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一場暗色成人禮下的成長陣痛

《狗十三》,可以說是不容忽視的一部華語青春片。它把“中國式家庭教育”和“青春的陣痛式成長”兩個問題刺骨地拋了出來。

這部電影雖然雪藏五年後才終於得以公映,但時間並沒有磨損這部獨特青春片的力量,反而讓它成為了十分最有話題度的華語電影。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反映的教育問題,大多數家庭也都會經歷。

電影講述了13歲的少女李玩在一年間的成長故事,描繪了一幅中國式教育下的群體畫像。由於父母離異,她只能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瞭解、陪伴和愛。父親希望通過一條寵物小狗完成與女兒的和解與溝通,李玩為狗取名“愛因斯坦”。李玩暗潮湧動的青春因“愛因斯坦”的意外走失而陷入困局,開啟了無奈的成長之路。面對家裡的頂樑柱和施暴者——父親,十三歲女孩在父權的強壓下,從青春叛逆的個性逐漸成長為懂事順從乖巧的“小大人”。在“必須聽話”的中國式教育和“必須懂事”的壓力之下,她完成了屬於自己的暗色“成人禮”。

“共鳴”,是這部電影在網友們口中發出的最大聲音。有不少人在看完電影之後,都在各個社交平臺上表示,在這個故事中能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從小到大的過程中,在“中國式家庭教育”裡,受到了太多暗流洶湧的“家庭冷暴力”、“大人哄小孩”的哄騙和不平等的對待。這些都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和痛點話題。

《狗十三》,一場暗色成人禮下的成長陣痛

張雪迎飾演的李玩,不僅是一個典型的青春叛逆期少女的人物形象,還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成長”模板。一件件發生在少女李玩身上,對成年人而言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卻對少女的心靈有著巨大的挫滅。而電影展現出的更深次的病症,則在於社會主流中所根植著的男權思維對女性意見的輕視,這也是電影讓女性觀眾更為感同身受的原因。

李玩在外人面前是乖女兒,但是當家庭的“暗暴力”施加她身上時,她也能嘗試著用自己的身心去抵抗:在情緒上頭時便外出喝酒、與家人發生爭執、外出不回家。坦率地說,做出這些舉動的她,希望成年人能夠尊重她,與她產生平等的對話。而這一切到最後都落空了。其實,李玩比絕大多數的13歲孩子,行動力要強上很多,大部分人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只能成為暴力下“沉默的羔羊”。

導演曹保平說,“《狗十三》挑戰的,可能就是所有家庭,所有父母、孩子視角下的那種習以為常。”在一個少女成長的過程中,來自社會世俗的目光和來自家庭的要求,對她的馴化就如同在訓練一條狗。“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一切就好像自然地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很殘酷的,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這就是導演曹保平的初衷,他將這個階段稱為“長大成人必經的艱難歲月”。

電影中,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位置,並且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痛苦、孩子有孩子的苦惱,所有無可奈何加起來,最後承受不住的肯定先是孩子。如果觀眾站在父親的位置和視角上,會發現肉眼可見的疲憊感,始終寫在他的臉上。

電影開頭的一幕就特別刺眼,在他和李玩發生爭執後,他所嘗試的和解辦法就是拿出一沓鈔票給她買東西來討好她。當弟弟出生時,他隱瞞了李玩,害怕刺激到她;他強迫李玩選擇英語興趣班,那也是因為能有機會通過比賽直升高中,讓她不用參加中考;為了這個並不足夠富裕的普通家庭能生活下去,作為全家的經濟支撐,他也只能選擇參加商業夥伴的晚宴,而非帶著李玩去天文科技館。

《狗十三》,一場暗色成人禮下的成長陣痛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人與人的交往模式是高效的實用主義方式。但是,他們從工作到家庭的場合變換間,卻很難做到圓滑地切換。於是,外界的壓力在家庭內部施加給了孩子,無可避免地和孩子產生矛盾。每個大人都在試圖做出讓步、容納和付出,為這個家庭的未來更好、為李玩的未來更好。無論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立場都沒有錯,但當他們組合在一起、當這個家運行起來,便充滿了矛盾和漏洞。李玩一直努力不妥協、嘗試去與這個“為她好”的家庭進行碰撞,結果只能是撞得頭破血流。

《狗十三》所提出的教育問題,並非是空中樓閣。對待這部電影,曹保平採取了他一貫以來的類型化處理。在電影中,他用許多編劇技巧和視覺符號,不斷地直白點題“論青春之死和世界之囚”,可謂嚴絲合縫、精巧準確,尤其是少女李玩跑去天文館的路上燈一盞一盞地熄滅、發現真的“愛因斯坦”後默不作聲地離開這兩場戲,完全把“編劇思維”放明面上。這樣的處理,讓電影喪失了更多況味的可能,但同時也把他所想要表達的主題更進一步地揭示。

在類型元素的包裝之下,《狗十三》儘可能地把中國式家庭的矛盾、衝突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同時亦有一定的社會批判,讓觀眾在“細思極恐”和“感同身受”兩種觀影體驗中,接受到“什麼是好的家庭”和“如何去愛”的教育。

言辭辱罵、體罰、毆打,造成了電影中李玩壓力過大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是不少“中國式家庭”的寫照。教育,是要讓每個孩子的天賦都能得以伸展;但以現今社會上對家庭教育的認定——能讓孩子考出好成績的才是好家教、能讓孩子乖乖聽話、一聲不吭的才是好家教,這才造成了批量的“怪獸父母”。

《狗十三》,一場暗色成人禮下的成長陣痛

因為愛所生髮的“家庭冷暴力”,能對子女造成多大的傷害?

李玩被迫學會的成長,為我們揭示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們學會長大、學會偽裝的第一管催化劑,也許並不是來自於社會外界,而是來自於家庭內部——在家人的控制中所產生的懼怕感。這份害怕,讓孩子不再是曾經的自己,只能迅速尋找偽裝自己的方式,換取在家庭中更安全的處境。這種成長,令人心酸。

“我是為你好!”,這是我們大家在成長過程中時常會聽到的話語,卻想象不到,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可能也會成為說出這句話的人。而這句話,哪怕出發點再好,也顯示出了某些家長在對待家庭教育時產生的誤區。對於孩子來說,這句話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言語上的懲戒”。

從這個角度看,《狗十三》這部電影對家庭教育的啟示便在於此——希望家長們,可以學會盡量根據孩子的特長採取更多元化的教育,而非不斷與孩子鬧矛盾、起衝突,這才是真正對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少一些壓制和控制,多一些平等和溝通,這才是當今多元化發展的社會境況下,家庭教育所希望能夠擁有的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