈无可奈何,打败了妈妈对他的控制。

  无论妈妈怎么哭、生病,泉子都不心疼、不体谅,说明他对妈妈是充满愤怒的。以前,妈妈通过泪水和生病,让泉子心疼她、体谅她来控制泉子,让泉子按照她的意愿去学习、生活、发展,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权利。对于玩手机的问题,儿子和妈妈都在较劲,处在一种拉锯战中。妈妈在控制“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按照她所设的路线去发展,努力学习,变得优秀;儿子同样在控制“妈妈的儿子”,他恰恰要破坏自己的发展,玩手机、上课打瞌睡、不做作业,让自己变得颓废、学习跟不上……通过这种牺牲自我,即伤害“妈妈的儿子”的方式,让妈妈痛苦难受。显然,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儿子是优胜者,妈妈力不从心,以失败告终。

  调整家庭关系,改变家庭氛围

<strong>

  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爸爸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管教与陪伴太少,于是尝试重新参与到这个关系中,与妈妈一起共同面对孩子的问题,给孩子最坚实的依靠。一方面,爸爸开始与孩子更多互动,走进孩子的世界,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跟孩子共同讨论订立了针对家庭三个成员的家庭规则。

  另一方面,爱与自由同等重要。之前,妈妈只强调了孩子不在乎妈妈的感受,而自己却一直以来都没有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若要孩子在乎你的感受,首先家长要在乎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需要。

  父母学会三分做父母,七分做朋友,尝试尊重孩子,把孩子更多的成长和发展还给孩子,不再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比如在学习的问题上,征得孩子同意后,把孩子调到一个孩子适应的班级。同时加强课外的补习和辅导,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

  孩子天然是爱父母的,当他感受到父母的在乎、爱和尊重,自然也会在乎和重视父母的感受。

  当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充分的爱,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在他遇到问题时,若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他自然会对父母表达出依恋和信任。随着咨询的进展,夫妻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孩子感觉到这个家庭氛围是轻松、舒服的,也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改善。

  看清沉迷手机的本质,走出依赖回归现实

<strong>

  在与泉子的沟通中,讨论了玩手机背后潜藏的原因:“替罪羊”心理,不是我差,不是我笨,不是我不努力,只是因为晚上睡不着,我才控制不住玩手机,然后导致我休息不好、早上起不来,以致在学校打瞌睡无法专心听讲,所以学习跟不上,才会成绩不好。这样,手机成为了他的学习成绩下降的“替罪羊”,而他自己则不需要为他学习成绩的好坏承担任何责任了。当了解这些后,泉子好像有些如梦初醒的感觉。

  随着家庭规则的执行,一家人作息慢慢规律,泉子手机越玩越少,他由每天晚上2点睡觉,先提前到1点,然后慢慢提前到12点,再提前到11点,一步步缩短玩手机的时间。

  泉子本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经过咨询,他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替罪羊”心理、逃避心理,不是有意而为之的,这是潜意识里面完成的。泉子明白了这一点后,也有意愿去让自己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补习辅导,他的成绩提高了;而在自己适应的班级里,他的自信也得到大大提升,结交了几位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有共同交流的好朋友。

  父母惊喜于泉子的转变,也更加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孩子他自己也希望自己现在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未来有一个好的人生。

  对于父母这段时间的成长与领悟,李建学老师由衷地说:“是啊,若相信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人们就会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除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一粒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


李建学心理咨询


因手机成瘾而厌学,因为厌学而沉迷手机,这是两个不同问题。但现实情况中,这两者之间,有分不开的关系。

针对这两个概念,我个人的认识是:

1,厌学而导致手机上瘾,

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孩子不喜欢上学,这些的原因不是手机,但是因为他不喜欢上学,就会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有趣味的事情,手机声光刺激来的更容易,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更大的满足,足够多的时间接受足够多的声光刺激,自然孩子会逐渐的沉迷于手机。

对策:

①找到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根源,是因为成绩的问题,那是因为情感的问题,是因为同学之间的问题,还是因为和老师之间的问题。

找到根源,解开孩子的心结,

②管理好手机的使用时间

③引导孩子更多的兴趣,比如运动,比如绘画,比如增加对自然的关注等。

2,因手机上瘾而导致厌学

是因为没有做好手机的使用管理,给了孩子更多接触手机的机会,手机中充斥的声光刺激,紧紧地抓住了孩子的心思,使其欲罢不能。手机网络的声光刺激和游戏的刺激,与学校严格的教学管理、规律的学习生活相比较,自然是手机网络带来的刺激性更大,给孩子树带来的心理满足更大,更能抓住孩子的心思,孩子厌学是必然的。

对策:

①,家长首先管理好自己的手机上使用,引导孩子参与更多的现实活动,让孩子更多的关注与现实世界的生活

②,逐渐的减少孩子手机的使用时间,想办法让家庭关系更亲密,那孩子从现实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

③,更多的接纳孩子鼓励他的正能量和优秀的品质,对成绩比较淡化处理。

以上观点供大家讨论,不足之处请多多补充!


快乐庭院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人的状态。

以前孩子沉迷于电视,而在今天这个属于低头族的时代,手机成了新的“托管所”,成为了孩子们的好去处,很多孩子作业完成的第一件事是找手机、玩游戏,甚至很多孩子因此厌学、不愿意上学,即便上学、做作业也是心不在焉,一门心思惦记着手机。

这并非危言耸听,咱们成年人都把控不了的手机,把它交给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知识关键时期的孩子,孩子厌学、手机成瘾不是很正常的吗?

我家孩子虽然不至于不愿上学,但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对手机的依赖趋于重度。秋季开学后,我们怀柔与大棒并举,势头得到遏制。

一、孩子心智尚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是孩子们的天然属性,电子设备带来新鲜好玩又可以学习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经常接触手机,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

二、监护人监护不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监护的原因。现在,很多家庭一家人闲暇时都在玩手机,彼此之间语言的交流越来越少,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习惯;科技改变生活,手机里面游戏、娱乐、视频什么都有,孩子本来对什么都好奇,接触手机后往往会变得很安静,部分家长不愿意管孩子或者孩子不安分时,把手机交给孩子成为一剂良药,手机日渐成为孩子的“托管所”。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三、家长的行为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简单粗暴,不愿意静下心来给孩子讲危害、不愿意给孩子协商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什么时候不可以玩手机,往往是孩子不听话,就是河东狮吼和棍棒伺候,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城市漫记的心得如下:

一、与孩子约法三章。给孩子讲述学生期间沉迷手机的危害,从对眼睛、颈椎等身体部位的危害讲起,经常给孩子灌输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严重后果;给孩子明确现阶段主要任务是好好上学、认真读书;约定可以使用手机的时间段,明确未经允许使用手机的后果。

二、家长做好表率。城市漫记和家人约定,孩子放学回家后,除了正常的接打电话和必要的信息浏览回复外,一般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使用或者用手机游戏娱乐,多些时间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做游戏、做手工和阅读课外读物等,既增强与孩子亲昵度,也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三、给孩子老师沟通。咱们家娃很多时候不怎么听家长的话(感情我这家长白当了,嘿嘿),但对老师的话往往奉为圣旨,秋季开学后,我偷偷给孩子的班主任沟通,班主任给孩子“开小灶”,孩子家庭作业后找手机玩的行为明显减少。

以上是“城市漫记”小编对问题的阐述,期待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感谢友友们!有评必回,诚信互粉。谢谢朋友们!


城事漫记


不愿上学,沉迷手机都是表面现象,根源只有一个:孩子缺爱!



梅园听语


可能是注意力缺陷ADD


王丹152877927


这个不是绝对的。为什么呢?首先要问孩子将来要做什么?这个回答只有两个:一个是轻松愉快的挣钱,一个是出苦力挣钱。叫他自己选。手机是通讯用的,给他配手机是让他用于学习的,而不是让他迷恋网络游戏的。至于他自己是怎样选的,那就与我们无关了。告诉孩子家里会管他的吃喝及学习的费用,但不可能管他一辈子。脚下的泡永远是自己磨的,现在好好的学习,将来就有出息,就能找到好的舒心的工作。反之也是一样的。要想出大力挣钱,那就可劲的玩。反正出大力挣钱也不需要文化,只要有力气就行。


史远有


对啊,不然你以为什么?手机连大人都上瘾,何况是孩子,孩子们是祖国的下一代,不能让手机毁了孩子的前途,珍惜孩子前途,远离手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