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這個學生憑一張嘴改變了五個諸侯國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以善於辯論著名。當時有實力較大的齊國等國家想攻打魯國,孔子是魯國人,為保全自己的家鄉,他便讓子貢遊說齊國、吳國、越國、晉國,利用分化、聯合的手段,僅憑口舌之力就改變了這五個國家的命運。

孔子的這個學生憑一張嘴改變了五個諸侯國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最初起因是齊國的大將田常調集軍隊去攻打魯國,子貢便找到田常對他說:“你攻打魯國,實在是個大錯誤,因為它的城牆低薄,土地貧瘠,國君愚蠢,大臣無能,軍隊和老百姓又都討厭戰爭,所以你很難打敗魯國。你不如去攻打吳國,吳國城牆堅厚,土地肥沃,武器堅利,兵精將廣,大臣賢明,所以你能打敗吳國。”田常一聽,氣得臉都變綠了,說:“你認為困難的,正是人們認為容易的;而你認為容易的,卻恰是人們認為困難的。你為什麼來胡說八道呢?”子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內則攻擊強敵;憂患在外則攻擊弱者。現在你想攻擊魯國,雖然容易取勝,但每戰必勝,必然導致貴國國君驕橫傲慢,到處攻城掠地,臣子必然妄自尊大。

你打敗了魯國,卻使國君驕橫而為所欲為,群臣放肆而爭權奪利。這樣一來,你反倒上與國君有隔閡,下與群臣有利害之爭,你會在齊國無立足之地。所以說,你不如討伐吳國。討伐吳國不能獲勝,則大臣戰死在國外,朝廷空虛,就沒人與你爭權奪利,輔助國君的就只有你了。”田常說:“這樣做好是好,但軍隊已派往魯國,現在突然離開魯國而攻打吳國,國內的大臣們必然會對我產生懷疑,怎麼辦呢?”子貢說:“您可按兵不動,我去吳國請求吳王救助魯國攻打齊軍,你再派兵去迎戰吳國就順理成章了。”田常同意了。

孔子的這個學生憑一張嘴改變了五個諸侯國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之後,子貢來到吳國見到吳王夫差,勸他說:“想建立霸業就要戰勝強大的對手。如今吳國和齊國勢均力敵,此時齊國正在派兵攻打魯國,進而與吳國爭奪霸業。這樣會打破雙方力量平衡,我私下裡為大王您擔憂啊!如果您現在能出兵援救魯國攻打齊國,既可揚名天下,又有利可圖;既可以扶持諸侯,誅除齊國,還能使強大的晉國屈服。名義上為保全魯國,實際上是困住了稱霸的齊國,威懾了強大的晉國啊。” 吳王認為子貢說得有理,表示贊同。但因吳王剛打敗了越軍,擔心越國趁機報復,所以表示要等消滅了越國,再去救魯攻齊。

子貢見此,接著說:“越國的力量不如魯國,魯國打不過齊國。大王放棄齊國而進攻越國,那麼齊國就會趁機把魯國吞併了。大王為了討伐小小的越國而畏懼強大的齊國,並失去盟友魯國,是不仁不義啊!如今您應該保存越國以表示您的仁慈,解救魯國以表示您的義氣,抗擊齊國以表示您的勇敢,壓制晉國以表示您的威嚴,那麼,各國諸侯必然會競相歸順大王,您的霸業也就成功了。”吳王表示同意,但仍面有難色。子貢知他對與齊開戰沒有信心,便又說:“如果您實在擔心越國的話,我請求去面見越王,令他出兵,跟隨大王一起討伐齊國。”吳王於是十分高興,就派子貢前往越國。

孔子的這個學生憑一張嘴改變了五個諸侯國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子貢到了越國,告訴越王勾踐說:“我勸說吳王救魯攻齊,吳王雖然有想去的意思,但又害怕越國趁機攻打他們,聲稱等他討伐越國後才行,如果這樣,吳國必然來攻取越國。”越王說:“我與吳王打仗,被困於會稽,對吳國恨之入骨,日夜臥薪嚐膽,只想與吳王決一死戰,這正是我想要的啊。”子貢接著說:“我聽說,沒有報復別人之心,而讓人產生懷疑,這是笨拙的人;有報復別人之心,而被人知道,這是最危險的;事情還沒辦,就走漏了消息,這就可能毀於一旦。這三種情況都是成就事業的大患呀。”越王沉思了片刻,覺得子貢說得有理,點頭稱是,並接著問子貢有何良策。

子貢說:“吳王為人勇猛殘暴,眾大臣都不堪忍受;國家因經常戰爭而國庫空虛、土地荒蕪,官兵們無法忍耐,百姓也都怨恨吳王。如今大王若能臥薪嚐膽,藏怒於心,反而發兵幫助他討伐齊國,那麼,他一定會去討伐齊國,而不再以越國為敵。如果他討伐齊國沒有取勝,則大傷元氣;如果他戰勝了齊國,那麼吳、晉矛盾勢必激發。到時我再去求見晉國國君,讓他與諸侯一起討伐吳國,這樣吳國必然被削弱。這時大王再趁機進攻吳國,一定會滅掉吳國的。”越王聽了子貢的妙計非常高興,同意按照子貢的計策行事。

孔子的這個學生憑一張嘴改變了五個諸侯國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於是,子貢又返回吳國,對吳王說:“我恭敬地將大王的話告訴了越王,越王聽了十分恐懼,說他十分不幸,小時候便失去了父親,又不自量力,得罪了吳國,以致軍敗受辱,棲身於會稽。全靠大王您的恩賜,才沒有失去宗廟社稷。您的恩德,他到死也不敢忘記,哪裡還敢圖謀不軌呢?五天以後,他便親自率兵跟隨大王討伐齊國。”吳王聽後非常得意,以為大事已成,於是便發動九郡的兵力去討伐齊國。

子貢見吳王已派兵攻打齊軍,便連忙又來到晉國,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不預先考慮事情,就無法應付突然的事變;不預先分析軍事形勢,就不可能戰勝敵人。現在吳國要去討伐齊國,如果吳國打敗了齊國,必然攻打晉國。晉國國君聽了大吃一驚,連忙問子貢有什麼辦法。子貢接著說:“唯一的辦法就是修造武器,準備糧草,加緊練兵,聯絡諸侯,做好與吳國打仗的準備。”晉國國君於是下令加強了戰備。

孔子的這個學生憑一張嘴改變了五個諸侯國的命運也改變了歷史走向

吳軍與齊軍交戰,打敗了齊軍,果然兵臨晉國,與晉軍對陣。因晉軍早有準備,所以很容易就打敗了吳軍。越王勾踐則趁機襲擊了吳國,吳王只得帶兵離開了晉國,返回吳國,與越軍交戰。由於吳軍遠道奔襲,士兵疲憊,而越軍復仇心切,勇往直前,兩軍交戰,吳軍大敗。越軍隨即包圍了王宮,殺死吳王,滅掉了吳國。 子貢的此番遊說,保全了魯國,削弱了齊國,使晉國強盛,吳國滅亡,越王稱霸,改變了五個諸侯國的命運,真可謂一番宏論定天下。

能言善辯,必須有深厚知識的積累以及獨到的見解,倘若僅有空洞的說教或油滑腔調是不行的。要做到這一點,平時就須注意增加知識的積累和對事情的分析,到用時才能遊刃有餘。文中子貢的能言善辯正是建立在正確地分析當時諸國形勢的基礎上。他能夠洞悉各國諸侯與大將們的性格特點和內部矛盾,以及他們實行某些策略的目的,並充分利用各方的矛盾,起到一語拔千斤的作用。而這一切,正是建立在他對人、對事、對事態發展的調查研究與周密分析的基礎之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