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农田抛荒,怎样才能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呢?

页川木木1


读懂了有利可图,也就读懂了题主所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农民抛荒”。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现象呈蔓延之势,尤其是在一些丘陵地区农民,出现了大面积耕地全年抛荒、杂草丛生的现象日趋严重。耕地抛荒现象已引起相关社会高度关注,并且相应的配套设施政策也不断完善,从根本上对土地荒芜现像进行整治,其中土地流转制度就是非常良好的办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田抛荒,怎样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农民种田收入过低无法提升积极性。

现在,农民耕种田地的投资成本逐年增长,农药、化肥、种子、机耕费、人工费,以及其他辐助性费用全面增长,而相应的农民生产的粮食价格却始终维持在低水平,或者略下跌;面对这种情况下,农民种田大规模的投入,却产出低微,如果把自己的人工加进去,则全部亏本。因此,农民都不愿意种田了;同时,现实中的情况是,农民进城打工两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一年种田的收入,农民从事其他行业的收入远远高于种田收入,农民肯定自动放弃种田,这是事实。

第二,农村青年劳动力锐减。

现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批进城务工,且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且各地城市各行各业用工需求急剧增大,这为农村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大部分青壮年农业人口为了挣钱养家,消除自家贫困,大批量进城务工,把耕地甩给年迈的父母,或转租给亲朋好友,或找不到租种的人,只好荒芜。所以,农村劳动力不断锐减是土地荒芜的重要原因。

要激发农民种村的积极性,把农民从城市请回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返乡农民工创业。

第一,使粮食价格高出现行的物价的涨幅水平。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群体,现在农业生产耕种的主要原因就是,粮食价格低迷,相关部门为了维护部分群体的生活,有效调控粮食价格,而没有实现在粮食生产的市场的化配置;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生活困难群体加大补贴,而使粮食价格与社会物价保持同步增长,或略高于市场物价,这样,农民种地有利可图,而且种地收益比进城务工收入还要高,你想想,农民还会抛荒土地吗?所以,调整粮食价格是刺激农民种地积极性最好的良药。

第二,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根本。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有自己的特色产业,现在推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就是从根本解决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后,土地荒芜的现象,从而有利于种植大户进行集约化耕种,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样确保了土地非但不会荒芜,而且还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是解决农村土地荒芜的根本,也是重点。

第三,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是核心。

在粮食价格低迷时,农民朋友就要对接市场,大力种植和发展特色农业,这是振兴农业、开创品牌农业的核心,兴办特色农业就必须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所以,我们就必须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力度,并使之成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主力军,用农业新技手段兴办特色农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这样,农民谁还会抛荒土地?

因此,提高农民收益才是解决土地抛荒的根本,而发展规模适度化经营是解决土地抛荒的核心。针对耕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农民朋友必须静下心来思考的职责,相关部门也应该认真研究破解问题之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从根本上消除耕地抛荒现象,为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扶持种粮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头等大事。

条友们,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请关注【乡村关中】,我在留言区恭候。


乡村关中


造成农田抛荒的主要原因之一,种田不紧辛苦,而且赚不到钱。一亩田能收稻子1000斤左右,现在稻谷1.5元一斤,人工费,化肥,种子,加起来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可能还要亏本。记得小时候种两季稻谷,早稻和晚稻。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暑假时候天气非常热,收割完早稻后,立马要把晚稻种下去。俩亩地我们四个人差不多要五六天才能做完。累得腰酸背痛。这么累还不赚钱,你说谁还想做。



现在的就业选择多了,年轻人一般都是上班,或做点小生意,来钱远远比种田来的快。而且没这么辛苦。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田抛荒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如果每个月给农民发放工资,按每户种植面积大小提高相应的补贴,让农民在生活上得到保障。我看用不多久田抛荒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了。


农民一年到头做最辛苦的事,得到的却是最少的收入。那些明星随便一场商业演出就是好几十万。职业无贵贱之分。如果没有农民伯伯种粮食,我看谁还有力气演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乡村小优


种地亏本,我这基本没人种了,都是丘陵地,一块地几分,东一块,西一块,水沟、渠全废了,就算流转了,土地平整、建路、修沟渠、修抽水站费用也很大,平均一亩地要5000-10000。以前国家把土地平整费用给土地大户自已平整,很多人跑关系、搞假流转,拿到钱后不种地,去挖矿、炒房,现在土地平整国家招标,平整后的土地不能种,沟渠不能用。当年我流转1000亩土地,平整项目1000万,有人招到标后200万卖了,买的人听说赚了2-300万,平整的田,一边水深半米,陷到腰了,一边没水;平整的地也是一边高一边低,高的地方全是硬黄土,旋耕机都只打下去10厘米,所有的沟渠都不能用,我们自已请几台挖机挖了一年,项目我们没签字,钱照样领走了。如果一千万给我们,我们只要300万就能全弄好,结果是一千万,半拉子工程。这就是中国农业现状。


阿牛china2016


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农田抛荒,怎样才能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呢?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孩子,家里有四五十亩地,我深知农民种地的辛苦,辛苦劳作一年没有收入或收入也只够解决温饱问题,导致大龄青年都出去打工。打工挣的多,劳动力都出去了,大片的农田就没有人种了。

我记得去年我家种了十亩花生到收成的时候下了一个星期雨到处都是水花生都泡在水里。一点点下去拔再抱到没有水的地方。有的花生泡的时间长都臭了,花生这几年价格低,这样泡的花生更卖不上价。总的算下来抛除肥料农药种子人工真的没有钱了,还没有出去打工一天还挣个200元。所以种地收入回报太低,风险大收获没有保证,再遇到天旱,水淹,冰雹,大风大雪的袭击,更可能颗粒无收。

现在国家对农民有补贴,种田,买农机,看病,养老等。国家对农民的惠农政策也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还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对补贴的也再提高一些。提高农民种田的回报率,加强对农民科学种田技术的培养,才能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安徽芊芊


主要是什么原因让农田抛慌,怎么样才能激发农民来种地呢?

感谢提问者的提问,我是三农人农村一味,作为一个返乡大学生,我来给大家谈谈我为什么放弃了城市那么好的工作而回来搞农业创业吧。

我毕业于2013年,毕业后到了世界500强企业上班,那时候工资也是一个月5000到6000元,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一天不是那么累的工作,还拿着这么高的工资,其实我很满足。

但每年回家后,看到我们老家荒废的土地,心里就不是滋味,童年的时候一到春天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彩籽花,那种清香只成了回忆,所以我感觉很悲伤,心里有一种念头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村名们鼓动起来继续种田呢?

当我和村里的叔叔阿姨谈论到此事时,他们都说一年只种地,麦子,玉米,彩籽又买不了多少钱,而且还得耽误一年的功夫,出去打工一年两口子挣个5.6万不是问题。终于让我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抛弃了田,出去打工。

在2017年的时候,由于国家大力支持返乡青年创业,而且也是国家的政策,我看到了希望,既然国家都在支持,那说明也是一次商机,正好我们当地最近几年有一种经济树“花椒”价格非常的好,所以我就辞职回家种起了花椒,现在已经3年时间了,➕上之前父母种的一年也够自己的生活。而且我也估计村民们去种植这种树。

自己投资也建起了办公楼,准备今年做自媒体网络电商,把我们这里的花椒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尝到我们农村的这一味。

所以激发村民的种植,那就是村民能看到一亩地的收入如果超出了他去外面的劳动,那么他就会种,现在我们本地的村民他们每家都是几十亩花椒,再也没有之前的荒地了,因为几十亩花椒园一年的收入也有7.8万,他们也没有必要把主业放在打工上了。





农村一味


是什么原因导致农田撂荒,我说一下我们这的情况,我们这里是山区,记得小时候,山边所有的地都种粮,就是到分地到户时,这些山边地也是在口粮田范围之内的,几乎每家都有山地和水浇地,在开始的若干年,山地还一样都一块不少的种,虽然都是肩背手提翻山越岭,但都不舍得撂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劳动力的减少,加上气候的变化,过去山间小溪都有水,该下雨的时候,阴雨绵绵,现在是大河没水小河干,种啥都没有天气旱的快,没有收成,逐渐山区地退出了人们的种粮范畴。

在说一下浅山区的大块地,一直是粮食的主要来源地,就是在十几年前,每家都在积极种,虽也有气候变化,但土地肥沃,年头一般都有七八成收获,但最近几年,就不一样了,抛开气候变化不说,粮价,和用工成本的提高,种地入不敷出的现象显现出来,种地十亩不如小工在外打工的一年收入,就是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如,你说让农民情何以堪呀!

如何才能让农民有种粮的积极性,说来简单,真的想让农民自觉回到岗位上,无疑价格和农民的收入多元化是必须的,粮价不在是只有让农民无私奉献的利器,压垮农民的稻草。其实农民不希望粮价有多高,再高也不能解决农民的问题,粮价的虚高就意味着其他物资的上涨,同样也稀释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希望粮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让农民种粮有希望,不是每天看到粮价的跌跌撞撞,最后把农民心都跌寒了,不能只想企业承受不了,该反过来想想凭什么农民就该承受压力。


东72607259


我家在农村,从我出生到现在很明显的感觉到这几年没人种地了。拿我家来说,家里的地大多都是山丘上,东一块西一块的,地也比较多。小时候家里的地全部在耕种,包括一撅头下去挖出的是石头的地,我很清楚的记着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家种了20亩小麦,我放了15天假割了14天半小麦(小时候农忙有假15天),早晨三点多起床吃饭磨镰刀,走一个多小时到麦地,一直到晚上十点多回家,然后做饭吃饭,累的我跌倒趴地上就睡着了。以为20亩麦子我家可以赚很多钱?错了,那一年天旱,我家只收了60多袋麦,也就6000多斤,除了留了一些吃的,其余的卖了,那时麦一斤才六毛钱左右。现在我家就种三亩多地,小麦还是种一年不种一年的,够吃就行。种那么多干啥,又累又没钱,没面了去买一袋也就70块钱,吃一两个月。

小麦从农历九月份种到第二年六月份收,时间长,费力还不赚钱。后来我爸出去打工,工地上,一天85块钱,家里开始有了结余。在家里做完这个又要做那个,一年到头没几个钱,就说给娃买件衣服都要考虑,同样是一天,在家一天有什么收入?在外打工,一天就有一天的工资,有人做饭,上班工作下班休息。在外打工饭店工作也一月两三千吧,有没有土,衣服什么的洗衣机一洗。家里累的腰抬不起,晒得黑不溜秋的,天天暴露在太阳下,老的快。

所以说现在人种地少了有几个原因

一是农作物不值钱

二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谁还去吃那苦

三是现在大多年轻人不会种地了,老年人也没那么多力气去种太多地


禾子林姑娘


农田抛荒的主要原因,一是投入和产出收入不成正比,甚至亏本。二是多数没有形成规模,没能机械化生产,刀耕火种的实在太苦太累收入又少。我在广西一个三四线小城的乡下,离城里十三个公里。家里五口人才不到五亩水田,如果种水稻满打满算一年两季就收一万斤左右的稻谷。而机耕费、化肥,护理、收割、收来还要晒干储藏。这都还不算,最起码得浪费一个人围着这几亩田守着。一万斤谷子最多也就两万元,而就在我住的小城里那怕去早餐店打工每月也有两千五元的工资,你说还有谁愿意去日晒雨淋的守这几亩田?


开拖拉机迎接春天1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点心得。我老家是农村,时常回老家,也听说过,也见过荒废的田地。对于荒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1、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或者说,赔本。我家在河南,平原,家里平均每人七八分地。我记得小时候,收的除了交公粮基本上够吃。改革开放后,大家纷纷外出打工,家里粮食才有结余,能卖一点。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地被收,家里目前一亩多地。根据村上人说法,目前种地仅能落下一季秋。意思是除了成本,一年下来仅能收货一季秋天作物的收成(我们这多是种玉米,也就是种玉米的卖的钱基本就是一年的净收入,两亩地,也就能收两三千元)。而相比外出打工,只要肯下力气,吃苦,即便在建筑工地,大半月也就挣出来了。2、种地辛苦。即便是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了,种、收都使用机械化,中间除草,打药都需要人工。收小麦,收玉米,晒小麦,晒玉米等,都很辛苦。3、农村空心,只剩下老年人,小孩,年轻点的都外出打工,老年人也种不了太多地。


超级小沐沐


我是一个农民也来谈谈土地为什么被抛荒吧?先我们来算一算纪帐,我家田二亩多一点加上地共计三点八亩,一年收水稻二千五佰斤,玉米五六佰斤,一年总收入三千多元,敢问这样的收入谁还种它,我家常住人口六人,我如呆在家里种地以现在的物价,我们只能喝西北风,打工就不一样须然苦点致少能养活家人,要想农民极极种田,国家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种子卖天价,化肥卖天价,农药卖天价,农机卖天价,等等凡是卖给农民的都是天价,但是农民种出来的国家来定底价,这是什么世道种田怎么活,想想都后怕。农民用一点耕地修建一个住房还要这样手续那样手续,请了支部书记又请国土局,在请建设所,各个单位给点钱,修个房下来打发他们都要上万。遍地都是抛荒田,十里八村难见一个壮年人连鸡鸣狗叫之声都没有了政府视而不见继续下去五致十年过后十八亿亩怕是保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